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苦苦坚持了半年时间,武平终于宣布自己创业失败,重新加入了就业大军。他毕业于中山大学,离校后他来到济南创办了一家公司,从事网站建设和流媒体嵌入。他曾认为,创业比就业更有发展前途。然而,仅仅坚持了半年,他就不得不解散了公司,重新开始找工作。
大学生创业难,创业率偏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数据显示,山东省2009年共有高校应届毕业生46.2万人,其中选择自主创业的只有110人,也就是说每4000多名毕业生中仅有1名选择了自主创业。
青岛是山东大学生创业率最高的城市,5%的创业率也是同类城市最高,但这在发达国家20%—30%的创业率面前,基本不值一提。
创业率为何如此之低?创业为何如此之难?创业,这个充满青春气质的词汇纠缠了多少苦辣酸甜?
网店老板的成与败
这个月,小琳就要离开山师校园了。白天,她在办公室朝九晚五,晚上,回家打理淘宝上的饰品店。一开始创业,什么也不会。去上货时,档主一眼便知是新手。像约好般,每个档口都开出高价。第二次去,档主们不再漫天要价,一样的货品,这次的价格竟然低了一半。
人气为零,收藏为零,信誉度也是零,小琳形容自己的新店“等于不存在”。怎么推广?她想到身边的圈子,“扫楼”派传单,挨个宿舍敲门介绍,上网发帖,终于换来些点击。
第一个订单来得出乎意料,开店首日就“发市”了。然而,几个月之后,小店进入“冬天”,交易停滞,一天只有30几次点击。“生意淡得难以想象,最惨淡的时候一个月交易额不到1000元。”
从最初时每个月2000元的营业额,到现在的六七千元,用了半年多时间,小饰品店总算走上了轨道。“之前还在摸索怎么定价,卖出的价格甚至低于入货价,一直未回本,最近开始有利润了。”
小琳的目标是,淘宝店每个月能产生一两万的收入。目前靠开店还不能养活自己,毕业季来临之前,她还是找了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白天上班晚上淘宝。
如果淘宝店真的达到预期的目标,小琳也定不下是否要“炒老板鱿鱼”。“如果只做淘宝,我可能一天到晚就是在家里刷网页,接订单、发货,少了很多面对面的人际交流。人是群居动物,我怕到时会与社会脱节。”
与小琳相比,同样开网店的路云却已经走到了破产的境地。
从山东某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的路云,先在青岛一家私企工作,几个月后回到老家河北保定,与同学联合开了一家网店。从找货源、谈客户到网店推广,两个人忙活了半年,最终因交易量低、收不抵支自行“破产”。
大学生创业难,其表现之一就是创业成功率低。教育部近年也有一项统计,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率只占全部创业大学生的2%至3%,远低于一般企业。
刚毕业的大学生,不缺乏创业热情,但没有创业的资金。因为没有收入和积蓄,面对数目不菲的创业启动资金,他们不得不打退堂鼓。调查显示,73.47%的大学生能承受的创业资金不足10万元,61.63%的大学生认为,“缺乏启动资金”是创业的最大障碍。
“一毕业就能创业的,大多家里有钱。没钱的,就得先找工作,等挣到钱后再创业。”在济南打拼2年的毕业生陈和告诉记者,刚毕业时想开一个水吧,但筹不到20万元加盟费,只得放弃。
家在农村的他知道家里没钱,对于国家给予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可享受的免费风险评估、免费政策培训、无偿贷款担保和税费减免等政策,也一无所知。“这种情况下,我怎么能够得到政府的支持呢?”他说。
致青春的烤地瓜
宋章峰,今年25岁,菏泽人,2011年7 月毕业于威海职业学院。早在2010年底,实习期间的他就开始在济南着手创业。 短短两年多的时间,他已是一家拥有“ 地瓜坊”和“薯立方”两个品牌的 200多个加盟店的济南地瓜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他的创业故事,有些许借鉴意义,对打算创业和正在创业的大学生或许能有一些启示。
说起地瓜坊,大家或许要问,“就是一个卖烤地瓜的?”是的,就是卖地瓜的。但他可不只简单卖烤地瓜,而是还拥有40余种地瓜深加工产品、现炸薯条和薯类饮食品……
他告诉记者,在决定创业选项目时,正好看到媒体在宣传地瓜的营养价值。 “ 我就灵机一动,卖地瓜好了。心想它既有营养又在宣传,做这个项目肯定没问题。”
“我不能捧着生地瓜去卖吧?”宋章峰笑着说,他考察发现,烤地瓜的确很有市场。传统的铁桶烤地瓜的生意很火,但不卫生,没有档次。他想到了改造“烤地瓜炉”,就委托一机械公司把烤肉机改装成了烤地瓜机。把地瓜削了皮再烤,烤出来干净卫生还上了档次。
宋章峰开张的第一家店,是在济南大学西校区。“我和我姐干得很辛苦,但生意非常红火,每天的销售额达到1000至1500元,一个月下来足足赚了上万元。这种状况连续几个月,利润很可观。”
宋章峰看到了这一市场的前景,就想到推广,搞起了加盟。他先是让家人去开店,又让亲戚朋友去开店。加盟店迅速发展起来……
