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非要在陈可辛的人生中加个关键词,那么注定,也只能是香港。
1962年生于香港,12岁随家人移居泰国,就读于国际学校。18岁赴美研读电影理论。21岁返港。1986年,陈可辛协助吴宇森拍摄《英雄无泪》,从此入行。1991年,陈可辛的导演处女作《双城故事》被香港导演协会选为最佳影片。此后,陈可辛与曾志伟等人成立电影人制作公司UFO,这一时期他监制或导演的作品有包括《风尘三侠》、《金枝玉叶》和《甜蜜蜜》。从最初的《双城故事》到07年的顶级制作《投名状》,从好莱坞的名声大作到重回香港收复华语电影市场,陈可辛作为一个本身就极具故事意味的导演,在那些变幻的光影世界中为自己开拓了一片天地。
07年《投名状》的成功不得不让我们以全新的视角审视这位独特的香港导演。截止08年一月,《投名状》已在亚洲各地票房累计超过3亿元,打败同年大片《集结号》、《南京,南京》,无可厚非地成为了2007年华语片全球票房冠军。 另外,在当年的金像奖上也一举拿下八个奖项。其实,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影片在华语片市场不可说是没有,但绝对可以说是少见。但如此这般的成绩,对于陈可辛而言,似乎是理所应当。
当电影理论学者还在为电影到底是艺术还是商业争论不休时,我们却在陈可辛的身上发现:原来,电影可以巧妙地兼顾着双方。不论是《金枝玉叶》、《甜蜜蜜》、《如果爱》还是《三更》、《投名状》,也不管电影类型是多么宽泛和繁杂,陈可辛的光影生涯总是充满着意外和惊喜。但仔细分析来,特立独行的陈可辛在电影生涯中却从未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相较于同一时代的香港导演,不是以虚设武侠世界著称的徐克,也不是专长与考究画面、迷离情节、独树一帜的王家卫,更不像那个镜头不甚明亮,有着些许怀旧色调的关锦鹏。如果,你非要为陈可辛找个志同道合的朋友,那么或许杜琪峰可以有点关联。同样是票房保证的名导,在把握市场和商业的关系上游刃有余。只是,那样的关锦鹏是好看的,但陈可辛除了好看外,还有着更多可以挖掘的内涵。
当96年的《甜蜜蜜》已经成为当代都市爱情的典型范本,08年再次回去翻看,也是那样的别有滋味。和《金枝玉叶2》同一时期拍摄的《甜蜜蜜》被陈可辛戏称为“小老婆”。跨域了太平洋的爱情故事就像是陈可辛那个时期的“精神治疗”,轻松、随性且尽在掌握。当然,电影除了关于爱情主题的阐述外还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比如漂泊。陈可辛钟意于漂泊的电影,或许这与他的个人颠沛的经历有一定的关联。而漂泊中的爱情则是他一直体现的主题。无论是《如果爱》中北漂的孙纳与林见东,亦或是《甜蜜蜜》中南漂的李翘与黎小军。 流离与起伏似乎在《甜蜜蜜》里贯穿的更为彻底,陈可辛在叙述这个多劫的爱情故事同时,也在影片中加入了另外的命题。
爱情是必须,但不是全部。
陈可辛的爱情片不乏味也不单调,更不是肤浅。不论爱情最终是相聚还是错过,他总会让你唏嘘一把,让你感到,电影至于你,不只是消遣的玩意。
但,除了電影本身,关于陈可辛还有着更多深入的说法。香港这个环境之于陈可辛,似乎不是那么容易说明。报道随处可见,陈可辛对于港片的看法,不乐观也不悲观。当香港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在这个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和概念时,陈可辛并没有一味顺从。2000年和2001年的香港影坛出奇繁荣,《孤男寡女》、《瘦身男女》、《少林足球》三套电影坐收几千万票房。而陈可辛此时却在冷眼旁观,等到2002年电影市场跌到谷底,才施施然出击,一举成为“淡市奇葩”。 有人说陈可辛的厉害之处在于有先见之明,他一早便看出了前两年香港电影的繁荣不过是团迷惑人的“泡沫”。他一针见血地指出:“香港电影拍得好看,但发行做得极不健康!结果市场越来越萎缩,大家只好抱着一起死。你去戛纳康城影展,港产片摊位前的人最少!”所以,他是香港导演中走“亚洲路线”的第一人,先后跟韩国、日本、泰国等国的电影人合资,合作了《春逝》、《晚娘》、《见鬼》、《三更》等卖座影片。票房是电影生存的首要条件,再聪慧的导演也知道文艺片的销路远没有商业片来的成功。所以,风格和商业没有孰轻孰重,对于深陷于低谷中的香港电影,只有两者结合才能走的更远。
世界化是陈可辛的一个标志。但香港之于世界并不是个矛盾体。当众人略带批判的叫嚣陈可辛背离了港片时,我们的眼光是不是也该放远点?在某种程度上,陈可辛不仅仅是导演,他更像是个老道的电影人,电影、发行、市场……他无所不通也无所不精。
尽管对于《投名状》合拍片的成功,陈可辛认为,未来大中华电影的中心不是在香港,不是在台湾,而一定是在北京。去北京,找资金、找题材,打造更好的电影模式。对于北京,陈可辛自信满满。但谁也不能否认,香港在陈可辛身上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个骨子里很香港的电影人为华语电影注入了一剂不寻常的新鲜血液,也为我们带来了不同一般的感官体验。
