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静下心来,钻研教材”、“裁剪、整合创新”和“参与活动,促进发展”的策略,实施板块教学活动,可以提升课堂效率。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课堂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7-0041-05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小学英语教师积极尝试以活动为中心,以任务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然而,有些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只注重活动的热闹和学生的热情,却忽视了活动的有效性,导致活动流于形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英语教学可依据教材选择有内在联系的活动内容,建构有效的活动板块。在活动教学过程中,将活动教学时间分段,每段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活动内容。这可以促进英语课堂活动有效地开展,提高教学效率。其活动原则一是要步骤清晰,线条分明,鲜明地表现出英语课堂活动的有序性;二是要重视对教材的整体把握,注重从教材中选择最能表现课文内容或特色的板块组织活动教学;三是要教学视点集中,教学思路独特,由于活动内容的提炼而给人以登高远望更上一层楼之感;四是要使活动成为一种教学思路,也要成为一种学习思路,在潜移默化之中教给学生一种自主学习的方法。
一、静下心来,钻研教材
(一)研究教材,计划活动
要想使课堂活动有效,那么教师就必须静下心来,钻研教材。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课上得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材的钻研。” 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是教师与教材中的图画和文字碰撞的过程,是细细品味、仔细揣摩教材特点的过程。
在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中,重要的任务是要思考:教材的安排遵循了哪些原则?哪些内容还需要根据本地区、本时段、本班学生的特点及需求进行延伸?需要用到哪些方法?
经过不断地钻研和实践,以PEP教材为例,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板块的活动方式:
表格中只列举了几个单元,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学生情况及时调整和变化,在用好这些板块活动的同时,及时收集、整合、创新,以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教学工作更有效地开展。
(二)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需求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活动特点。如高年级学生,仅仅是简单的活动不能激发他们的内在积极性,而设计有一定难度的、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的活动更有效。
[课例] PEP Book5 Unit5《My new room》:在课上,让学生设计自己喜欢的家,画一张室内房间图,然后用英语标出图中物品的名称,最后用英语介绍自己的房间。学生为了展现自己的作品,不仅要运用句型:“There is /are…”,而且要复习、拓展很多词汇,同时也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从深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体验到成就感。所以,我们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要遵循学生的需求原则。
二、裁剪、整合创新
(一)依托课程教材,“裁剪”整合
课堂只有40分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进行教学,很多教师设计教学时为了安排一个活动或者一个游戏,在课堂中绕半天圈子,(有时为了一个热身活动,占用10分钟甚至更多的时间),这是得不偿失的,不如直接切入主题。教师还应该思考什么样的活动适合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进行。有的活动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活动,但是却没有让学生练习或者运用合适的语言。这样的活动就不适合在语言课堂中使用。那么,怎样组织有效的课堂活动呢?
1. 从目标出发。教师上课开展教学活动要熟悉教材,先知道Why(为什么这样设计),How(怎样操作活动),What(What degree)等。也就是围绕目标,以开展活动有效为原则,提升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课例1]
在教学有关购物的句型:“Can I have some…”时,首先与学生讨论购物时要说些什么。有的学生提到了“钱”,于是教师拿出几张不同面值的钱做替换练习。学生很快学会了所有内容。接着,教师又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放到一起,让学生说出钱的总数。学生们饶有兴趣地计算,抢答,课堂气氛非常好。这样的练习持续几分钟,师生都意犹未尽。教师发现这样的活动占用了太多时间后,把话题转移到其他教学内容上,刚才还热闹的课堂顿时安静下来。在教学完所有的内容之后,教师安排小组对话,但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能完成任务。
