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号召全党将“三农”工作重心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强调必须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乡村振兴主体是谁?村财政收入哪里来? 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在哪里? 乡村人才怎么振兴? 如何通过村级组织振兴实现治理有效?《当代县域经济》邀请到福建农林大学教授,福建省扶贫协会、扶贫基金会常务副会长游祖勇博士坐堂本刊“专家智库”,与广大读者分享他的精彩观点。
乡村振兴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已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专章编制,政策力度和含金量,前所未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县(市、区、旗)、乡(镇)、村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乡村振兴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
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必须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在2018年至2020年3个中央一号文件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指导下,国家相关各部委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指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文件及其方案,开展了改革试点并细化了支持政策,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尽快落地见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市、县也陆续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及其指导意见,明确了各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思路、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近三年来,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其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一些改革试点和重大行动计划也在积极有序推进,为下一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应该看到,各级更多是忙于决策、部署,工作推进中上下一个套路现象还不少,真正要形成使规划和政策四脚落地的体制机制,还需要脚踩乡土、心系村民,坚持不懈地大胆实践、探索创新。
乡村振兴主体是谁?
必须让农民自觉行动起来
在改革开放前,特别是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村庄,乡村发展、建设是由村领导班子领着村民干,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乡村道路建设、小学幼儿园创办等,都由村民出工出力。有村办企业的一些地方,村企一体,亦工亦农亦村,农民的主体地位还是有所体现。而目前,在不少村庄,一方面农民外出多了,满村子见不着几个青壮年,年轻人留在村里会被认为没出息,宁愿在城里呆着啃老,也不想回村做点事;另一方面,有些地方村里一些村建项目,不管是上级补助支持的,还是村集体自筹的,大多必须招投标,请外来工程队,村民反而成了看客,甚至少数村民认为是村干部的工程,在征拆时村民更多考虑自身利益,把公园绿化做到村民家门口,都有点不理解、不怎么配合,积极主动的就更少了。因此,乡村振兴中,把群众动员、组织起来是个关键,也是个难题。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抓乡村振兴必须强化新时代的群众工作,必须宣传发动群众,走群众路线,让村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在乡村振兴推进中,农民的思想准备不足、主体意识不到位,主体地位就难以落实,对振兴乡村任何政策的不理解,都可能影响积极性和创造力。因此,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必须依靠村民集体的力量,农民主体不是农民个人的主体,要将农民组织起来才可能成为主体。必须动员群众,让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和实施。村民参与办成一件好事,会激励村民办更多好事。既然国家已经向农村转移了很多资源,而且都是用于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和乡村产业发展上,为什么不更多地让群众了解、让群众参与?要相信村干部,相信村民,相信村集体,只有建设一个村民积极参与、具有内生活力,农民自己愿意动手建设自己幸福生活的村集体,乡村治理才会最为成功。当前国家惠农资源多,这是好事,如何将惠农资源转化为乡村治理能力,转化为高质量的农村公共品,这是一个亟需深入研究的大问题。
用什么办法来凝聚广大村民?事业发展是关键,村里搞个公园、建个老年公寓、打造个景区等,把村民召集回来,听听意见,人气就回来了。再让他们参与工程建设,积极性就来了,哪怕当个泥水工,还可以同时起到监督工程质量的作用,本村人自然有其家乡人的情结和责任感。还可以利用农村的传统风俗习惯、村民聚集日等各种机会和平台,广泛宣传发动群众,把国家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政策交给群众,把村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广大村民有了主人翁责任感,乡村振兴就有了主体力量。现在,不少地方仅仅是乡村干部当主体,甚至县、乡相关涉农部门成了主体,争取政策、督促落实、检查评比,但干部热群众不热,将事倍功半,必须扭转格局、创新机制。
村财政收入哪里来?
