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兴产业亟待匹配新金融体系

来源 :支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uble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批80后创业者打造了一批互联网企业,创投行业应该用新思维,关注行业新人和新模式。
  新兴产业亟需匹配新金融体系 当前,全球政治、经济、文化、金融、货币格局都在发生重大变化,面对转变中的世界和转型中的中国,《世界是新的》的作者安东尼·范·阿格塔米尔认为,世界并不完全是平的,全球的经济重心正迅速由发达国家转向新兴市场国家。
  两个新优势
  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经济体在全球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中国创新优势正在发生转变。过去30年,改革开放成功的一个优势是低成本的劳动力。未来30年还有两个优势,正在快速形成。
  一是中国有数量众多、年轻有活力的企业家的优势。今天的企业家群体和十年前的企业家群体,无论是掌控资源的能力,掌握财富的总量以及他们见多识广的机会,都有本质的不同。
  二是我们有全世界人数最多的工程师,在国际杂志上发表的自然科学论文的总数位列世界第二。人才优势发挥出来的关键,是和机制、体制、政策相配合。通过娱乐节目“中国好声音”发现,中国不缺人才,关键是打造一个舞台和机制。有了制度性拉动,人才优势才能转化为生产力优势。
  质的飞跃
  中国的技术创新正在发生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变,从简单的加工零部件开始向加工核心部件、整件迈进。从科学出发,而不仅仅从专业出发。从技术到专业产品,再到产业化经营,这是另外一种更高级的创新路径。
  中国号称“世界制造业的中心”。以造船业为例,中国从过去的简单加工、组装、包装,到生产核心部件、电子系统,再到更高级的设计和整件的研发,技术创新和升级的速度非常快。除此外,数字数码、国产电影、高端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网络经济等细分领域,也开始向全球领先地位迈进。
  在东南亚一带,无论是制造业、房地产开发,还是新酒店的建设,都有大量的中国人在做,日本和美国在当地的影响力越来越小。我们经过调研发现,创业板的200多家企业中,有15%的已公开称,自己的某项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实现技术创新“质的飞跃”,离不开创新型人才。深圳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两年前有15名创始人,平均年龄28岁,现在已经有30多名工程师,平均年龄30多岁,其中1/5是来自其他国家的科学家。
  新互联网产业
  何谓大企业,何谓小企业?
  松下电器2012年预亏达100亿美元,索尼2011年亏损600亿美元,2012年上半年亏损近50亿美元。整个日本以家电为主的制造业正在陷入沉默。为什么沉默?因为这十多年来他们只专注做硬件,忽视了像苹果那样开发软件。苹果在产品设计上更加注重用户体验,更人性化。
  在新科技环境下,行业界限在发生变化。互联网与各个行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在投资者青睐的行业中,有租赁、物业,还有农业。其中,很多农业企业使用了诸多先进技术,涉及生产流水线、食品深加工、品牌管理、渠道管理等,发展到最后可能会变成只有品牌或渠道,或结合互联网的应用技术来改造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
  当前,网络经济正在颠覆传统的商业模式。无论是全球互联网还是各产业中,中国互联网都是增长最快的。近三年来,在所有互联网领域里,平均年收入增长率都达到了80%以上。
  我们注意到,新一代互联网产业来势更猛,上次与10多家互联网企业家交流,每个人讲的内容都不同,让人耳目一新。我们想象不到,互联网上怎么有如此多的新事物出现。
  新一代的互联网,在技术生成和开发上有了新突破。华为为什么做不出小米的模式?华为整套制造流程是以硬件为主,而小米的创始人团队来自微软、IBM等,10个创始人中,每一个人都有很奇妙的想法,把这些奇特的想法进行组合,就出现了诸多互联网新模式。
  除了这些“老江湖”,一批80后创业者也打造了一批互联网企业,创投行业应该用新思维,关注行业新人和新模式。
  金融创新
  创新无处不在,美国在创新的方法、体制、机制等方面都在转型。2012年9月,在美国的MID创新实验室参观时,该实验室最大的特点是跨学科、跨人才的交叉。他们的电子墙、移动照明、功能玩具、数字画具等,正在通过数字化、无线传输技术等方面的创新,来建立下一轮的市场格局。
  如今,中国也面临着转型挑战。我国一批新兴产业正处于起步阶段,比如新能源、生物、计算机,有些技术甚至领先于美国。怎样及时抓住这一重大契机,发掘一批源头创新性的企业来扶持,是我们该思考的问题。
  在全球新的经济格局、科技格局和创新模式下,关键要建立一套和新产业相对应的新金融体系。
  一是新金融组织体系的建立,特别需要创投、天使投资、企业基金、科技租赁、科技担保、互联网融资、金融等全面发展。二是建立新金融产品体系,包括股权质押贷款,风险分层技术等一系列创新产品和工具。三是资本市场在新金融组织体系和新金融产品体系中能够起到纽带和杠杆作用,没种作用,这些新金融组织、新金融工具等不可能形成组合。四是要处理好金融创新和金融稳定的关系,在门当户对的情形下才能做到以新兴产业带动新金融,以新金融促进新产业。
其他文献
