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创新海港勤务模式,使用科学的手段进行海港勤务管理,是把船舶风险评估机制同海港勤务实际结合起来,把勤务管理的重点放在风险评估环节上的勤务模式,和现行勤务机制的管理重点有着本质的不同。一直以来沿用的海港边防检查勤务模式,主要是进行口岸限定区域的管理,但是全国各个港口情况各异,一些码头历史较长、封闭性较差,对于打击非法出入境活动、查获违禁物品等作用发挥有限。长期以来,由于管理理念一直没有发生质的转变,使我国海港边防检查勤务模式始终无法摆脱高投入、低效能的状况。
【关键词】海港勤务;模式;科学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C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2—5158(2012)08—0317-02
“海港勤务风险评估”作为分析海港勤务各种潜在的安全威胁事件的有效手段,在综合评定威胁事件的风险等级的基础上,能够为有效落实海港勤务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并能有针对性的加强不同环境或不同时期的船舶安全管理,使得管理前移、服务前移,达到服务与管控并重,口岸安全畅通的管理效果。
一、建立海港勤务风险评估机制是新形势下的需要
新形势下,全国各对外开放港口规模日渐扩大,功能显著提升,设施日趋完善,港口货物、旅客吞吐能力惊人增长。笔者所在边检站辖区内多为修造船企业码头,具有在港船舶停靠时间长、登轮作业人数多,且人员成分复杂的特殊勤务特点,日均出入口岸限定区域人员达7万余人次,其中上下外轮人员多达4万余人次,边防检查勤务繁重,口岸监管形势严峻。
与此同时,海港口岸预防和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的恐怖分子、敌对分子、犯罪分子及出入境人员、船舶携带的违禁物品、武器弹药的形势日益严峻,对于口岸安全风险隐患的排查和评估要求已经提上日程。如何顺应社会管理创新和口岸维稳的工作要求,不断提高新形势下海港口岸边防检查机关科学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前边检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
二、当前海港口岸管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海港港区、码头绝大多数采用的是限定区域管理的办法,大部分海港口岸涉外企业多,码头封闭条件普遍较差,进出口岸限定区域的人员多、车辆多、成份复杂,外来务工人员无证登轮、不按规定登轮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个别口岸限定区域内外贸码头互连,无强制性隔断,区域大、死角多,且国轮、外轮来往频繁,给执勤人员巡查、监护造成一定困难,容易被敌对势力利用潜入潜出。口岸查处敌对势力渗透工作的难度日趋增大。
三、创新海港勤务模式试点工作
笔者所在单位作为推行海港勤务创新的试点单位之一开展了《海港勤务诚信及风险评估管理系统》的机制、软件的开发建设。并编写了《海港勤务风险等级评估实施办法(讨论稿)》。海港勤务风险评估体系主要是分析海港勤务各种潜在的安全威胁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综合评定该威胁事件的风险等级,有效判定根据风险等级所需采取的执勤措施,并对其降低风险的效果进行评估。同时,根据风险评估软件既定的数据,运用网络实施分析,依照分析的结果,决定所执行的勤务模式及在此结果上所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所采取的处置预案。
其中,综合港口码头实际及借鉴全国海港口岸情况,对于执勤现场应考虑的潜在安全威胁事件从威胁对象角度分为三类十九种事件。根据港口码头执勤现场实际情况提前收集、确定危险源和辖区各港口码头保安措施,针对每一种安全威胁事件,从评估潜在安全威胁事件的后果的四方面指标(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环境污染、社会影响)和评估潜在安全威胁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五个衡量指标(安全威胁事件的可信度、目标的出现或暴露的频率、目标的可接近性、安防体系的完善性、目标的承受能力)的九个方面分别为口岸辖区内各码头进行风险评估指标取值。取值由边检站指定业务部门及一线执勤人员根据《海港勤务风险等级评估实施办法(讨论稿)》中相应标准进行计算。
海港勤务风险评估系统以网上报检导出的数据为依据,根据输入的船舶情况、预先录入的涵盖了船舶自身风险因素、船舶代理风险因素、港区泊位风险因素等风险评估数值,根据计算公式完成对出入境船舶风险等级的评估,确定潜在安全威胁事件的风险等级,安全威胁事件的风险等级按国际惯例划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
