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教育理念中,一直是把思想品德的教育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从小学到初中,高中,再到大学的教育。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在我国已经提出和实施了好多年,但中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实施并非十分顺利。有人说:“有才有德是正品,有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影响学生能否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主要因素,不是知识,而是思想品德的好与坏;学生思想品德的好坏,与他的学识相辅相成,学生的思想品德好了,自然会努力学好各科知识,从而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可见,在学校德育工作中,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是何等的重要。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位,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根据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和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去探索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的德育教育方法,而德育发展过程又是一个多角度相互影响、多层次互相协调的发展过程。因此,德育教育方法就必须具有灵活性、多样性的特点。
1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方法、手段滞后
道德体验论指出:“道德教育的实验证明,道德教育的实效、是在体验中发生的,只有诱发和唤醒体验者的道德体验的教育,才能对其生存实践和生命健康成长发挥实际的促进作用,它也才是有效的,因而也是有真正价值的道德教育,也才能成为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的存在。”而当前由于多种原因,我们给予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过少,虽然也有一些集体性教育或活动,但大多是被动参与的,很难唤醒学生丰富的道德情感体验并产生正确的道德行为。因此在方法手段上要大胆创新,积极构建一种“主体参与——自我体验型”的德育模式,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实施自我教育,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因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2 要把灌输与自主自律结合起来,力求知情信意行的统一。现代中学生勤于思考而不善于思考,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向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灌输,正面的东西不灌输, 反面的东西就会侵蚀。首先要解决好“知”与“不知”的矛盾,使实现德育功能有扎实的思想认识基础。实现了“知”,还要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要把“信”与“不信”环节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在“信”基础上引导学生落实在“行”上,实现知情信意行的统一。
3 就是针对学生的不良表现,通过教育者直接进行批评,引导相互开展批评和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批评来促使学生改正缺点,获得思想进步的教育方法。这是保证学生思想健康发展,抵制错误思潮侵蚀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一定要注意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根据不同对象和不同问题采用不同方法。可以利用班会召开民主生活会是我们在学生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经常采用的一种好方法,通过学生民主生活会交流思想,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倾向。还可以采用个别谈心来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样思想工作可以做得更加深入、细致,补充民主生活会的不足。但是,批评与自我批评也要掌握正确的批评原则和标准,讲究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艺术。实事求是、与人为善、严肃慎重、注意分寸,对被批评者不能歧视、更不能以批评为名,发泄私愤,打击报复。同时,还要注意场合、时间、方法、以免给被批评者造成不该有的伤害,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促进学生的思想进步,达到教育的目的。
4 比较教育法。
这是通过对人或事物的比较、鉴别、从而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认识,达到教育的目的和方法。引导学生将他人与他人、它物与它物作科学的、历史的、发展的比较,使学生从反差中学会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是非、优劣、人的进步与落后,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认识水平和辨别能力,以便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同時,要擅于选好典型。先进的典型可使学生比出自己的不足,使榜样的力量化为前进的动力;反面的典型可使学生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进行比较教育,更应注意科学性,必须是相同事物或大体上相同的事物之间的比较,学生看清了事物的异同点,提高了对事物的认识和辨别能力,就能达到提高自己的认识的目的在这方面,我们常选取同一层面的学生进行横向比较和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纵向比较,从而激励了各层面学生的进步。
5 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着力强化德育阵地,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时代在发展,要有效地开展德育,德育阵地的建设首当其冲。家长学校、法制报告、德育墙、板报宣传、《给家长的一封信》……这些常规化的德育建设,作为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的有效载体,任何学校都不能弱化,需渐趋增强。针对各个时期、不同个性品行的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各个德育阵地的作用都不或忽视。
第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更为优越的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是一个完备德育教育过程的必不可少的辅助。让每一堵墙都会说话、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学校的规章制度得到有序突显,它可以使学生思想得到引导,情操得到陶冶,学习得到激励,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信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了全体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第三,加强家校配合,创造一个良好家庭环境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家庭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办好家长学校,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开家长会也好,把家长集中学习也好,成功的德育教育模式一定不能离开家长的支持。我们应与家长多沟通,必要时应指出家长不妥的教育方式,对家长的教育方式进行适当的指导。
