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的气味相投就是:在某一个时间空间,两个人散发出一模一样的气息,波长、频率、振幅,全都相同。但如果当那个时间空间过去了呢。他没说下去,只笑着看她一眼。她被看得羞低了头。
不知怎么,那天说什么都像是情话。七年之后想起来,仍觉心荡神驰。
在沈阳的时候,他所住宾馆的附近有一段铁路。黄昏时无事,他有时会出去走走,顺着铁轨一直走下去。不知道后面会不会突然冲过来一辆火车,将他瞬间碾为齑粉。如果她得知凶信的话,会哭吗?他对自己摇摇头。
如果爱不足以带给一个人幸福,那么什么可以?如果婚姻还不够作为天长地久的承诺,那么还能信仰什么?铁轨边的野花发出微弱的香气,他弯腰摘下一朵,继续思索。离婚其实也没有什么。他只是觉得一阵虚空,足下踉跄不定。仿佛再没有什么可以相信了。东北七月的天空已经很高远,天边的白云蓬松如棉花糖。在北京动物园门口他曾经给她买过一个五角星形状的棉花糖,那么大那么胖的一颗星星,她擎着它笑得多甜。时间会过去,事物被遗忘,唯独气息长存于记忆间。棉花糖的气味其实就是糖精气,那么香甜而又虚无,放不了多久就融化成小团,不胜瑟缩,越来越小。铁路两边的麦子尖已经开始黄了,不多时应该就可以收割。婚后好长一段时间里,每个星期天的早上她总会比他早起一会,煮一小锅很浓的牛奶燕麦片。他总是笑着说太甜了,要不就是太稠,咽不下去。意义何时趋向于消亡,他想,一个人的意念究竟如何发生,如何确定,又如何得以实施。她要离开他也许是迟早的事情,但他所记得的全都是回忆中确定无疑存在过的好味道。那时热恋,她每次离开他的房间,他都会发信息给她说,我睡在充满你气味的被窝里。其实也许只是幻觉,但他当真闻着,正如爱也许同样只是稀薄的梦境,风一吹便消散。事关爱,爱,爱。
爱一定是有的。但是如风过耳,听不清也就过去了。
他蹲在冰凉的铁轨边哭了起来。一个成年男人呜咽不成调的哭声,隔许久才剧烈地抽噎一下,自己都吓了自己一跳。他边哭边想:她如果知道他哭了,一定会后悔的。一面又想,何以所有的爱,一旦失去才得以确认,而且带有如此不可撤销的表演性质。他的哭泣是在表演一种挚爱,一种忠诚,一种道德上的优越感。他是在对自己演戏,感动的唯有自身。一幕荒诞剧。
衣柜是最后一个没被检视的所在,因他最不爱闻樟脑丸的气息。他打开的时候突然心存幻想:如果她好整以暇坐在里面。曾经两个人童心大盛玩捉迷藏的时候她只懂得躲在衣柜里,手里轻轻拿着拖鞋。那是一双旧鞋,后来买的新拖鞋都有一股子刺鼻的塑料味。而捉迷藏也许久不玩了。
在整整齊齐被叠放收纳好的内衣、袜子、牛仔裤和挂起来的连衣裙西服之间,全然没有她的踪迹。他兀自不死心地过去翻转几下。衬衫散发出洗衣粉的香味,内衣则是洗衣液的味道。一桩一桩,分门别类,在一切林林总总的香气里,樟脑丸的气息腾然而起,直冲他脑门,直至呛出眼泪。一片泪眼模糊里事关他自身的冷漠和自私这时候才突然无比清晰地呈现出来,关于他长时间对另外一个人的冷淡与忽视,关于他以为所有的爱都天经地义尤其婚姻生活当中。她说的其实没错,他的确漠视她如一尾冰箱里的鱼。有一次她和他生气了,躲在衣柜里整整五个小时。在那五个小时里他在客厅里悠闲自在看完两集电视剧,一个《社会与法》的访谈节目。他不是不知道她在衣柜里,只是不想纵容——他以为他过去找她便是屈服,是纵容。他以为他和她的日子天长地久,断不可那么快就败下阵来。她最后哭了,可哭是示弱,是同时给两个人台阶下,不是赢。两军对峙时他永是赢多输少。她说他心肠硬,她走到天边去都赢不了。
