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喜簪花,是往昔时光的美好记忆之一。然而,不仅鲜花,玲珑小巧的水果也样可以构成女性的鬓边风情。新果初熟之时,选一对并蒂果,亲手做成步摇的垂坠,在唐宋时代,曾是闺中多饶情致的风气。
当一位中国古代女性将各色头饰装点上云髻之时,步摇几乎是绝对不可缺席的主演明星。东汉刘熙《释名》如此定义:“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也。”因为簪头垂有珠子串成的挂络——或称流苏、挑牌,会随着插簪人的行动不停轻摇,于是名之为“步摇”。历代艺术表现与出土文物中,带有串珠流苏的花簪现影的频率极高,这些步摇在造型、纹样组合乃至寓意上的缤纷多变,灵活无定,显示出中国古人无与伦比的想象力以及高度自由、不受拘束的创造力。
步摇中,最常见的造型为钗头嵌接一只金、玉、水晶做的凤、鸾、雁等飞禽,呈展翅翱翔之姿,鸟喙里垂下珠串流苏。金或玉的花朵、云头昂起在钗端,其下悬吊坠饰,也是广受喜爱的流行款式。不过,古代的簪钗取材广泛,简直没有任何约束,匠人们兴之所至,几乎能将一切物件转化成钗花的主题。其中,采用戟、钺、锤等兵器造型的花簪,大约尤其衬出我们今人在饰物设计上的缺乏胆量,如《儿女英雄传》里就写道,安太太“戴着一枝方天戟,拴着八颗大东珠的、大腰节坠角的小挑(即小珠串)”。此外,僧人使用的带环锡杖,仪仗中使用的挑杆,甚至龙头拐杖、竹杖,也——化成秀簪,飞上女性们的乌髻。明代定陵甚至出土了以金铸、玉琢的乌龟为钗头花饰的步摇,显然是寓意长寿,乌龟的龟甲以宝石或圆珠嵌就,口内衔着宝石串成的短挂络,憨态可掬。
至于吊在这些千姿百态的步摇钗下的流苏,那就愈加地随心所欲、活泼多趣,成了人们尽情挥洒才气的舞台。突出佳例为现藏首都博物馆的一件清代螺丝凤鸟纹步摇,凤喙所衔竟是一只金质鹦鹉笼,笼架上立有鹦鹉一只,足扣金链,甚至不忘将一对鸟食罐分置两旁。试想一位女性的髻侧始终有个袖珍的鹦鹉笼不安分地悄晃,任谁看到眼里,也要不禁莞尔。
同样迷人的还有朱家溍《故宫退食录》中所记往事:他的夫人赵仲巽有一位被下人呼为“五老爷”的女性长辈,善于培种袖珍葫芦。有一次结得了一个长仅三分多的小葫芦,赵仲巽就出主意,到玉作坊定制一根竹杖形的碧玉簪,然后由金店打一条赤金绦带,一端以圆环套在小葫芦的腰处,另一端挂于碧玉簪头,由此形成个带小葫芦坠的独特玉步摇,将苏东坡“杖头惟挂一葫芦”的诗句予以形象化的再现。这则记载可谓显示了传统“高级定制”的雅与奢,顾客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让玉作坊、金店打造只此一件、别无重复的首饰。店家也会有各种现成主题提供给顾客,如以飞雁为钗头花,意味着“雁塔题名”,适合夫或子参加科举考试的女性主顾。不过,文化修养高、富有艺术才华的人士往往自行设计步摇的纹样与寓意,然后交由珠宝工匠依式巧造。
并且,女性们也不肯完全地依赖匠人。她们擅长女红,心灵手巧,所以时常利用各种成本低廉、宜于操作的材料,自己动手串制吊坠,缠挂在簪、钗头上,这样让鬓边风光不断更新,永不呆板。如果一位女性祈求早日生子,往往会将金、玉乃至犀角、玳瑁材质的花钱挂在钗头,据说这种花钱有“宜男”之兆。清时,北京的花市出售一种红丝球,茶杯大小的球体内藏有一个小铃,女性们就非常喜欢买入这种红丝球,然后亲手将其吊在钗头。于是,艳红的球儿在半空晃荡,映得粉面愈加娇艳,同时球中的小铃轻轻发出清响,女性那样行来的时候,一定别有一番风韵。
实际上,随着季节的变化、节日的轮转,女性们需按习俗在钗头缠吊各种带有相应主题的坠饰,这使得她们的髻畔鬓边一点不会单调,新颖的小饰物依次显影,韵味悠悠。