[思考]从课例1可以看出,如果缺少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再好的教学形式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活动形式必须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而不能为了追求课堂表面上的热闹,使所预设的活动偏离教学目标。所以,遵循“围绕目标,开展有效性活动”的原则,是构建有效性课堂活动的前提。
2. 从形式多样化出发。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以语言知识作支撑。中低年级的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其趣味性和活动形式的多样性,要能使学生产生新奇感,扣动学生的心弦。根据这些特点,通常可以把猜谜、角色表演、唱歌、做游戏、讲故事、调查等不同类型的活动相结合,并力求多而不乱。
[课例2]
在教学衣服一课时,把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个学生准备一件漂亮的衣服(coat,T-shirt,shirt,skirt,blouse,dress,sweater,jacket)。先通过讲故事呈现新知。当新知呈现阶段结束后,组织大家开一个时装模特展示会,让学生准备几分钟,每组学生设计自己组的展示形式和介绍语,学生们踏着模特步闪亮登场。教师适时为他们配上音乐,他们一边摆造型,一边用所学的英语介绍着:Look at my new jacket.Look,this is my dress...台下的学生和老师一起评论:It’s nice.It’s pretty.It’s smart...此时各小组展开了有趣的竞争,学生积极性很高,学得不累。 [思考]“时装模特展示会”活动之所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因为学生在积极参与语言活动中完成了任务,并掌握了语言知识与技能,获得了用英语做事情的成就感,最终提升了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3. 从内容生活化出发。杜威说,“教学应从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出发,使学生在游戏和工作中,采用与儿童和青年在校外从事活动的类似的活动形式。”课堂教学活动应是师生共创的人生体验,是真实的生活经历,而不是虚假热闹的游戏,不是一味机械模仿和枯燥乏味的练习。创设真实的活动内容和形式,贴近他们的生活、学习经历,能使学生乐于参与。
[课例3]《My family》 Let’s talk
课上,多媒体出示老师一家人的照片,引出单词Family。图片一出现,马上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在这充满趣味性的课堂上,学生兴趣高涨。接着把图片遮盖,出示:“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进行句型教学:
T: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my family?”学生兴致盎然地猜着,在真实的情境下习得了“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和“Who are they?”两句主要句型。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己家庭的照片,用这段小对话讨论一下,他们就仿佛在和老师一起讨论着,既亲切又有趣。在巩固阶段,布置“Do a Survey ”,让学生去了解自己好朋友的家庭情况。因为每个人都有家庭,故很真实,询问的又是自己的好朋友,故又很有趣。
[思考]在这样真实有趣的语言环境中,学生愉快地进行着交流,将所学语言很好地运用到了生活中。实践证明,在这种贴近生活又真实自然的任务型交际活动中学习,学生更容易理解语言的意义,掌握语言技能,从而提升板块活动的有效性。
4.从层次梯度化出发。每次活动不能孤立地隔离开,活动之间一定要有内在联系,前一个活动应该是后一个活动的铺垫。以下课例《巧妙铺垫,扫除学习障碍,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记我的一次活动教学经历》中的教学片段如下:
巧设铺垫,引出hat:
1.T:(盒子中故意放红领巾,老师指着一学生的红领巾和围巾说)Oh, one scarf, two scarfs, you have two scarfs.
T:(老师指着学生的红领巾说)Your red scarf is a triangle.
T:(老师拿出一张纸)What shape is the paper?
S: It is a rectangle.
T:(老师拿出一把剪刀把纸剪成圆形)What shape is the paper now?
S: It is a circle.
T: Look, I fold it.(老师折纸做成一个帽子。)
T: What is it?
S: It is a hat.
老师深深吸引了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为提高。
[思考] 在这个步骤中,老师从谈论红领巾的形状到谈论形状的变化并当场做出一个hat,经过层层铺垫后,自然地降低了难度,更减少不必要的解释,无形中提高了教学效率。可见利用铺垫,可降低活动难度,可提升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5.从参与广泛化出发。一节课中的教学活动一定要有深层次的活动,适合high level students的参与,也一定要有低层次的活动,让学困生有参与的机会。有效的活动设计应该适合全体学生参与。
[课例4]
以下是教学句型What is it doing? It’s flying /walking/……的教学片段:
游戏活动:你做我猜
活动目的:复习并操练句型“What is it doing?”