必须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起来
山西省汾阳市贾家庄村原党委书记邢利民总结村里发展经验时,说了一句很经典深刻的话:“干部不能有私心,集体不能没经济。”凡是集体经济发达的先进村,村财政年收入大都以千万元、亿元甚至个别的十亿元计算,而对于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村集体经济薄弱的村,村财政收入困难重重,十万元难求。有些村靠征地款中的村集体补偿部分,进行对外投资获得村财政收入,这是一个渠道,但不可多得、不可复制、不可持续。搞村办企业是一条路子,但现在来讲,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农民创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难得多,农村人才、资金都是短板。现在,有些地方探索出一种租赁经济模式,把土地从农民手里流转出来,再整理、打造、招商、出租,或者把给村集体和村民征地补偿款投入搞市场、店铺、发展乡村旅游,收益按股比分红,这类探索实践,成功和失败的案例都有,关键还是人才。还有人把村集体所有资产、资源打包注入村经济合作社或村集体注册的公司,把公司固定资产做大,再招商引资合作经营、租赁经营,这方面有不少成功案例,但關键还是村干部的公心和监管能力。 壮大村财政收入必须依靠产业兴旺,新需求就是乡村发展的新动能。市场是需求的“晴雨表”,乡村产业兴旺必须瞄准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因地因业制宜,选择适合自己的产业发展。全国各地当前正在推进特色小镇、美丽乡村、 田园综合体、山水林田湖草公园、回乡农民创业园区、智慧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既改善了人居环境,又开辟了旅游、养生养老、农耕体验、体育文化等新业态,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消费发展的新趋势,就是资本下乡的新契机,抢占先机才能在这场乡村运动中获得主动、占据优势,必须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新型经营主体,推动乡村农业升级和三产融合。必须掀起一场“乡村僵尸企业革命”,把改造升级和清理退出低产能大圈地、开而不发、建而不产的企业纳入乡村振兴目标任务,为新一轮乡村发展腾出空间。必须把握乡村发展的新规律,不能沿用传统思维、不能走老路、更不能喊口号。
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在哪里?
必须走高质高效、三产融合发展路子
农业从l.0到4.0,出现了四个较为明显的代际特征。农业1.0是以人力与畜力为主的传统农业时代,农业2.0是以隆隆作响的机械化为特征的农业工厂化时代,农业3.0是以绿色生态和信息化为支撑的农业自动化时代,农业4.0是以数字化、标准化、无人化为特征的智能农业时代。农业代际演进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技术的发展和商业模式的演替,不断推动农业从低代际向高代际发展,各代际的影响程度相应呈现此消彼长。当某一代际发展演进到一定程度时,量变引起质变,自然进入下一代际,从而实现农业代际的动态跃升。
“四个代际”特征农业,在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情况,北方地区和江浙一带已经进入二代或三代,局部地区、个别项目正在尝试第四代,但南方不少地区因丘陵地形多、耕地规模零散,仍停留在第一、二代,一些地方还是人畜耕作为主,农作物也还是传统的品种。渔业生产大多也还是停留在第二代,机械化在渔业捕捞和海产品加工中广泛应用,信息化和人工智能应用才刚刚开始。农业发展的趋势和前景在于三产融合,模式和典型案例已有不少。北京顺义区有个试点,叫分享收获。先是在海淀区试点,叫小毛驴市民农园,地点在海淀区苏家坨镇后沙涧村西,现在有400多户市民在这儿种地,每个地块30平方米,交1400元租金。如果我们按60平方米一分地的话,60平方米光租金就2800元。农园要提供相关农事服务,包括工具和有机肥,也提供点种苗,如果你再有点技术指导,还要收点技术服务费。主要是市民自己来劳动,种好种坏是他自己的事,市民搞农业是不计代价的,他就要自己种,产品拿回去送亲戚朋友。如果盖上农舍,让市民过个安静的周末和节假日,登山、骑车、钓鱼做个体育锻炼,赚钱的链条就拉长了,这就是休闲农业。这和二产农业、一产农业计算投入产出、成本收益的方式完全不一样。三产农业即休闲旅游农业的成本是不按照传统农业投入产出计算。按心情计算投入、按健康计算产出,发展这样的农业,目前看来还是有点前景,特别是丘陵地带为主的山区。而社会化生态农业本身又是中华文明传统之载体。
笔者到访过的华西村、永联村、花园村、滕头村和航民村等,他们依靠工业化积累的集体财富,科学有效地全面武装了村域农业,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但总体上赚钱的路子艰难又漫长。可如果把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美食体验,农民变工人后既领到了较高的工资又有了土地租金收入,以及农业生态效益都纳入计算,总体收入就很可观了,那就不能简单地说“农业不赚钱”了。有些农业基地,种植实现了全程监测,并采用国内先进的育种技术、绿色科学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自动喷灌技术、果蔬采收处理技术和化肥农药使用、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以及现代化、智能化营销体系等进行生产管理,提高了农产品质量、确保了信誉,打出了品牌,增加了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赚钱效应就更大了。而从国际市场变化、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带来的粮食和副食品安全来看,发展农业的道理就不是赚钱那么简单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始终都不愿意放弃门前的一亩三分地,其深意也就不难理解了。
乡村人才怎么振兴?
