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鄂西北省委:临危受命恢复党组织
茨河镇地处襄阳、南漳、谷城三县交界处,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山区集镇。全镇有两条街道,称为上街和下街,茨河手纺织训练所位于谷城县茨河镇下街的汉江边,离汉江不到50米,汉江对面是老河口市太平店镇,距离襄阳市20多公里。
193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局面迅速形成。上海沦陷后,地处祖国中原腹地的湖北武汉成为国民党统治区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和抗日救亡运动中心。1938年10月,武汉失陷。
1939年1月,根据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中共中央中原局建立,刘少奇任书记。1月底,刘少奇从延安到达确山竹沟镇,电召湖北省委负责人前往汇报情况,部署中原地区党的工作。根据当时战争形势的发展,为了准备发动敌后游击战争,中原局决定取消湖北省委,分别成立中共鄂西北区委员会(以下简称“鄂西北区党委”,亦称“鄂西北省委”)和中共鄂中区委员会,两党委均由中原局直接领导。
1939年2月,原湖北省委代书记钱瑛到襄阳巡视工作,指导组建鄂西北区党委。在襄阳樊城,钱瑛主持召开鄂北特委会议,宣布中原局决定:王翰任鄂西北区党委书记,曹荻秋、张执一为委员,管辖鄂西和鄂北的荆门、当阳、远安、南漳、宜城、保康、襄阳、光化、谷城、均县、郧县、郧西、竹山、竹溪、房县共15个县党的工作。
1939年4月,由于抗日战争形势严峻,具有省委性质的中共鄂西北区党委已在襄阳无立身之地。党组织考虑到茨河下街这个地方地形隐蔽,水路陆路交通便利,又便于军需物资运输;如果被敌人发现,也可以利用山地打游击战,遂将机关迁至茨河镇下街,进驻到当年一个四合院的后院中办公。
日前,我们来到茨河镇下街踏访当年的遗迹。十分遗憾的是,如今这里已成为地质灾害区域,遗迹大多已经毁坏。曾经住在这里的很多群众也已搬离下街。当年鄂西北区党委办公的四合院也已早已不见当年的繁忙景象,只剩已斑驳的墙体依然在无声诉说当年的办公条件何其艰苦。
据介绍,1939年12月,因区党委军事部长项乃光叛变,区党委书记王翰率部分干部撤退至鄂中敌后根据地,区党委工作由张静超负责。不久,上级改派郭其甫负责。1940年6月襄阳沦陷,郭其甫离职出走,鄂西北区党委工作陷于瘫痪。同年8月,中原局宣布撤销鄂西北区党委。至此,鄂西北区党委历时1年6个月,其中驻扎谷城茨河开展工作长达1年4个月。
这期间,鄂西北区党委以谷城为阵地,担负起原湖北省委的主要职责,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湖北党组织的恢复与发展、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动员全民抗战、培养抗日干部、建立抗日武装,为新四军五师的创建、发展、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茨河手纺所:抗战初期干部的摇篮
当年,一同来到茨河镇的除了鄂西北区党委,还有来自武汉等县市的年轻抗日志士。
据史料记载,正在国民党反动派积极策划反共投降的时候,我鄂西北区党委于1939年2月和5月先后在樊城、当阳召开了区党委扩大会议,会议传达了党中央中原局胡服(即刘少奇)同志关于整建党组织和准备游击战争的指示。
可是,在国民党统治区活动以什么方式来作掩护呢?为难之时,早年就与我党关系匪浅,曾获得美国农业博士学位的杨显东,以国民党政府经济部农本局湖北省推广专员的名义,随带农产促进委员会创导的“七七”棉纺机样品、推广经费和技术指导员来到了樊城。
1939年4月,杨显东根据董必武的指示,在茨河镇下街创办鄂西北手纺织训练所。
手纺织训练所办公地现已成为“危楼”,门口右侧镶嵌的石牌上,隐约能看出“鄂西北手纺织训练所”等字样。学员教室、寝室等地都已被岁月无情毁坏,只剩下高高挺立着的马头墙,仿佛在诉说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据介绍,这所学校表面上是以培训农村合作事业指导员的公开合法形式创办的,实际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即以手纺所为掩护进行秘密工作,在手纺所内建立特别党支部。茨河特支一边组织党员过组织生活,一边在学员中培养发展优秀分子入党。1939年5月,陶铸来到茨河巡视,并为鄂西北区党委委员和茨河特支党员骨干30多人,分析抗战形势,阐述党的主张,动员大家鼓足干劲,誓将抗战进行到底。
1939年4月至1940年底,茨河手纺织训练所先后开办了3期训练班,培养了200多名抗日骨干分子。其中,發展党员30余名,为敌后抗日输送了一大批干部,被誉为“鄂北抗大”。手纺所还为抗战前线和敌后生产棉布、毛巾、药棉、被服等,生产棉纱数百万斤,同时为党筹备了一定的活动经费。
与鄂西北区党委命运相似,由于判徒的告密,1941年3月茨河手纺织所被国民党查封,吴显忠等8名党员和64名教职工全部被捕,茨河手纺织所至此夭折。手纺所虽然遭到国民党破坏,但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它带给谷城的影响却是无法估量的,庙滩、城关、盛康、石花等地建立的各种工厂和党支部,为谷城人民最终取得革命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6年,茨河手纺织训练所被谷城县政府命名为“谷城县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茨河镇地处襄阳、南漳、谷城三县交界处,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山区集镇。全镇有两条街道,称为上街和下街,茨河手纺织训练所位于谷城县茨河镇下街的汉江边,离汉江不到50米,汉江对面是老河口市太平店镇,距离襄阳市20多公里。