从区域经济角度看,2013年最大的亮点是在这一年中国加速向西开放,未来这种趋势还会继续。  中国改革开放已进行了三十多年。在改革与开放两大支点中,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和深水区,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而开放则进入到全方位开放的新阶段,在以前只依靠海洋向东开放的基础上,大力推动陆地向西开放,并在这几年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十八大”报告提出:“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
期刊
西部地区是国家扩大内需的主战场之一,国家推动西部地区加快发展,需要在一个点上集聚更多力量,因而选择了两江新区,而两江新区要发挥以点带面作用,就必须确立起区域性中心地位。  中国经济发展周期进入到“新的三十年”,中央加大了中西部发展的力度,但在重庆及广大西部地区一直缺乏经济增长新的突破口。两江新区的出现,将给西部经济增长增添新的“引擎”。  西部大开发需要突破口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发深圳、90年代
期刊
解铃,理应从系铃处入手。自2007年以来的这场全球性经济危机始发于金融业,自然要从金融业去寻找症结和“药方”。  目前走势尚稳的中国经济也不能放松警惕。国内实业金融化近年来已现趋向,国资委监管的117家央企中有90余家涉足金融业。实业金融化对企业、对整体经济都有规避风险的效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自循环的“钱炒钱”发展到极端,极易导致“产业空心化”。  而另一个趋向同样需要重视:倘金融业一味将盈利
期刊
预计2013年我国钢铁行业总体态势是:生产经营形势仍然严峻,但最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了。  2012年下半年国内经济增长放缓,钢材市场供大于求,钢材价格持续在低位波动,钢铁业的形势不太乐观。2013年的春天即将来临,对于仍在“过冬”的中国钢铁业来说,是否也会迎来春天?  “过冬”的钢企  2012年,我国钢企仍然在“过冬”。  从产量上看,当前我国钢材仍处于较高水平。不过,我国钢材进出口则出现两种不
期刊
历史经验表明,经过一段时间经济起飞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虽多,但能够修成正果、跻身发达国家者微乎其微。在当前和未来的经济社会问题考验下,炙手可热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将出现剧烈分化。  新兴市场经济体崛起是当前国际经济政治体系中的突出现象。2008—2010年,世界实际GDP增长率依次为2.9%、-0.5%和5.0%,其中发达经济体增长率依次为0.2%、-3.4%和3.0%,新兴和发展中经济体增长率则为6.
期刊
核心提示:尽管微信、微博可成为企业的营销工具,但用于企业营销的方式存在巨大差异。用一句话解释,微博适合用来做推广,而微信则适合来做客服。微博适合企业的推广部门或者公共关系部门负责,而微信则适合企业的运营部门或者客户服务部门来负责。  《支点》记者 刘真真  在过去的半年里,微信收费之争、微博商业化等话题一直备受关注,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它们的存在不仅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还与很多企业紧密相连。  事实
期刊
由于近年来东亚的经济重心出现了显著的“漂移”,传统的“雁形模式”正在“变阵”,逐渐向垂直产业内专业化结构进行转变。这将对东亚经济一体化产生重要影响。  对东亚一体化的研究数不胜数。Kojima(2000)基于国际劳动力分配对亚洲发展的标准“雁行模式”做了一个全面的回顾。它描述了工业化在东亚的传播方式是,通过像日本这样的主要国家逐步专注于领先技术工业的同时,将失去竞争优势的工业割让给工业化较晚的国家
期刊
如果政府不提供一种转型升级的好环境,那么企业勉强去做转型升级,就是找死。  依靠粗放经营,利用廉价生产要素,并主要通过规模扩张来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子已难以为继。这种情况下,必须探索新的经济发展方式。  东部的“纠结”  有人认为,在东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浙江乃至整个东部地区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将失去传统优势。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来分析。  第一,如果东部本身没有发展出更先进的产业,如战略性新兴产业
期刊
预计到2013年年中,创投行业将行至恢复期,进入一个向上的拐点。如果经济回暖迅速,甚至会更早一些。  创投行业的暴利时代已经过去,然而我对创业投资仍然充满信心,未来收益依然会高于股票、债券等大众投资品,因为中国经济还是往前走的,中国的增速依然会领先全球。同时,中国经济体量如此巨大,创业型企业如此之多,总会有些企业会成长起来。  “三难一低”  自从2011年年中创投业进入拐点,接下来一路向下寻底,
期刊
未来我国经济地理的核心区,整体应在北京、郑州、武汉和温州连接而成的半圆形,加上由青岛到郑州连成的线构成了一个新“弓箭图”。箭头指向内陆而不是海外。  我国城市与区域空间结构正在快速变化,“大范围聚集,小范围扩散”的结果使得中国区域经济结构由在空间收缩中持续密集化转向在空间密集化中持续扩张,且随时间的推移更加明显。  城镇化重塑新格局  随着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全球化进程加快,我国城市与区域空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