还有家务。他不拖地,不做饭,偶尔洗碗还总是延宕。他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婚姻生活给男性带来的种种便利,只除了还缺一个孩子。孩子她生下来他当然不必管,自有父母照料,还有她。就如养只猫,负责逗弄玩乐即可,又如对待邻家可爱的孩童。只是这孩子确定无疑地属于自身,长大后面容又会越来越像自己。不知道谁的遗传基因更强一点,不过像他们俩之中的谁都会很好看。他一直带着一点遗憾地想,当一个父亲也许是件很骄傲的事。
衣柜里某件睡衣似乎有一丝隐秘的洗洁精味。也许她刚洗完碗便过来折叠衣服。而他那时大概正在看电视,这简直是一定的。
某项调查说,婚姻生活里,女性会自然而然承担超过总量七成的劳动,每天付出大约2.8个小时在家务中,约为男性的二倍多。那么是他的懒惰和冷淡导致她离开的吗?他恍然如有所悟。他想起她结婚之前的犹豫和婚后第一次争吵,便由谁来拖地引发。他答应好拖地的,事到临头却又抵赖。午夜十二点钟,她每拖一下地都袭向他的脚下,地板净的刺激性香气挥散开来,两只猫满屋子大叫乱转。那时他只觉得她不可理喻,罔顾他的喜好和尊严。
原来真正不可理喻的人是他。
她那么明示暗示百般譬喻消磨十八里地长亭相送,整整七年,他竟后知后觉从不了解。她婚后便没有再收到过他的花。茶蜡之类的小玩意儿从第三年开始便慢慢消失。那晚的百合香成为一个隐秘的象征,一个苍凉的手势,她背着他究竟曾经做出过怎样艰难的抉择?她承担他所知与不知,能与不能的一切。那么多顿饭后,他们也极少一起下楼散步。大多数时候他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偶然见她在一旁拖地扫地,无动于衷。如果他是女人,明知注定要承担这样无趣的宿命,他还要不要走入婚姻?
他想起她说:我闷,我要离开。她倔强的眼中不知何时起不再有泪盈睫。她在地铁车厢里看托福,临睡前还会背几页单词。也许就是这样无依无靠才会不觉间沾染他人气息。七年了,她坚持不肯为他生一个小孩,也许只是恐惧必将独力照料的缘故。他那个人靠不住的;有一次他听见她在电话里扑哧地笑着对女友说:我真的不知道可以叫他做什么。
他连地也不拖?……是啊。不拖。他说他个子高,拖地很累。
有叫你的力气,还不如自己都做了呢。她时时都这样说。她自封是拖地女王,有时候他睡去了还仍然听见她在客厅里拖地、擦桌子、收拾杂物。她白天在公司上班,晚上还有许多事需操劳。她睡的那边床头柜上放着的书,总是翻不了几页就已沉沉睡去。 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
她当然不是因为爱上别的什么人。她爱的始终、唯一、就只有他一个人而已。不是爱怎么会忍耐着凑合过这许多年。只是一口气提了那么久,猝然间就泄了。
她那么好强,始终不肯如大多数女子一般认命。而那么多香水味,只是为了掩盖越来越重的厨房气息。她以前好像从来没有头油味的。也没有越来越分明的,花朵破败的气息。
她已经三十三了。他三十四。他们看上去都还很年轻。也许她比他老得快一点,但是并不明显。化化妆收拾一下大概也还是个美人,他知道她公司里就有小伙子追过她。也许就是那束百合花的主人。不知为何,他对那束不曾目睹的百合始终不能够释怀。
百见不如一闻。
冰箱里的鱼有一天逃出生天,吃力地、僵硬地,蹦跶着跃向想象中的池塘。
不是惊悚片。是真的。
他走进客厅打电话给她。手机仍然不通。再打给她的好友,第一个号码查无此人,第二个通了。
你知不知道她在哪里?他说。
哦,是你。你们两口子的事,怎么问外人?
如果你知道她在哪里的话??我有很重要的事情告诉她。
怎么?
