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所谓灶者即为生活做饭的器具。本文主要对早期史前文化灶器做初步分析探究,通过对史前灶址及形制的发展演变,来反映文化变迁和区域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文化面貌和生活状况。
[关键词]史前文化;灶器;灶址
[中图分类号]K8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0-0032-02
人类从钻木取火之后,逐渐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一步步走向文明。在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中,灶作为一种最基本生活工具,逐渐发展为今天我们使用的各种灶。古人云:“民以食为天。”而这个“天”,则非灶而无以成。《释名·释宫室》云:“灶,造也,创造食物也。”《汉书·五行志》谓:“灶者,生养之本也。”《白虎通·五祀》谓:“灶者,火之主。人所以自养也。”可见灶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一、早期灶器的发展演变过程
考古发现证明,旧石器时期早期的周口店北京人洞穴遗址中已见到用石头围成的灶,在新石器时期早期的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灶址遗迹,距今约8200~7800年(质谱法测得)。宋家岗遗址考古发掘发现彭头山文化早期椭圆形灶坑遗迹。澧县梦溪镇五福村八十垱遗址发掘发现陶灶支座。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后李文化章丘西河遗址多处发现石支脚呈三角灶址。2000年夏,新石器时代早期临淄区齐陵镇后李遗址发掘出土的陶窑炉。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发掘出土圆形灶坑。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大地湾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互通式圆形灶坑,其形态已构成汉代长方形连眼灶的雏形。河南三门峡市庙底沟遗址出土仰韶文化单体陶灶。马家窑文化遗址发现灶基、火塘。河姆渡文化早期发现炊事用具釜和支座。在距今7000年左右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有簸箕形灰陶灶和架在上边的灰陶釜以及灰陶甑。龙山文化发现烧土面灶址。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磁山文化遗址,出土有用三个鞋形支脚支架夹砂红陶筒形釜的遗存,可以视其为釜和灶配合使用的父型。
在整个新石器时期,我们祖先更普遍采用的方式则是灶坑式陶釜架在上面做饭。在距今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有较多的夹砂红陶灶及其放在上边使用的夹砂红陶釜。到了距今5000~4000年左右的龙山文化时期,釜和灶连为一体的灰陶灶则获得了较为普遍的使用。本文归纳整理了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灶的模型,旨在进一步研究中国史前文化灶的设计演变过程。
二、早期灶的特征
居住方式是研究灶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新石器时代人们普遍开始了定居生活,出现了洞穴、房屋与村落。房屋主要有半地穴式、地面式和干栏式三种。早在新石器时代时期,人们就开始挖坑起灶,有与地面平齐的,有高出地面的,有凹入墙面的。建于屋子中央的、偏于室内一隅的、建于房屋之外的均有之。
㈠兴隆洼文化遗址灶型及特点
兴隆洼文化因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发掘而得名,兴隆洼遗址发现于1982年,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东南约1.3公里处,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人类聚落遗址。20世纪经过较大规模发掘的同类文化性质的遗址还有内蒙古林西县白音长汗、克什克腾旗南台子、辽宁阜新县查海遗址等。经放射性碳素测定,兴隆洼文化的年代为距今8200~7400年,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喇木伦河南岸和辽宁省辽西地区。住房为半地穴式的方形或长方形建筑,排列有序。在兴隆洼发现聚落遗迹,有十多排房屋,每排10座左右,屋内有圆形灶坑(图1)。
