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服务职能下的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

来源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l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本课程建设是贯彻落实课程三级管理体系的重要举措。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应着眼于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充分发挥,大力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把地方文化建设与学生素质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使校本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学校体育的课程目标和办学特色;同时进一步提高教师专业水平、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形成。
  大巴山区有着大量的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如闻名中外的元九登高、极具地方特色的安仁板凳龙、宣汉土家余门拳、开江拗棒等。如何将这些传统体育文化资源整合并引入到体育专业的教育教学之中,使之成为我们的体育校本课程资源,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并加以探讨的一个话题。在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理论的指导下,我们按照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结合川东当地的实际情况,精心选择适宜的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课程资源,并做到“三进四有”,即进教学计划、进课本、进课堂,有教师、有教材、有器材,有场地,这样既完善了国家提出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又体现了民族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和持久性。
  一、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的理论依据
  1.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学校的社会服务是从20世纪初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开始的[1],在我国已写入了相应的法律中,2010年颁布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亦强调了要增强学校特别是大学的社会服务能力。从世界范围看,走出象牙塔,与社会互动,主动服务社会已经成为现代学校的典型模式。作为大巴山地区的所属学校,应具备“热爱达州、服务达州、建设达州”的社会服务理念,自觉地以其新思想、新知识和新文化在引导社会前进中发挥积极作用。开发和利用大巴山地区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学校校本课程资源,从而积极推进文化传播,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发展先进文化。这是学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升华和发展,是一种系统化的高层次社会服务。
  2.三级体制下的课程管理。所谓“三级体制”是指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管理机制,它的建立是学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基本保障。三级体制改革的标志是1999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联合下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研究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开发或选用适合本校特点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是《决定》中提出的明确问题,同时对课程开发和实施方式也做了相关的说明。
  校本课程建设理念的提出已有十多个年头了。校本课程是相对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而言的,是指以某所学校为基地而开发的课程,学校和教师是课程开发和决策的主体。它赋予地方学校自主确定选修教材的编写、选用,开发活动课程等权力,使课程迅速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种以学校教育的教师、学生为本位、为主体的课程开发决策机制,使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
  3.终身体育意识和健康第一的课程建设理念。新课程改革中的体育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地方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奠定了基础。学校应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和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需要,增强终身体育意识,进一步拓宽学习途径,自主开设选修课,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好地发挥学校的优势,办出特色。学校可以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和利用各种体育课程资源。