如果你能转告的话,我想对她说一声对不起。还有,我想告诉她一句话。
我大概帮不上忙。不过你说吧。
就是……他迟疑了半晌,话没出口已经觉察出自己的可笑,不禁面红耳赤。
说吧。
就是。他吞咽一口口水后说,我们可不可以重新来过。
“不如我们重新来过”是电影《春光乍泄》里何宝荣的口头禅。她最爱张国荣,2003年后每次看这电影都势必落泪,而且最奇怪的是她爱脆弱无常的何宝荣,却不爱满脸苦相的黎耀辉。开口的一刹那,比所有南美洲的瀑布加在一起更沉重的七年时光从头顶轰然砸落。他一阵神智昏乱,旋即清明。
电话里的声音明显严肃起来。
她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我不知道能不能够顺利转告。
有多远?
对不起她不让我说。尤其是你。
没關系。沉默了一会他费劲地说,我可以等……等她。对了。
什么?
记得和她说,那句话。
他挂掉手机,回望整个客厅。客厅里那么多气味的源泉渐渐悄悄密密聚拢开来,冰箱的,洗衣机的,垃圾桶的,沙发的,茶几的,全部都胆怯而探头探脑地,稍受惊吓随即四散逃开,旋即再度围拢。垃圾桶里的百合花,不甘不驯断然离去之香。他微笑地想起当年她一枝花的味道是多么甜。当她还是个小女孩子的时候,穿一身白裙子,站在校园里最高的那棵白兰花下面,空气芬芳,有飞鸟扑打着翅膀掠过。而他那个时候也还远不是一个让人生厌的中年男人,周身都散发着勤勉、洁净,男生特有的香皂味。每周会自己刷一次鞋子,把脏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再拿到楼下洗衣房里去洗。每天用香皂洗澡,寸头,用肥皂洗白衬衣牛仔裤,黄昏里在女生宿舍楼下等她吃饭,总腼腆地露齿而笑。他那时只想爱她,好好爱她,让她过全世界最美满的生活,却从来没有想过要把她带到一个龌龊、复杂、无法言喻的气味之城里面。他曾经许诺她和自己的也许是一个真正的城堡,永远洁净、华美、明亮,日影可以直接从窗中射入,而窗边便满栽木槿与桃花,墙壁上贴着深白色有暗纹的墙纸,室内有一个很大的喷水池,可以在池边昼夜跳舞,不眠不休。桌子上放一大瓶插满了的百合,以及许许多多新鲜水果。园子里满植大叶栀子、桂花、香樟树,池塘飘着淡绯的睡莲和浮萍。他会拉着她的手跳一整夜的舞,在喷水池边试图亲吻她,她笑着躲开,黑如鸦鬓的发边还插着一朵新开的茉莉花,又白,又美,又香,后来跳舞跳了太久,便不知落向何方。(节选,有删改)
赏析
文珍是一名80后年轻作家,湖南姑娘,北京大学首位创意写作硕士,也是最年轻的老舍文学奖得主。她虽年纪轻轻,但文风古典优美,有浓浓的20世纪80年代风情,如果不是偶尔出现现代的产品,读者会分不清自己踏入的究竟是哪一时空。文珍不仅是形容词用得古雅,动词也带着旧时代的精准确切,她会说“黑如鸦鬓”的头发,也会说女主“擎”着一朵棉花糖,并不见得有多么华丽的辞藻,但是复古意象的反复堆叠,如“大叶栀子”“睡莲”等,营造出了恍如隔世的空间。
作者唯美细腻的叙事如同薄纱,层层包裹住故事的内核,读者以气味为线索,慢慢剖析男女主角的感情,从初识到热恋到喜结连理,然后是她的离去,他的迷茫,剥到最里层,发现是婚姻生活的惨淡真相。花束和精油蜡烛的香气变成了厨房油烟,香水味变成许久不曾打理的头油味。爱与承诺都在,毕竟有一纸婚书,有两只猫,有共同生活的七年,还有许许多多甜蜜的回忆,但那些都远去了,被消磨了,被遗忘了,被抛弃在无谓的权利斗争中。说得简单点是婚后分工不平等,说得抽象点是男主搞丢了对女主的爱。男主在铁轨上哭泣的片段,一面伤心欲绝,一面心如明镜——自己这不过是做戏,片段过于写实,透露出荒诞的喜感。事情慢慢脱离正轨之时,人们往往不是毫不知情,而是选择性地忽略了。