㈢大地湾文化灶型及特点
大地湾遗址首次发现于1958年,1978年8月国家考古队组成大地湾发掘小组,对整个遗址分十个区域进行了长达七年的连续性考古发掘,清理出大地湾文化至仰韶文化晚期及常山下层文化种类房址238座、灶址106座。灶坑以圆形桶状为主,穴坑变深,出现了仰韶文化“双联陶灶”,即前后两个灶坑相通,还在灶坑与门道之间增设了一个相通的风洞,距今年代约6500~5900年,表示人口及炊事活动的增加(图2)。
(三)后李文化中石灶型及特点
后李文化因首次发掘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后李文化遗址而得名。1965年发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进行发掘,距今8500~7500年,该文化分布范围主要在泰沂山系北侧的山前地带。经发掘发现遗迹主要有房址、壕沟、灰坑和墓葬等,房址均为半地穴式。居住面有的经过烧烤,多发现灶址、陶釜、等生活用具。居住面中部偏北为灶区,一般有三个灶,每个灶由三个石支脚呈三角形组成,半埋入地下,石支脚较大,埋藏较深;一个灶的前部有两片陶釜口沿插入地下,作为火门(或为挡火墙),内侧形成火塘(图3)。
三、各种文化灶型特点对比研究
通过对新石器时代各种文化中灶型的比较分析,不难发现各种文化既有继承发展,又存在着差异。从灶型的数量来看,有遗址类型的集体灶规模大、数量多、占地面积广;亦有一些文化类型中的灶规模小、数量少,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灶;同时,一些文化类型的灶只有一个。从灶器质地来看,主要有三种类型的灶器;一是陶器,陶灶在所有灶中占主导地位;另一种是石灶,通过资料显示,仅有后李文化类型中的三足石灶,在灶器中很有代表性;还有一种是土灶,这种灶型简单易做,主要存在在聚落遗址中,具有规模大、数量多的特点。灶具的共同特征,自始至终是人们在生活中用来烧烤食物的工具,兼备燃火御寒的功能。
综上所述,通过对史前文化灶器的研究,对其结构、造型、质地以及用途有所了解。对史前人类如何烧烤食物,在怎样的环境中生存,以及各种灶器在不同时期的改进变化,通过遗址发掘出土的实物灶型和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它们的变化规律和内在的必然联系。灶器的出现是人类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从此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是迈向文明的标志。因此,对人类来说,灶器的出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整理研究史前人类使用的灶器,对于了解史前人类生活的现状和其具有的智慧,以及远古时代的人文情怀,都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史前文化;灶器;灶址
[中图分类号]K87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6)10-0032-02
人类从钻木取火之后,逐渐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一步步走向文明。在漫长的人类发展过程中,灶作为一种最基本生活工具,逐渐发展为今天我们使用的各种灶。古人云:“民以食为天。”而这个“天”,则非灶而无以成。《释名·释宫室》云:“灶,造也,创造食物也。”《汉书·五行志》谓:“灶者,生养之本也。”《白虎通·五祀》谓:“灶者,火之主。人所以自养也。”可见灶在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一、早期灶器的发展演变过程
考古发现证明,旧石器时期早期的周口店北京人洞穴遗址中已见到用石头围成的灶,在新石器时期早期的湖南澧县彭头山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灶址遗迹,距今约8200~7800年(质谱法测得)。宋家岗遗址考古发掘发现彭头山文化早期椭圆形灶坑遗迹。澧县梦溪镇五福村八十垱遗址发掘发现陶灶支座。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后李文化章丘西河遗址多处发现石支脚呈三角灶址。2000年夏,新石器时代早期临淄区齐陵镇后李遗址发掘出土的陶窑炉。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发掘出土圆形灶坑。新石器时代中期的大地湾文化遗址中发现了互通式圆形灶坑,其形态已构成汉代长方形连眼灶的雏形。河南三门峡市庙底沟遗址出土仰韶文化单体陶灶。马家窑文化遗址发现灶基、火塘。河姆渡文化早期发现炊事用具釜和支座。在距今7000年左右的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有簸箕形灰陶灶和架在上边的灰陶釜以及灰陶甑。龙山文化发现烧土面灶址。在距今8000年左右的磁山文化遗址,出土有用三个鞋形支脚支架夹砂红陶筒形釜的遗存,可以视其为釜和灶配合使用的父型。
