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我国不断强调提高学生体质和身体机能的教学背景下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体育锻炼的有效性,成为当前教师研究的重要课题。确保体育锻炼效果的重要条件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是提高练习密度,而教师需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具体应用过程中的重要条件,这样才能充分且合理地利用好课堂时间继而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对于此,本文分析了对小学体育课中练习密度和安全问题的探讨。
关键词:小学体育;联系密度;实效性;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体育课堂合理安排练习密度的相关因素
1、加强对不同性质题材内容的考量
在充分结合小学生身体机能状态和发育现状下合理安排练习密度及运动强度,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案时,教师需要对以速度和爆发力等体能要求的教材练习密度进行调控。教师在小学中、低学段的体育训练中,可以适度增加对运动技巧,及体操等强度要求较低的运动的练习密度。
2、加强对不同课程设置的考量
体育课程可以在形式上分为,新授课、复习课、阶段考核和评价课,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新授课教学时的主要内容是教授基础动作要领和纠正错误动作,进而让学生所接受的练习密度相对较小。学生的练习密度和强度,在进行重复练习和拔高训练时会自然、相应的增加。学生的练习密度在进行阶段式考核时又会出现减少的趋势。所以,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是体育教师所需要注意的,为改变当前不平衡的现状,要将学生的练习密度调整到合适的状态。
3、加强对学生体能状态差异性的考量
教师为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设计练习密度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体能状态的差异性,适度增加练习的密度和强度,对运动水平和技能状态较高的学生,以基础的训练为主,针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为达到帮助学生锻炼身体的目的要适当减少练习密度。
二、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练习密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1、合理搭配和选用体育教材
(1)选用补偿性内容
针对教材篇幅有限的问题,在进行拓展训练时,教师可选择补偿性搭配的方式对主教材所缺失的部分予以补充,例如,竞技类体育项目可以搭配田径项目,球类运动可以搭配健身操,搭配身体柔韧性训练可以搭配爆发力训练,比如,跳高、跳远等,为达到热身的效果和目的,来舒展和活动身体关节
(2)搭配诱导性内容
整堂课教学主体的引导和前端部分是引导性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相对简单一些的,能够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运动项目,比如,教师在开展“篮球投篮”专项训练时可以先让学生以两人为一组相互传球,以此来锻炼学生练习篮球的手感和对篮球的掌控力;可以引导学生在教学“后滚翻”项目训练时进行“弯腰”及“前滚翻”动作练习,以此达到对主要教学内容的合理诱导。
2、预设紧凑流程
(1)勾画整体教学框架
对整堂课的授课框架进行设计是优化及构建高效体育教学的首要关节,通过教学流程进行预设,教学内容与讲授范围以流程图的形式予以确定。例如,在对小学生五年级学生“铅球投掷”项目训练时,在课前材料准备阶段教师可以将不同质量的投掷对象分配给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详细的动作视频演说和进行实际动作模仿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炸碉堡”的体育比赛游戏在辅助训练环节中,从而激发学生投掷的兴趣和热情;可以让学生参与放松活动,在本节课结束时。通过这样的整体性教学框架设计,厘清了教师的教学思路,课堂训练密度也变得更加合理。
(2)细化具体教学内容
体育运动因为不仅是一种粗放型的技能和体能的训练,并且对精细化动作做出了更具体的要求,体育教师通常会采用提高练习次数在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动作和技能的过程中以此来实现教学目标,从而在反复练习过程中让学生达到对动作的精雕细琢。为此,教师需要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各个教学环节在教学整体框架的基础上,以体现教学目标、数学重难点及具体的练习和操作步骤、方法、时间和次数等为重点。
3、优化教学方法