原本是写实的作品,却在最后一段加入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在男主幻想的承诺中,有一座城堡,繁花盛开,他与美丽的妻子在喷水池边整夜舞蹈。哪怕在热恋的激情中,也不会有人在意诺言的细节,但想要让对方快乐的心情,想要保持的精神状态,才是关键,而这最重要的一点也在时光流逝中找不见了。
不知怎么,那天说什么都像是情话。七年之后想起来,仍觉心荡神驰。
在沈阳的时候,他所住宾馆的附近有一段铁路。黄昏时无事,他有时会出去走走,顺着铁轨一直走下去。不知道后面会不会突然冲过来一辆火车,将他瞬间碾为齑粉。如果她得知凶信的话,会哭吗?他对自己摇摇头。
如果爱不足以带给一个人幸福,那么什么可以?如果婚姻还不够作为天长地久的承诺,那么还能信仰什么?铁轨边的野花发出微弱的香气,他弯腰摘下一朵,继续思索。离婚其实也没有什么。他只是觉得一阵虚空,足下踉跄不定。仿佛再没有什么可以相信了。东北七月的天空已经很高远,天边的白云蓬松如棉花糖。在北京动物园门口他曾经给她买过一个五角星形状的棉花糖,那么大那么胖的一颗星星,她擎着它笑得多甜。时间会过去,事物被遗忘,唯独气息长存于记忆间。棉花糖的气味其实就是糖精气,那么香甜而又虚无,放不了多久就融化成小团,不胜瑟缩,越来越小。铁路两边的麦子尖已经开始黄了,不多时应该就可以收割。婚后好长一段时间里,每个星期天的早上她总会比他早起一会,煮一小锅很浓的牛奶燕麦片。他总是笑着说太甜了,要不就是太稠,咽不下去。意义何时趋向于消亡,他想,一个人的意念究竟如何发生,如何确定,又如何得以实施。她要离开他也许是迟早的事情,但他所记得的全都是回忆中确定无疑存在过的好味道。那时热恋,她每次离开他的房间,他都会发信息给她说,我睡在充满你气味的被窝里。其实也许只是幻觉,但他当真闻着,正如爱也许同样只是稀薄的梦境,风一吹便消散。事关爱,爱,爱。
爱一定是有的。但是如风过耳,听不清也就过去了。
他蹲在冰凉的铁轨边哭了起来。一个成年男人呜咽不成调的哭声,隔许久才剧烈地抽噎一下,自己都吓了自己一跳。他边哭边想:她如果知道他哭了,一定会后悔的。一面又想,何以所有的爱,一旦失去才得以确认,而且带有如此不可撤销的表演性质。他的哭泣是在表演一种挚爱,一种忠诚,一种道德上的优越感。他是在对自己演戏,感动的唯有自身。一幕荒诞剧。
衣柜是最后一个没被检视的所在,因他最不爱闻樟脑丸的气息。他打开的时候突然心存幻想:如果她好整以暇坐在里面。曾经两个人童心大盛玩捉迷藏的时候她只懂得躲在衣柜里,手里轻轻拿着拖鞋。那是一双旧鞋,后来买的新拖鞋都有一股子刺鼻的塑料味。而捉迷藏也许久不玩了。
在整整齊齐被叠放收纳好的内衣、袜子、牛仔裤和挂起来的连衣裙西服之间,全然没有她的踪迹。他兀自不死心地过去翻转几下。衬衫散发出洗衣粉的香味,内衣则是洗衣液的味道。一桩一桩,分门别类,在一切林林总总的香气里,樟脑丸的气息腾然而起,直冲他脑门,直至呛出眼泪。一片泪眼模糊里事关他自身的冷漠和自私这时候才突然无比清晰地呈现出来,关于他长时间对另外一个人的冷淡与忽视,关于他以为所有的爱都天经地义尤其婚姻生活当中。她说的其实没错,他的确漠视她如一尾冰箱里的鱼。有一次她和他生气了,躲在衣柜里整整五个小时。在那五个小时里他在客厅里悠闲自在看完两集电视剧,一个《社会与法》的访谈节目。他不是不知道她在衣柜里,只是不想纵容——他以为他过去找她便是屈服,是纵容。他以为他和她的日子天长地久,断不可那么快就败下阵来。她最后哭了,可哭是示弱,是同时给两个人台阶下,不是赢。两军对峙时他永是赢多输少。她说他心肠硬,她走到天边去都赢不了。
还有家务。他不拖地,不做饭,偶尔洗碗还总是延宕。他心安理得地享受着婚姻生活给男性带来的种种便利,只除了还缺一个孩子。孩子她生下来他当然不必管,自有父母照料,还有她。就如养只猫,负责逗弄玩乐即可,又如对待邻家可爱的孩童。只是这孩子确定无疑地属于自身,长大后面容又会越来越像自己。不知道谁的遗传基因更强一点,不过像他们俩之中的谁都会很好看。他一直带着一点遗憾地想,当一个父亲也许是件很骄傲的事。
