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法自然”之刍议r——重释《老子·第二十五章》

来源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ke00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通行本《老子》第二十五章内容“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学界认为地、天、道、自然四者之间有逻辑递进关系,对“道法自然”的一种理解是将“自然”作名词解,即“道效法/遵循自然”,其问题是作为宇宙终极根源的“道”之上,是否有一更高之“自然”需要“道”去“法”呢?另一种理解是将“自然”作形容词解,“道的本质是自然而然的”,那么此处又何需“法”之说?可见这两种理解都存在歧义的可能.李约“义颖而莹”的断句凸显了道家形上的自然原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作为“法”的行为主体,应遵循地之地性、天之天性、道之道性,让万物呈现其自然之性.“言地、天、道三者,皆有自然之妙理,王者当法之尔”,从而真正实现“辅万物之自然”.
其他文献
篇(书)名台湾统治机构概览战后台湾金融台胞探亲旅游用语手册战后台湾经济发展史战后台湾财政台湾政治经济理论研究作者发表(出版)处何天华等武汉出版社 Posts (Taiwan) Ta
1992年2月24~26日,省文管会在哈尔滨市主持召开《省文物管理条例》修改研讨会,应邀参加会议的有全省各地市文管站的负责同志和省直文博单位负责人。会议紧张热烈。代表们就《
会议
敏感词语是两岸语言生活中存在的客观事实,带有特定时空、历史环境的印记和较浓的意识形态色彩。两岸合编语文词典,需要正视敏感条目,通过友好协商求同存异,合理、妥善地加以
通行本《列子》非先秦典籍,乃魏晋之作,《杨朱》篇集中体现了魏晋士人的生死理念.从直观经验出发,《杨朱》篇强调生异死同、死生自然的生死本质观,主张“乐生”“逸身”的养
本文简要分析了两岸三地引进外来词汇时存在的歧异,主要体现在历史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的歧异,各自为政的分离格局造成的歧异和不同的语言背景和翻译习惯造成的歧异。
会议
1991年12月2日,北方文物杂志社在哈尔滨市举行了《北方文物》创刊十周年座谈会。有关方面的领导,文物考古学界、民族史、地方史学界、博物馆学界及一些杂志社的同人,共80余
会议
满清末期,韶关女子读书识字者甚少,约在一九○六年时间,德国基督教会,用女教徒李坚信为教师,设立德华女塾,招收教民家属女子十余人,到塾就学经过数年,即以所培养女生充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