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海:故乡 “看海还是海”——对于祖辈居住在海边的人而言,大海是他们实实在在的故乡。他们在海边出生,在海边成长,血管里流着海水的盐,身上散发着大海的气味。
我自小住在岭南的一个小镇,北面有山,南面有海。站在山顶的时候,能看见细长的海岸线在不远处蜿蜒,一半是鳞次栉比的房屋,一半是碧蓝的海水,在浅滩聚成莹白的一道,随潮涨潮落吞吐着滩岸,勾勒出这里的轮廓。我想,这就如同一个妙龄女郎,月出时丰腴圆润,拂晓后修美秀雅。但无论何种模样,均是风韵不减。
对于海边的人们来说,一天在凌晨三四点就開始了。那时候,天只在黑暗中透出一点蓝的颜色,朦胧一片。待到眼睛开始适应这样的环境,物体的形态才依稀可辨。在一片静谧中,渔民动身了。或接应归来的渔船,或帮忙拆卸早市需要的海鲜,又或是去自家的鱼塘巡视喂食。每个人手头都有紧要的事,心系着一家老小的生计,像他们祖祖辈辈一样,忙碌劳作,勤劳已蔚然成风。一切就那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这一轮工作完成的时候,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还夹杂着丝丝缕缕逸散的青烟,不知是云雾被炊烟染成了黛色,还是炊烟徐徐拢成云雾的形状。随着天越来越亮,世界也热闹起来了。有妇女踩着自行车穿过弯弯绕绕的小巷,一拐转进了集市。
集市是地方的缩影,不同的地方气息便不一样。蔬果海产来到这里,还是彩色的、鲜活的,让人看了就觉得生活有盼头。当集市有了人语,小镇也就有了气色。海边的集市,有鱼贩吆喝的声音、女人砍价的声音、孩童嬉笑的声音,还有竹匾里翻跳的鲜虾,时闭时合喷着水的扇贝,以及腥咸而热烈的海风。老汉捧一摊在清水里洗得发亮的蛤蜊,招呼着来往路人——“鲜蛤蜊了哎,看一看看一看——”。同样有人用乡音回应着他,洪亮的嗓音传开好远,很快又被其他摊位的论价声阻断。精明的主妇挽起袖子一粒粒挑起,看纹路看色泽,再握在手心掂一掂,这才满意地放入筐里。然后又俯身拨弄起邻家的西红柿——那些刚刚摘下来的,足有拳头大小的西红柿,还沾着新露,表皮是通透的橙红,无半点瑕疵,连着的茎都是青翠、有韧劲的。就算是这样挑剔的主妇也感到十分满意。她拎了一袋,挂在车头的把杆上,仿佛很乐意看见紧实的果子在阳光下闪光,一路哼着小曲儿,还时不时看两眼,心里头已经想好了中午的番茄鲫鱼汤。
日头渐渐烈了起来。码头的船上,金属板被晒得发亮发烫,远远的直晃人的眼睛。水面是金色的,没什么风,就像被锡箔纸盖住似的。若吹点风呢,则泛起十分规整的波纹来,一道道游向岸边,又一道道地消失不见。这时候是没什么人出来的,偶尔有几个,都是贪玩的坐不住的小孩,但一会儿,又都怕了这阳光,灰溜溜逃回屋里去了。
下午四五点的时候,日头偏西,余温尚存,但没有正午那样毒了。于是贪玩的孩子鱼贯而出:男孩子赤裸着上身,露出黝黑黝黑的肌肤,打闹着朝河边走,女孩子穿着姐姐从前的旧校服,或背一块浮板,或套一个泳圈,清清爽爽的,也往大河去。这是一条通往大海的河流,流经镇子的一段,常有妇人临水浣衣,甚至有爱美的女子沿岸梳妆。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孩童在河中戏水消暑 。这时,岸上往往站满了大人,他们看着自家孩儿化身“浪里白条”,连连嘱咐小心,又不时称赞几句。小孩听了,就游得更欢脱了。而那些不会游水的,也纷纷卖力尝试。直至天色暗下,凉意渐起,才被大人强拉着回了家。