衣柜里某件睡衣似乎有一丝隐秘的洗洁精味。也许她刚洗完碗便过来折叠衣服。而他那时大概正在看电视,这简直是一定的。
某项调查说,婚姻生活里,女性会自然而然承担超过总量七成的劳动,每天付出大约2.8个小时在家务中,约为男性的二倍多。那么是他的懒惰和冷淡导致她离开的吗?他恍然如有所悟。他想起她结婚之前的犹豫和婚后第一次争吵,便由谁来拖地引发。他答应好拖地的,事到临头却又抵赖。午夜十二点钟,她每拖一下地都袭向他的脚下,地板净的刺激性香气挥散开来,两只猫满屋子大叫乱转。那时他只觉得她不可理喻,罔顾他的喜好和尊严。
原来真正不可理喻的人是他。
她那么明示暗示百般譬喻消磨十八里地长亭相送,整整七年,他竟后知后觉从不了解。她婚后便没有再收到过他的花。茶蜡之类的小玩意儿从第三年开始便慢慢消失。那晚的百合香成为一个隐秘的象征,一个苍凉的手势,她背着他究竟曾经做出过怎样艰难的抉择?她承担他所知与不知,能与不能的一切。那么多顿饭后,他们也极少一起下楼散步。大多数时候他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偶然见她在一旁拖地扫地,无动于衷。如果他是女人,明知注定要承担这样无趣的宿命,他还要不要走入婚姻?
他想起她说:我闷,我要离开。她倔强的眼中不知何时起不再有泪盈睫。她在地铁车厢里看托福,临睡前还会背几页单词。也许就是这样无依无靠才会不觉间沾染他人气息。七年了,她坚持不肯为他生一个小孩,也许只是恐惧必将独力照料的缘故。他那个人靠不住的;有一次他听见她在电话里扑哧地笑着对女友说:我真的不知道可以叫他做什么。
他连地也不拖?……是啊。不拖。他说他个子高,拖地很累。
有叫你的力气,还不如自己都做了呢。她时时都这样说。她自封是拖地女王,有时候他睡去了还仍然听见她在客厅里拖地、擦桌子、收拾杂物。她白天在公司上班,晚上还有许多事需操劳。她睡的那边床头柜上放着的书,总是翻不了几页就已沉沉睡去。 往事已酸辛。谁记当年翠黛颦。
她当然不是因为爱上别的什么人。她爱的始终、唯一、就只有他一个人而已。不是爱怎么会忍耐着凑合过这许多年。只是一口气提了那么久,猝然间就泄了。
她那么好强,始终不肯如大多数女子一般认命。而那么多香水味,只是为了掩盖越来越重的厨房气息。她以前好像从来没有头油味的。也没有越来越分明的,花朵破败的气息。
她已经三十三了。他三十四。他们看上去都还很年轻。也许她比他老得快一点,但是并不明显。化化妆收拾一下大概也还是个美人,他知道她公司里就有小伙子追过她。也许就是那束百合花的主人。不知为何,他对那束不曾目睹的百合始终不能够释怀。
百见不如一闻。
冰箱里的鱼有一天逃出生天,吃力地、僵硬地,蹦跶着跃向想象中的池塘。
不是惊悚片。是真的。
他走进客厅打电话给她。手机仍然不通。再打给她的好友,第一个号码查无此人,第二个通了。
你知不知道她在哪里?他说。
哦,是你。你们两口子的事,怎么问外人?
如果你知道她在哪里的话??我有很重要的事情告诉她。
怎么?
如果你能转告的话,我想对她说一声对不起。还有,我想告诉她一句话。
我大概帮不上忙。不过你说吧。
就是……他迟疑了半晌,话没出口已经觉察出自己的可笑,不禁面红耳赤。
说吧。
就是。他吞咽一口口水后说,我们可不可以重新来过。
“不如我们重新来过”是电影《春光乍泄》里何宝荣的口头禅。她最爱张国荣,2003年后每次看这电影都势必落泪,而且最奇怪的是她爱脆弱无常的何宝荣,却不爱满脸苦相的黎耀辉。开口的一刹那,比所有南美洲的瀑布加在一起更沉重的七年时光从头顶轰然砸落。他一阵神智昏乱,旋即清明。
电话里的声音明显严肃起来。
她去了一个很远的地方。我不知道能不能够顺利转告。
有多远?