活动方法和过程:
(1)教师先把一些表示动物及其动作的单词写在卡片上,然后请两位学生到讲台前,面向全班学生并前后站立,前面的学生手持卡片向全班呈现单词:讲台下的学生认读单词后一起做动作,并齐声问:“What’s this? What is it doing?后面的学生根据全班同学所模仿的动作,猜测卡片上的单词。
(2)同桌之间开展“你做我猜”的游戏。
[思考]课例4中,虽然在讲台上竞猜的学生是有限的,但其余学生也有明确的任务:认读单词,并用问句提问讲台上的学生,与讲台上竞猜的学生一起互动和交流,让每个学生觉得“活动需要我”和“我需要活动”,提升板块活动的有效参与性。
(二)依托相关课程,“整合”有效活动
整合相关课程,设计多样化的课堂活动,提升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1.与音乐整合。其内容包括song,chant和rhymes等。音乐创造快乐氛围,音乐愉悦身心,课前导入引起学生兴趣,课中复习巩固操练,课后总结便于加强记忆。很多儿童歌曲在教学时可以用游戏形式加以升华。
如三年级有一首儿歌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当歌词唱到末尾时,学生被选中的必须回答问题。又如唱歌传物品,当歌声停止时,持有该物品的学生要表演相应的节目。实践证明,使用歌曲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能迅速激发学生的思维。
2.与体育运动整合。学习者在学习中参与的感官越多,就越能产生深刻的体验与记忆。小学生一般都喜欢“手舞足蹈”,给予动作刺激符合其好动的天性。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可动”因素,让学生动起来。这样,既避免教师用汉语解释,又可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如教学动词run,jump,walk,look,stand,sit等单词时,让学生们在跑跑跳跳、走走看看、站站坐坐中学说动词,他们自然乐此不疲。此时从学生嘴里说出的是“活”的语言。当然,在这种动态的活动中,教师要有驾驭与调控能力,使课堂该“动”则“动”,该“静”则“静”,动静相宜,张弛有度,确保课堂教学有序、有效。 3.与美术手工整合。其形式有画一画,猜一猜,听音画画、听音编故事,动手做头饰和卡片等等,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来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绘画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假如现在三年级正在教颜色单词,就可以让学生拿出水彩笔,给各种东西涂涂色;教身体部位单词时,让学生选择喜欢的眼睛、鼻子……剪下来,贴一贴。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各尽所能,一节课在学生的笑声中圆满结束,学生掌握了新知。
三、参与活动,促进发展
只有优化课堂结构,才能开展充分的活动。教学需遵循参与活动,促进发展的原则,提升板块活动的有效性。
(一)生生合作学习,促进板块活动开展
目前,我们大多数学校实行的还是大班化教学,一节课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上台表演。而合作学习能将“大班”分成几个“小班”,真正做到人人参与,提高板块活动的有效性。
1.对话合作——让学生“胸有成竹”,投入对话。如PEP Book3Unit3 《My friends》 一课中,教师教学句子:
What’s his/her name?
His/Her name is …,
He/She likes…”
两个学生一问一答,运用这个句子来介绍自己的朋友。但是由于这个活动来的比较突兀,有很多学生可能对同班同学的爱好还不是非常了解,因此,“He/She likes…”这个句子就不能得到很好的运用,同时也无法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人人参与”。这时,我们可以给学生一个缓坡,先采取四人小组活动,为了避免假交际现象,可以让学生给自己取英文名字,让学生获取同学的爱好信息,之后再进行如上所说的两个学生之间的问答训练。每个学生都在合作中进行了语言的运用,并很好地进行了教学活动,大大提高了活动的有效性。
2.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各尽其材”,满载而归。任务型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的任务活动,而让学生互助合作完成任务,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合作精神。如:
PEP 5 Recycle 1:复习1~3单元的主要句型What’s he/she like?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 do you do on…
在复习了主要句型之后,设计的整个基于任务的合作活动如下展开:
用以下句子采访同班同学:Can I interview you for the…? Yes, certainly. What do you do on …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fruit? …
先依据学生的特质分组。可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四人合作小组:一个优等生,一个学困生和两个中等生。学困生接受采访,(回答简单的问题),优等生负责记录,(将采访结果整理并记录),两个中等生负责采访(交替问问题):
通过此任务型合作,全体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并且优差搭配,合理分工,发挥不同学生的作用。这样,可以让学生各尽其材,增强每一位学生的自信心。
(二) 师生课堂互动,促进交流
1.课前热身,师生情感互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绪的力量往往构成教学过程中最微妙最有意义的因素。”
在课堂的最初五分钟,我们尽量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并能提高他们的积极参与度的歌曲、游戏等活动。Sing a song ,Play a game or guess ,学生拍拍小手,动动肢体,张张嘴巴,熟悉的旋律,好玩的游戏活动不仅可以缓和上一节课遗留下来的紧张情绪,更能集中学生散乱的心情。Free talk是师生间的语言合作方式之一。如走进课堂问一问学生:What day is it today? How are you? What about my dress? 这种零距离交谈可以让学生听懂并能对答如流,使其由衷地产生一股兴奋感和成就感,较快地进入角色。课前这样的过渡,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找到了师生进入共同学习的良好契机。