正月十五元宵节,吊坠应由“灯球”即小灯笼组成。女性把这些小灯笼挑在钗头,形成独特的上元节专款步摇。
立春时,则悬挂金箔、银箔或彩帛、彩纸剪成的小幡条,成簇飘在钗梁下的幡信随轻风舞动,让大家更能产生春意将至之感。
春天到来,百花盛开,此际时兴在钗头挑戴小花篮,以此应和当前季节的特点。
端午节时,绽放在钗头的小饰物更是热闹。其中最不可少的是符袋儿,袋内盛有道士施过法咒的符录与朱砂,据说可以避邪。宋代的高档符袋为珠袋,用金丝或银丝串系珍珠编成,实为精美的工艺品。非常珍贵的是,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中真的出土了一枚宋代珠袋,袋内有朱砂包,用银丝挂在一支金钗上,就插在墓主周氏的头部。明代万历皇帝的皇后即孝靖皇后入葬时,发髻上插有根梅花头银簪,簪头也挂有一个纱袋,内盛朱砂,考古出土时纱袋依然完好。
就在这一“随手自制主题型步摇”的传统中,聪慧的女性们开创了将小巧果实吊上钗头的做法——明代宫中,正月时,讲究以豌豆大的小葫芦吊在钗头。
宋人侯寘作有《清平乐》词一首,题为“咏橄榄灯球儿”,从词中可知,当时的女性把金箔、彩帛、彩纸等剪碎,贴在橄榄果的表面上形成花纹,这样让橄榄果转变成小彩灯笼的形象。然后用绒线吊住,系挂到簪钗头,在乌鬓边晃荡,为女性添媚,也为元宵灯节增添狂欢的喜气。
唐宋时代,女性还时兴把些小巧的鲜果直接挂到钗头,包括梅子、青杏,以此方式庆祝春去夏来,果实成熟。当时荔枝属于高档水果,于是荔枝上市之时,钗头挂荔枝也成了时尚。有个闺中约定俗成的规律是,无论是挂哪种果子,一定要取并蒂的小果作为吊坠,以此祈愿美满和谐的婚姻归宿。
由于荔枝谐音“利市”,又恰在端午节时上市,所以,在宋代,女性插戴垂着成双荔枝的“自制步摇”,变成了端午节的固定风俗之一。宋人李石以《长相思》词咏“重午”即端午,便描写到一位佳人在这一天不仅鬓边斜挑着“钗符儿”——避邪的符袋儿,同时还以“钗头双荔枝”傲人。
闺中生活的这一类琐细内容,当然很容易就被后人遗忘了。于是,古代女性钗头的轻盈悬荡,也就无法流传下来,转化入今日的时尚设计。
当一位中国古代女性将各色头饰装点上云髻之时,步摇几乎是绝对不可缺席的主演明星。东汉刘熙《释名》如此定义:“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也。”因为簪头垂有珠子串成的挂络——或称流苏、挑牌,会随着插簪人的行动不停轻摇,于是名之为“步摇”。历代艺术表现与出土文物中,带有串珠流苏的花簪现影的频率极高,这些步摇在造型、纹样组合乃至寓意上的缤纷多变,灵活无定,显示出中国古人无与伦比的想象力以及高度自由、不受拘束的创造力。
步摇中,最常见的造型为钗头嵌接一只金、玉、水晶做的凤、鸾、雁等飞禽,呈展翅翱翔之姿,鸟喙里垂下珠串流苏。金或玉的花朵、云头昂起在钗端,其下悬吊坠饰,也是广受喜爱的流行款式。不过,古代的簪钗取材广泛,简直没有任何约束,匠人们兴之所至,几乎能将一切物件转化成钗花的主题。其中,采用戟、钺、锤等兵器造型的花簪,大约尤其衬出我们今人在饰物设计上的缺乏胆量,如《儿女英雄传》里就写道,安太太“戴着一枝方天戟,拴着八颗大东珠的、大腰节坠角的小挑(即小珠串)”。此外,僧人使用的带环锡杖,仪仗中使用的挑杆,甚至龙头拐杖、竹杖,也——化成秀簪,飞上女性们的乌髻。明代定陵甚至出土了以金铸、玉琢的乌龟为钗头花饰的步摇,显然是寓意长寿,乌龟的龟甲以宝石或圆珠嵌就,口内衔着宝石串成的短挂络,憨态可掬。
至于吊在这些千姿百态的步摇钗下的流苏,那就愈加地随心所欲、活泼多趣,成了人们尽情挥洒才气的舞台。突出佳例为现藏首都博物馆的一件清代螺丝凤鸟纹步摇,凤喙所衔竟是一只金质鹦鹉笼,笼架上立有鹦鹉一只,足扣金链,甚至不忘将一对鸟食罐分置两旁。试想一位女性的髻侧始终有个袖珍的鹦鹉笼不安分地悄晃,任谁看到眼里,也要不禁莞尔。
