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姐妹情谊是女性主义批评的主题之一。莫里森的许多小说中都涉及到姐妹情谊,体现了莫里森对黑人妇女生活状况的关注。本文详细分析了《天堂》中的两种姐妹情谊:一种是毫无血缘关系的黑人姐妹之间的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另一种是白人女性和黑人女性之间的姐妹关系。通过对这两种姐妹情谊的分析,本人试图证明多元化的身份在得到彼此的尊重和理解后不会阻碍妇女之间的团结,相反, 超越差异性的姐妹情谊是可能的。
[关键词]托妮﹒莫里森 女性主义 姐妹情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是当代美国文坛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因在“小说中利用幻想的力量以及诗一般的意象描绘了美国现实生活中本质的一面”获得了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黑人女性。身为非裔美国人的莫里森在作品中非常关注她所属的族群的生活,而其女性身份更让这一关注的焦点集中于黑人女性身上。黑人女性的生存空间一直都是莫里森探索的主题,她的作品显示黑人女性间的姐妹情谊能给她们带来温暖,支撑她们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然而仔细阅读莫里森的作品可以发现,在小说中,莫里森还涉及到了另一种姐妹关系,那就是白人女性和黑人女性的关系。尽管这并不是莫里森关注的焦点,然而她的几部小说里都出现了对这种姐妹关系的刻画,只不过这种姐妹关系并非像黑人女性之间的关系那样和谐友爱,但也绝不是只有敌视和斗争。
黑人群体一直处于白人主宰的社会边缘,而黑人女性则处于“边缘的边缘”,因为“黑人男性将自身的羞辱转嫁给了一个黑人男性所唯一拥有的人———黑人女性身上。黑人女性———双重的他者完全成为了替罪羊”(1)。作为黑人,黑人女性面临着来自白人男性和女性的种族歧视;作为女人,她们遭受着黑人男性的性别歧视,失去了话语权。为了帮助黑人女性从边缘走向中心,莫里森作品中关注的焦点始终是黑人女性的创伤和抗争,她曾说“身为黑人和女性,我能够进入到那些非黑人、非女性者所不能进入的情感与感受的广阔领域”(2)。莫里森非裔女作家的身份使她能“以现代艺术和人性的光芒实现对诸如黑人妇女这样的双重(多重)弱势群体的关照与关怀,为他(她)们和他(她)们的心灵作史”(3),并且为黑人女性实现自我身份认同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在超越种族和阶级界限的“姐妹情谊”中互帮互助,团结一致去反抗性别歧视和种族迫害。
作为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研究的一个重要要素,“姐妹情谊”为黑人女性在男权支配的社会里谋生存和求发展提供了精神与物质的两重保证,其真谛则是姐妹间爱的救赎,这也正是沃克所提倡的“妇女主义”的精髓所在。在《天堂》中命运悲惨但肤色种族截然不同的女性间的相互关爱与交流融合,这种超越差异性的“姐妹情谊”存在的基础是女性间的平等信任和理解尊重。
《天堂》以黑人的精神悲剧为中心,构建了一个由五个不同肤色,种族,年龄,地位的妇女组成的纯女性团体,它不仅是修道院女性自给自足、互帮互助的天堂,也是鲁比镇黑人女性寻求姐妹无私关爱的庇护所。“姐妹情谊”在《天堂》中表现为互爱,即在自爱的前提下以姐妹情来爱他人、爱群体。姐妹们只有自爱,才能找回不受奴役的独立自我;只有做到了自爱,才能尊重和理解彼此的差异;“只有当我们进入他人的‘世界’时我们才会成为对方眼中完全的主体”(4),才能互相爱,爱在群体。
《天堂》里,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交叉存在,而莫里森却分别以几位女性的名字来作为章节的标题,有意将性别冲突置于显要位置,旨在彰显姐妹情谊无穷的力量。鲁比镇和修道院是莫里森构建的对立的两极世界,前者是男权当道的乌托邦式的天堂,后者则是姐妹联盟式的女性天堂,是莫里森所提倡的超越差异的姐妹情谊的生动写照。不同于鲁比镇屈服于男性权威的黑人女性,修道院的女性团体是由五个受到创伤却敢于抗争的不同肤色、地位和种族的妇女组成的:痴情的康瑟蕾塔被情人抛弃后整天酗酒度日;逆来顺受的玛维斯因为疏忽致使双胞胎儿子窒息而死后离家出走;热情的吉姬表面开放,但内心却对种族冲突十分恐惧;柔弱的西尼卡自幼被母亲抛弃,在寄养家庭中饱受耻辱后决然出逃;天真的帕拉斯在发现生母和男友的奸情后精神崩溃,又惨遭陌生人强奸。除了修道院的主人康瑟蕾塔,其他妇女都充当了逃避者的角色:玛维斯逃避家庭,寻求自由;吉姬逃避社会,寻求自我;西尼卡逃避痛苦,寻求安慰;帕拉斯逃避愛情,寻求解脱。她们以康瑟蕾塔为中心构成了一个和谐的女性天堂,“也许这才是莫里森心中真正的乐园,她们的喜怒哀乐、她们的心灵世界不仅支撑起女性自我解放的天地,而且也可以视为人类社会(女性世界)和谐的样板。”(5)每天面对着这些受伤的姐妹,康瑟蕾塔最先觉醒,她决定拯救自己和这群妇女。首先,她带领姐妹们通过种植和出
