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4月,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渝中区人民法院设计了一份“思想政治工作调查问卷”,由全体在职司法干警进行不记名答题。问卷涉及政治思想、职业意识、业余生活、个人状况4个方面,问题比例为:1∶3∶3∶3。在对答题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后,可以看出当前法院司法干警思想状况——
一是积极向上,热爱审判事业。有96.27%的干警认为法官的行为举止都应该符合《法官行为规范》,89.15%的干警表示热爱审判事业,珍惜现有工作。
二是思想活跃,对思想政治工作寄予厚望。一些司法干警建议:思想政治工作不要过于严肃,要因人而异个别辅导,多举行社会实践活动,少一些生硬说教,开展面对面谈话,组织红色旅游,等等。在对思想政治工作寄予厚望的同时,一些干警的思想状况也较为复杂。如:有2人表示“领导怎样对我,我就怎样对待工作”,有12人认为“工作是谋生手段”,有5人表示“等待机会跳槽”。
三是渴望减压,希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干警们在抓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学习压力也较大,有55.06%的干警仍在参加本科和研究生学习,只有15人有在专业健身场所进行过健身的经历,有30名干警从未考虑旅游。不少干警建议从缓解工作压力的角度,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这次问卷调查表明,在传统价值观念、道德意识受到冲击的情况下,法院干警的主流思想意识能够与党和国家的政治意识形态合拍,这是十分可贵的。这说明政治理论学习等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效果是明显的,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这一法宝。然而调查问卷也表明,随着形势的变化,法院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大胆创新——
首先,适应形势需要,提升综合素质。思想政治工作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工作要改变以前从单纯提高人的思想觉悟以调动其内在积极性的做法,转为在注重提高人的政治素质的同时,注重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及环境适应能力,以全面提升法院干警的综合素质。比如,注重对干警进行学历教育和审判工作专业知识的学习教育,引导干警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特别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知识,引导干警提升生活品位,倡导积极向上、志趣高雅的业余文化生活,等等。
其次,实施制度保障,营造良好环境。在调查问卷中,有96.27%的干警表示个人行为应该符合《法官行为规范》,27名30岁以下干警在对“最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形式”进行选择时,没有选“发福利费”,相反却建议开展面对面谈话、让干警与领导沟通等。这说明绝大多数法院干警对职业操守是明确的,但是在转型时期,市场交换法则等对法官队伍的思想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应坚持教育前置,防微杜渐,通过建立健全法官职业道德规范和法院纪律管理机制,形成不敢违纪、不能违纪和不愿违纪的环境。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培植特色文化。法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任务是以价值观、道德规范来影响干警的思想意识和行为状态。这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培植特色文化。一是营造法院能成就人生价值的氛围。引导干警树立“司法为民和为构建和谐社会司法”的观念,树立法院工作能出成绩、个人价值能得以体现的“个人与法院同生共荣”的理念。二是建立思想互动平台。营造压力有人分担、成就彼此共享、困难一起克服、疾苦大家帮助的和谐人际环境。问卷显示,法院干警普遍渴望与领导沟通。这说明在转型时期,法院干警的思想压力较大、精神负担较重,他们迫切需要得到领导的理解。我们应改变“居高临下”的“我讲你听”的方法,竭力给干警营造一个交流思想、释放压力、调节情绪的平台,尽力化解处在萌芽时期的影响干警情绪的“思想隐患”。
(作者系渝中区人民法院政治处主任)
一是积极向上,热爱审判事业。有96.27%的干警认为法官的行为举止都应该符合《法官行为规范》,89.15%的干警表示热爱审判事业,珍惜现有工作。
二是思想活跃,对思想政治工作寄予厚望。一些司法干警建议:思想政治工作不要过于严肃,要因人而异个别辅导,多举行社会实践活动,少一些生硬说教,开展面对面谈话,组织红色旅游,等等。在对思想政治工作寄予厚望的同时,一些干警的思想状况也较为复杂。如:有2人表示“领导怎样对我,我就怎样对待工作”,有12人认为“工作是谋生手段”,有5人表示“等待机会跳槽”。
三是渴望减压,希望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干警们在抓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学习压力也较大,有55.06%的干警仍在参加本科和研究生学习,只有15人有在专业健身场所进行过健身的经历,有30名干警从未考虑旅游。不少干警建议从缓解工作压力的角度,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这次问卷调查表明,在传统价值观念、道德意识受到冲击的情况下,法院干警的主流思想意识能够与党和国家的政治意识形态合拍,这是十分可贵的。这说明政治理论学习等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效果是明显的,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这一法宝。然而调查问卷也表明,随着形势的变化,法院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大胆创新——
首先,适应形势需要,提升综合素质。思想政治工作的终极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政治工作要改变以前从单纯提高人的思想觉悟以调动其内在积极性的做法,转为在注重提高人的政治素质的同时,注重提高人的科学文化素质、心理素质及环境适应能力,以全面提升法院干警的综合素质。比如,注重对干警进行学历教育和审判工作专业知识的学习教育,引导干警学习现代科技知识特别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等知识,引导干警提升生活品位,倡导积极向上、志趣高雅的业余文化生活,等等。
其次,实施制度保障,营造良好环境。在调查问卷中,有96.27%的干警表示个人行为应该符合《法官行为规范》,27名30岁以下干警在对“最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形式”进行选择时,没有选“发福利费”,相反却建议开展面对面谈话、让干警与领导沟通等。这说明绝大多数法院干警对职业操守是明确的,但是在转型时期,市场交换法则等对法官队伍的思想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应坚持教育前置,防微杜渐,通过建立健全法官职业道德规范和法院纪律管理机制,形成不敢违纪、不能违纪和不愿违纪的环境。
第三,坚持以人为本,培植特色文化。法院思想政治工作的具体任务是以价值观、道德规范来影响干警的思想意识和行为状态。这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培植特色文化。一是营造法院能成就人生价值的氛围。引导干警树立“司法为民和为构建和谐社会司法”的观念,树立法院工作能出成绩、个人价值能得以体现的“个人与法院同生共荣”的理念。二是建立思想互动平台。营造压力有人分担、成就彼此共享、困难一起克服、疾苦大家帮助的和谐人际环境。问卷显示,法院干警普遍渴望与领导沟通。这说明在转型时期,法院干警的思想压力较大、精神负担较重,他们迫切需要得到领导的理解。我们应改变“居高临下”的“我讲你听”的方法,竭力给干警营造一个交流思想、释放压力、调节情绪的平台,尽力化解处在萌芽时期的影响干警情绪的“思想隐患”。
(作者系渝中区人民法院政治处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