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击:出口恢复增长

来源 :中国联合商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n42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2010年新年伊始,如何消除去年积留下来的“顽疾”,如何巩固已处于上升姿态的出口贸易业,如何重回2008年8.9%的全球贸易市场份额阵地,保持外贸业上升趋势,成为众之关注的焦点。
  
  2009年11月外贸转正的数据一出,众人哗然。
  作为国民经济的三驾马车组成部分之一,外贸出口业可谓是牵一发动全身,关系着我国的经济命脉。在刚刚过去的一年,中国遭受了美国限制中国轮胎进口的“特保案”和各种反倾销投诉。坚守阵地,捍卫外贸权利,并打响外贸出口第一炮迫在眉睫。
  在2010年新年伊始,如何消除去年积留下来的“顽疾”,如何巩固已处于上升姿态的出口贸易业,如何重回2008年8.9%的全球贸易市场份额阵地,保持外贸业上升趋势,成为众之关注的焦点。
  
  顽疾难消 阵地不坚
  
  在2009年的倒数第二天的30日,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最终批准对中国产石油钢管征收约10%~16%的关税,这是迄今为止美对华贸易制裁的最大一起案件。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的表决意味着美国商务部于11月24日公布的对中国钢管征收10.36%~15.78%反补贴税的裁决获通过,该裁决随即将正式生效。
  该新闻一出,我国呼声四野,有人认为,这种举动对我国本来就萎缩的出口贸易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由此记者想起在2009年9月1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批准对中国轮胎的特保制裁案。从9月26日起,美国对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小轿车和轻型卡车轮胎实施为期3年的惩罚性关税,即在现有4%税率的基础上,第一年增加35%,第二年增加30%,第三年增加25%的关税。
  “它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了贸易保护的代名词。”业内专家表示。
  2009年,金融风暴导致全球各地减少进口份额,以此造成出口萎缩,加上各地贸易保护越来越风行,反倾销税和反补贴税案增加,使我国出口业卡在了一个进出两难的境地,贸易额直线下降。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来看,2007年中国出口总额为1.22亿美元;2008年为1.43万亿美元,占全球第二;而在2009年前8个月,中国出口出现了历史上连续10个月的负增长。悲观者预计,2009年全年出口将出现同比17%的下降。
  在外部需求急剧萎缩的背景下外资投资额也分别下降。从外资投资情况来看,2009年1-10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18163家,同比下降20.11%;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08.71亿美元,同比下降12.61%。
  根据申银万国的预计,2007年进出口对经济增长贡献为2.8%,2008年预计为1.5%,而2009年这一贡献预计下降到0.5%。
  有专家表示,“反补贴税和反倾销税是阻止我国贸易发展的一个难以消除的顽疾。在此基础上,只有加强自身的实力才是抵消外部‘侵略’的唯一出路。”
  