天完全沉了下来,黑与蓝融成一片,颜色却很干净,像一块玉石,闪着星星点点的光芒。地面上,也一点一点地亮着,有的是明亮的白光,有的是橘黄的暖光。一家人围坐在圆桌前,母亲端着一锅鱼汤,迅速又平稳地放到桌上,然后双手捏住耳垂。那鱼汤熬得很浓稠,是乳白色的,还咕嘟咕嘟冒着泡。舀一勺送进嘴里,便觉得浑身都冒起热气来,故而一面甩手呵气,一面又沉浸在鲜美的味道里。一碗汤下肚,汗已经出来,却觉得十分舒爽。碗底还留几片生姜,既去了鱼腥,又留了原味,所谓“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天的疲惫也就随它一起消化掉了。
收拾完碗筷,总要出门去走一走的,镇子里许多人都有饭后散步的习惯。月明风清,使人感到无比惬意,碰上几个熟人,理所应当要寒暄几句,天南海北,什么都可以说上一点,然后笑着挥别。到田埂上走一走,到大广场走一走,看矗立在正中央的高大的妈祖像,看祠堂门口挂着的大红灯笼……
夜深了,鸟雀归巢人归家。有的人家直接在门前架一张板床,对着时有蛙鸣的池塘,抓一个藤枕入眠。月色如水,淌进厅堂里,微微地发亮。耳边有晚风拂过树梢的声音,仿佛怕吵着了梦里的人,它也变得安静了,就那么轻轻缓缓地过去,贴着湖面无声掀起小小的细纹。各家的屋顶都带着点儿微光,宛若夜光注入了顶梁,照得世界清清明明。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我其实并不清楚这里作为一个景点是怎样的。我想,地方如同人,我们会拾掇得干干净净的面向外界,但往往独处时,才是最自由、最真实而无所遮掩的——这是它本来的模样。像一个陪伴多年的好友,面对你时,它便卸下在外人面前的防备,嬉笑怒骂,都一下下撞击着你的心灵,引你时时回想。我便喜欢它本来的模样——像渔船归来时扬起的水花,集市里论价的纷杂喧闹,收网缠绕活蹦乱跳的鱼儿,以及母亲手里的汤。
我自小住在岭南的一个小镇,北面有山,南面有海。站在山顶的时候,能看见细长的海岸线在不远处蜿蜒,一半是鳞次栉比的房屋,一半是碧蓝的海水,在浅滩聚成莹白的一道,随潮涨潮落吞吐着滩岸,勾勒出这里的轮廓。我想,这就如同一个妙龄女郎,月出时丰腴圆润,拂晓后修美秀雅。但无论何种模样,均是风韵不减。
对于海边的人们来说,一天在凌晨三四点就開始了。那时候,天只在黑暗中透出一点蓝的颜色,朦胧一片。待到眼睛开始适应这样的环境,物体的形态才依稀可辨。在一片静谧中,渔民动身了。或接应归来的渔船,或帮忙拆卸早市需要的海鲜,又或是去自家的鱼塘巡视喂食。每个人手头都有紧要的事,心系着一家老小的生计,像他们祖祖辈辈一样,忙碌劳作,勤劳已蔚然成风。一切就那样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这一轮工作完成的时候,天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还夹杂着丝丝缕缕逸散的青烟,不知是云雾被炊烟染成了黛色,还是炊烟徐徐拢成云雾的形状。随着天越来越亮,世界也热闹起来了。有妇女踩着自行车穿过弯弯绕绕的小巷,一拐转进了集市。