2.课堂竞赛,师生积极互动。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儿童理智感的发展表明:儿童从对游戏活动和对事物的表面兴趣转入到从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寻找乐趣,高年级学生更喜欢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
在平时的教学中,设计一些小组竞赛、个人比赛、男女对赛、打擂夺冠赛、最佳评点小先生等竞赛形式,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尤其是在教学课文时,让学生先跟读录音,然后请几个学生模仿朗读,其他学生当评论员,畅所欲言,说说他们朗读的优点与不足,点评后再读。好胜心与尝试心理促使学生会自觉投入到原本枯燥的课文朗读中去,反复地朗读不仅可以熟读课文,甚至能熟记其中的精彩片段,学生的朗读能力会逐步提高。
实践证明,师生互动的竞赛活动,不但对学生产生魅力,把他们牢牢吸引在教学磁场里,还能训练他们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两年来,我教的学生的英语成绩有了提高,3个班的优秀率全超过90%,远远超过市平均分。
3.及时有效评价,促进板块活动完整。在提升课堂活动有效性的同时,还必须遵循有效评价,完善课堂活动的原则。教师应及时评价学生的课堂活动,使他们能从教师的评价中获取信息,并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提高学习热情。教师要对学生的出色表现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其不足之处则应委婉地提出建议。同时,教师要区别对待学生在课堂中所犯的错误,在强调口语流利性的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开口。
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活动效率,扎实促进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语言积累,是我们所追求的,我们应继续探索下去。
参考文献:
[1]王 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Nunan, David.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Ed. Beijing: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2000.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rmer, Jeremy. How to Teach English .Wesley Longman Limited 1998.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课堂活动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7-0041-05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越来越多的小学英语教师积极尝试以活动为中心,以任务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模式。然而,有些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只注重活动的热闹和学生的热情,却忽视了活动的有效性,导致活动流于形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英语教学可依据教材选择有内在联系的活动内容,建构有效的活动板块。在活动教学过程中,将活动教学时间分段,每段时间内完成一定的活动内容。这可以促进英语课堂活动有效地开展,提高教学效率。其活动原则一是要步骤清晰,线条分明,鲜明地表现出英语课堂活动的有序性;二是要重视对教材的整体把握,注重从教材中选择最能表现课文内容或特色的板块组织活动教学;三是要教学视点集中,教学思路独特,由于活动内容的提炼而给人以登高远望更上一层楼之感;四是要使活动成为一种教学思路,也要成为一种学习思路,在潜移默化之中教给学生一种自主学习的方法。
一、静下心来,钻研教材
(一)研究教材,计划活动
要想使课堂活动有效,那么教师就必须静下心来,钻研教材。特级教师于永正说:“课上得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教材的钻研。” 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是教师与教材中的图画和文字碰撞的过程,是细细品味、仔细揣摩教材特点的过程。
在深入钻研教材的过程中,重要的任务是要思考:教材的安排遵循了哪些原则?哪些内容还需要根据本地区、本时段、本班学生的特点及需求进行延伸?需要用到哪些方法?
经过不断地钻研和实践,以PEP教材为例,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板块的活动方式:
表格中只列举了几个单元,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材、学生情况及时调整和变化,在用好这些板块活动的同时,及时收集、整合、创新,以学生发展的需要,促进教学工作更有效地开展。
(二)了解学生,把握学生的需求
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有着不同的活动特点。如高年级学生,仅仅是简单的活动不能激发他们的内在积极性,而设计有一定难度的、能让学生体会到成就感的活动更有效。
[课例] PEP Book5 Unit5《My new room》:在课上,让学生设计自己喜欢的家,画一张室内房间图,然后用英语标出图中物品的名称,最后用英语介绍自己的房间。学生为了展现自己的作品,不仅要运用句型:“There is /are…”,而且要复习、拓展很多词汇,同时也要发挥丰富的想象力,从深层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体验到成就感。所以,我们在设计活动的时候,要遵循学生的需求原则。
二、裁剪、整合创新
(一)依托课程教材,“裁剪”整合
课堂只有40分钟,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有效地进行教学,很多教师设计教学时为了安排一个活动或者一个游戏,在课堂中绕半天圈子,(有时为了一个热身活动,占用10分钟甚至更多的时间),这是得不偿失的,不如直接切入主题。教师还应该思考什么样的活动适合在什么样的环境中进行。有的活动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让学生活动,但是却没有让学生练习或者运用合适的语言。这样的活动就不适合在语言课堂中使用。那么,怎样组织有效的课堂活动呢?