  贸易回暖 出口上升
  
  随着外贸业寒冰期的渐行渐远,春天缓缓走来。
  商务部副部长钟山近日表示,只要不发生重大变化,2010年中国进出口实现恢复性增长是完全可能的。从2009年来看,中国产品在全球市场份额估计在9%左右,预计全年出口很有可能超过德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
  但是,外围经济恢复状况和国际贸易保护主义仍将是牵动中国外贸出口形势的两大不可忽视的变数。相关数据显示,由于美、欧、日三国(地区)占我国出口的权重分别为18.14%、19.89%及7.48%,这三者需求的变化对中国出口起到决定性作用。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说,外围经济的不断复苏将刺激出口持续向好。
  中金公司的研究报告中指出,OECD领先指标的走势向好,预示了欧美发达国家的复苏趋势在未来3-6个月将进一步持续,而出口新增订单逐步改善、人民币有效汇率随美元贬值也是利好因素。
  中国产品占全球贸易市场份额由1995年的2.9%上升至2008年的8.9%。哈继铭指出,伴随着出口市场份额上升、中国企业定价权提高,有利于出口结构进一步升级,尤其是中国机械设备的全球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扩大。
  但由于全球经济回暖的基础并不稳固,二次探底的可能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国出口的复苏进程。业内专家表示。
  尽管存在不确定性,受访人士却认为中国经济在2010年恢复增长的大趋势已成定势。
  摩根士丹利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王庆认为,2010年中国GDP增长将达到10%,并认为增长动力将会变得更加平衡。
  “未来,随着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投资、消费、出口这三驾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马车分布将更加均衡。”招商银行分析师刘俊郁认为。
  从绝对水平来看,出口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仍需要较长的时间,但2010 年我国外贸情况将不会出现如2009年一般大幅拉低GDP的情况。刘俊郁说道。
其他文献
房子,一直是众多蜗居者心中的一个痛。日前,又有专家触动了民众那根敏感脆弱的神经。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做客中国经济网时说,汽车、房地产作为我国整个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不但一点也不能动摇,而且还要进一步发展。(1月19日 《广州日报》)   之所以一点也不能动摇,是因为它们的关联度高。姚景源说,“房地产上游可以拉动钢铁、水泥,还可以一直拉动到家用电器,甚至纺织业也被它拉动了。家里新买一个房子,要换一
期刊
扩大内需,一个长久命题,一个急迫任务。此处没有硝烟,却是战场。  2009,中国经济走过了极为不平凡的一年,在保卫经济的“狙击战”中,率先实现企稳向好。眺望2010年,“促消费”、“保民生”、“城镇化”、“调结构”等成为高频词汇,中国经济内需启动路线正在逐步清晰,在大规模的投资隐退后,消费能否补位?阻碍内需的关键原因是哪些?改善内需、刺激消费的节点在哪里?这些已是摆在我们眼前的现实问题。一场内需“
期刊
要了解今后十年中国的经济动向,就必须了解现在或十年内,经济方面正在或即将产生哪些趋势性变化。我认为,要把握未来十年的中国经济走向,就要办好6件事。  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2008年6月8日,国务院颁布了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这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个迟到的改革,对中国的意义非常深远。中国现有耕地18亿亩,林地25亿亩,这一数字还不包括国有的林地。因为现在是包山到户,林权70年不变,意味着可以今
期刊
黄恒学:中国面临第二次大的发展  由北京大学公共经济管理研究中心、中国证券报、西南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恒屹投资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第二届中国资本成长论坛”于2009年12月26日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  会议的主题是2010全球经济:“后危机”还是“危机后”?北京大学公共经济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黄恒学在开幕致词中认为:中国现在面临一个巨大的转折的机会,面临着第二次改革开放,第二次大的发
期刊
如何扭转国际市场的负面情绪?如何利用全球经济复苏的机会来加快财政改革的速度与消费者和投资者信心的恢复步伐?2009年岁末,希腊央行指出,重振市场信心已成为希腊政府的当务之急。  与其他国家不同,希腊经济困境的源头不在银行业。2009年,希腊银行通过资本市场融资,资本充足率由10.7%上升到13.2%。但是,由于欧洲央行将逐渐取消注入流动性的危机应对措施,希腊银行被要求拓展其他融资渠道。希腊经济何时
期刊
信贷和投资给2009年中国经济立下汗马功劳,2010年虎年中,信贷能给中国经济带来虎虎生机吗?    轻装上阵,信贷亮剑    2010年中国经济阵地战依旧坎坷。  “2009年是经济最困难的一年,2010年将是最复杂的一年,明年我国经济发展不确定因素还很多。”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侯云春在2009年12月28日召开的“2010中国经济展望高峰论坛”上指出。  通胀,高失业率和金融风险等都是阵
期刊
如果将第一、二、三产业比做陆、海、空三军的话,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就好像是我国经济的“陆、海、空”三军配比失衡,而且这种失衡还不仅体现在数量上,更体现在战略布局上,甚至体现在军需给养的供给与战略成果上的不协调。    2009年1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北京中南海紫光阁接受新华社记者独家专访时表示,明年的投资力度不减,但其内涵要发生变化,就是要更加重视发展社会事业,更加重视
期刊
美联储提出推行退出策略新举措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2009年12月28日推出一项针对银行的定期存款工具提案,此举可回收银行系统中的过量货币,被认为是美联储“退出策略”的一部分。  根据这项提案,美联储将向银行推出一种支付利息的“定期存款”,吸引银行把资金存入美联储,而不是使之回流到经济当中,以防止通货膨胀压力抬头。据悉,这项新提案将会有30天的征求意见期,之后将正式实施。  为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
期刊
以义乌小商品、温州制造为代表的浙商通过几年财富积累,已经成为中国民营经济中极为重要的资本力量。据了解,浙江现有年产值亿元以上的私营企业334家,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3348户。浙江省个私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出口创汇额、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户数等多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不可否认,浙商在早期财富积累过程中凝聚了勤劳肯干勇于突破的进步价值,并且引来相当艳羡的目光
期刊
2009年11月11日,江西省新余市被正式命名为“国家新能源科技示范城”,这是我国批准建设的第一个以新能源产业为核心的科技示范城。这一重磅消息如同激起的惊天巨浪,引起国内外众多媒体高度关注。  这也是继今年6月被科技部正式确定为国家硅材料及光伏应用产业基地后,新余市在新能源产业发展中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也昭示着新余新能源产业将迎来新一轮的跨越式发展机遇。  目前,新余正以光伏产业、风电产业和节能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