售农产品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然后引导她们将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合二为一,并且热爱自我这样独立的个体,从而获得精神上的独立。当五个妇女一起躺在地板上时,她们以说梦的形式诉说着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感受,在倾听自己的声音中,她们给自己受伤的心灵疗伤,学会了去爱和珍惜自己;在倾听别人的声音中,她们尝试走进姐妹的内心,深切体会到别人的伤痛,学会了关心和爱他人。莫里森认为上帝爱人们自爱的方式,也爱人们互爱的方式,而康瑟蕾塔对自我和姐妹的救赎,正是基于对莫里森提倡的“爱”的深切领悟。在取得经济和精神双重独立后,她们懂得了要爱自己所在的女性群体,尊重和理解彼此的身份地位、年龄肤色的差异,利用集体的力量去帮助身边受伤的女性,包括鲁比镇长期生活在父权制淫威下的黑人女性。
虽然鲁比镇和修道院是对立的两个团体,但这两个世界的女性却在互相同情和帮助中建立了不可分割的姐妹情谊。鲁比镇受到伤害的黑人女性走投无路后来到修道院求助,无一例外都获得了无私的帮助和支持:未婚先孕的阿涅特到修道院临产,修道院的妇女们像母亲般照顾她;身心疲惫的斯维蒂因为不堪照顾四个病儿的重负来到修道院暂避,大家不仅细心照顾她,还给了她精神的安慰和鼓励;性格独立的狄丽亚为了逃避母亲的痛揍来到修道院,众人同样宽慰并照顾她,弥补了她母爱的缺失。某种意义上,修道院成了这些受伤女性的避难所。而当修道院面临杀戮危机时,鲁比镇的黑人女性荣恩无意中听到男人的罪恶计划后也曾去找梅斯纳牧师,尝试着发动力量去救援她们。 纯女性的修道院里,超越了彼此差异性的妇女们获得了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独立,并且帮助和影响着鲁比镇面临种族和性别双重压迫的黑人女性,这强烈地撼动了男性的权威。受到挑战的鲁比镇男性恼羞成怒,将小镇的衰落归咎于修道院女性的邪恶与堕落,甚至最后还对她们展开了残忍的杀戮。虽然她们有所伤亡,但深厚的姐妹情使她们团结一致,勇敢反击,在学会自爱和互爱后都获得了新生。鲁比镇的黑人女性也在姐妹爱中逐步觉醒,开始理解和尊重修道院女性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差异,同时开始为了自我解放而积极抗争。
莫里森在她的《天堂》中不仅突出了在种族和性别双重压迫下黑人女性内部团结的必要性,还探讨了一种超越种族、民族和阶级等界限的姐妹情谊的可能性。但是莫里森笔下这种超越并不是对差异性的忽视,而是建立在对差异性的理解和尊重上,彼此都是女性并不能成为她所提倡的姐妹友情的基础,只有建立在真正平等基础上的相互信任和肯定才会促成姐妹联盟。
Notes:
(1)Cynthia A.Davis.“Self,Society,and Myth in ToniMorrison’s Fiction”[J]. Contemporary Literature,1982, 23
(3):330.
(2)Danille Taylor-Guthrie,ed.Conversations with ToniMorrison[M].Jackson: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94:243.
(3)[美]托尼·莫里森:《宠儿》,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版,第iii页。
(4)Lugones Maria, Playfulness, ‘World’-Travelling, andLoving Perception,in Hypatia, Vol.2, No.2 (Summer1987):16.
(5)毛信德:《美国黑人文学的巨星: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创作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8页。
[参考文献]
[1]Morrison ,Toni. Beloved [Z].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Morrison ,Toni. Paradise [M]. London: Vintage Random House, 1999.