根据第一次风险评估的结果和边检站对于勤务的要求标准提出船方、港方和边检站方面三方的勤务模式,实施相对应的监护、巡查勤务和保安措施。并针对勤务模式进行第二次评估,直到评估结果符合边检站制定的勤务标准。同时根据评定出的风险等级实施处置突发事件预案准备。检查人员依据系统评估结果做出相应警力部署,合理调配警力,依据风险系数,对船舶采取不同的服务和管控措施,确保船舶在港安全,营造良好的口岸秩序。海港勤务风险评估系统为调整执勤监管提供了科学依据。构建的船舶风险等级情况信息库,既可进行综合查询,又保存了船舶的重要资料。
四、风险评估系统在全国海港边防检查站的应用思路
一是创新科技手段,催生现代警务机制形成。
随着高科技在边防检查工作中的普遍使用,实施科技管港成为有效提升海港口岸边检管控工作能力的必由之路。海港勤务风险评估系统可以有效整合各边检站现有的DMS和视频监控系统等信息化手段,通过信息采集录入、网上研判、网上评估、网上批量查控,建立集手续办理、船舶监护、登轮管理、锚地管控于一体的海港边检综合信息管理平台,进一步提升口岸管控能力和部队核心战斗力,实现对海港口岸动态防控、动态勤务、动态指挥。
在充分依托海港勤务风险评估系统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各边检站可以实现网上受理、网上办证、网上查询、网上监督、网上考评等服务功能,创新边检行政管理,拓宽公共服务渠道,为海港服务对象提供科技便捷服务。
海港勤务风险评估系统在应用中按各边检站港口码头实际进行风险取值,对于新建限定区域码头和一些历史较长、封闭性较差的码头在船方、港方和边检站方面的勤务安排上加以区分,摆脱了盲目投入警力的现状。
二是创新勤务机制,实现口岸勤务—体化。
海港勤务风险评估系统不仅是对边检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一次创新,也给海港勤务改革提供了一个平台。运行海港勤务风险评估机制,建立起以船体检查为主要手段,巡查巡视为辅助管理的勤务模式,从船舶出入境的源头上对打击恐怖分子、敌对分子、犯罪分子及出入境人员、船舶携带违禁物品、武器弹药起到威慑与遏制作用,解放和节约警力、提高效能。
在推行分区域管理勤务模式的基础收,可按照扁平化指挥要求,改革海港边检站机构设置,打破执勤业务科队编制设置,构建以指挥中心为枢纽,辐射综合勤务室、科队联勤为终端的指挥体系。将原船舶检查办证科、巡查科、情报法制科等业务科队的警力、职责、任务等进行重新整合,单独成立集船舶手续办理、证件签发、执法办案、巡查处突、查验调研、提供服务等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执勤科队,由指挥中心统一调度,进行垂直管理,警力向一线倾斜,实现勤务—体化。形成“电子门禁管点、巡查巡视管线、视频监控管面、警企联动管区域”的新型勤务模式,动态调整警力部署,服务企业发展、提升口岸管控能力。
【关键词】海港勤务;模式;科学管理;创新
【中图分类号】C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672—5158(2012)08—0317-02
“海港勤务风险评估”作为分析海港勤务各种潜在的安全威胁事件的有效手段,在综合评定威胁事件的风险等级的基础上,能够为有效落实海港勤务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并能有针对性的加强不同环境或不同时期的船舶安全管理,使得管理前移、服务前移,达到服务与管控并重,口岸安全畅通的管理效果。
一、建立海港勤务风险评估机制是新形势下的需要
新形势下,全国各对外开放港口规模日渐扩大,功能显著提升,设施日趋完善,港口货物、旅客吞吐能力惊人增长。笔者所在边检站辖区内多为修造船企业码头,具有在港船舶停靠时间长、登轮作业人数多,且人员成分复杂的特殊勤务特点,日均出入口岸限定区域人员达7万余人次,其中上下外轮人员多达4万余人次,边防检查勤务繁重,口岸监管形势严峻。
与此同时,海港口岸预防和打击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秩序的恐怖分子、敌对分子、犯罪分子及出入境人员、船舶携带的违禁物品、武器弹药的形势日益严峻,对于口岸安全风险隐患的排查和评估要求已经提上日程。如何顺应社会管理创新和口岸维稳的工作要求,不断提高新形势下海港口岸边防检查机关科学管理水平已成为当前边检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
二、当前海港口岸管控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海港港区、码头绝大多数采用的是限定区域管理的办法,大部分海港口岸涉外企业多,码头封闭条件普遍较差,进出口岸限定区域的人员多、车辆多、成份复杂,外来务工人员无证登轮、不按规定登轮的现象时有发生;此外个别口岸限定区域内外贸码头互连,无强制性隔断,区域大、死角多,且国轮、外轮来往频繁,给执勤人员巡查、监护造成一定困难,容易被敌对势力利用潜入潜出。口岸查处敌对势力渗透工作的难度日趋增大。