“每一家店做得都非常成功,就想着注册公司。”2011年5月21日,宋章峰的济南地瓜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了。
2012年初,宋章峰得到了山东省创促会的支持,公司在地瓜坊的基础上得到了升级,名称也由“地瓜坊”改为“薯立方”,成为以各种薯类产品为一体,包括饮品、主食、休闲食品等以各种署类为基调主题的休闲连锁店。
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宋章峰从一人公司发展到拥有员工17人、拥有遍布全国201家加盟店的公司。
谈起创业成功之道,宋章峰用了八个字:“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创业最不能的,就是眼高手低。”宋章峰强调,不少大学生心中萌动着创业的想法,但要想成功,必须懂得付出,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做起。找准了方向,就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我开第一家店时,手里只有8000 元,恨不得把1 角钱掰成两瓣花。” 宋章峰告诉记者,那是2011年元旦前后,时值寒冬腊月,而店面必须有一面是全打开的,人冻得坐不住。早上7点开门,晚上10点关门,经营中的每个环节,都要亲自动手去做,地瓜一个一个地洗,食品一箱一箱地搬,从早忙到晚,放弃了所有休闲时间。
“有创业梦想,找到了好项目,只要踏踏实实去做,就能有一番作为。”宋章峰谈到,做一个项目,每上一个台阶,都会用一种新思维去思考问题。一步一个台阶,只有爬上去,才能看得更远。
YBC与青岛模式
宋章峰的创业之所以成功,山东省创促会的YBC计划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YBC是指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在政府倡导下,通过动员社会力量特别是工商界的资源,为创业青年提供无利息、无抵押、免担保的资金支持,帮助青年成功启动创业。
有意网创始人杨琪也告诉记者,其创业的成功也与YBC息息相关,2012年,杨琪带着他的创业项目加入济南市创促会帮扶计划,而YBC模式提供的一对一陪伴式导师辅导,让杨琪在富有经验的职场经理帮助下,一步步走出困境。
除此之外,面对今年“史上最难就业季”,青岛对大学生创业也有着诸多的激励帮扶措施。
7月28日上午9点,在位于市北区泰山路的青岛创业大学二楼辅导教室里,助教鲁文婷正带领来自青岛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4所高校的35位大学生,参与“岛城淘金”这门创业初级课程的实战游戏环节。
“5人一组,有队长、情报员、信息员、采购员、智者5个角色,大家各司其职,任务就是在7天时间内利用1000元启动资金和负重去淘金,每天天气、路径选择等变化因素会影响他们的最终受益,整个过程模拟的是企业具体运营过程。”鲁文婷告诉记者,这个课程主要是针对学生对项目的计划、资源、目标、团队人员管理4个方面进行培训和演练,让学生们通过模拟去熟悉创业过程中的企业运营和管理。
如今,青岛创业大学总体规模已达7万平方米。截至目前,青岛创业大学本部已完成建设,并培训大学生2000余人,年内计划培训大学生10000名,扶持大学生创业3000人以上。
白手起家,对于创业大学生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人虽然曾经有过自主创业的冲动最终却没有实践,根源在于没有启动资金。
为了着力解决大学生创业面临的资金、场地、项目、人才缺乏等难题,青岛市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关于促进全市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优惠扶持政策,在扶持大学生创业政策范围、孵化基地建设运营、创业场地租金减免、创业资金借贷扶持、大学生创业培训等方面进行了规范细化。
如今,青岛市大学生创业孵化模式的探索实践,显现出倍增式的创业就业效应。全市大学生创业比例从2008年的0.3%提升至目前的5%,达到全国同类城市最高水平。创业孵化基地内的创业成功率达到50%以上,累计扶持11662名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带动就业57909人,平均1名大学生创业者带动5人就业。
大学生创业难,创业率偏低,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数据显示,山东省2009年共有高校应届毕业生46.2万人,其中选择自主创业的只有110人,也就是说每4000多名毕业生中仅有1名选择了自主创业。
青岛是山东大学生创业率最高的城市,5%的创业率也是同类城市最高,但这在发达国家20%—30%的创业率面前,基本不值一提。
创业率为何如此之低?创业为何如此之难?创业,这个充满青春气质的词汇纠缠了多少苦辣酸甜?