[3]王守仁,吳新云.性别·种族·文化———托妮·莫里森与20世纪美国黑人文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左金梅,申富英.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上海海关学院 外语系 上海)
[关键词]托妮﹒莫里森 女性主义 姐妹情
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是当代美国文坛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因在“小说中利用幻想的力量以及诗一般的意象描绘了美国现实生活中本质的一面”获得了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黑人女性。身为非裔美国人的莫里森在作品中非常关注她所属的族群的生活,而其女性身份更让这一关注的焦点集中于黑人女性身上。黑人女性的生存空间一直都是莫里森探索的主题,她的作品显示黑人女性间的姐妹情谊能给她们带来温暖,支撑她们在恶劣的环境中生存。然而仔细阅读莫里森的作品可以发现,在小说中,莫里森还涉及到了另一种姐妹关系,那就是白人女性和黑人女性的关系。尽管这并不是莫里森关注的焦点,然而她的几部小说里都出现了对这种姐妹关系的刻画,只不过这种姐妹关系并非像黑人女性之间的关系那样和谐友爱,但也绝不是只有敌视和斗争。
黑人群体一直处于白人主宰的社会边缘,而黑人女性则处于“边缘的边缘”,因为“黑人男性将自身的羞辱转嫁给了一个黑人男性所唯一拥有的人———黑人女性身上。黑人女性———双重的他者完全成为了替罪羊”(1)。作为黑人,黑人女性面临着来自白人男性和女性的种族歧视;作为女人,她们遭受着黑人男性的性别歧视,失去了话语权。为了帮助黑人女性从边缘走向中心,莫里森作品中关注的焦点始终是黑人女性的创伤和抗争,她曾说“身为黑人和女性,我能够进入到那些非黑人、非女性者所不能进入的情感与感受的广阔领域”(2)。莫里森非裔女作家的身份使她能“以现代艺术和人性的光芒实现对诸如黑人妇女这样的双重(多重)弱势群体的关照与关怀,为他(她)们和他(她)们的心灵作史”(3),并且为黑人女性实现自我身份认同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途径:在超越种族和阶级界限的“姐妹情谊”中互帮互助,团结一致去反抗性别歧视和种族迫害。
作为黑人女性主义批评研究的一个重要要素,“姐妹情谊”为黑人女性在男权支配的社会里谋生存和求发展提供了精神与物质的两重保证,其真谛则是姐妹间爱的救赎,这也正是沃克所提倡的“妇女主义”的精髓所在。在《天堂》中命运悲惨但肤色种族截然不同的女性间的相互关爱与交流融合,这种超越差异性的“姐妹情谊”存在的基础是女性间的平等信任和理解尊重。
《天堂》以黑人的精神悲剧为中心,构建了一个由五个不同肤色,种族,年龄,地位的妇女组成的纯女性团体,它不仅是修道院女性自给自足、互帮互助的天堂,也是鲁比镇黑人女性寻求姐妹无私关爱的庇护所。“姐妹情谊”在《天堂》中表现为互爱,即在自爱的前提下以姐妹情来爱他人、爱群体。姐妹们只有自爱,才能找回不受奴役的独立自我;只有做到了自爱,才能尊重和理解彼此的差异;“只有当我们进入他人的‘世界’时我们才会成为对方眼中完全的主体”(4),才能互相爱,爱在群体。
《天堂》里,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交叉存在,而莫里森却分别以几位女性的名字来作为章节的标题,有意将性别冲突置于显要位置,旨在彰显姐妹情谊无穷的力量。鲁比镇和修道院是莫里森构建的对立的两极世界,前者是男权当道的乌托邦式的天堂,后者则是姐妹联盟式的女性天堂,是莫里森所提倡的超越差异的姐妹情谊的生动写照。不同于鲁比镇屈服于男性权威的黑人女性,修道院的女性团体是由五个受到创伤却敢于抗争的不同肤色、地位和种族的妇女组成的:痴情的康瑟蕾塔被情人抛弃后整天酗酒度日;逆来顺受的玛维斯因为疏忽致使双胞胎儿子窒息而死后离家出走;热情的吉姬表面开放,但内心却对种族冲突十分恐惧;柔弱的西尼卡自幼被母亲抛弃,在寄养家庭中饱受耻辱后决然出逃;天真的帕拉斯在发现生母和男友的奸情后精神崩溃,又惨遭陌生人强奸。除了修道院的主人康瑟蕾塔,其他妇女都充当了逃避者的角色:玛维斯逃避家庭,寻求自由;吉姬逃避社会,寻求自我;西尼卡逃避痛苦,寻求安慰;帕拉斯逃避愛情,寻求解脱。她们以康瑟蕾塔为中心构成了一个和谐的女性天堂,“也许这才是莫里森心中真正的乐园,她们的喜怒哀乐、她们的心灵世界不仅支撑起女性自我解放的天地,而且也可以视为人类社会(女性世界)和谐的样板。”(5)每天面对着这些受伤的姐妹,康瑟蕾塔最先觉醒,她决定拯救自己和这群妇女。首先,她带领姐妹们通过种植和出