不拘一格选派科技、管理人才进村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委任职时,曾在全省大力推广南平的科技特派员制度,目前在全国乡村振兴中已经是一支强大的生力军。近年来从机关下派的第一书记、选派大学生村干部等,都是被实践证明为科学有效的尝试。要向广大农村输送一批既懂政策又爱“三农”的年轻干部当第一书记或大学生村干部,按其自愿可实行挂职或任职,并进行适当时间的岗前集训,任期至少三年。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也可划出一定比例从这批村干部中选拔,既为乡村振兴输送政策和人才,也为广大青年干部健康成长补上实践锻炼这一短板。
如果我们能从高校的学生社团中特别是涉农院校、专业中,让一些愿意下乡支农的高校学生,利用假期和实习阶段,带着课题和任务到乡(镇)、村去,让他们帮乡村聚人气,宣传涉农政策、指导发展现代农业,让他们引导和培育新农民意识,帮村民使用“互联网+”等等,不失为一个好的人才振兴路径。我们要关心这些愿意下乡的年轻人,让他们扎得下来、待得住,把他们的能耐和优势跟乡村的资源环境优势结合起来,构成聚人气的条件,讓乡村更有活力,与新的发展时代贴得更紧,而不至于更加落伍掉队。从内生机制来看,关键还是把外出打工的知识青年、能工巧匠、发展经济能人请回来,投入乡村振兴这个对他们来说是真正的主战场来,“十四五”期间国家仅土地出让收入(总收入额2%)7万亿元的乡村投入,必将是乡村人才振兴的机遇和大舞台,新农民将真正是个体面又赚钱的职业。
实现生态宜居从何着手?
必须统筹村域空间功能布局
乡村振兴目标要求中的生态宜居,不仅是环境卫生、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发电等,更重要的是绿水青山、蓝天白云,营造安静舒适、健康养人的地方,笔者调研过的样板村,无不是从土地整理开始展开布局。村庄再小都有个功能布局,都有个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统筹安排。说到这里,自然就要想到请高手来规划,大的概念性规划是要的,主要是与市(县、区)、乡(镇)规划衔接,避免与上位规划矛盾冲突,防止折腾。但不建议请大机构、大专家,要请最多也只能在已有初步方案基础上作个宏观指导,专家毕竟见多识广、站高看远。但必须让专家先了解这个村的自然资源、历史人文、风土人情。而对当地这方面情况的熟悉程度,大专家们可能连本地的地理先生都不如,你就别想让他在那里呆几天琢磨,就是大学里的设计机构或者当地很小的设计公司,你多找他几次都觉得烦。 因此,乡村空间布局还是要县级抓总,把每个乡、镇的大规划即概念性规划、控规做出来并公布,这样村里的蓝图就有了依据,按照这个空间布局,村干部就知道哪些地方是能碰的,哪些地方是不能碰的要留着。在这个基础上,发挥村民的集体才智,把村里一片一片的功能布局描绘出来,让村里在外学习规划、设计的大学生利用假期、节假日帮你划出来,再找个有资质的小公司,做些修改、规范、报备、报批,就可以让村干部领着村民一项一项先干起来了。先发动群众把生态功能区种上各种树、绿化起来,选什么树、谁来选、种哪里,是门科学,否则就事倍功半,甚至好心办坏事。种一片树,就确权登记一个山头,开办一个村办林场、苗圃和果园,村集体资产就慢慢做大。对农村水系的治理利用、确权登记、变资源为资产和股本,也是这样一个流程过来的。把这些资源纳入村集体名下,今后办什么都方便。至于生活空间,主要是居住区,要发动群众一起行动起来,分年度、按点线面,一点一点地美化自己的家园。生产空间的布局和利用,必须走三产融合发展之路,进入新时代,生态环境应摆在不可撼动的首要地位,必须高质量发展。乡村发展第二产业,应该更多考虑与康养、旅游、休闲农渔业等一、三产业结合起来,发展乡村休闲、康养游前景无限,关键看你怎么打造。
如何通过村级组织振兴实现治理有效?