三、创新海港勤务模式试点工作
笔者所在单位作为推行海港勤务创新的试点单位之一开展了《海港勤务诚信及风险评估管理系统》的机制、软件的开发建设。并编写了《海港勤务风险等级评估实施办法(讨论稿)》。海港勤务风险评估体系主要是分析海港勤务各种潜在的安全威胁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综合评定该威胁事件的风险等级,有效判定根据风险等级所需采取的执勤措施,并对其降低风险的效果进行评估。同时,根据风险评估软件既定的数据,运用网络实施分析,依照分析的结果,决定所执行的勤务模式及在此结果上所可能发生突发事件所采取的处置预案。
其中,综合港口码头实际及借鉴全国海港口岸情况,对于执勤现场应考虑的潜在安全威胁事件从威胁对象角度分为三类十九种事件。根据港口码头执勤现场实际情况提前收集、确定危险源和辖区各港口码头保安措施,针对每一种安全威胁事件,从评估潜在安全威胁事件的后果的四方面指标(人员伤亡、经济损失、环境污染、社会影响)和评估潜在安全威胁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的五个衡量指标(安全威胁事件的可信度、目标的出现或暴露的频率、目标的可接近性、安防体系的完善性、目标的承受能力)的九个方面分别为口岸辖区内各码头进行风险评估指标取值。取值由边检站指定业务部门及一线执勤人员根据《海港勤务风险等级评估实施办法(讨论稿)》中相应标准进行计算。
海港勤务风险评估系统以网上报检导出的数据为依据,根据输入的船舶情况、预先录入的涵盖了船舶自身风险因素、船舶代理风险因素、港区泊位风险因素等风险评估数值,根据计算公式完成对出入境船舶风险等级的评估,确定潜在安全威胁事件的风险等级,安全威胁事件的风险等级按国际惯例划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
根据第一次风险评估的结果和边检站对于勤务的要求标准提出船方、港方和边检站方面三方的勤务模式,实施相对应的监护、巡查勤务和保安措施。并针对勤务模式进行第二次评估,直到评估结果符合边检站制定的勤务标准。同时根据评定出的风险等级实施处置突发事件预案准备。检查人员依据系统评估结果做出相应警力部署,合理调配警力,依据风险系数,对船舶采取不同的服务和管控措施,确保船舶在港安全,营造良好的口岸秩序。海港勤务风险评估系统为调整执勤监管提供了科学依据。构建的船舶风险等级情况信息库,既可进行综合查询,又保存了船舶的重要资料。
四、风险评估系统在全国海港边防检查站的应用思路
一是创新科技手段,催生现代警务机制形成。
随着高科技在边防检查工作中的普遍使用,实施科技管港成为有效提升海港口岸边检管控工作能力的必由之路。海港勤务风险评估系统可以有效整合各边检站现有的DMS和视频监控系统等信息化手段,通过信息采集录入、网上研判、网上评估、网上批量查控,建立集手续办理、船舶监护、登轮管理、锚地管控于一体的海港边检综合信息管理平台,进一步提升口岸管控能力和部队核心战斗力,实现对海港口岸动态防控、动态勤务、动态指挥。
在充分依托海港勤务风险评估系统信息平台的基础上,各边检站可以实现网上受理、网上办证、网上查询、网上监督、网上考评等服务功能,创新边检行政管理,拓宽公共服务渠道,为海港服务对象提供科技便捷服务。
海港勤务风险评估系统在应用中按各边检站港口码头实际进行风险取值,对于新建限定区域码头和一些历史较长、封闭性较差的码头在船方、港方和边检站方面的勤务安排上加以区分,摆脱了盲目投入警力的现状。
二是创新勤务机制,实现口岸勤务—体化。
海港勤务风险评估系统不仅是对边检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一次创新,也给海港勤务改革提供了一个平台。运行海港勤务风险评估机制,建立起以船体检查为主要手段,巡查巡视为辅助管理的勤务模式,从船舶出入境的源头上对打击恐怖分子、敌对分子、犯罪分子及出入境人员、船舶携带违禁物品、武器弹药起到威慑与遏制作用,解放和节约警力、提高效能。
在推行分区域管理勤务模式的基础收,可按照扁平化指挥要求,改革海港边检站机构设置,打破执勤业务科队编制设置,构建以指挥中心为枢纽,辐射综合勤务室、科队联勤为终端的指挥体系。将原船舶检查办证科、巡查科、情报法制科等业务科队的警力、职责、任务等进行重新整合,单独成立集船舶手续办理、证件签发、执法办案、巡查处突、查验调研、提供服务等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执勤科队,由指挥中心统一调度,进行垂直管理,警力向一线倾斜,实现勤务—体化。形成“电子门禁管点、巡查巡视管线、视频监控管面、警企联动管区域”的新型勤务模式,动态调整警力部署,服务企业发展、提升口岸管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