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教育国际化的必然趋势,随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在教学中的推进,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本文详细阐述了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措施,旨在提升我国土木工程专业教学质量。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改革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将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明确教学课程内容与毕业指标间的关联,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基本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让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1.工程教育认证的内涵分析
我国当前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在参考美国ABET的基础上,借鉴《华盛顿协议》的认证程序和认证政策。而《华盛顿协议》的核心内容是实质等效性的国际互认,其要求签约方的工程教育认证程序、认证政策、认证标准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且缔约方认可签约方的工程教育认证结论,同时要求签约方认证的合格毕业生具备从事工程师的职业素养和学术要求,能够满足缔约方的实际用工需求。在土木工程专业中推行工程教育认证,要将“培养学生能力”作为教学宗旨,将“学生学到什么”作为评价手段,以多数学生通过学习达成专业能力水平来证明教学效果。
2.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理念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师的教学理念决定了教学改革的成效。基于此,教师应切实转变教学理念,树立与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相契合的教学理念,将教学重点由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专业能力,在教学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建立可以让学生反馈课程教学效果的机制和渠道,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对自我教学进行评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的教学理念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学理念的转变向来是教学改革的重难点,只有切实转变教学理念,才能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顺利完成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坚持全体学生共同达标”的教学理念,尽可能保证全体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而不是只关注个别优秀学生,个别优秀的学生在论文、专利、比赛上的优秀成绩只代表他们个人,而不能代表整个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整体水平和能力。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思考,不断优化课程教学质量,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与课程对应的专业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活学活用。
最后,教师要熟悉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教学目标,主动参与到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模式改革中,创建对应的考核制度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以此证明学生在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后能够有效的提高专业能力,同时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创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各项毕业指标要求,并围绕毕业指标要求来设定对应的专业课程学习,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3.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措施
3.1有效关联教学内容与毕业要求
教师应围绕毕业指标要求来设定专业课程学习,有效关联教学内容与毕业要求,保障教学课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帮助学生完成对应的课程目标,层层递进,让学生在通过全部的课程学习后,能够自然而然的达成毕业要求,且具备相应的展业能力。创建这种关联性的目的是为确保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培养学生对应的专业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可以逐步积累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循序渐进的提高自我的专业能力,最终为毕业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2保障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相适应
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直观体现,同时也是工程教育认证在教学革中的展现。我国当前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理论应用两大类,前者要求学生建立基本理论与解析土木工程专业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后者则要求学生将所学专业基本理论,运用到土木工程的各类结构体系设计问题、工程问题等的解决方案上。
因此,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教师必须保障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相适应,对专业基本理论采用课堂讲述的教学手段,将深奥难懂的理论知识进行细化拆分来进行讲解,对基本理论应用可以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带领学生到实习基地建设亲自参与土木工程建设,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问题解析能力。
3.3革新课程评价方法
课程评价的目的在于证明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提高专业能力,但现有的课程评价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课程评价是通过学生的卷面分数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好坏,然而試卷内容所能覆盖的课程内容是有限的,不能反应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高低,只能反应学生对卷面内容涉及到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更不能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展现出来,也就是所谓的应试教育。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多空有理论知识,但并不能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际的土木工程中,进而导致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不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无法实现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目标。对此,教师要革新课程评价方法,调整卷面分数所占的评价比例,要将学生的平时表现、现场实践能力等也纳入到课程评价中,对学生的平时作业、课程讨论、课程论文等方面涉及到的专业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反映,而这也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进展,调整教学进度。
3.4加强校企合作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要把重点放在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上,注重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学院要主动与各大建筑单位、土木工程单位等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创建可供学生实践的实训基地,从企业中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校进行授课,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让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到土木工程施工的各环节中,了解土木工程各施工环节的注意事项,学会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最终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4.结束语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要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将课程内容、教学手段、课程评估等与毕业指标要求挂钩,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会所学运用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 郭悬.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J].学园,2018(28).