193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局面迅速形成。上海沦陷后,地处祖国中原腹地的湖北武汉成为国民党统治区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和抗日救亡运动中心。1938年10月,武汉失陷。
1939年1月,根据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决定,中共中央中原局建立,刘少奇任书记。1月底,刘少奇从延安到达确山竹沟镇,电召湖北省委负责人前往汇报情况,部署中原地区党的工作。根据当时战争形势的发展,为了准备发动敌后游击战争,中原局决定取消湖北省委,分别成立中共鄂西北区委员会(以下简称“鄂西北区党委”,亦称“鄂西北省委”)和中共鄂中区委员会,两党委均由中原局直接领导。
1939年2月,原湖北省委代书记钱瑛到襄阳巡视工作,指导组建鄂西北区党委。在襄阳樊城,钱瑛主持召开鄂北特委会议,宣布中原局决定:王翰任鄂西北区党委书记,曹荻秋、张执一为委员,管辖鄂西和鄂北的荆门、当阳、远安、南漳、宜城、保康、襄阳、光化、谷城、均县、郧县、郧西、竹山、竹溪、房县共15个县党的工作。
1939年4月,由于抗日战争形势严峻,具有省委性质的中共鄂西北区党委已在襄阳无立身之地。党组织考虑到茨河下街这个地方地形隐蔽,水路陆路交通便利,又便于军需物资运输;如果被敌人发现,也可以利用山地打游击战,遂将机关迁至茨河镇下街,进驻到当年一个四合院的后院中办公。
日前,我们来到茨河镇下街踏访当年的遗迹。十分遗憾的是,如今这里已成为地质灾害区域,遗迹大多已经毁坏。曾经住在这里的很多群众也已搬离下街。当年鄂西北区党委办公的四合院也已早已不见当年的繁忙景象,只剩已斑驳的墙体依然在无声诉说当年的办公条件何其艰苦。
据介绍,1939年12月,因区党委军事部长项乃光叛变,区党委书记王翰率部分干部撤退至鄂中敌后根据地,区党委工作由张静超负责。不久,上级改派郭其甫负责。1940年6月襄阳沦陷,郭其甫离职出走,鄂西北区党委工作陷于瘫痪。同年8月,中原局宣布撤销鄂西北区党委。至此,鄂西北区党委历时1年6个月,其中驻扎谷城茨河开展工作长达1年4个月。
这期间,鄂西北区党委以谷城为阵地,担负起原湖北省委的主要职责,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湖北党组织的恢复与发展、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动员全民抗战、培养抗日干部、建立抗日武装,为新四军五师的创建、发展、壮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性贡献。
茨河手纺所:抗战初期干部的摇篮
当年,一同来到茨河镇的除了鄂西北区党委,还有来自武汉等县市的年轻抗日志士。
据史料记载,正在国民党反动派积极策划反共投降的时候,我鄂西北区党委于1939年2月和5月先后在樊城、当阳召开了区党委扩大会议,会议传达了党中央中原局胡服(即刘少奇)同志关于整建党组织和准备游击战争的指示。
可是,在国民党统治区活动以什么方式来作掩护呢?为难之时,早年就与我党关系匪浅,曾获得美国农业博士学位的杨显东,以国民党政府经济部农本局湖北省推广专员的名义,随带农产促进委员会创导的“七七”棉纺机样品、推广经费和技术指导员来到了樊城。
1939年4月,杨显东根据董必武的指示,在茨河镇下街创办鄂西北手纺织训练所。
手纺织训练所办公地现已成为“危楼”,门口右侧镶嵌的石牌上,隐约能看出“鄂西北手纺织训练所”等字样。学员教室、寝室等地都已被岁月无情毁坏,只剩下高高挺立着的马头墙,仿佛在诉说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据介绍,这所学校表面上是以培训农村合作事业指导员的公开合法形式创办的,实际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即以手纺所为掩护进行秘密工作,在手纺所内建立特别党支部。茨河特支一边组织党员过组织生活,一边在学员中培养发展优秀分子入党。1939年5月,陶铸来到茨河巡视,并为鄂西北区党委委员和茨河特支党员骨干30多人,分析抗战形势,阐述党的主张,动员大家鼓足干劲,誓将抗战进行到底。
1939年4月至1940年底,茨河手纺织训练所先后开办了3期训练班,培养了200多名抗日骨干分子。其中,發展党员30余名,为敌后抗日输送了一大批干部,被誉为“鄂北抗大”。手纺所还为抗战前线和敌后生产棉布、毛巾、药棉、被服等,生产棉纱数百万斤,同时为党筹备了一定的活动经费。
与鄂西北区党委命运相似,由于判徒的告密,1941年3月茨河手纺织所被国民党查封,吴显忠等8名党员和64名教职工全部被捕,茨河手纺织所至此夭折。手纺所虽然遭到国民党破坏,但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它带给谷城的影响却是无法估量的,庙滩、城关、盛康、石花等地建立的各种工厂和党支部,为谷城人民最终取得革命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986年,茨河手纺织训练所被谷城县政府命名为“谷城县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