1. 从目标出发。教师上课开展教学活动要熟悉教材,先知道Why(为什么这样设计),How(怎样操作活动),What(What degree)等。也就是围绕目标,以开展活动有效为原则,提升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课例1]
在教学有关购物的句型:“Can I have some…”时,首先与学生讨论购物时要说些什么。有的学生提到了“钱”,于是教师拿出几张不同面值的钱做替换练习。学生很快学会了所有内容。接着,教师又把不同面值的人民币放到一起,让学生说出钱的总数。学生们饶有兴趣地计算,抢答,课堂气氛非常好。这样的练习持续几分钟,师生都意犹未尽。教师发现这样的活动占用了太多时间后,把话题转移到其他教学内容上,刚才还热闹的课堂顿时安静下来。在教学完所有的内容之后,教师安排小组对话,但只有一小部分学生能完成任务。
[思考]从课例1可以看出,如果缺少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再好的教学形式也难以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所以,活动形式必须为达成一定的教学目标服务,而不能为了追求课堂表面上的热闹,使所预设的活动偏离教学目标。所以,遵循“围绕目标,开展有效性活动”的原则,是构建有效性课堂活动的前提。
2. 从形式多样化出发。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活动是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以语言知识作支撑。中低年级的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时,要充分考虑其趣味性和活动形式的多样性,要能使学生产生新奇感,扣动学生的心弦。根据这些特点,通常可以把猜谜、角色表演、唱歌、做游戏、讲故事、调查等不同类型的活动相结合,并力求多而不乱。
[课例2]
在教学衣服一课时,把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个学生准备一件漂亮的衣服(coat,T-shirt,shirt,skirt,blouse,dress,sweater,jacket)。先通过讲故事呈现新知。当新知呈现阶段结束后,组织大家开一个时装模特展示会,让学生准备几分钟,每组学生设计自己组的展示形式和介绍语,学生们踏着模特步闪亮登场。教师适时为他们配上音乐,他们一边摆造型,一边用所学的英语介绍着:Look at my new jacket.Look,this is my dress...台下的学生和老师一起评论:It’s nice.It’s pretty.It’s smart...此时各小组展开了有趣的竞争,学生积极性很高,学得不累。 [思考]“时装模特展示会”活动之所以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是因为学生在积极参与语言活动中完成了任务,并掌握了语言知识与技能,获得了用英语做事情的成就感,最终提升了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3. 从内容生活化出发。杜威说,“教学应从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出发,使学生在游戏和工作中,采用与儿童和青年在校外从事活动的类似的活动形式。”课堂教学活动应是师生共创的人生体验,是真实的生活经历,而不是虚假热闹的游戏,不是一味机械模仿和枯燥乏味的练习。创设真实的活动内容和形式,贴近他们的生活、学习经历,能使学生乐于参与。
[课例3]《My family》 Let’s talk
课上,多媒体出示老师一家人的照片,引出单词Family。图片一出现,马上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在这充满趣味性的课堂上,学生兴趣高涨。接着把图片遮盖,出示:“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进行句型教学:
T: “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my family?”学生兴致盎然地猜着,在真实的情境下习得了“How many people are there in your family?”和“Who are they?”两句主要句型。然后,让学生拿出自己家庭的照片,用这段小对话讨论一下,他们就仿佛在和老师一起讨论着,既亲切又有趣。在巩固阶段,布置“Do a Survey ”,让学生去了解自己好朋友的家庭情况。因为每个人都有家庭,故很真实,询问的又是自己的好朋友,故又很有趣。
[思考]在这样真实有趣的语言环境中,学生愉快地进行着交流,将所学语言很好地运用到了生活中。实践证明,在这种贴近生活又真实自然的任务型交际活动中学习,学生更容易理解语言的意义,掌握语言技能,从而提升板块活动的有效性。
4.从层次梯度化出发。每次活动不能孤立地隔离开,活动之间一定要有内在联系,前一个活动应该是后一个活动的铺垫。以下课例《巧妙铺垫,扫除学习障碍,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记我的一次活动教学经历》中的教学片段如下:
巧设铺垫,引出hat:
1.T:(盒子中故意放红领巾,老师指着一学生的红领巾和围巾说)Oh, one scarf, two scarfs, you have two scarfs.