必须选准领头雁,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组织振兴首先是组织要健全、要运转起来。村级组织的健全,不是挂在墙上写在纸上的,必须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对没有村集体经济的村庄,就根本谈不上村干部在村办企业兼职拿薪酬,这种情况下,让村干部什么赚钱的事都不干,拿着财政给予的十分有限的补助,整天在村部坐班,這恐怕很难做到,只有少数很敬业、责任心很强的才有可能。村主要干部大多是农村顶尖的能人,而我们的财政补助在大多数地方,对他们来说还真是杯水车薪,对非主要干部的补助就更少了。他们在村里不兼着干点其他的事业,家人都养不活,必须外出做点事。可离家远了,一去又是几个月,怎么保证他的履职、保证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归根结底,首要的还是农村人才怎么留得住、沉下心,这还得靠发展集体经济,假如我们村干部的月收入能达到三五千元,那情况就不一样了,这在不少地方已经变成了现实。当然,不能与笔者到访过的那些样板村比,那些村有不少的村干部年薪在20万元以上,从兼职的村办企业中领取,不在村里拿工资,大部分是村企合一,两头兼顾。村集体经济发展了,有了企业收入和村财政收入,才能在村级组织中留住人才,才能使村干部专心、用心工作。村干部队伍齐了、强了,特别是村主要干部选准了、村“两委”配好健全了,这是实现治理有效的前提。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首要。产业发展了,就能凝聚队伍、凝聚村民,而选准选好领头人和村主要干部则事关重大。村主要干部必须领着大家发展村级经济。从典型示范村的经验来看,村主要干部首先要有忠诚担当,村支书是党在农村群众中的形象,必须信党爱党,全心全意贯彻党在农村的一切决策部署,做到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说的“两头一致”,“不吃透上头,工作没准头,不吃透下头,工作没势头”。其次要有引领和超前意识,敢于“第一个吃螃蟹”,要醒得早、快一拍、领着走,要有强烈的机遇意识和危机管控意识,细作当下、深耕未来;还必须崇尚科技、矢志创新,唯才是用、关键在用。同时,要胸怀大局、立志做事,不能有私心,才能敢抓敢管,才能走得高远,要学习吴仁宝同志说的“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扎扎实实办好村里的事。要善于学习、勤于钻研,学习上级相关政策,为我发展所用;学习先进科技知识,特别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知识,为乡村治理创新所用;学习现代农村农业知识,为推进乡村高质量发展所用。村主要干部强了,村级组织才有了主心骨,村民才有了贴心人,村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有了最重要、最可靠的领头雁群体和生力军保证。
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乡村振兴主体是谁?村财政收入哪里来? 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在哪里? 乡村人才怎么振兴? 如何通过村级组织振兴实现治理有效?《当代县域经济》邀请到福建农林大学教授,福建省扶贫协会、扶贫基金会常务副会长游祖勇博士坐堂本刊“专家智库”,与广大读者分享他的精彩观点。
乡村振兴作为国家发展战略,已经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专章编制,政策力度和含金量,前所未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深化农村改革,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坚持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州、盟)、县(市、区、旗)、乡(镇)、村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行动。乡村振兴实行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党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
2020年12月28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必须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在2018年至2020年3个中央一号文件和《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指导下,国家相关各部委陆续发布了一系列指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文件及其方案,开展了改革试点并细化了支持政策,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尽快落地见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各市、县也陆续出台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及其指导意见,明确了各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思路、重点任务和实施路径,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措施。由此可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近三年来,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其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一些改革试点和重大行动计划也在积极有序推进,为下一步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应该看到,各级更多是忙于决策、部署,工作推进中上下一个套路现象还不少,真正要形成使规划和政策四脚落地的体制机制,还需要脚踩乡土、心系村民,坚持不懈地大胆实践、探索创新。
乡村振兴主体是谁?