售农产品赢得了经济上的独立;然后引导她们将自己的身体和灵魂合二为一,并且热爱自我这样独立的个体,从而获得精神上的独立。当五个妇女一起躺在地板上时,她们以说梦的形式诉说着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感受,在倾听自己的声音中,她们给自己受伤的心灵疗伤,学会了去爱和珍惜自己;在倾听别人的声音中,她们尝试走进姐妹的内心,深切体会到别人的伤痛,学会了关心和爱他人。莫里森认为上帝爱人们自爱的方式,也爱人们互爱的方式,而康瑟蕾塔对自我和姐妹的救赎,正是基于对莫里森提倡的“爱”的深切领悟。在取得经济和精神双重独立后,她们懂得了要爱自己所在的女性群体,尊重和理解彼此的身份地位、年龄肤色的差异,利用集体的力量去帮助身边受伤的女性,包括鲁比镇长期生活在父权制淫威下的黑人女性。
虽然鲁比镇和修道院是对立的两个团体,但这两个世界的女性却在互相同情和帮助中建立了不可分割的姐妹情谊。鲁比镇受到伤害的黑人女性走投无路后来到修道院求助,无一例外都获得了无私的帮助和支持:未婚先孕的阿涅特到修道院临产,修道院的妇女们像母亲般照顾她;身心疲惫的斯维蒂因为不堪照顾四个病儿的重负来到修道院暂避,大家不仅细心照顾她,还给了她精神的安慰和鼓励;性格独立的狄丽亚为了逃避母亲的痛揍来到修道院,众人同样宽慰并照顾她,弥补了她母爱的缺失。某种意义上,修道院成了这些受伤女性的避难所。而当修道院面临杀戮危机时,鲁比镇的黑人女性荣恩无意中听到男人的罪恶计划后也曾去找梅斯纳牧师,尝试着发动力量去救援她们。 纯女性的修道院里,超越了彼此差异性的妇女们获得了经济和精神上的双重独立,并且帮助和影响着鲁比镇面临种族和性别双重压迫的黑人女性,这强烈地撼动了男性的权威。受到挑战的鲁比镇男性恼羞成怒,将小镇的衰落归咎于修道院女性的邪恶与堕落,甚至最后还对她们展开了残忍的杀戮。虽然她们有所伤亡,但深厚的姐妹情使她们团结一致,勇敢反击,在学会自爱和互爱后都获得了新生。鲁比镇的黑人女性也在姐妹爱中逐步觉醒,开始理解和尊重修道院女性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差异,同时开始为了自我解放而积极抗争。
莫里森在她的《天堂》中不仅突出了在种族和性别双重压迫下黑人女性内部团结的必要性,还探讨了一种超越种族、民族和阶级等界限的姐妹情谊的可能性。但是莫里森笔下这种超越并不是对差异性的忽视,而是建立在对差异性的理解和尊重上,彼此都是女性并不能成为她所提倡的姐妹友情的基础,只有建立在真正平等基础上的相互信任和肯定才会促成姐妹联盟。
Notes:
(1)Cynthia A.Davis.“Self,Society,and Myth in ToniMorrison’s Fiction”[J]. Contemporary Literature,1982, 23
(3):330.
(2)Danille Taylor-Guthrie,ed.Conversations with ToniMorrison[M].Jackson: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1994:243.
(3)[美]托尼·莫里森:《宠儿》,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年版,第iii页。
(4)Lugones Maria, Playfulness, ‘World’-Travelling, andLoving Perception,in Hypatia, Vol.2, No.2 (Summer1987):16.
(5)毛信德:《美国黑人文学的巨星:托妮·莫里森的小说创作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38页。
[参考文献]
[1]Morrison ,Toni. Beloved [Z].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0.
[2]Morrison ,Toni. Paradise [M]. London: Vintage Random House, 1999.
[3]王守仁,吳新云.性别·种族·文化———托妮·莫里森与20世纪美国黑人文学[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4]左金梅,申富英.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M]. 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单位:上海海关学院 外语系 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