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一日门诊”的持续性管理模式对改善更年期综合征的可行性研究

来源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dy6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构建基于更年期“一日门诊”的持续性管理模式,探讨其对改善女性更年期综合征及情绪的可行性及初步成效。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中心开展临床干预研究。整合多学科资源构建基于“一日门诊”的持续性管理模式,包括线下更年期“一日门诊”健康教育、线上7周团体式“健康生活方式”持续性干预和线下半日焦点团体访谈。对参与基于“一日门诊”的持续性管理的78例女性患者,年龄为40~60岁,采用改良Kupperman量表和PANAS量表测量比较干预前后的更年期综合征程度及情绪体验水平,并对患者参加持续性管理前后的血脂和人体成分指标进行对比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或Wilcoxon符号秩检验,结果显示,基于更年期“一日门诊”的持续性管理干预患者的Kupperman评分为(干预前14.65±8.51 vs干预后10.26±5.83),更年期综合征得到显著改善(t=-5.59,P<0.01);正性情绪评分(干预前28.53±5.85 vs干预后30.13±6.30)显著提高(t=2.59,P =0.012)和负性情绪评分[干预前20.5(10)vs干预后17.0(7)]显著下降(Z=-5.09,P<0.01)。同时,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显著降低[干预前(1.27±0.54)mmol/L vs干预后(1.09±0.38)mmol/L,t=-2.45,P<0.05];体重指数(干预前22.52±2.34 vs干预后22.06±2.22)、体脂百分比(干预前31.72±6.22 vs干预后30.91±6.52)和内脏脂肪面积(干预前83.96±30.26 vs干预后79.66±29.71)均得以改善(t=-3.58,t=-2.57,t=-2.59,P<0.05)。因此,基于更年期“一日门诊”的持续性管理可有效改善更年期综合征和不良情绪,降低患者血脂、改善人体成分,可能有助于预防远期慢性疾病。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北京市肺炎衣原体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依托北京市呼吸道病原体监测系统,从全市35家不同类型的哨点医院招募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采集临床标本并系统收集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资料。对采集的临床标本,进行包括肺炎衣原体在内的30种(型)呼吸道病原体的核酸检测。将筛检出的肺炎衣原体感染患者分为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和肺炎患者2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Mann-Whitney U检验、χ²检验或F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