必须让农民自觉行动起来
在改革开放前,特别是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村庄,乡村发展、建设是由村领导班子领着村民干,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乡村道路建设、小学幼儿园创办等,都由村民出工出力。有村办企业的一些地方,村企一体,亦工亦农亦村,农民的主体地位还是有所体现。而目前,在不少村庄,一方面农民外出多了,满村子见不着几个青壮年,年轻人留在村里会被认为没出息,宁愿在城里呆着啃老,也不想回村做点事;另一方面,有些地方村里一些村建项目,不管是上级补助支持的,还是村集体自筹的,大多必须招投标,请外来工程队,村民反而成了看客,甚至少数村民认为是村干部的工程,在征拆时村民更多考虑自身利益,把公园绿化做到村民家门口,都有点不理解、不怎么配合,积极主动的就更少了。因此,乡村振兴中,把群众动员、组织起来是个关键,也是个难题。没有落后的群众,只有落后的干部,抓乡村振兴必须强化新时代的群众工作,必须宣传发动群众,走群众路线,让村民群众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在乡村振兴推进中,农民的思想准备不足、主体意识不到位,主体地位就难以落实,对振兴乡村任何政策的不理解,都可能影响积极性和创造力。因此,全面推动乡村振兴,必须依靠村民集体的力量,农民主体不是农民个人的主体,要将农民组织起来才可能成为主体。必须动员群众,让群众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和实施。村民参与办成一件好事,会激励村民办更多好事。既然国家已经向农村转移了很多资源,而且都是用于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和乡村产业发展上,为什么不更多地让群众了解、让群众参与?要相信村干部,相信村民,相信村集体,只有建设一个村民积极参与、具有内生活力,农民自己愿意动手建设自己幸福生活的村集体,乡村治理才会最为成功。当前国家惠农资源多,这是好事,如何将惠农资源转化为乡村治理能力,转化为高质量的农村公共品,这是一个亟需深入研究的大问题。
用什么办法来凝聚广大村民?事业发展是关键,村里搞个公园、建个老年公寓、打造个景区等,把村民召集回来,听听意见,人气就回来了。再让他们参与工程建设,积极性就来了,哪怕当个泥水工,还可以同时起到监督工程质量的作用,本村人自然有其家乡人的情结和责任感。还可以利用农村的传统风俗习惯、村民聚集日等各种机会和平台,广泛宣传发动群众,把国家乡村振兴的目标、任务、政策交给群众,把村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调动起来,广大村民有了主人翁责任感,乡村振兴就有了主体力量。现在,不少地方仅仅是乡村干部当主体,甚至县、乡相关涉农部门成了主体,争取政策、督促落实、检查评比,但干部热群众不热,将事倍功半,必须扭转格局、创新机制。
村财政收入哪里来?