T:(老师指着学生的红领巾说)Your red scarf is a triangle.
T:(老师拿出一张纸)What shape is the paper?
S: It is a rectangle.
T:(老师拿出一把剪刀把纸剪成圆形)What shape is the paper now?
S: It is a circle.
T: Look, I fold it.(老师折纸做成一个帽子。)
T: What is it?
S: It is a hat.
老师深深吸引了学生,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为提高。
[思考] 在这个步骤中,老师从谈论红领巾的形状到谈论形状的变化并当场做出一个hat,经过层层铺垫后,自然地降低了难度,更减少不必要的解释,无形中提高了教学效率。可见利用铺垫,可降低活动难度,可提升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5.从参与广泛化出发。一节课中的教学活动一定要有深层次的活动,适合high level students的参与,也一定要有低层次的活动,让学困生有参与的机会。有效的活动设计应该适合全体学生参与。
[课例4]
以下是教学句型What is it doing? It’s flying /walking/……的教学片段:
游戏活动:你做我猜
活动目的:复习并操练句型“What is it doing?”
活动方法和过程:
(1)教师先把一些表示动物及其动作的单词写在卡片上,然后请两位学生到讲台前,面向全班学生并前后站立,前面的学生手持卡片向全班呈现单词:讲台下的学生认读单词后一起做动作,并齐声问:“What’s this? What is it doing?后面的学生根据全班同学所模仿的动作,猜测卡片上的单词。
(2)同桌之间开展“你做我猜”的游戏。
[思考]课例4中,虽然在讲台上竞猜的学生是有限的,但其余学生也有明确的任务:认读单词,并用问句提问讲台上的学生,与讲台上竞猜的学生一起互动和交流,让每个学生觉得“活动需要我”和“我需要活动”,提升板块活动的有效参与性。
(二)依托相关课程,“整合”有效活动
整合相关课程,设计多样化的课堂活动,提升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1.与音乐整合。其内容包括song,chant和rhymes等。音乐创造快乐氛围,音乐愉悦身心,课前导入引起学生兴趣,课中复习巩固操练,课后总结便于加强记忆。很多儿童歌曲在教学时可以用游戏形式加以升华。
如三年级有一首儿歌An apple a day keeps the doctor away,当歌词唱到末尾时,学生被选中的必须回答问题。又如唱歌传物品,当歌声停止时,持有该物品的学生要表演相应的节目。实践证明,使用歌曲既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能迅速激发学生的思维。
2.与体育运动整合。学习者在学习中参与的感官越多,就越能产生深刻的体验与记忆。小学生一般都喜欢“手舞足蹈”,给予动作刺激符合其好动的天性。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可动”因素,让学生动起来。这样,既避免教师用汉语解释,又可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记忆。
如教学动词run,jump,walk,look,stand,sit等单词时,让学生们在跑跑跳跳、走走看看、站站坐坐中学说动词,他们自然乐此不疲。此时从学生嘴里说出的是“活”的语言。当然,在这种动态的活动中,教师要有驾驭与调控能力,使课堂该“动”则“动”,该“静”则“静”,动静相宜,张弛有度,确保课堂教学有序、有效。 3.与美术手工整合。其形式有画一画,猜一猜,听音画画、听音编故事,动手做头饰和卡片等等,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来完成学习任务。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绘画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让学生拥有更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假如现在三年级正在教颜色单词,就可以让学生拿出水彩笔,给各种东西涂涂色;教身体部位单词时,让学生选择喜欢的眼睛、鼻子……剪下来,贴一贴。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各尽所能,一节课在学生的笑声中圆满结束,学生掌握了新知。
三、参与活动,促进发展
只有优化课堂结构,才能开展充分的活动。教学需遵循参与活动,促进发展的原则,提升板块活动的有效性。
(一)生生合作学习,促进板块活动开展
目前,我们大多数学校实行的还是大班化教学,一节课不可能让每个学生都上台表演。而合作学习能将“大班”分成几个“小班”,真正做到人人参与,提高板块活动的有效性。
1.对话合作——让学生“胸有成竹”,投入对话。如PEP Book3Unit3 《My friends》 一课中,教师教学句子:
What’s his/her name?
