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调解制度的困境及完善

来源 :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lucky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民调解制度在中国文化中孕育而生,近代以来在维护社会稳定、实现人民自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世界上享有 “东方一枝花”,“东方经验”的美誉。但进入20 世纪90 年代后期,人民调解逐渐被忽略,主要体现在调解纠纷的数量及其参与调解案件数量的比例急剧下降、人民调解协议效力单薄、人民调解缺乏经费支持。造成目前这种局面的原因繁多,主要原因有,社会结构的变迁、理论上的误区、以利益为核心的市场经济的冲击、人民调解制度本身的缺陷等。
  【关键词】:人民调解制度;制度困境;制度成因;制度完善
  调解作为解决纠纷的方式,具有悠久的历史背景并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从西周“德主刑辅,礼刑并用”到汉朝黄老学派“虚同为一,恒一而止”,从儒家学说“礼之用,和为贵”到孔子宣称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都能在调解的过程中体现出来。随着一切以利益为核心的市场经济的冲击,人民调解制度本身的缺陷显露出来,通过诉讼方式又难以负荷繁多的纠纷。
  一、人民调解制度的现实困境
  (一)人民调解总体弱化。如今人们的诉讼观念越来越强,逐渐接受和习惯一锤定音的法庭判决,“诉讼时代”强势到来。与此同時,传统的以调解方式解决纠纷越来越被人们所摒弃,陷入了瓶颈期。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调解纠纷的数量减少,二是调解的纠纷数量与诉讼案件数量的比例明显下降。
  (二)人民调解协议效力缺陷。人民调解协议,是指民事纠纷的双方当事人在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为解决纠纷而达成的具有民事权利义务内容,并由双方签字或盖章的书面协议。协议不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这是造成人民调解制度日渐衰落的关键因素。人民调解协议的软执行力,其履行有赖于当事人的自觉意识。根据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所达成的人民调解协议具有民事合同的效力,如果一方当事人擅自撤销协议或拒不履行协议可以作违约行为或侵权行为追究其民事责任。然而实际情况是“目前人民法院无一例因当事人变更或解除调解协议而承担相应法律后果的案例。”[1]
  二、影响人民调解制度作用发挥的原因
  (一)理论上的误区。随着法制体制的建立,社会上出现了“纯粹法治主义”的偏向。“纯粹法治主义”认为,在现代化的法治进程中,主要任务是加强国家强制力对司法至高无上权威的维护,因此,其他非正式的治理机制便被停滞。人们通过各种社会规范进行自我调整和和约束的能力逐渐下降,调解本质上是通过当事人自愿的放弃部分合法权利而达成一个双方都接受的结果,这忽略了国家强制力对于公民合法权利的保护,违背了法治的一般要求。”。[2]
  (二)社会结构的变迁。我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地域、血缘为根本的乡土社会。人们彼此熟悉,联系紧密,社会结构稳固,倾向于选择方便灵活的调解来解决纠纷。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大规模涌向城市,原始的村落聚居生存结构逐渐解体。同时许多国有制企业所有制发生转变,城市居民无法再依赖单位的福利保障,从而转变为“社会人”。社会结构的变迁,使得调解制度赖以生存的地域资源、人际关系、乡规等不再对人们有约束力,其必然要走向衰败。
  (三)一切以利益为核心的市场经济的冲击。随着市场经济深化,发展经济成中心任务。人们分工不同,但都为实现自己最大化的利益而行使权力和履行义务,因此,国家和集体的经济水平也得以快速增长。在这种市场精神的渲染下,自利主义萌生,法律成为人们获取利益和防止自己利益不被他人侵犯的工具。人与人之间的信赖合作关系瓦解,至此,调解制度赖以生存的权威不复存在,文化根基开始动摇。
  (四)人民调解制度本身的缺陷。从 2010 年 8 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来看,该法显得比较保守,一些规定只是对以往的重复,一些急需的制度规定模糊。主要表现如下:
  1.人民调解的受案范围有限。《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第 2 条规定:“本法所称人民调解,是指人民调解委员会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解决民间纠纷的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作为特别法效力优先。人民调解在范围上被进一步限定为民间纠纷。
  2.人民调解的组织建设不合理。人民调解制度本质上是群众自发的管理自己、教育自己、服务自己的具有自治性质的制度。在构建“大调解”机制的推动下,政府及其部门纷纷组建调解组织,但此类调解组织根本上因政府而诞生,经济上靠政府支撑,人员设置上由政府指派,不具备人民调解的民间性这一基本性质。“模糊了人民调解的性质,使其将来发展的方向不明”。[3]
  3.人民调解程序缺乏规范保障。缺乏程序规范的束缚,人民调解员的随机应变也有可能转变为自由裁量权的滥用。
  三、人民调解制度困境之突破
  (一)明确人民调解的性质和功能,规范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设置。人民调解委员会是处理民间纠纷的自治组织,同时人民调解组织在法院和司法行政的指导下工作,然而在实践中,不管是通过人民调解的内部结构还是调解范围、调节内容来看,其自治性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民调解要充分发挥在“大调解”机制中的作用,最根本是应该还其民间调解之本来面目,立足于民间性的性质,切实守好“社会第一道防线”[4]
  (二)合理扩展人民调解的适用范围及调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中将人民调解的范围限定为民间纠纷,随着社会的改革、转型,人民调解的范围已远远超出民间纠纷的范畴,理当加以拓宽。努力将人民调解制度作为“社会第一道防线”
  (三)提高调解员素质。调解委员的素质的提高则关乎调解工作的进程、关乎社会的稳定。首先要完善人民调解员上岗制度。严格按任职资格标准选拔人员,“并根据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的具体条款而进行资格分类,如行业性调委会的设立主要涉及行业内部纠纷的解决,专业性较强,其调解员应着重聘请相关行业的专业人才担任。”[5]“另外还要在继续坚持专职调解员、首席调解员队伍建设的基础上,加强建设社区(村)专兼职调解员、律师调解员,形成层次分明、优势互补的调解员队伍结构”。 [6]
  (四)加强对人民调解的经费保障。首先将人民调解的经费纳入政府预算。其次,在政策法律的支持下,将人民调解作用发挥进行科学考量和分析,建立长效保障机制。同时,人民调解要发掘社会资源,引入律师、志愿者等力量,减低内耗,提高运行效率。这样两方面结合,从内外因素上解决制约人民调解的瓶颈,促进其发展。
  参考文献:
  [1]邱黎黎.论中国诉讼调解和人民调解衔接制度的发展和完善[D].苏州大学. 2008.