必须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起来
山西省汾阳市贾家庄村原党委书记邢利民总结村里发展经验时,说了一句很经典深刻的话:“干部不能有私心,集体不能没经济。”凡是集体经济发达的先进村,村财政年收入大都以千万元、亿元甚至个别的十亿元计算,而对于产业发展严重滞后、村集体经济薄弱的村,村财政收入困难重重,十万元难求。有些村靠征地款中的村集体补偿部分,进行对外投资获得村财政收入,这是一个渠道,但不可多得、不可复制、不可持续。搞村办企业是一条路子,但现在来讲,进入高质量发展时代,农民创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难得多,农村人才、资金都是短板。现在,有些地方探索出一种租赁经济模式,把土地从农民手里流转出来,再整理、打造、招商、出租,或者把给村集体和村民征地补偿款投入搞市场、店铺、发展乡村旅游,收益按股比分红,这类探索实践,成功和失败的案例都有,关键还是人才。还有人把村集体所有资产、资源打包注入村经济合作社或村集体注册的公司,把公司固定资产做大,再招商引资合作经营、租赁经营,这方面有不少成功案例,但關键还是村干部的公心和监管能力。 壮大村财政收入必须依靠产业兴旺,新需求就是乡村发展的新动能。市场是需求的“晴雨表”,乡村产业兴旺必须瞄准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因地因业制宜,选择适合自己的产业发展。全国各地当前正在推进特色小镇、美丽乡村、 田园综合体、山水林田湖草公园、回乡农民创业园区、智慧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既改善了人居环境,又开辟了旅游、养生养老、农耕体验、体育文化等新业态,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消费发展的新趋势,就是资本下乡的新契机,抢占先机才能在这场乡村运动中获得主动、占据优势,必须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新型经营主体,推动乡村农业升级和三产融合。必须掀起一场“乡村僵尸企业革命”,把改造升级和清理退出低产能大圈地、开而不发、建而不产的企业纳入乡村振兴目标任务,为新一轮乡村发展腾出空间。必须把握乡村发展的新规律,不能沿用传统思维、不能走老路、更不能喊口号。
未来农业发展的方向在哪里?
必须走高质高效、三产融合发展路子
农业从l.0到4.0,出现了四个较为明显的代际特征。农业1.0是以人力与畜力为主的传统农业时代,农业2.0是以隆隆作响的机械化为特征的农业工厂化时代,农业3.0是以绿色生态和信息化为支撑的农业自动化时代,农业4.0是以数字化、标准化、无人化为特征的智能农业时代。农业代际演进是一个漫长的渐进过程,技术的发展和商业模式的演替,不断推动农业从低代际向高代际发展,各代际的影响程度相应呈现此消彼长。当某一代际发展演进到一定程度时,量变引起质变,自然进入下一代际,从而实现农业代际的动态跃升。
“四个代际”特征农业,在不同地区存在不同的情况,北方地区和江浙一带已经进入二代或三代,局部地区、个别项目正在尝试第四代,但南方不少地区因丘陵地形多、耕地规模零散,仍停留在第一、二代,一些地方还是人畜耕作为主,农作物也还是传统的品种。渔业生产大多也还是停留在第二代,机械化在渔业捕捞和海产品加工中广泛应用,信息化和人工智能应用才刚刚开始。农业发展的趋势和前景在于三产融合,模式和典型案例已有不少。北京顺义区有个试点,叫分享收获。