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关于诵读
古典诗词的教学要注意诵读,这是无可置疑的,大多数教师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有些教师只一味地要求学生读啊读,缺乏层次,高耗低效;有些教师每让学生读一次,都要花上比读多出几倍的时间来评,评得兴味全无;还有的教师对背诵缺乏必要的指导,要求学生勉强为之。这都是不可取的。我认为,读要体现出训练层次,评要点到为止,诵要水到渠成。
读如何体现出训练层次呢?一般来说,读有多次,一读,要读准字音;二读,要读准节奏;三读,要读出感情。 “读出感情”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随着对课文理解的逐步深入而逐步提升其层次的,这就要求在理解的过程中穿插朗读,在理解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对朗读的要求。
二、关于理解诗意
1、风景再造品诗境。所谓风景再造,即学生根据作者的描述,动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积累,启用自己的再造想象能力,用另一种方式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写景抒情类的诗歌,可将其改成一则优美的散文,如王维的《过故人庄》,辛弃疾的《清平乐 .茅檐低小》等。情节性强的诗歌可改成一出小短剧,如杜甫的《石壕吏》、乐府歌辞《陌上桑》等。多数诗歌可以拟拍成电视精品,拟制成网页,配上画面,辅以音乐。也可以有其他的表现形式,如有两名学生是这样用舞蹈来表达他们对《关雎》的理解的:暖暖的音乐从录音机中流出,间或几声水鸟的和鸣,一切是如此温馨详和。一位少年迈着芭蕾舞步在音乐中舞蹈,他侧耳倾听水鸟的和鸣,眼里满是羡慕与深情。在远远的前方,是一位美丽的少女,也在微风中踏着芭蕾舞步,她在劳动。音乐转向缠绵,少年变得略带忧伤,他向少女每靠近一步,少女就后退一步,始终在远远的前方。音乐再转轻快,少年抱出了他的土琵琶,边弹边唱,少女露出阳光般的微笑,在惊喜中逐渐靠近,最后两人在微风中沿着溪边舞蹈。这时,音乐中适时地又传来几声水鸟的和鸣……这就是风景再造,这个过程,既需要学生“入乎其内”,又需要学生“出乎其中”,从总体上把握诗歌,并且把握的是诗歌的精髓,再现的是诗歌的神韵。同时,它以灵动的思维灵动的形式保持了诗歌的灵动性,学生理解了美,感受了美,交流了美。
2、抓住诗眼巧引导。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诗眼,是诗歌的提纲挈领,也可以成为诗歌教学的提纲掣领,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关键,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抓诗眼有很多技巧,如教学李商隐的《无题 .相见时难别易难》时,可请一名学生朗读,读后请大家评一评:“大家觉得他读得怎样呢?……好在哪里?”若学生答好在读出了感情,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问:“你觉得他读出了哪种感情?是否可用原文的一个词概括呢?”明确是“别”字后,教师就可用“别”字来继续引导:“作者通过哪些‘别时景'来表现‘别时人'之‘别时情'呢?让我们一起来细品。”
抓诗眼还可以是教师有意逮之。诗眼涉及到理解一首诗的关键,学生在 “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提出的問题往往给我们很多玄机,抓住它,就可能成为我们教学中的一个亮点。如一位学生在学习《江城子.密州出猎》时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说自己是‘聊发少年狂'呢?”这问题提得好呵,它是学生抛给教师的一把钥匙,抓住它,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聊发少年狂,狂在哪里?为何要聊发少年狂?”从而明确,狂在上阕的出猎和下阕的杀敌报国。出猎之狂,狂在想法,狂在场面,狂在百姓,狂在太守。而杀敌报国之狂,则由猎手之狂过渡到英雄之狂。总之,全诗无一词不狂,“狂”,显示了作者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3、旁征博引妙开拓。就诗论诗,有时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有所联系,有所开拓,如学习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时,学生问: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漳江边'怎么理解?难道韩愈的侄孙很想韩愈死吗?韩愈还没死,为什么他要过来收‘吾骨'呢?”这时教师不妨带领学生吟诵曾经学过的诗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一贬二十三年,那么韩愈将要被贬多少年呢?不知道。还有没有命活着回来呢?也不知道。所以这里实际上是韩愈在向侄儿交代后事。由此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体味韩愈对前途的迷茫心绪。
三、关于“授之以渔”
1、授予学生品诗之法。很多教师在这方面作出了很成功的探索,如江苏赵富良老师的方法就很值得借鉴,他总结出了诗歌欣赏的四个步骤:朗诵吟诵——感受诗歌音乐美;联想想象——感受诗歌图画美;咬文嚼字——感受诗歌语言美;比较映衬——感受诗歌新奇美。
2、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品诗的目的不在于写作,但偶尔带领学生仿写却是有价值的。关于这一点,大诗人李白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他特别推崇崔灏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对此诗一直念念不忘,后来他游南京,仿此诗作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尽管后者比前者少了一丝空灵而多了一些斧凿痕迹,但亦不失为一首好诗,被世人公认为李诗七律之冠。