总之,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加强中学生德育工作的研究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想政治教师要不断探索、不断努力,探求一条科学的德育工作新路子,使一代又一代的中学生成为时代的栋梁。
根据德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教师要依据学生的心理特征,遵循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规律和新时期的发展要求,去探索科学的、行之有效的的德育教育方法,而德育发展过程又是一个多角度相互影响、多层次互相协调的发展过程。因此,德育教育方法就必须具有灵活性、多样性的特点。
1 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的方法、手段滞后
道德体验论指出:“道德教育的实验证明,道德教育的实效、是在体验中发生的,只有诱发和唤醒体验者的道德体验的教育,才能对其生存实践和生命健康成长发挥实际的促进作用,它也才是有效的,因而也是有真正价值的道德教育,也才能成为具有合理性和合法性的存在。”而当前由于多种原因,我们给予学生参与、体验的机会过少,虽然也有一些集体性教育或活动,但大多是被动参与的,很难唤醒学生丰富的道德情感体验并产生正确的道德行为。因此在方法手段上要大胆创新,积极构建一种“主体参与——自我体验型”的德育模式,让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实施自我教育,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因为,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2 要把灌输与自主自律结合起来,力求知情信意行的统一。现代中学生勤于思考而不善于思考,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向青年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的灌输,正面的东西不灌输, 反面的东西就会侵蚀。首先要解决好“知”与“不知”的矛盾,使实现德育功能有扎实的思想认识基础。实现了“知”,还要解决“信”与“不信”的问题,要把“信”与“不信”环节作为关键环节来抓,在“信”基础上引导学生落实在“行”上,实现知情信意行的统一。
3 就是针对学生的不良表现,通过教育者直接进行批评,引导相互开展批评和启发学生进行自我批评来促使学生改正缺点,获得思想进步的教育方法。这是保证学生思想健康发展,抵制错误思潮侵蚀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一定要注意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结合,根据不同对象和不同问题采用不同方法。可以利用班会召开民主生活会是我们在学生中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经常采用的一种好方法,通过学生民主生活会交流思想,表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倾向。还可以采用个别谈心来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这样思想工作可以做得更加深入、细致,补充民主生活会的不足。但是,批评与自我批评也要掌握正确的批评原则和标准,讲究批评和自我批评的艺术。实事求是、与人为善、严肃慎重、注意分寸,对被批评者不能歧视、更不能以批评为名,发泄私愤,打击报复。同时,还要注意场合、时间、方法、以免给被批评者造成不该有的伤害,维护学生的人格尊严,促进学生的思想进步,达到教育的目的。
4 比较教育法。
这是通过对人或事物的比较、鉴别、从而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认识,达到教育的目的和方法。引导学生将他人与他人、它物与它物作科学的、历史的、发展的比较,使学生从反差中学会正确认识客观事物的是非、优劣、人的进步与落后,从而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认识水平和辨别能力,以便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同時,要擅于选好典型。先进的典型可使学生比出自己的不足,使榜样的力量化为前进的动力;反面的典型可使学生吸取教训,引以为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进行比较教育,更应注意科学性,必须是相同事物或大体上相同的事物之间的比较,学生看清了事物的异同点,提高了对事物的认识和辨别能力,就能达到提高自己的认识的目的在这方面,我们常选取同一层面的学生进行横向比较和不同层面的学生进行纵向比较,从而激励了各层面学生的进步。
5 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具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着力强化德育阵地,增强德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时代在发展,要有效地开展德育,德育阵地的建设首当其冲。家长学校、法制报告、德育墙、板报宣传、《给家长的一封信》……这些常规化的德育建设,作为塑造学生良好的品行的有效载体,任何学校都不能弱化,需渐趋增强。针对各个时期、不同个性品行的学生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各个德育阵地的作用都不或忽视。
第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造更为优越的育人环境
校园文化建设的开展,是一个完备德育教育过程的必不可少的辅助。让每一堵墙都会说话、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学校的规章制度得到有序突显,它可以使学生思想得到引导,情操得到陶冶,学习得到激励,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正确人生观、信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提高了全体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第三,加强家校配合,创造一个良好家庭环境
家庭是学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师,家庭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办好家长学校,主动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开家长会也好,把家长集中学习也好,成功的德育教育模式一定不能离开家长的支持。我们应与家长多沟通,必要时应指出家长不妥的教育方式,对家长的教育方式进行适当的指导。
总之,加强中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和加强中学生德育工作的研究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它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思想政治教师要不断探索、不断努力,探求一条科学的德育工作新路子,使一代又一代的中学生成为时代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