同样迷人的还有朱家溍《故宫退食录》中所记往事:他的夫人赵仲巽有一位被下人呼为“五老爷”的女性长辈,善于培种袖珍葫芦。有一次结得了一个长仅三分多的小葫芦,赵仲巽就出主意,到玉作坊定制一根竹杖形的碧玉簪,然后由金店打一条赤金绦带,一端以圆环套在小葫芦的腰处,另一端挂于碧玉簪头,由此形成个带小葫芦坠的独特玉步摇,将苏东坡“杖头惟挂一葫芦”的诗句予以形象化的再现。这则记载可谓显示了传统“高级定制”的雅与奢,顾客总是根据自己的需要,让玉作坊、金店打造只此一件、别无重复的首饰。店家也会有各种现成主题提供给顾客,如以飞雁为钗头花,意味着“雁塔题名”,适合夫或子参加科举考试的女性主顾。不过,文化修养高、富有艺术才华的人士往往自行设计步摇的纹样与寓意,然后交由珠宝工匠依式巧造。
并且,女性们也不肯完全地依赖匠人。她们擅长女红,心灵手巧,所以时常利用各种成本低廉、宜于操作的材料,自己动手串制吊坠,缠挂在簪、钗头上,这样让鬓边风光不断更新,永不呆板。如果一位女性祈求早日生子,往往会将金、玉乃至犀角、玳瑁材质的花钱挂在钗头,据说这种花钱有“宜男”之兆。清时,北京的花市出售一种红丝球,茶杯大小的球体内藏有一个小铃,女性们就非常喜欢买入这种红丝球,然后亲手将其吊在钗头。于是,艳红的球儿在半空晃荡,映得粉面愈加娇艳,同时球中的小铃轻轻发出清响,女性那样行来的时候,一定别有一番风韵。
实际上,随着季节的变化、节日的轮转,女性们需按习俗在钗头缠吊各种带有相应主题的坠饰,这使得她们的髻畔鬓边一点不会单调,新颖的小饰物依次显影,韵味悠悠。
正月十五元宵节,吊坠应由“灯球”即小灯笼组成。女性把这些小灯笼挑在钗头,形成独特的上元节专款步摇。
立春时,则悬挂金箔、银箔或彩帛、彩纸剪成的小幡条,成簇飘在钗梁下的幡信随轻风舞动,让大家更能产生春意将至之感。
春天到来,百花盛开,此际时兴在钗头挑戴小花篮,以此应和当前季节的特点。
端午节时,绽放在钗头的小饰物更是热闹。其中最不可少的是符袋儿,袋内盛有道士施过法咒的符录与朱砂,据说可以避邪。宋代的高档符袋为珠袋,用金丝或银丝串系珍珠编成,实为精美的工艺品。非常珍贵的是,江西德安南宋周氏墓中真的出土了一枚宋代珠袋,袋内有朱砂包,用银丝挂在一支金钗上,就插在墓主周氏的头部。明代万历皇帝的皇后即孝靖皇后入葬时,发髻上插有根梅花头银簪,簪头也挂有一个纱袋,内盛朱砂,考古出土时纱袋依然完好。
就在这一“随手自制主题型步摇”的传统中,聪慧的女性们开创了将小巧果实吊上钗头的做法——明代宫中,正月时,讲究以豌豆大的小葫芦吊在钗头。
宋人侯寘作有《清平乐》词一首,题为“咏橄榄灯球儿”,从词中可知,当时的女性把金箔、彩帛、彩纸等剪碎,贴在橄榄果的表面上形成花纹,这样让橄榄果转变成小彩灯笼的形象。然后用绒线吊住,系挂到簪钗头,在乌鬓边晃荡,为女性添媚,也为元宵灯节增添狂欢的喜气。
唐宋时代,女性还时兴把些小巧的鲜果直接挂到钗头,包括梅子、青杏,以此方式庆祝春去夏来,果实成熟。当时荔枝属于高档水果,于是荔枝上市之时,钗头挂荔枝也成了时尚。有个闺中约定俗成的规律是,无论是挂哪种果子,一定要取并蒂的小果作为吊坠,以此祈愿美满和谐的婚姻归宿。
由于荔枝谐音“利市”,又恰在端午节时上市,所以,在宋代,女性插戴垂着成双荔枝的“自制步摇”,变成了端午节的固定风俗之一。宋人李石以《长相思》词咏“重午”即端午,便描写到一位佳人在这一天不仅鬓边斜挑着“钗符儿”——避邪的符袋儿,同时还以“钗头双荔枝”傲人。
闺中生活的这一类琐细内容,当然很容易就被后人遗忘了。于是,古代女性钗头的轻盈悬荡,也就无法流传下来,转化入今日的时尚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