先是在海淀区试点,叫小毛驴市民农园,地点在海淀区苏家坨镇后沙涧村西,现在有400多户市民在这儿种地,每个地块30平方米,交1400元租金。如果我们按60平方米一分地的话,60平方米光租金就2800元。农园要提供相关农事服务,包括工具和有机肥,也提供点种苗,如果你再有点技术指导,还要收点技术服务费。主要是市民自己来劳动,种好种坏是他自己的事,市民搞农业是不计代价的,他就要自己种,产品拿回去送亲戚朋友。如果盖上农舍,让市民过个安静的周末和节假日,登山、骑车、钓鱼做个体育锻炼,赚钱的链条就拉长了,这就是休闲农业。这和二产农业、一产农业计算投入产出、成本收益的方式完全不一样。三产农业即休闲旅游农业的成本是不按照传统农业投入产出计算。按心情计算投入、按健康计算产出,发展这样的农业,目前看来还是有点前景,特别是丘陵地带为主的山区。而社会化生态农业本身又是中华文明传统之载体。
笔者到访过的华西村、永联村、花园村、滕头村和航民村等,他们依靠工业化积累的集体财富,科学有效地全面武装了村域农业,实现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但总体上赚钱的路子艰难又漫长。可如果把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美食体验,农民变工人后既领到了较高的工资又有了土地租金收入,以及农业生态效益都纳入计算,总体收入就很可观了,那就不能简单地说“农业不赚钱”了。有些农业基地,种植实现了全程监测,并采用国内先进的育种技术、绿色科学栽培技术、水肥一体化自动喷灌技术、果蔬采收处理技术和化肥农药使用、食品安全追溯系统,以及现代化、智能化营销体系等进行生产管理,提高了农产品质量、确保了信誉,打出了品牌,增加了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赚钱效应就更大了。而从国际市场变化、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带来的粮食和副食品安全来看,发展农业的道理就不是赚钱那么简单了,中国农民几千年来始终都不愿意放弃门前的一亩三分地,其深意也就不难理解了。
乡村人才怎么振兴?
不拘一格选派科技、管理人才进村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委任职时,曾在全省大力推广南平的科技特派员制度,目前在全国乡村振兴中已经是一支强大的生力军。近年来从机关下派的第一书记、选派大学生村干部等,都是被实践证明为科学有效的尝试。要向广大农村输送一批既懂政策又爱“三农”的年轻干部当第一书记或大学生村干部,按其自愿可实行挂职或任职,并进行适当时间的岗前集训,任期至少三年。公务员、事业单位招考也可划出一定比例从这批村干部中选拔,既为乡村振兴输送政策和人才,也为广大青年干部健康成长补上实践锻炼这一短板。
如果我们能从高校的学生社团中特别是涉农院校、专业中,让一些愿意下乡支农的高校学生,利用假期和实习阶段,带着课题和任务到乡(镇)、村去,让他们帮乡村聚人气,宣传涉农政策、指导发展现代农业,让他们引导和培育新农民意识,帮村民使用“互联网+”等等,不失为一个好的人才振兴路径。我们要关心这些愿意下乡的年轻人,让他们扎得下来、待得住,把他们的能耐和优势跟乡村的资源环境优势结合起来,构成聚人气的条件,讓乡村更有活力,与新的发展时代贴得更紧,而不至于更加落伍掉队。从内生机制来看,关键还是把外出打工的知识青年、能工巧匠、发展经济能人请回来,投入乡村振兴这个对他们来说是真正的主战场来,“十四五”期间国家仅土地出让收入(总收入额2%)7万亿元的乡村投入,必将是乡村人才振兴的机遇和大舞台,新农民将真正是个体面又赚钱的职业。
实现生态宜居从何着手?
