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另有真相(创作谈)

来源 :星星·诗歌原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wei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听那个功成名就、已然“国际化”的作家说:写作重要的是观念。这已经是我第三次听他谈论“观念”了,但一直语焉不详。我不由扪心自问:观念是什么?我和我们,有观念吗?没有观念吗?
  按照通常的解释,所谓观念,就是人们对事物主观与客观认识的系统化集合,是关于某方面的认识和觉悟。如此说来,凡人之为人,写作之为写作,都有各自的观念,无非有的自觉有的懵懂,有的混沌有的清醒。它由性格、禀赋、知识、经验、志趣等因素综合而来,并且经岁月流逝、几番风雨,发生“绿了芭蕉,红了樱桃”的变化。
  我再次扪心自问:一个写作者,三十多年文字蹉跎,人生也到了中途,现在是不是也需要思考一下观念的问题?一念至此,我想到“冰山”这个词,脑海有一座冰山浮动。它不是来自海明威的文体和修辞,“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在水面上”,而是所谓观念,冰山似的观念。如是数条,反躬自问,归纳如下:
  第一,应当可以从头开始复兴自己。三观需要修正,作为写作的支点,它们要指向那个哲学的基本问题——真正的生活,那是比所有事物更好的事物,是远胜于金钱、快感和权力的生存方式。要破除种种规训,无妨抱残守缺,在汹涌如海的世道中,坚定,清醒,逐渐凝聚一个新的自我。
  第二,要直面焦虑和恐惧,探索和拥抱普遍的真实和正义。应当刚毅果决,积极投身现世生活。但历史和现实总有不如人意,要有一种重负下的优美,以审美的姿态,承担,思考,写作。
  第三,要广泛地游历,大量地阅读,之后才是写作。行万里路和读万卷书永远是对的,每年要去几个未曾到过的地方,看十数次展览和演出,读五十本好书。读与写,才有可能写出一本不算差的书。要耐烦和从容,所有伟大的生长都需要漫长的时间。
  第四,相信文学有天赋,汉语有脉传。要读古典,汉语的文脉来自《诗经》《楚辞》、先秦散文和汉赋唐诗,中国文学的天赋就在那里;要读世界文学和翻译诗歌,这最早的启蒙者,它们让汉语的质地和魅力出乎意料地敞开;要吸纳口语,当代现实生活和当代体验中,有最鲜活、最生动的语汇;要化解社会流行语和政治话语,它们的涵括性,有巨大的能量。
  第五,要保持谦逊,虚心涵纳。大师没有年龄界线,每个时代都有它十八岁的兰波、二十四岁的曹禺、六十五岁的夏加尔和七十九岁的齐白石,而同时代杰出的写作者,不管十七还是七十,都堪称大师。这让人在已有的定见和新的经验之间判断和选择,切磋和琢磨。
  第六,写更多的终生无需发表的作品。在这一點上,孔子终生述而不作,无疑是最大的冰山。所以,不要为了发表作品而写作,你喜欢写就写,专门写给自己,写给三五同道,写给伊甸园,写给乌托邦,写给失败,甚至写给最深的渊薮。
  ……
  写作这件事本身,就是凝练冰山的过程吧,以诸多迷思、妄念和美梦,持久、忍耐地发育和形成,等到足够大,足够重,有了体积感,才可以从海面上呈现八分之一,并且让海面升起一厘米。
其他文献
买了一张火车票回老家  卧铺号是我的生日  我猜想,不是老家的泥巴  就是老家的木瓜樹想我了  一些过往的事和物,无法诠释  我爱吃野花野草野蘑菇  从来没有中过毒  我还喜欢爬到狗窝睡觉  追着蝎子跑,与蛇躲猫猫  这些年在外,我情有独钟  如果是水啊树啊草啊  我都想挖出一些来,放回老家  因为我想做一个有根的人  从泥土中走出来,再回到泥土中去
期刊
抒 情  “后山的覆盆子红了”  父亲在电话中如是说到  还有老了、旧了  都是他常提到的词,因此  我深谙时间的具体表露形式  包括你以一张略微生疏的面孔  突然亲切地喊我的小名  而可供联想的仅有  抽屉中一封皱巴巴的情书  记得上面的句子幼稚而清新  如同曾经某个明朗的早晨  微风吹软松针,我们各怀心事  在窗台晾晒隔夜的雨水  看 山  我钟爱于悬崖的割裂感  流水直下,万物参差不齐  伐