在整个新石器时期,我们祖先更普遍采用的方式则是灶坑式陶釜架在上面做饭。在距今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遗址,出土有较多的夹砂红陶灶及其放在上边使用的夹砂红陶釜。到了距今5000~4000年左右的龙山文化时期,釜和灶连为一体的灰陶灶则获得了较为普遍的使用。本文归纳整理了旧石器、新石器时代灶的模型,旨在进一步研究中国史前文化灶的设计演变过程。
二、早期灶的特征
居住方式是研究灶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新石器时代人们普遍开始了定居生活,出现了洞穴、房屋与村落。房屋主要有半地穴式、地面式和干栏式三种。早在新石器时代时期,人们就开始挖坑起灶,有与地面平齐的,有高出地面的,有凹入墙面的。建于屋子中央的、偏于室内一隅的、建于房屋之外的均有之。
㈠兴隆洼文化遗址灶型及特点
兴隆洼文化因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遗址的发掘而得名,兴隆洼遗址发现于1982年,位于中国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洼村东南约1.3公里处,总面积约6万平方米,是一处新石器时代人类聚落遗址。20世纪经过较大规模发掘的同类文化性质的遗址还有内蒙古林西县白音长汗、克什克腾旗南台子、辽宁阜新县查海遗址等。经放射性碳素测定,兴隆洼文化的年代为距今8200~7400年,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喇木伦河南岸和辽宁省辽西地区。住房为半地穴式的方形或长方形建筑,排列有序。在兴隆洼发现聚落遗迹,有十多排房屋,每排10座左右,屋内有圆形灶坑(图1)。
㈢大地湾文化灶型及特点
大地湾遗址首次发现于1958年,1978年8月国家考古队组成大地湾发掘小组,对整个遗址分十个区域进行了长达七年的连续性考古发掘,清理出大地湾文化至仰韶文化晚期及常山下层文化种类房址238座、灶址106座。灶坑以圆形桶状为主,穴坑变深,出现了仰韶文化“双联陶灶”,即前后两个灶坑相通,还在灶坑与门道之间增设了一个相通的风洞,距今年代约6500~5900年,表示人口及炊事活动的增加(图2)。
(三)后李文化中石灶型及特点
后李文化因首次发掘山东淄博市临淄区后李文化遗址而得名。1965年发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进行发掘,距今8500~7500年,该文化分布范围主要在泰沂山系北侧的山前地带。经发掘发现遗迹主要有房址、壕沟、灰坑和墓葬等,房址均为半地穴式。居住面有的经过烧烤,多发现灶址、陶釜、等生活用具。居住面中部偏北为灶区,一般有三个灶,每个灶由三个石支脚呈三角形组成,半埋入地下,石支脚较大,埋藏较深;一个灶的前部有两片陶釜口沿插入地下,作为火门(或为挡火墙),内侧形成火塘(图3)。
三、各种文化灶型特点对比研究
通过对新石器时代各种文化中灶型的比较分析,不难发现各种文化既有继承发展,又存在着差异。从灶型的数量来看,有遗址类型的集体灶规模大、数量多、占地面积广;亦有一些文化类型中的灶规模小、数量少,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灶;同时,一些文化类型的灶只有一个。从灶器质地来看,主要有三种类型的灶器;一是陶器,陶灶在所有灶中占主导地位;另一种是石灶,通过资料显示,仅有后李文化类型中的三足石灶,在灶器中很有代表性;还有一种是土灶,这种灶型简单易做,主要存在在聚落遗址中,具有规模大、数量多的特点。灶具的共同特征,自始至终是人们在生活中用来烧烤食物的工具,兼备燃火御寒的功能。
综上所述,通过对史前文化灶器的研究,对其结构、造型、质地以及用途有所了解。对史前人类如何烧烤食物,在怎样的环境中生存,以及各种灶器在不同时期的改进变化,通过遗址发掘出土的实物灶型和一些学者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它们的变化规律和内在的必然联系。灶器的出现是人类史上一次重大的变革,从此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时代,是迈向文明的标志。因此,对人类来说,灶器的出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整理研究史前人类使用的灶器,对于了解史前人类生活的现状和其具有的智慧,以及远古时代的人文情怀,都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