  4.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认为,体育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体育工作同样担负着重要的责任[2]。学校开发体育校本课程,充分保护和利用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一种重要体现。当前,达州的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现代化、城市化的冲击,生存状况非常脆弱,一些优秀的传统体育文化正面临着失传的境地,这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如何进一步挖掘与整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使其朝着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迈进,注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是学校传播传统体育文化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
  二、强化社会服务职能,将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课程内容
  学校要结合自己本地区和本校的实际,精心选择适宜的传统体育文化项目,特别是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建设的主要内容。
  1.依托达州元九登高习俗,推动户外运动在学校的开展。达州元九登高节这一传统已沿袭千年,每年农历正月初九,达城数十万人倾城出游,登上城南翠屏山、城北凤凰山,以纪念曾励精图治、清正廉洁、造福百姓的“通州司马”元稹。每逢这一天,达州市民登高眺远,祭天祈福,期待一扫去岁颓势,迎来新年万事畅达。达州市政府尊重市民习俗,顺应民意,设立了“中国达州元九登高节”,开展全民健身登山比赛、竞技登山比赛、趣味运动会等体育文化活动。学校可以以此为契机,将传统的登高这种节庆活动,拓展为户外运动教学内容,开展定向运动、登山、攀岩、山地穿越、山地自行车、野营、郊游等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兴趣和需要自主选择户外运动的形式与方式,自行掌握运动的时间与负荷。这一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生存力,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资源,改善了传统教育中教学资源匮乏的局面。户外运动开展不仅可以综合利用校外的多样化教学资源,拓宽学校教育资源领域,又能够摆脱目前体育教学内容单一化、过于重视竞技性的尴尬局面,使得授课方式多样化、灵活性,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2.推广安仁板凳龙,传承民间传统体育运动。达县安仁板凳龙于2006年被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是指产生于达县安仁乡、流传于周边达县麻柳、檀木、花红乡、东兴、大滩等20余个乡镇,以板凳为道具的一种民间体育舞蹈[3],是“湖广填四川”时湖南籍移民引入的,由乡民世代相承,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安仁板凳龙由三名男性表演,伴奏不用乐曲,只配锣鼓;演出方式灵活,可单龙独舞,也可多龙共舞;演出场地不受局限,可在乡村院坝进行,也可在街头、广场、舞台演出。舞龙的人随着激越的锣鼓声,舞动板凳,翻滚腾越,矫健洒脱,充满阳刚之美,很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   安仁板凳龙表演时前面二人各以侧手执一条板凳腿,后面一人双手执两条腿,按照规定套路,合着鼓点,有规律、有节奏地舞出各种花样。安仁板凳龙有追、赶、跑、跳、翻、滚、蹿、爬等基本动作。表演者在不停的奔跑中,一边翻、滚、跳、跃,一边舞动手中的板凳龙,不断变换队形和姿势,以表现出龙戏水、龙摆阵、龙蹿珠、龙抱宝、龙配凤、闹龙宫、跳龙门、龙归巢等不同场面。表演者刚劲的舞姿、有力的动作,充分显示出男子汉的强悍、敏捷、灵活和力量。
  板凳龙具有传统体育所具有的较强地域性、娱乐性、季节性等特征,但缺乏竞技性、规范性和精确性的特点。学校将其充分挖掘、整理和改造,作为学校开发体育课程资源的举措之一,并不断地赋予它新时代的竞争、健身、教育、娱乐等意义,让它既保持着浓郁的地方特色,又具备现代体育的价值特征,成为学校体育和全民健身的重要内容。把板凳龙运动引入普通学校体育课程,使得板凳龙不仅可以应用于学校体育教学,同时将板凳龙编排成相关的舞蹈、大型团体游艺活动,不仅可以在学校大型表演中展现其价值,形成一种浓郁的校园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氛围,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而且可参与到社会相关单位的表演活动,在很大程度传承了当地民间体育文化,促进了当前“文化大发展、文化大繁荣”的发展,体现了时代性、发展性和民族性。
  3.传承宣汉土家余门拳,实现传统武术的教育功能。宣汉土家“余门拳”相传由东汉末年著名医学家华佗创造的“五禽戏”演变而来,经历代相传,不断吸取各代名师的精华,逐渐形成独具风格的拳术,明朝中叶已成为东乡县(现宣汉县)余氏家族世袭拳术。余门拳以其手法多变、短手寸劲、提砍砸压的特点,在全国很有名,被载入了《四川武术大全》,主要分布在湖南,重庆开县、云阳,四川达州的达县、宣汉、万源等地。余门拳基本功、铁掌功、铁肘功等功夫,共有80余路。土家余门拳之起源就在于养身、健身、强体、治病。而习土家余门拳具有疗病、驱疾、校形、塑身、增强体质的作用。
  将土家余门拳列入校本课程教学内容,对学习、研究和传承中国传统武术文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对于学生来说,它可以鼓舞学生不仅在武术技术动作上有所提高,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此项民间传统技艺的学习,理解其文化本质与内涵,提高自身的修养,真正做到“习武修身”、“武德至上”。对于教师而言,将余门拳这一乡土教材纳入教学,拓展了教学内容,使得教学资源更为丰富。当地民间传统体育与中国传统体育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注重当地民间体育教学资源的发展,是当前注重武术文化底蕴挖掘与传承的基础。