期刊
如何让一座山说话  找一块斜石坡,没有苔藓  洁净,有一张灰床大小  最好还能隐藏在灌木丛之中  草木站立,你慢慢躺下  石头的纹理隔着衣服传递  手和脖子会接住凸起的颗粒  头发盖住眼睛,打开耳朵  一座山开始与微风讲话  柴胡和黄姜讲,兰草和金银花讲  藤蔓和灰雀讲,话题越来越高  虎头崖柏树还把话捎到天空  一座山把话讲给另一座山  若有一双生育过孩子的耳朵  更容易听到山中落英簌簌  最胖
期刊
春天的深处  孩子们在草丛穿梭  一次次俯下小小的身体  并发出一串串的疑问。为什么  春天会长出清香,花蕊和蝴蝶  我远远跟着,不知该如何  将局促和阴影,放在他们中间  不知道该如何告诉他们  春天怎样让父亲安睡并变成枝头新的果实  怎样让母亲的腿上生出毛刺和荆棘  而如今我也正怀揣着石头赶路  像是与亲人们在田埂相遇  不知道该如何用描述的方式告诉他们  在春天的深处  我想唱歌,或者写诗 
期刊
漫 游  他们禁止我们认为正确的事物。  他们不知道我们这样是对的。  不知道碎裂的鲜花和你的舌头比死亡更接近上帝。  你也用舌头说出它、这一切,  ——原谅我,妈妈,不能被写进书里的事物。  他们不知道,在我脑中没有你时,  在我沉浸于琐事、欢笑、饮酒  或为一张遥远国度的地图心醉神迷时,  你也依然存在于我之内,像一张带有水印的网。  我潜游,不会停止,濒危的意识忽明忽暗。  在遍布紫蓝暮色的
期刊
松树的信札  现在,我又说起松樹了  当然没有松树  我不过是想起了几位散落各处的朋友  他们的名字中有松这个字  没有也是有,比如苏轼  我就认为这个名字是松木做的  请容忍我的春秋笔法  虽然没有松树  还是能识别那种清醒、稳定的身形  但是怎么理解一个好人默默忍受着冤屈  不妨这样说  松树负雪,纹丝不动  那就让肉中刺,成为肉中刺吧  “谡谡如劲松下风”  多好的姿态  我们可以把浓烈的黑
期刊
来深圳已十余年,我低调而又安静地生活、工作、写作,其状态远比当年“北漂”要好得多。那时候“北漂”为生计奔波,时刻焦虑,写作难免静不下心,显得浮躁。直到撤离北京后,在武当山脚下潜心读书,半年时光调整了心态,最终2008年春来到了深圳,仿佛是一见如故,它的流动,它的气候,它的人文,迅速融入于我的生活背景。曾有友人对我说:“如果一个诗人不能自食其力,他就丧失了所有的生存背景和写作背景。”但某种意义上,深
期刊
一个早晨  河水在桥身的震颤里  流淌,赶着上班的人们  看不见一朵雪花飘向水面  在波浪细碎的反光里  它有短暂的晕眩,仿佛  新的一日也是用旧的一日  无人去细想流逝的恐怖  黑白相机也难以拍下  时间一刹那的决绝或迟疑  外科医生慢慢戴好乳胶手套  小学生急着削去铅芯的外衣  我有一封永不拆开的信留在桌子上  固执地反抗着锈蚀的刀片  我用水笔写诗,它的  喜悦和疼痛都是液体的  闪着记憶的
期刊
那些忧伤用汉字拼写出来,凌乱  时而人间,时而天堂  是叩開暗夜门扉的密语  马匹惆怅,牛羊归圈,夕阳坠山  旅途的浓雾渐次闪开  把一颗心雕成山河,让万顷阳光开花  把时光斫成一架古琴  在一截炊烟中喊出亲人的名字  哪怕是一粒微尘,灵魂也承受不了  沉重。文字不会令人死亡,也不会孕育新生  有道理的句子若碎金,稀有而珍贵  汉字和诗人互为安慰,相互取暖  汉字在诗人的手中,变得迟钝  诗人在汉
期刊
在天涯  ——兼致JD  我偏居乡下。偶尔外出,去鎮上小邮局  收取朋友寄来的书刊,和一些柴火的温暖。今日,秋色  正不紧不慢地漫过狗姆岭,脚下的山道  一弯再弯一折再折默默忍受多年  而青草之中的几阵虫鸣也是匆忙凌乱的,谁愿意倾听  野菊花怯怯地开着,它不该似我这样过于散漫  远离人群,恍惚,多情,迷茫,表现得不知所措  落日之后。一切都是低调的,轻烟萦绕,暮色掩面  向晚的心情似乎没有更恰切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