古典诗词的教学要注意诵读,这是无可置疑的,大多数教师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有些教师只一味地要求学生读啊读,缺乏层次,高耗低效;有些教师每让学生读一次,都要花上比读多出几倍的时间来评,评得兴味全无;还有的教师对背诵缺乏必要的指导,要求学生勉强为之。这都是不可取的。我认为,读要体现出训练层次,评要点到为止,诵要水到渠成。
读如何体现出训练层次呢?一般来说,读有多次,一读,要读准字音;二读,要读准节奏;三读,要读出感情。 “读出感情”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随着对课文理解的逐步深入而逐步提升其层次的,这就要求在理解的过程中穿插朗读,在理解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对朗读的要求。
二、关于理解诗意
1、风景再造品诗境。所谓风景再造,即学生根据作者的描述,动用自己已有的经验积累,启用自己的再造想象能力,用另一种方式展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写景抒情类的诗歌,可将其改成一则优美的散文,如王维的《过故人庄》,辛弃疾的《清平乐 .茅檐低小》等。情节性强的诗歌可改成一出小短剧,如杜甫的《石壕吏》、乐府歌辞《陌上桑》等。多数诗歌可以拟拍成电视精品,拟制成网页,配上画面,辅以音乐。也可以有其他的表现形式,如有两名学生是这样用舞蹈来表达他们对《关雎》的理解的:暖暖的音乐从录音机中流出,间或几声水鸟的和鸣,一切是如此温馨详和。一位少年迈着芭蕾舞步在音乐中舞蹈,他侧耳倾听水鸟的和鸣,眼里满是羡慕与深情。在远远的前方,是一位美丽的少女,也在微风中踏着芭蕾舞步,她在劳动。音乐转向缠绵,少年变得略带忧伤,他向少女每靠近一步,少女就后退一步,始终在远远的前方。音乐再转轻快,少年抱出了他的土琵琶,边弹边唱,少女露出阳光般的微笑,在惊喜中逐渐靠近,最后两人在微风中沿着溪边舞蹈。这时,音乐中适时地又传来几声水鸟的和鸣……这就是风景再造,这个过程,既需要学生“入乎其内”,又需要学生“出乎其中”,从总体上把握诗歌,并且把握的是诗歌的精髓,再现的是诗歌的神韵。同时,它以灵动的思维灵动的形式保持了诗歌的灵动性,学生理解了美,感受了美,交流了美。
2、抓住诗眼巧引导。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诗眼,是诗歌的提纲挈领,也可以成为诗歌教学的提纲掣领,抓住了诗眼,也就抓住了关键,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之妙。抓诗眼有很多技巧,如教学李商隐的《无题 .相见时难别易难》时,可请一名学生朗读,读后请大家评一评:“大家觉得他读得怎样呢?……好在哪里?”若学生答好在读出了感情,教师就可以顺水推舟问:“你觉得他读出了哪种感情?是否可用原文的一个词概括呢?”明确是“别”字后,教师就可用“别”字来继续引导:“作者通过哪些‘别时景'来表现‘别时人'之‘别时情'呢?让我们一起来细品。”
抓诗眼还可以是教师有意逮之。诗眼涉及到理解一首诗的关键,学生在 “自主、合作、探究”过程中提出的問题往往给我们很多玄机,抓住它,就可能成为我们教学中的一个亮点。如一位学生在学习《江城子.密州出猎》时提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作者说自己是‘聊发少年狂'呢?”这问题提得好呵,它是学生抛给教师的一把钥匙,抓住它,教师就可以顺势引导学生理解作者“聊发少年狂,狂在哪里?为何要聊发少年狂?”从而明确,狂在上阕的出猎和下阕的杀敌报国。出猎之狂,狂在想法,狂在场面,狂在百姓,狂在太守。而杀敌报国之狂,则由猎手之狂过渡到英雄之狂。总之,全诗无一词不狂,“狂”,显示了作者报效祖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3、旁征博引妙开拓。就诗论诗,有时是不够的,这就需要有所联系,有所开拓,如学习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时,学生问: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漳江边'怎么理解?难道韩愈的侄孙很想韩愈死吗?韩愈还没死,为什么他要过来收‘吾骨'呢?”这时教师不妨带领学生吟诵曾经学过的诗歌《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刘禹锡一贬二十三年,那么韩愈将要被贬多少年呢?不知道。还有没有命活着回来呢?也不知道。所以这里实际上是韩愈在向侄儿交代后事。由此教师可进一步引导学生体味韩愈对前途的迷茫心绪。
三、关于“授之以渔”
1、授予学生品诗之法。很多教师在这方面作出了很成功的探索,如江苏赵富良老师的方法就很值得借鉴,他总结出了诗歌欣赏的四个步骤:朗诵吟诵——感受诗歌音乐美;联想想象——感受诗歌图画美;咬文嚼字——感受诗歌语言美;比较映衬——感受诗歌新奇美。
2、引导学生进行仿写。品诗的目的不在于写作,但偶尔带领学生仿写却是有价值的。关于这一点,大诗人李白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范。他特别推崇崔灏的《黄鹤楼》:“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李白对此诗一直念念不忘,后来他游南京,仿此诗作了一首《登金陵凤凰台》:“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尽管后者比前者少了一丝空灵而多了一些斧凿痕迹,但亦不失为一首好诗,被世人公认为李诗七律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