  4.引进开江拗棒,促进民间体育游戏在课堂上的运用。开江拗棒是指产生并流传于开江县新宁镇和普安镇的独具特色的一种民间游艺。拗棒这一民间游艺形式起源于清末,主要表现了人民群众对腐败吏治的嘲讽和痛恨。开江拗棒的雏形是人们在劳动歇憩时,用抬石头的两根杠棒“十”字相架,让一人坐于棒上,被伙伴们拗上拗下的一种喜乐逗趣的游戏。后来,人们将抬石头的杠棒换成专门制作的由八人肩抬的大拗棒,让穿上古代官服、化妆成“拗老爷”(贪官、昏官)的表演者,坐于拗棒一端,再由二至三人将杠棒另一端时而按下,时而放高,使坐于另一端的“拗老爷”时而升空,时而落下,并让“拗老爷”表演一些滑稽动作。这种民间游艺将多种艺术因素融为一体,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民间体育游戏作为一种体育文化,引进体育课堂必须本着“古为今用,旧法新玩”的理念,经过一定的修改和处理,作为教学元素,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更为丰富。教学中可以结合当地的实际、学校的情况,选择性地使用一些经过修改其规划、情节等,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学生的年龄特点、安全性较高的民间体育游戏,将它与体育课堂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展示体育文化的内涵,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三、学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学校开发体育校本课程,要因地制宜地开发课程资源,在目标导向上坚持体育课程开发与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致性,主动将当地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课程内容,强调教学内容的实践性、时代性和科学性,组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注重学生能力培养和文化素质的全面提高。
  1.建立专家委员会编写、审定体育校本课程。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成为学校体育校本课程资源的前提,是广大体育老师需要具备相应的体育素质、技术和技能。学校可增强与当地社会和体育、文化行政主管部门的联系,建立骨干教师培训体系,通过系统的培训、学习和探讨,提高教师对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使其能够对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传承和保护方面引起重视,并对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教学的一系列问题提出独到的见解。同时,学校为教师创造条件,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体育校本课程的教学实践和研究改革,提高他们对其教学的选择、设计、运行、评价能力[4]。
  在此基础上,建立专家委员会,将体育学、教育学、历史学、民俗学等方面的专家集中起来,研究体育校本课程的编写、审定,按照统一的教育目标和教学计划,将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规范化整理。
  2.制定校本课程标准。制订科学的课程标准需要结合相关的课程目标和体系要求,根据学校的师资、场地设施、学生情况等方面综合考虑,制定符合学校实际的体育教学计划,并能够科学、合理地实施。初期执行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所以在试行过程中需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创造性,适时对其进行调整和修正。要充分挖掘潜在教学资源的开发,通过改造现有教学资源和挖掘可利用性教学资源,充实教学课堂,将教学课堂延伸向社会。教材的选编要体现时代性、健康性、科学性、可行性,教学内容选编需要大部分学生都能够看得懂、学得会。
  3.建立多元课程评价体系。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由学校体育教师参与,通过现有资源改造、潜在资源挖掘后选择、改编、整合等对资源进行再加工的过程,初期的开发必然存在一些问题和缺陷,要解决这些问题,保障课程能够有序地进行,必须建立科学、合理和可行的评价改进体系,以便使其能够健康发展,体现其固有价值。当前,校本课程开发项目较多,也没有一定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所以在开发过程中需要当地教育部门、文化部门和体育部门的指导,开发者本身也需要提高观察、发现、创新和批判能力,在开发过程中出现问题时应该自我批评、自我修正、自我激励,这是一所学校成功进行校本课程开发不可或缺的条件。
  4.学生反馈机制。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是能吸引学生参与到课程学习及活动的重要方面。教师在教学中也要增加学生对校本课程选择面,发挥学生作为课程学习的主体作用,充分听取学生的建议。在课程开设初期,可以对课程进行概述性讲解,使学生能够了解课程学习的重要意义,对所学内容的框架有大体了解。在课程进行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合理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介,形成一种生动、活泼、和谐的课堂氛围。同时,要积极收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信息反馈和评价,根据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不断改进教材内容,使之更符合学生、学校和社会的需要,使校本课程开发更贴近实际的课堂教学。
  对达州市体育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校本课程开发,在挖掘、传承、保护当地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基础上,有利于学校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不仅彰显了民间传统体育的教育功能,更提高了学生的文化修养,增加了学生对乡土的热爱。学生通过对民间传统体育文化的认知学习,提高了活动的参与性,促进了综合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皓.威斯康星思想对我国发挥地方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启示.重庆文理学院学报,2006(3).
  [2] 刘鹏.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发挥体育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作用[OL],http://www.sport.gov.cn/n16/n1077/n1467/n2145658/2304309.html.
  [3] 李万斌,董立,等.川东地区民间舞龙文化特色与价值研究.中华文化论坛,2011(3).
  [4] 方程.论陕西省学校民族传统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教育与职业,2011(9).
