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破骨样巨细胞瘤影像表现一例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lin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 女,76岁.因反复上腹痛伴纳差2个月就诊.体检:左上腹可触及1个肿块,光滑,边界清楚,固定,略有压痛.超声检查:胰尾部5.3 cm×4.2 cm混合性回声团,边界清,周边及内部可见少许供血血管,主胰管不扩张(图1).CT:胰腺体尾部密度不均团块影,可见分隔,CT值20~32 HU,有包膜,边界清晰,边缘规则(图2);增强扫描三期CT值分别为28~ 65、39~ 65和28~ 68 HU,分隔及结节明显不均匀强化(图3).MR示胰腺体尾部为卵圆形T1WI等低信号为主、T2WI高信号为主混杂信号影(图4,5),双回波序列反相位信号无明显下降;增强扫描病灶壁及其内结节明显强化(图6)。

其他文献
神经梅毒是苍白螺旋体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多在梅毒感染3~20年后发病.神经梅毒根据病理类型不同可分为无症状型(隐性)、间质型(脑膜及血管)、主质型(脊髓痨及麻痹性痴呆)、树胶样肿性神经梅毒.神经梅毒的头颅MRI表现复杂多变,常表现为脑萎缩、脑血管病、白质病变、树胶肿等,而关于MRI仅显示病变局限在颞叶的神经梅毒的报道少见[1-2].笔者回顾性分析6例伴有颞叶病变的神经梅毒病例的MRI
期刊
近年来,治疗布加综合征( Budd-Chiari syndrome , BCS )的主要方法之一是应用球囊扩张和金属支架置入等介入技术开通阻塞的肝静脉和下腔静脉[1-3]。术前运用彩色超声、CT、MRI及DSA等影像技术能够对下腔静脉阻塞情况进行全面的评估,但穿刺开通阻塞部位时仍属于“盲视”操作,如导管误入心包可导致心包填塞等急重并发症,需紧急给予处理,如果处置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笔者回顾性分析1
期刊
为促进影像专业医师之间的学术交流,提高骨骼肌肉系统疾病的诊断水平,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放射科将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骨骼肌肉系统影像高级培训班”(2014-09-01-029国)。学习内容包括脊柱、关节、肌肉软组织疾病的影像诊断、检查规范及新技术应用。届时将邀请多名骨关节领域资深专家进行精彩讲座。学习结束后颁发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证书,学分6分。
期刊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简称:亮丙瑞林)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周期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011年1月至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解放军临床学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IVF-ET和(或)卵母细胞胞质内单精子注射-胚胎移植(ICSI-ET)治疗的268例患者的控制性超促排卵周期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降调节药物种类及剂量分为3组,亮丙瑞林低剂量组:亮丙瑞林1.25 mg
目的 探讨肾囊肿CT多期增强扫描中假强化征象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B超、CT检查,临床诊断为肾囊肿的91例(112个)患者资料.测量CT扫描各期相(平扫、动脉期、静脉期和排泌期)囊肿及肾实质的CT值,计算囊肿增强扫描各期相假强化程度,并分别以假强化程度>10、>15和>18 HU为阈值判断肾囊肿假强化的符合率.观察囊肿直径并根据囊肿在肾实质中的比例进行分型(Ⅰ型、Ⅱ型和Ⅲ型).增强扫描各期相间
木村病(Kimura disease,KD)又称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是一种少见的以淋巴结、软组织和唾液腺损害为主的慢性炎性肉芽肿,病因不明,多发生于头颈部皮下软组织,主要累及大的涎腺区,部分病例切除局部易复发[1]。随着对该病的逐步认识,国内外报道逐渐增多,但有关影像方面的报道依然很少,尤其对于婴幼儿木村病的影像表现。笔者搜集本院住院的经病理证实的3例婴幼儿木村病的资料并结合相关文献报道,对其MRI
期刊
目的 探讨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前列腺动脉(PA)血管造影的解剖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经导管超选择性PA DSA和超选择性前列腺动脉栓塞术,可显示双侧前列腺动脉的55例BPH患者.患者均行髂内动脉及超选择PA造影,观察PA的数目、起源、直径、微小血管形态及与邻近动脉的吻合支.结果 55例髂内动脉(110支)造影共显示114支PA,其中106支(96.4%,106/110)髂内动脉有1支P
目的 探讨ADC值对鼻腔鼻窦实性肿块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临床手术病理证实,肿块为实性且直径>1 cm的67例鼻腔鼻窦肿块患者资料,均行MR DWI检查,测量病变实性部分ROI内的ADC值.根据手术病理结果将67个患者分为良性组和恶性组,再根据肿块病理类型进一步分为淋巴造血系统肿块、恶性上皮及间叶组织肿块、良性上皮及间叶组织肿块及血管源性肿块4组.采用t检验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分别比
目的 探讨胆管导管内乳头状肿瘤(IPNB)的CT、MRI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38例IPNB患者的CT、MRI资料,21例行CT检查,17例行MR检查.分析IPNB肿瘤病灶结节或肿块的分布、胆管扩张、黏液等特征,并采用计量资料非参数检验比较证实含黏液的患者中,CT和MRI术前判断黏液及沿黏膜面生长准确性的差异.结果 38例中,发生于肝内胆管24例(单发5例、多发19例),肝内
患者 女,30岁.孕36周.产检时B超示宫内单胎存活,左侧眼眶内侧可见一囊性回声,1.2 cm×1.1 cm,与左眼球分界清,内透声好(图1).胎儿MR检查示:左侧眼眶内侧可见管状长T1、长T2信号,T2WI抑脂像呈高信号,边界较清,两端略呈球状膨隆,沿鼻泪管走行方向白眼眶内侧向鼻腔延伸,呈“哑铃状”,与眼球分界较清(图2~4).出生后,经眼科会诊,认为患儿无溢泪、溢脓,左眼泪囊区略隆起,局部无红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