必须统筹村域空间功能布局
乡村振兴目标要求中的生态宜居,不仅是环境卫生、污水处理、垃圾收集发电等,更重要的是绿水青山、蓝天白云,营造安静舒适、健康养人的地方,笔者调研过的样板村,无不是从土地整理开始展开布局。村庄再小都有个功能布局,都有个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统筹安排。说到这里,自然就要想到请高手来规划,大的概念性规划是要的,主要是与市(县、区)、乡(镇)规划衔接,避免与上位规划矛盾冲突,防止折腾。但不建议请大机构、大专家,要请最多也只能在已有初步方案基础上作个宏观指导,专家毕竟见多识广、站高看远。但必须让专家先了解这个村的自然资源、历史人文、风土人情。而对当地这方面情况的熟悉程度,大专家们可能连本地的地理先生都不如,你就别想让他在那里呆几天琢磨,就是大学里的设计机构或者当地很小的设计公司,你多找他几次都觉得烦。 因此,乡村空间布局还是要县级抓总,把每个乡、镇的大规划即概念性规划、控规做出来并公布,这样村里的蓝图就有了依据,按照这个空间布局,村干部就知道哪些地方是能碰的,哪些地方是不能碰的要留着。在这个基础上,发挥村民的集体才智,把村里一片一片的功能布局描绘出来,让村里在外学习规划、设计的大学生利用假期、节假日帮你划出来,再找个有资质的小公司,做些修改、规范、报备、报批,就可以让村干部领着村民一项一项先干起来了。先发动群众把生态功能区种上各种树、绿化起来,选什么树、谁来选、种哪里,是门科学,否则就事倍功半,甚至好心办坏事。种一片树,就确权登记一个山头,开办一个村办林场、苗圃和果园,村集体资产就慢慢做大。对农村水系的治理利用、确权登记、变资源为资产和股本,也是这样一个流程过来的。把这些资源纳入村集体名下,今后办什么都方便。至于生活空间,主要是居住区,要发动群众一起行动起来,分年度、按点线面,一点一点地美化自己的家园。生产空间的布局和利用,必须走三产融合发展之路,进入新时代,生态环境应摆在不可撼动的首要地位,必须高质量发展。乡村发展第二产业,应该更多考虑与康养、旅游、休闲农渔业等一、三产业结合起来,发展乡村休闲、康养游前景无限,关键看你怎么打造。
如何通过村级组织振兴实现治理有效?
必须选准领头雁,切实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组织振兴首先是组织要健全、要运转起来。村级组织的健全,不是挂在墙上写在纸上的,必须体现在实际工作中。对没有村集体经济的村庄,就根本谈不上村干部在村办企业兼职拿薪酬,这种情况下,让村干部什么赚钱的事都不干,拿着财政给予的十分有限的补助,整天在村部坐班,這恐怕很难做到,只有少数很敬业、责任心很强的才有可能。村主要干部大多是农村顶尖的能人,而我们的财政补助在大多数地方,对他们来说还真是杯水车薪,对非主要干部的补助就更少了。他们在村里不兼着干点其他的事业,家人都养不活,必须外出做点事。可离家远了,一去又是几个月,怎么保证他的履职、保证村级组织的正常运转?归根结底,首要的还是农村人才怎么留得住、沉下心,这还得靠发展集体经济,假如我们村干部的月收入能达到三五千元,那情况就不一样了,这在不少地方已经变成了现实。当然,不能与笔者到访过的那些样板村比,那些村有不少的村干部年薪在20万元以上,从兼职的村办企业中领取,不在村里拿工资,大部分是村企合一,两头兼顾。村集体经济发展了,有了企业收入和村财政收入,才能在村级组织中留住人才,才能使村干部专心、用心工作。村干部队伍齐了、强了,特别是村主要干部选准了、村“两委”配好健全了,这是实现治理有效的前提。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首要。产业发展了,就能凝聚队伍、凝聚村民,而选准选好领头人和村主要干部则事关重大。村主要干部必须领着大家发展村级经济。从典型示范村的经验来看,村主要干部首先要有忠诚担当,村支书是党在农村群众中的形象,必须信党爱党,全心全意贯彻党在农村的一切决策部署,做到华西村老书记吴仁宝说的“两头一致”,“不吃透上头,工作没准头,不吃透下头,工作没势头”。其次要有引领和超前意识,敢于“第一个吃螃蟹”,要醒得早、快一拍、领着走,要有强烈的机遇意识和危机管控意识,细作当下、深耕未来;还必须崇尚科技、矢志创新,唯才是用、关键在用。同时,要胸怀大局、立志做事,不能有私心,才能敢抓敢管,才能走得高远,要学习吴仁宝同志说的“有福民先享,有难官先当”,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扎扎实实办好村里的事。要善于学习、勤于钻研,学习上级相关政策,为我发展所用;学习先进科技知识,特别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知识,为乡村治理创新所用;学习现代农村农业知识,为推进乡村高质量发展所用。村主要干部强了,村级组织才有了主心骨,村民才有了贴心人,村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才有了最重要、最可靠的领头雁群体和生力军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