集市是地方的缩影,不同的地方气息便不一样。蔬果海产来到这里,还是彩色的、鲜活的,让人看了就觉得生活有盼头。当集市有了人语,小镇也就有了气色。海边的集市,有鱼贩吆喝的声音、女人砍价的声音、孩童嬉笑的声音,还有竹匾里翻跳的鲜虾,时闭时合喷着水的扇贝,以及腥咸而热烈的海风。老汉捧一摊在清水里洗得发亮的蛤蜊,招呼着来往路人——“鲜蛤蜊了哎,看一看看一看——”。同样有人用乡音回应着他,洪亮的嗓音传开好远,很快又被其他摊位的论价声阻断。精明的主妇挽起袖子一粒粒挑起,看纹路看色泽,再握在手心掂一掂,这才满意地放入筐里。然后又俯身拨弄起邻家的西红柿——那些刚刚摘下来的,足有拳头大小的西红柿,还沾着新露,表皮是通透的橙红,无半点瑕疵,连着的茎都是青翠、有韧劲的。就算是这样挑剔的主妇也感到十分满意。她拎了一袋,挂在车头的把杆上,仿佛很乐意看见紧实的果子在阳光下闪光,一路哼着小曲儿,还时不时看两眼,心里头已经想好了中午的番茄鲫鱼汤。
日头渐渐烈了起来。码头的船上,金属板被晒得发亮发烫,远远的直晃人的眼睛。水面是金色的,没什么风,就像被锡箔纸盖住似的。若吹点风呢,则泛起十分规整的波纹来,一道道游向岸边,又一道道地消失不见。这时候是没什么人出来的,偶尔有几个,都是贪玩的坐不住的小孩,但一会儿,又都怕了这阳光,灰溜溜逃回屋里去了。
下午四五点的时候,日头偏西,余温尚存,但没有正午那样毒了。于是贪玩的孩子鱼贯而出:男孩子赤裸着上身,露出黝黑黝黑的肌肤,打闹着朝河边走,女孩子穿着姐姐从前的旧校服,或背一块浮板,或套一个泳圈,清清爽爽的,也往大河去。这是一条通往大海的河流,流经镇子的一段,常有妇人临水浣衣,甚至有爱美的女子沿岸梳妆。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孩童在河中戏水消暑 。这时,岸上往往站满了大人,他们看着自家孩儿化身“浪里白条”,连连嘱咐小心,又不时称赞几句。小孩听了,就游得更欢脱了。而那些不会游水的,也纷纷卖力尝试。直至天色暗下,凉意渐起,才被大人强拉着回了家。
天完全沉了下来,黑与蓝融成一片,颜色却很干净,像一块玉石,闪着星星点点的光芒。地面上,也一点一点地亮着,有的是明亮的白光,有的是橘黄的暖光。一家人围坐在圆桌前,母亲端着一锅鱼汤,迅速又平稳地放到桌上,然后双手捏住耳垂。那鱼汤熬得很浓稠,是乳白色的,还咕嘟咕嘟冒着泡。舀一勺送进嘴里,便觉得浑身都冒起热气来,故而一面甩手呵气,一面又沉浸在鲜美的味道里。一碗汤下肚,汗已经出来,却觉得十分舒爽。碗底还留几片生姜,既去了鱼腥,又留了原味,所谓“冬吃萝卜夏吃姜”。一天的疲惫也就随它一起消化掉了。
收拾完碗筷,总要出门去走一走的,镇子里许多人都有饭后散步的习惯。月明风清,使人感到无比惬意,碰上几个熟人,理所应当要寒暄几句,天南海北,什么都可以说上一点,然后笑着挥别。到田埂上走一走,到大广场走一走,看矗立在正中央的高大的妈祖像,看祠堂门口挂着的大红灯笼……
夜深了,鸟雀归巢人归家。有的人家直接在门前架一张板床,对着时有蛙鸣的池塘,抓一个藤枕入眠。月色如水,淌进厅堂里,微微地发亮。耳边有晚风拂过树梢的声音,仿佛怕吵着了梦里的人,它也变得安静了,就那么轻轻缓缓地过去,贴着湖面无声掀起小小的细纹。各家的屋顶都带着点儿微光,宛若夜光注入了顶梁,照得世界清清明明。一天就这么过去了。
我其实并不清楚这里作为一个景点是怎样的。我想,地方如同人,我们会拾掇得干干净净的面向外界,但往往独处时,才是最自由、最真实而无所遮掩的——这是它本来的模样。像一个陪伴多年的好友,面对你时,它便卸下在外人面前的防备,嬉笑怒骂,都一下下撞击着你的心灵,引你时时回想。我便喜欢它本来的模样——像渔船归来时扬起的水花,集市里论价的纷杂喧闹,收网缠绕活蹦乱跳的鱼儿,以及母亲手里的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