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优化和调整,是教师提高体育练习密度实效性的核心方法。因为学生的认知及身体专项特长处于动态发展的状态中,所以教师需要时刻充分了解学生身体机能状态,以丰富的内容和有趣的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激发师生双向互动和交流为基础,这样才能将训练密度调整到最佳状态。具体来讲,可分为以下方法。
(1)设置阶段性教学目标
教师需要根据课堂教学氛围及学生接受程度,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及方案,因为体育教学具有很强的自主性。设置阶段性的教学目标,以“学生最近发展情况”为原则,用此来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及动力。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以下几个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在指导三年级学生进行“耐久跑”项目训练时:①进行耐久跑动作要领练习及呼吸节奏,练习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②为有效锻炼学生的心脏功能,要求学生在空场地以一路纵队排成长方形进行对角线快跑,边线慢跑的变速跑练习;③对进行耐久跑项目竞赛,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的同时,这些阶段性目标能提高练习密度的有效性。
(2)加快练习节奏
加快課堂练习节奏,不仅可以对课堂练习时间充分利用还可以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保证学生练习状态的有效策略。体育教师应对整堂课的教学时间进行合理控制在既定的教学内容要求下,用来给教学重点、难点留出足够的时间,不仅供学生消化吸收并且同时凸显整堂课的节奏和主体。
①巧借集中练习,增加练习密度
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经验积累及长时间的课堂教学观察,集中练习有助于提高基础动作教学和指导的实效性。
②规避器材受限,妙用分组轮换
分组轮换是一种教学形式,也是一种教学方法,是在现有教学资源和条件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策略性调整。面对这种方法,教师提倡通过合理指导和安排,让小学生在小组训练的状态下,是运用器材来进行学习。
总结
综上所述,体育是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体育运动意识的重要学科和践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为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练习的效率的目的,教师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保证学生的身体状态和素质的前提下,不断优化与调整教学计划来保证体育练习密度和强度的合理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喜田. 小学体育课中的运动负荷与练习密度[J]. 辽宁教育, 2019, 590(05):31-34.
[2]王伟熠. 有关小学体育课合理安排练习密度的思考[J]. 2021(2019-11):164-165.
关键词:小学体育;联系密度;实效性;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一、小学体育课堂合理安排练习密度的相关因素
1、加强对不同性质题材内容的考量
在充分结合小学生身体机能状态和发育现状下合理安排练习密度及运动强度,在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案时,教师需要对以速度和爆发力等体能要求的教材练习密度进行调控。教师在小学中、低学段的体育训练中,可以适度增加对运动技巧,及体操等强度要求较低的运动的练习密度。
2、加强对不同课程设置的考量
体育课程可以在形式上分为,新授课、复习课、阶段考核和评价课,老师在对学生进行新授课教学时的主要内容是教授基础动作要领和纠正错误动作,进而让学生所接受的练习密度相对较小。学生的练习密度和强度,在进行重复练习和拔高训练时会自然、相应的增加。学生的练习密度在进行阶段式考核时又会出现减少的趋势。所以,组织形式和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是体育教师所需要注意的,为改变当前不平衡的现状,要将学生的练习密度调整到合适的状态。
3、加强对学生体能状态差异性的考量
教师为针对小学阶段的学生设计练习密度方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体能状态的差异性,适度增加练习的密度和强度,对运动水平和技能状态较高的学生,以基础的训练为主,针对身体素质较差的学生,为达到帮助学生锻炼身体的目的要适当减少练习密度。