His/Her name is …,
He/She likes…”
两个学生一问一答,运用这个句子来介绍自己的朋友。但是由于这个活动来的比较突兀,有很多学生可能对同班同学的爱好还不是非常了解,因此,“He/She likes…”这个句子就不能得到很好的运用,同时也无法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人人参与”。这时,我们可以给学生一个缓坡,先采取四人小组活动,为了避免假交际现象,可以让学生给自己取英文名字,让学生获取同学的爱好信息,之后再进行如上所说的两个学生之间的问答训练。每个学生都在合作中进行了语言的运用,并很好地进行了教学活动,大大提高了活动的有效性。
2.任务型教学——让学生“各尽其材”,满载而归。任务型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不同的任务活动,而让学生互助合作完成任务,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和发挥学生的能力,还可以培养合作精神。如:
PEP 5 Recycle 1:复习1~3单元的主要句型What’s he/she like? What day is it today? What do you do on…
在复习了主要句型之后,设计的整个基于任务的合作活动如下展开:
用以下句子采访同班同学:Can I interview you for the…? Yes, certainly. What do you do on … 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fruit? …
先依据学生的特质分组。可采用“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学生分成四人合作小组:一个优等生,一个学困生和两个中等生。学困生接受采访,(回答简单的问题),优等生负责记录,(将采访结果整理并记录),两个中等生负责采访(交替问问题):
通过此任务型合作,全体学生都有参与活动的机会,并且优差搭配,合理分工,发挥不同学生的作用。这样,可以让学生各尽其材,增强每一位学生的自信心。
(二) 师生课堂互动,促进交流
1.课前热身,师生情感互动。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情绪的力量往往构成教学过程中最微妙最有意义的因素。”
在课堂的最初五分钟,我们尽量设计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并能提高他们的积极参与度的歌曲、游戏等活动。Sing a song ,Play a game or guess ,学生拍拍小手,动动肢体,张张嘴巴,熟悉的旋律,好玩的游戏活动不仅可以缓和上一节课遗留下来的紧张情绪,更能集中学生散乱的心情。Free talk是师生间的语言合作方式之一。如走进课堂问一问学生:What day is it today? How are you? What about my dress? 这种零距离交谈可以让学生听懂并能对答如流,使其由衷地产生一股兴奋感和成就感,较快地进入角色。课前这样的过渡,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找到了师生进入共同学习的良好契机。
2.课堂竞赛,师生积极互动。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儿童理智感的发展表明:儿童从对游戏活动和对事物的表面兴趣转入到从积极的思维活动中寻找乐趣,高年级学生更喜欢带有一定挑战性的内容。
在平时的教学中,设计一些小组竞赛、个人比赛、男女对赛、打擂夺冠赛、最佳评点小先生等竞赛形式,来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尤其是在教学课文时,让学生先跟读录音,然后请几个学生模仿朗读,其他学生当评论员,畅所欲言,说说他们朗读的优点与不足,点评后再读。好胜心与尝试心理促使学生会自觉投入到原本枯燥的课文朗读中去,反复地朗读不仅可以熟读课文,甚至能熟记其中的精彩片段,学生的朗读能力会逐步提高。
实践证明,师生互动的竞赛活动,不但对学生产生魅力,把他们牢牢吸引在教学磁场里,还能训练他们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两年来,我教的学生的英语成绩有了提高,3个班的优秀率全超过90%,远远超过市平均分。
3.及时有效评价,促进板块活动完整。在提升课堂活动有效性的同时,还必须遵循有效评价,完善课堂活动的原则。教师应及时评价学生的课堂活动,使他们能从教师的评价中获取信息,并反思自己的学习情况,从而提高学习热情。教师要对学生的出色表现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其不足之处则应委婉地提出建议。同时,教师要区别对待学生在课堂中所犯的错误,在强调口语流利性的活动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多开口。
提升小学英语课堂活动效率,扎实促进小学生学习英语的语言积累,是我们所追求的,我们应继续探索下去。
参考文献:
[1]王 蔷,程晓堂.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Nunan, David. Designing Tasks f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 Ed. Beijing: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2000.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Harmer, Jeremy. How to Teach English .Wesley Longman Limited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