  [2]哈书菊.论我国民事纠纷解决机制[J].学术交流.2010(10):66-68.
  [3]宋冲.人民调解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2.
  [4]尹力.中国调解机制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9.42.
  [5]丁乐利.对完善我国人民调解制度的法律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11.
  [6]范愉 当代中国非诉讼解决机制的完善与发展 学海.2013.(4)
其他文献
【Abstract】:Constructivism is a branch of cognitive approach. It influences us in many different aspects, especially on our process of learning. It emphasizes that individuals are actively involved rig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研究总结了不同来源的污泥通过水热液化方式处理得到的生物炭中各重金属的迁移和转化行为,从而总结各污泥通过水热液化处理对其生物炭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类污泥通过水热液化处理后,其原污泥中的各重金属含量绝大部分转移至水热炭中,而且各重金属的形态基本上大部分从生物有效性形态向潜在生物有效性形态和无生物有效性形态迁移和转变,从而显著地降低了各污泥通过水热液化处理得到的生物炭
期刊
【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精神曾层面工作逐渐得到了社会各个领域企业的高度关注,对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单拿银行企业来说,目前我国银行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有关部门必须要加大管理力度,深入分析,从多方面解决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本文简要阐述了加强银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对目前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几点有效的解决措施。以期
期刊
【摘要】:新型生育文化建设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推动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新型生育文化建设是先进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是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体现。本文通过对新型生育文化的形成条件、内涵等方面的深刻研究,提出积极转变婚育观念、新型生育文化的相关工作要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及国家要致力于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的完善工作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新型生育文化;途径;婚育观念   一、新型
期刊
【摘要】:本文以此为背景,首先对环境经营及企业竞争力的理论概述进行了界定;其次就当前形势,本文对企业竞争力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再次阐述了环境经营下的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必要性分析;最后基于环境经营的理念,从企业和政府两个角度提出了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对策。  【关键词】:环境;企业竞争力;可持续发展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已与战略规划、市场营销、财务等经营活动并列,成为评价企业发展持续与否的一大重要指标
期刊
【摘要】:近代整体历史有两个渊源,一是基督教的普世史,二是人文主义者和理性主义者的整体史理论和进步史观。而伴随着20世纪世界范围内新形势及新问题的出现,整体历史出现了显著变化,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即全球史与“整体世界史观”阶段。  【关键词】:整体历史;全球史;整体世界史观  一、全球史的出现  在20世纪初,人类就已经在地理意义上完成了对整个地球的探索,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相互联系;与此同时,科
期刊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冲击着传统生活中的经济、政治、文化,对于自我意识强及其热衷于创新的高校师生来说,新媒体一方面无疑成为了汲取信息和知识最理想的途径和渠道,但另一方面又成为了主流意识形态和其他社会思潮相互碰撞的新阵地。分析新媒体基本概念以及传播特点,探讨新媒体背景下对我国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新媒体;意识形态安全  一、新媒体对我国高校意识形
期刊
【摘要】:思想政治工作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占据着重要位置,在社会发展中,不仅要做好实际中的工作,同时也要做好思想上的工作,银行企业也是如此。在目前这种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下,为了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银行企业必须要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建设,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建立坚实的企业发展后盾。本文从不同的方面对在银行企业中如何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银行工作者提供良好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
期刊
【摘要】:传统家庭的养老服务功能日益弱化,老年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对社会福利和服务的需求不断增加,养老职能将更多地依赖于社会,给我国的安老养老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这一客观事实,迫切要求社区加强老年人的照顾服务功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已日益显示出了其必要性和迫切性。社区养老服务将成为今后我国养老服务的主要模式之一,成为解决我国养老问题的新选择。  【关键词】: 服务需求;社区照顾;居家养老  一、居家养
期刊
“互联网+”来势汹汹,在政府引导和市场需求双重作用下,正成为一股强劲态势迅速渗入到各个传统行业。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使不少传统行业开始转型升级,集中于线下销售的传统行业开始依托互联网向线上转移。同时人们消费观念的转变,也使传统行业不得不利用好互联网,开拓创新新局面。  以衣为首的服装行业,转型可谓水到渠成,服装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率先引领以服装为首的传统产业变革。“互联网+服装品牌”已在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