二、提高小学体育课堂练习密度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1、合理搭配和选用体育教材
(1)选用补偿性内容
针对教材篇幅有限的问题,在进行拓展训练时,教师可选择补偿性搭配的方式对主教材所缺失的部分予以补充,例如,竞技类体育项目可以搭配田径项目,球类运动可以搭配健身操,搭配身体柔韧性训练可以搭配爆发力训练,比如,跳高、跳远等,为达到热身的效果和目的,来舒展和活动身体关节
(2)搭配诱导性内容
整堂课教学主体的引导和前端部分是引导性教学内容,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相对简单一些的,能够激发学生运动兴趣的运动项目,比如,教师在开展“篮球投篮”专项训练时可以先让学生以两人为一组相互传球,以此来锻炼学生练习篮球的手感和对篮球的掌控力;可以引导学生在教学“后滚翻”项目训练时进行“弯腰”及“前滚翻”动作练习,以此达到对主要教学内容的合理诱导。
2、预设紧凑流程
(1)勾画整体教学框架
对整堂课的授课框架进行设计是优化及构建高效体育教学的首要关节,通过教学流程进行预设,教学内容与讲授范围以流程图的形式予以确定。例如,在对小学生五年级学生“铅球投掷”项目训练时,在课前材料准备阶段教师可以将不同质量的投掷对象分配给不同身体素质的学生;可以组织学生观看详细的动作视频演说和进行实际动作模仿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可以引导学生开展“炸碉堡”的体育比赛游戏在辅助训练环节中,从而激发学生投掷的兴趣和热情;可以让学生参与放松活动,在本节课结束时。通过这样的整体性教学框架设计,厘清了教师的教学思路,课堂训练密度也变得更加合理。
(2)细化具体教学内容
体育运动因为不仅是一种粗放型的技能和体能的训练,并且对精细化动作做出了更具体的要求,体育教师通常会采用提高练习次数在引导学生掌握正确动作和技能的过程中以此来实现教学目标,从而在反复练习过程中让学生达到对动作的精雕细琢。为此,教师需要进一步细化和明确各个教学环节在教学整体框架的基础上,以体现教学目标、数学重难点及具体的练习和操作步骤、方法、时间和次数等为重点。
3、优化教学方法
对自身的教学方法进行不断的优化和调整,是教师提高体育练习密度实效性的核心方法。因为学生的认知及身体专项特长处于动态发展的状态中,所以教师需要时刻充分了解学生身体机能状态,以丰富的内容和有趣的形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激发师生双向互动和交流为基础,这样才能将训练密度调整到最佳状态。具体来讲,可分为以下方法。
(1)设置阶段性教学目标
教师需要根据课堂教学氛围及学生接受程度,适时调整教学计划及方案,因为体育教学具有很强的自主性。设置阶段性的教学目标,以“学生最近发展情况”为原则,用此来激发学生内在的潜力及动力。例如,教师可以设置以下几个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在指导三年级学生进行“耐久跑”项目训练时:①进行耐久跑动作要领练习及呼吸节奏,练习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②为有效锻炼学生的心脏功能,要求学生在空场地以一路纵队排成长方形进行对角线快跑,边线慢跑的变速跑练习;③对进行耐久跑项目竞赛,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调动学生练习积极性的同时,这些阶段性目标能提高练习密度的有效性。
(2)加快练习节奏
加快課堂练习节奏,不仅可以对课堂练习时间充分利用还可以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保证学生练习状态的有效策略。体育教师应对整堂课的教学时间进行合理控制在既定的教学内容要求下,用来给教学重点、难点留出足够的时间,不仅供学生消化吸收并且同时凸显整堂课的节奏和主体。
①巧借集中练习,增加练习密度
笔者根据自身教学实践经验积累及长时间的课堂教学观察,集中练习有助于提高基础动作教学和指导的实效性。
②规避器材受限,妙用分组轮换
分组轮换是一种教学形式,也是一种教学方法,是在现有教学资源和条件的基础上所作出的策略性调整。面对这种方法,教师提倡通过合理指导和安排,让小学生在小组训练的状态下,是运用器材来进行学习。
总结
综上所述,体育是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体育运动意识的重要学科和践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为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练习的效率的目的,教师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在保证学生的身体状态和素质的前提下,不断优化与调整教学计划来保证体育练习密度和强度的合理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陈喜田. 小学体育课中的运动负荷与练习密度[J]. 辽宁教育, 2019, 590(05):31-34.
[2]王伟熠. 有关小学体育课合理安排练习密度的思考[J]. 2021(2019-11):164-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