对不起她不让我说。尤其是你。
没關系。沉默了一会他费劲地说,我可以等……等她。对了。
什么?
记得和她说,那句话。
他挂掉手机,回望整个客厅。客厅里那么多气味的源泉渐渐悄悄密密聚拢开来,冰箱的,洗衣机的,垃圾桶的,沙发的,茶几的,全部都胆怯而探头探脑地,稍受惊吓随即四散逃开,旋即再度围拢。垃圾桶里的百合花,不甘不驯断然离去之香。他微笑地想起当年她一枝花的味道是多么甜。当她还是个小女孩子的时候,穿一身白裙子,站在校园里最高的那棵白兰花下面,空气芬芳,有飞鸟扑打着翅膀掠过。而他那个时候也还远不是一个让人生厌的中年男人,周身都散发着勤勉、洁净,男生特有的香皂味。每周会自己刷一次鞋子,把脏衣服叠得整整齐齐再拿到楼下洗衣房里去洗。每天用香皂洗澡,寸头,用肥皂洗白衬衣牛仔裤,黄昏里在女生宿舍楼下等她吃饭,总腼腆地露齿而笑。他那时只想爱她,好好爱她,让她过全世界最美满的生活,却从来没有想过要把她带到一个龌龊、复杂、无法言喻的气味之城里面。他曾经许诺她和自己的也许是一个真正的城堡,永远洁净、华美、明亮,日影可以直接从窗中射入,而窗边便满栽木槿与桃花,墙壁上贴着深白色有暗纹的墙纸,室内有一个很大的喷水池,可以在池边昼夜跳舞,不眠不休。桌子上放一大瓶插满了的百合,以及许许多多新鲜水果。园子里满植大叶栀子、桂花、香樟树,池塘飘着淡绯的睡莲和浮萍。他会拉着她的手跳一整夜的舞,在喷水池边试图亲吻她,她笑着躲开,黑如鸦鬓的发边还插着一朵新开的茉莉花,又白,又美,又香,后来跳舞跳了太久,便不知落向何方。(节选,有删改)
赏析
文珍是一名80后年轻作家,湖南姑娘,北京大学首位创意写作硕士,也是最年轻的老舍文学奖得主。她虽年纪轻轻,但文风古典优美,有浓浓的20世纪80年代风情,如果不是偶尔出现现代的产品,读者会分不清自己踏入的究竟是哪一时空。文珍不仅是形容词用得古雅,动词也带着旧时代的精准确切,她会说“黑如鸦鬓”的头发,也会说女主“擎”着一朵棉花糖,并不见得有多么华丽的辞藻,但是复古意象的反复堆叠,如“大叶栀子”“睡莲”等,营造出了恍如隔世的空间。
作者唯美细腻的叙事如同薄纱,层层包裹住故事的内核,读者以气味为线索,慢慢剖析男女主角的感情,从初识到热恋到喜结连理,然后是她的离去,他的迷茫,剥到最里层,发现是婚姻生活的惨淡真相。花束和精油蜡烛的香气变成了厨房油烟,香水味变成许久不曾打理的头油味。爱与承诺都在,毕竟有一纸婚书,有两只猫,有共同生活的七年,还有许许多多甜蜜的回忆,但那些都远去了,被消磨了,被遗忘了,被抛弃在无谓的权利斗争中。说得简单点是婚后分工不平等,说得抽象点是男主搞丢了对女主的爱。男主在铁轨上哭泣的片段,一面伤心欲绝,一面心如明镜——自己这不过是做戏,片段过于写实,透露出荒诞的喜感。事情慢慢脱离正轨之时,人们往往不是毫不知情,而是选择性地忽略了。
原本是写实的作品,却在最后一段加入了浓厚的浪漫主义气息。在男主幻想的承诺中,有一座城堡,繁花盛开,他与美丽的妻子在喷水池边整夜舞蹈。哪怕在热恋的激情中,也不会有人在意诺言的细节,但想要让对方快乐的心情,想要保持的精神状态,才是关键,而这最重要的一点也在时光流逝中找不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