网店老板的成与败
这个月,小琳就要离开山师校园了。白天,她在办公室朝九晚五,晚上,回家打理淘宝上的饰品店。一开始创业,什么也不会。去上货时,档主一眼便知是新手。像约好般,每个档口都开出高价。第二次去,档主们不再漫天要价,一样的货品,这次的价格竟然低了一半。
人气为零,收藏为零,信誉度也是零,小琳形容自己的新店“等于不存在”。怎么推广?她想到身边的圈子,“扫楼”派传单,挨个宿舍敲门介绍,上网发帖,终于换来些点击。
第一个订单来得出乎意料,开店首日就“发市”了。然而,几个月之后,小店进入“冬天”,交易停滞,一天只有30几次点击。“生意淡得难以想象,最惨淡的时候一个月交易额不到1000元。”
从最初时每个月2000元的营业额,到现在的六七千元,用了半年多时间,小饰品店总算走上了轨道。“之前还在摸索怎么定价,卖出的价格甚至低于入货价,一直未回本,最近开始有利润了。”
小琳的目标是,淘宝店每个月能产生一两万的收入。目前靠开店还不能养活自己,毕业季来临之前,她还是找了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白天上班晚上淘宝。
如果淘宝店真的达到预期的目标,小琳也定不下是否要“炒老板鱿鱼”。“如果只做淘宝,我可能一天到晚就是在家里刷网页,接订单、发货,少了很多面对面的人际交流。人是群居动物,我怕到时会与社会脱节。”
与小琳相比,同样开网店的路云却已经走到了破产的境地。
从山东某高校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的路云,先在青岛一家私企工作,几个月后回到老家河北保定,与同学联合开了一家网店。从找货源、谈客户到网店推广,两个人忙活了半年,最终因交易量低、收不抵支自行“破产”。
大学生创业难,其表现之一就是创业成功率低。教育部近年也有一项统计,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率只占全部创业大学生的2%至3%,远低于一般企业。
刚毕业的大学生,不缺乏创业热情,但没有创业的资金。因为没有收入和积蓄,面对数目不菲的创业启动资金,他们不得不打退堂鼓。调查显示,73.47%的大学生能承受的创业资金不足10万元,61.63%的大学生认为,“缺乏启动资金”是创业的最大障碍。
“一毕业就能创业的,大多家里有钱。没钱的,就得先找工作,等挣到钱后再创业。”在济南打拼2年的毕业生陈和告诉记者,刚毕业时想开一个水吧,但筹不到20万元加盟费,只得放弃。
家在农村的他知道家里没钱,对于国家给予应届大学毕业生创业可享受的免费风险评估、免费政策培训、无偿贷款担保和税费减免等政策,也一无所知。“这种情况下,我怎么能够得到政府的支持呢?”他说。
致青春的烤地瓜
宋章峰,今年25岁,菏泽人,2011年7 月毕业于威海职业学院。早在2010年底,实习期间的他就开始在济南着手创业。 短短两年多的时间,他已是一家拥有“ 地瓜坊”和“薯立方”两个品牌的 200多个加盟店的济南地瓜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他的创业故事,有些许借鉴意义,对打算创业和正在创业的大学生或许能有一些启示。
说起地瓜坊,大家或许要问,“就是一个卖烤地瓜的?”是的,就是卖地瓜的。但他可不只简单卖烤地瓜,而是还拥有40余种地瓜深加工产品、现炸薯条和薯类饮食品……
他告诉记者,在决定创业选项目时,正好看到媒体在宣传地瓜的营养价值。 “ 我就灵机一动,卖地瓜好了。心想它既有营养又在宣传,做这个项目肯定没问题。”
“我不能捧着生地瓜去卖吧?”宋章峰笑着说,他考察发现,烤地瓜的确很有市场。传统的铁桶烤地瓜的生意很火,但不卫生,没有档次。他想到了改造“烤地瓜炉”,就委托一机械公司把烤肉机改装成了烤地瓜机。把地瓜削了皮再烤,烤出来干净卫生还上了档次。
宋章峰开张的第一家店,是在济南大学西校区。“我和我姐干得很辛苦,但生意非常红火,每天的销售额达到1000至1500元,一个月下来足足赚了上万元。这种状况连续几个月,利润很可观。”
宋章峰看到了这一市场的前景,就想到推广,搞起了加盟。他先是让家人去开店,又让亲戚朋友去开店。加盟店迅速发展起来……