  (责任编辑 关燕云)
其他文献
应日本爱知大学国际中国学研究中心(ICCS)和日本神户学院大学亚洲太平洋研究中心(APRC)的邀请,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宋以敏、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世界政治与经济》杂志副主编谭秀英和笔者,于2007年1月12日~15日赴日参加“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回顾与现状”学术交流会。笔者以《平实、理性引导大众认识世界》为题作了专门报告。  爱知大学是以战前上海东亚同文学院大学的教师及有关人员为核
2006年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和基本政策,一方面延续了前几年的态势;另一方面针对俄罗斯存在的主要问题,对推行的某些经济政策提出了较为明确与具体的实施措施。    宏观经济状况进一步改善    在2000年至2005年GDP年均增长6.8%的基础上,2006年1~9月俄罗斯GDP增长6.6%。根据2006年10月普京的估计,全年将增长6.6%。  截至2006年10月1日,俄罗斯黄金外汇储备已达2660
1948年12月22日,吴铁城出任民国外交部长,时仅三月,且已近国民党政权崩溃之时。他属于以党务活动家出任外交部长的类型。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官方实行特殊的外交政策,由外交部主管建交国家的外交事务,而由国民党中央党部主管非建交国家外交事务,主要是援助周边国家的民族独立运动。吴铁城时任国民党中央党部秘书长、国民外交协会理事长等职,成为中国官方推行国民外交,援助周边国家民族独立运动的主管官员。   
近些日子以来,美国国内掀起一股“奥巴马风暴”:黑人参议员巴拉克·奥巴马的名字频频出现在美国《时代》周刊《纽约时报》CNNFOX等主流媒体中在Google的新闻搜索中关于“奥巴马”这个词就有1.48万条,这是同时段“伊拉克”这个词的10倍以上美最近一期的People杂志,更把奥巴马到海边冲浪的照片与影星泽塔·琼斯和克鲁兹的泳装照并列在《泳装辣妹》专栏一时之间,奥巴马成为美国内炙手可热的政治明星,与民
根据史籍记载以及考古发现发掘的地下文物和居民生活遗址,西沙群岛历来就是中国的领土,它是中国人民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开发经营,并由中国政府最早进行管辖和行使主权的    33年前1974年的1月19日,南越西贡当局不顾我国政府的再三警告,悍然出动军舰飞机,侵犯我西沙群岛,向我巡逻舰艇开枪开炮,我舰艇部队和渔民民兵奋起自卫反击,击沉敌护卫舰一艘驱逐舰三艘1月20日,我乘胜收复被南越西贡占领的甘泉珊瑚和
莫斯科市区一家书房里,一位老人斜靠在扶椅上,额头上的“地图”印记让人依稀记得他是米哈伊戈尔巴乔夫前苏联领导人“奥巴马赢了世界向左转了”老人喃喃自语  次日早晨,老人已经端坐于在他自己名下建立起来的研究中心里,接受意大利著名媒体《新闻报》记者的采访自老伴10年前去世后,这位昔日叱咤风云的政治人物在“天天梦见”老伴半夜会哭醒的孤苦境地中挣扎了多年,在那段时间里,他闭门深居,世界仿佛忘记了他的存在现在,
逐渐形成一整套两岸关系新理念,将开创两岸关系的全新时代;但这些新思维只是向现实妥协的结果,无追求未来两岸和平统一的志向,显示了其两面性。    马英九成为台湾新的领导人,不仅代表着台湾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而且将开创两岸关系发展的全新时代。从选前、选后尤其是“520”就职演说看,马英九逐渐扬弃了担任国民党主席时期及选前有关两岸关系问题的不成熟论述,一系列新的思想与论述逐渐清晰,基本上形成了一个“理性的
历史经验证明:当选民将经济议题视为第一关注点,并对现实不满时,在职政党的总统候选人就没好果子吃了      10月3日,随着众议院对新版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以压倒性多数通过,布什迫不急待地在第一时间签署该法案,从而使得第一笔救市资金2500亿美元迅速开始运作,关注金融危机的世人们多少舒了一口气但是对于大选在即的美国两党候选人奥巴马和麦凯恩来说,紧绷的弦一点也不敢稍有松懈半个多月来,随着金融飓风
“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像下了火……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的发着些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与天上的灰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恶毒的灰沙阵,烫着行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个的老城像烧透的砖窑,使人喘不出气……”  这是老舍在《骆驼祥子》里描写的烈日之下暴热的天气读起这些滚烫的
谁是第五类人?  贵刊2005年第23期刊登了寒冰的《我们应该反思什么》一文,读后深有感触。文章把抗日战争中的各色人分为四类:第一类是日本侵略者;第二类是抗日英雄和抗日民众;第三类是汉奸;第四类是麻木的中国百姓。那么是不是还有第五类人?谁又是第五类人呢?  国际绥靖主义者是第五类人。日本侵华之初,美国从利己主义出发,向日本提供战略物资,绥靖和纵容日本侵略中国,坐视日本野心膨胀,最终“养虎遗患”。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