编辑:冰凌袖子
1962年生于香港,12岁随家人移居泰国,就读于国际学校。18岁赴美研读电影理论。21岁返港。1986年,陈可辛协助吴宇森拍摄《英雄无泪》,从此入行。1991年,陈可辛的导演处女作《双城故事》被香港导演协会选为最佳影片。此后,陈可辛与曾志伟等人成立电影人制作公司UFO,这一时期他监制或导演的作品有包括《风尘三侠》、《金枝玉叶》和《甜蜜蜜》。从最初的《双城故事》到07年的顶级制作《投名状》,从好莱坞的名声大作到重回香港收复华语电影市场,陈可辛作为一个本身就极具故事意味的导演,在那些变幻的光影世界中为自己开拓了一片天地。
07年《投名状》的成功不得不让我们以全新的视角审视这位独特的香港导演。截止08年一月,《投名状》已在亚洲各地票房累计超过3亿元,打败同年大片《集结号》、《南京,南京》,无可厚非地成为了2007年华语片全球票房冠军。 另外,在当年的金像奖上也一举拿下八个奖项。其实,这样叫好又叫座的影片在华语片市场不可说是没有,但绝对可以说是少见。但如此这般的成绩,对于陈可辛而言,似乎是理所应当。
当电影理论学者还在为电影到底是艺术还是商业争论不休时,我们却在陈可辛的身上发现:原来,电影可以巧妙地兼顾着双方。不论是《金枝玉叶》、《甜蜜蜜》、《如果爱》还是《三更》、《投名状》,也不管电影类型是多么宽泛和繁杂,陈可辛的光影生涯总是充满着意外和惊喜。但仔细分析来,特立独行的陈可辛在电影生涯中却从未有一个准确的定位。相较于同一时代的香港导演,不是以虚设武侠世界著称的徐克,也不是专长与考究画面、迷离情节、独树一帜的王家卫,更不像那个镜头不甚明亮,有着些许怀旧色调的关锦鹏。如果,你非要为陈可辛找个志同道合的朋友,那么或许杜琪峰可以有点关联。同样是票房保证的名导,在把握市场和商业的关系上游刃有余。只是,那样的关锦鹏是好看的,但陈可辛除了好看外,还有着更多可以挖掘的内涵。
当96年的《甜蜜蜜》已经成为当代都市爱情的典型范本,08年再次回去翻看,也是那样的别有滋味。和《金枝玉叶2》同一时期拍摄的《甜蜜蜜》被陈可辛戏称为“小老婆”。跨域了太平洋的爱情故事就像是陈可辛那个时期的“精神治疗”,轻松、随性且尽在掌握。当然,电影除了关于爱情主题的阐述外还有着更为丰富的内容,比如漂泊。陈可辛钟意于漂泊的电影,或许这与他的个人颠沛的经历有一定的关联。而漂泊中的爱情则是他一直体现的主题。无论是《如果爱》中北漂的孙纳与林见东,亦或是《甜蜜蜜》中南漂的李翘与黎小军。 流离与起伏似乎在《甜蜜蜜》里贯穿的更为彻底,陈可辛在叙述这个多劫的爱情故事同时,也在影片中加入了另外的命题。
爱情是必须,但不是全部。
陈可辛的爱情片不乏味也不单调,更不是肤浅。不论爱情最终是相聚还是错过,他总会让你唏嘘一把,让你感到,电影至于你,不只是消遣的玩意。
但,除了電影本身,关于陈可辛还有着更多深入的说法。香港这个环境之于陈可辛,似乎不是那么容易说明。报道随处可见,陈可辛对于港片的看法,不乐观也不悲观。当香港这个国际化大都市在这个复杂的历史背景下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文化和概念时,陈可辛并没有一味顺从。2000年和2001年的香港影坛出奇繁荣,《孤男寡女》、《瘦身男女》、《少林足球》三套电影坐收几千万票房。而陈可辛此时却在冷眼旁观,等到2002年电影市场跌到谷底,才施施然出击,一举成为“淡市奇葩”。 有人说陈可辛的厉害之处在于有先见之明,他一早便看出了前两年香港电影的繁荣不过是团迷惑人的“泡沫”。他一针见血地指出:“香港电影拍得好看,但发行做得极不健康!结果市场越来越萎缩,大家只好抱着一起死。你去戛纳康城影展,港产片摊位前的人最少!”所以,他是香港导演中走“亚洲路线”的第一人,先后跟韩国、日本、泰国等国的电影人合资,合作了《春逝》、《晚娘》、《见鬼》、《三更》等卖座影片。票房是电影生存的首要条件,再聪慧的导演也知道文艺片的销路远没有商业片来的成功。所以,风格和商业没有孰轻孰重,对于深陷于低谷中的香港电影,只有两者结合才能走的更远。
世界化是陈可辛的一个标志。但香港之于世界并不是个矛盾体。当众人略带批判的叫嚣陈可辛背离了港片时,我们的眼光是不是也该放远点?在某种程度上,陈可辛不仅仅是导演,他更像是个老道的电影人,电影、发行、市场……他无所不通也无所不精。
尽管对于《投名状》合拍片的成功,陈可辛认为,未来大中华电影的中心不是在香港,不是在台湾,而一定是在北京。去北京,找资金、找题材,打造更好的电影模式。对于北京,陈可辛自信满满。但谁也不能否认,香港在陈可辛身上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这个骨子里很香港的电影人为华语电影注入了一剂不寻常的新鲜血液,也为我们带来了不同一般的感官体验。
编辑:冰凌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