关键词:工程教育认证,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改革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体系将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明确教学课程内容与毕业指标间的关联,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以及基本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让学生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专业能力。
1.工程教育认证的内涵分析
我国当前的工程教育认证标准在参考美国ABET的基础上,借鉴《华盛顿协议》的认证程序和认证政策。而《华盛顿协议》的核心内容是实质等效性的国际互认,其要求签约方的工程教育认证程序、认证政策、认证标准具有一定的可比性,且缔约方认可签约方的工程教育认证结论,同时要求签约方认证的合格毕业生具备从事工程师的职业素养和学术要求,能够满足缔约方的实际用工需求。在土木工程专业中推行工程教育认证,要将“培养学生能力”作为教学宗旨,将“学生学到什么”作为评价手段,以多数学生通过学习达成专业能力水平来证明教学效果。
2.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土木工程专业教学理念
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主体,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教师的教学理念决定了教学改革的成效。基于此,教师应切实转变教学理念,树立与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相契合的教学理念,将教学重点由传授知识转变为培养专业能力,在教学中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展,建立可以让学生反馈课程教学效果的机制和渠道,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对自我教学进行评估,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最终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的教学理念体现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教学理念的转变向来是教学改革的重难点,只有切实转变教学理念,才能在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顺利完成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坚持全体学生共同达标”的教学理念,尽可能保证全体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而不是只关注个别优秀学生,个别优秀的学生在论文、专利、比赛上的优秀成绩只代表他们个人,而不能代表整个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整体水平和能力。另外,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思考,不断优化课程教学质量,让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可以提高与课程对应的专业能力,培养学生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活学活用。
最后,教师要熟悉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教学目标,主动参与到教学目标的制定和教学模式改革中,创建对应的考核制度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以此证明学生在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后能够有效的提高专业能力,同时顺应时代发展的步伐,创建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各项毕业指标要求,并围绕毕业指标要求来设定对应的专业课程学习,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
3.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措施
3.1有效关联教学内容与毕业要求
教师应围绕毕业指标要求来设定专业课程学习,有效关联教学内容与毕业要求,保障教学课程的每一个环节都能帮助学生完成对应的课程目标,层层递进,让学生在通过全部的课程学习后,能够自然而然的达成毕业要求,且具备相应的展业能力。创建这种关联性的目的是为确保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拥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培养学生对应的专业能力,学生通过学习可以逐步积累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循序渐进的提高自我的专业能力,最终为毕业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2保障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相适应
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直观体现,同时也是工程教育认证在教学革中的展现。我国当前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专业基本理论、基本理论应用两大类,前者要求学生建立基本理论与解析土木工程专业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后者则要求学生将所学专业基本理论,运用到土木工程的各类结构体系设计问题、工程问题等的解决方案上。
因此,针对不同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目标,教师必须保障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的相适应,对专业基本理论采用课堂讲述的教学手段,将深奥难懂的理论知识进行细化拆分来进行讲解,对基本理论应用可以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带领学生到实习基地建设亲自参与土木工程建设,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问题解析能力。
3.3革新课程评价方法
课程评价的目的在于证明学生能够通过课程学习提高专业能力,但现有的课程评价方法,已经不适用于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的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模式。传统的课程评价是通过学生的卷面分数来判断学生的学习效果好坏,然而試卷内容所能覆盖的课程内容是有限的,不能反应学生的专业能力水平高低,只能反应学生对卷面内容涉及到的专业基本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更不能将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展现出来,也就是所谓的应试教育。这种教学模式下的学生多空有理论知识,但并不能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际的土木工程中,进而导致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后,不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无法实现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目标。对此,教师要革新课程评价方法,调整卷面分数所占的评价比例,要将学生的平时表现、现场实践能力等也纳入到课程评价中,对学生的平时作业、课程讨论、课程论文等方面涉及到的专业能力进行全方位的反映,而这也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进展,调整教学进度。
3.4加强校企合作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要把重点放在理论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上,注重实践运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学院要主动与各大建筑单位、土木工程单位等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创建可供学生实践的实训基地,从企业中聘请经验丰富的专业技术人员来校进行授课,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让学生能够亲自参与到土木工程施工的各环节中,了解土木工程各施工环节的注意事项,学会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最终达到融会贯通的目的。
4.结束语
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要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将课程内容、教学手段、课程评估等与毕业指标要求挂钩,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同时,学会所学运用理论去解决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 郭悬.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研究[J].学园,201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