“每一家店做得都非常成功,就想着注册公司。”2011年5月21日,宋章峰的济南地瓜坊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了。
2012年初,宋章峰得到了山东省创促会的支持,公司在地瓜坊的基础上得到了升级,名称也由“地瓜坊”改为“薯立方”,成为以各种薯类产品为一体,包括饮品、主食、休闲食品等以各种署类为基调主题的休闲连锁店。
短短两年多的时间,宋章峰从一人公司发展到拥有员工17人、拥有遍布全国201家加盟店的公司。
谈起创业成功之道,宋章峰用了八个字:“ 志存高远,脚踏实地”。
“创业最不能的,就是眼高手低。”宋章峰强调,不少大学生心中萌动着创业的想法,但要想成功,必须懂得付出,脚踏实地,一步一步做起。找准了方向,就下定决心,坚持不懈,勇往直前。 “我开第一家店时,手里只有8000 元,恨不得把1 角钱掰成两瓣花。” 宋章峰告诉记者,那是2011年元旦前后,时值寒冬腊月,而店面必须有一面是全打开的,人冻得坐不住。早上7点开门,晚上10点关门,经营中的每个环节,都要亲自动手去做,地瓜一个一个地洗,食品一箱一箱地搬,从早忙到晚,放弃了所有休闲时间。
“有创业梦想,找到了好项目,只要踏踏实实去做,就能有一番作为。”宋章峰谈到,做一个项目,每上一个台阶,都会用一种新思维去思考问题。一步一个台阶,只有爬上去,才能看得更远。
YBC与青岛模式
宋章峰的创业之所以成功,山东省创促会的YBC计划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YBC是指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在政府倡导下,通过动员社会力量特别是工商界的资源,为创业青年提供无利息、无抵押、免担保的资金支持,帮助青年成功启动创业。
有意网创始人杨琪也告诉记者,其创业的成功也与YBC息息相关,2012年,杨琪带着他的创业项目加入济南市创促会帮扶计划,而YBC模式提供的一对一陪伴式导师辅导,让杨琪在富有经验的职场经理帮助下,一步步走出困境。
除此之外,面对今年“史上最难就业季”,青岛对大学生创业也有着诸多的激励帮扶措施。
7月28日上午9点,在位于市北区泰山路的青岛创业大学二楼辅导教室里,助教鲁文婷正带领来自青岛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等4所高校的35位大学生,参与“岛城淘金”这门创业初级课程的实战游戏环节。
“5人一组,有队长、情报员、信息员、采购员、智者5个角色,大家各司其职,任务就是在7天时间内利用1000元启动资金和负重去淘金,每天天气、路径选择等变化因素会影响他们的最终受益,整个过程模拟的是企业具体运营过程。”鲁文婷告诉记者,这个课程主要是针对学生对项目的计划、资源、目标、团队人员管理4个方面进行培训和演练,让学生们通过模拟去熟悉创业过程中的企业运营和管理。
如今,青岛创业大学总体规模已达7万平方米。截至目前,青岛创业大学本部已完成建设,并培训大学生2000余人,年内计划培训大学生10000名,扶持大学生创业3000人以上。
白手起家,对于创业大学生来说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人虽然曾经有过自主创业的冲动最终却没有实践,根源在于没有启动资金。
为了着力解决大学生创业面临的资金、场地、项目、人才缺乏等难题,青岛市先后出台了《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意见》、《关于促进全市高校毕业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实施意见》等优惠扶持政策,在扶持大学生创业政策范围、孵化基地建设运营、创业场地租金减免、创业资金借贷扶持、大学生创业培训等方面进行了规范细化。
如今,青岛市大学生创业孵化模式的探索实践,显现出倍增式的创业就业效应。全市大学生创业比例从2008年的0.3%提升至目前的5%,达到全国同类城市最高水平。创业孵化基地内的创业成功率达到50%以上,累计扶持11662名大学生实现自主创业,带动就业57909人,平均1名大学生创业者带动5人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