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生灵比陆地更“好色”

来源 :海峡摄影时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dl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颜色绚丽的海葵、胆小的小丑鱼、壮观的沙丁鱼群……那些深藏在大海深处的瑰丽景象,为普通人所向往。海底不仅有海水的蔚蓝的波光,更有神秘而生动的海底生物。
  地球表面约71%被海洋所覆盖,其总面积约为3.6亿平方公里,海洋中含有13.5亿立方千米的水,约占地球上总水量的97%,而可用于人类饮用只占2%。到目前为止,人类已探索的海底只有5%,还有95%大海的海底是未知的。从这一组数据可以想象,广阔的海底世界藏着无数未知的谜。
  目前,全世界有来自53个国家的300多位科学家正在进行着一项史无前例的合作计划——“海洋生物普查”计划,预计要花上10年时间,至少需要花10亿美元的经费。从2000年开始,平均每星期就有3种新的海洋物种被发现。根据这个研究计划的估计,大约还有5000种海洋鱼类以及成千上万种其他各式各样的海洋生物还没被发现。
  在海洋的深处,在一些目前人类科技无法到达的领域,肯定还有很多我们未知的生物在等待我们去发掘。
  海底的色彩
  人们的印象里,海洋总和蓝色联系在一起,而深不可测的海底,更是黝黑深邃。但是,海底拍摄出的颜色和肉眼看到的颜色是完全不同的。这是因为海水会吸收红色的光线,而闪光灯模拟了阳光,释放了更多的颜色。
  在闪光灯的效果下,海底生物呈现出了鲜亮的色彩。也许是海洋生物的体表鳞片比较多的原因,在闪光灯的照射下,收入相机的色彩都比潜入海底看到的颜色更加鲜艳,简直是出神入化。例如,海葵的顶端在水下看是蓝色的,拍摄出来是紫色的,增加了红色,在照片上看很漂亮。
  海底的颜色非常丰富,这是大自然赋予的,而不是人类想象的。海底拍出的片子是没有办法做出来的,海底的颜色也是无法用软件调出来的。
  脆弱的海洋世界
  海洋看似宽广博大,力量无穷,但是海洋生态系统却是脆落的。在中国的一些沿海,看到的景象很脆弱。由于过去过度的渔业捕捞,已经让一些近海无鱼可捕,以至于需要休渔期来控制捕捞,给海洋鱼类以喘息的时间。而由于鱼类的减少,海洋生物链的破坏,近海的海底也危机重重。
  即便从微观的个人潜水行为,也经常出现不环保的现象。一些体验潜水的游客,会在海里拿珊瑚当作纪念品,这样以每年几万人来算的话,破坏力极大。仅海南三亚,十年下来,几十万个贝类和珊瑚就这样被拿走了。
  人类对海洋的索取应该有所控制,同时,也要注意陆地上的生活废物、废水不要排放到海洋里,多开展污水处理的工作,这种普及必须有量才能出质,才能保护我们美丽的海底世界。
其他文献
走进福建连城县境内的芷溪村每一幢古民居都有一段遥远的传说,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传承着先祖的光荣与自豪。座座深宅古院,人文蔚起,这些都缘于客家人,慎终追远,敬祖睦宗的传统美德。  芷溪村是位于福建省龙岩市连城县庙前镇的一个客家万人古村落,聚居着黄、杨、邱、华四姓客家人,以黄、杨两姓居多。明清以来,芷溪村先民先后兴建了68座古祠,138幢古民居。这些明清时期的古建筑除一部分是专门作祭祖联宗之用外,其余
期刊
迪拜奇迹花园是迪拜最大的户外休闲度假胜地,也被称为世界上最美的花园。迪拜奇迹花园的建造耗费了4500万株鲜花,是现在世界最大的花园。目光所及,色彩缤纷,其明艳的花朵装饰着一周长长的围墙以及长达4千米的蹊径,在日光下灿烂生辉。园内4500万株鲜花分为各种不同的主题,不少花种更是第一次出现在中东地区。  印度大嘴教师  破48项世界纪录 口含1001根吸管  来自印度孟买的教师迪尼什·乌帕德哈亚日前打
期刊
“开笔破蒙”为我国儒学一种故老相传的启蒙习俗,通常是指给那些进入学习年龄的孩子通过“点破朦胧,笔画朱砂”来对自己的入学老师行礼以纪念自己的入学仪式。在祭拜孔夫子像,诵读《论语》,并在额头中央点上朱砂之后,孩子们就已经是一个入门学生了!  开笔礼,是中国传统中对少儿开始识字习礼的一种启蒙教育形式。在古代,学童会在“开笔礼”,即开学的第一天早早起床来到学堂,由启蒙老师讲授人生最基本、最简单的道理,并教
期刊
“把我送到旅游景点后,我乘坐的骆驼愉悦地打了一个哈欠。”摄影师克莱尔·托马斯(Claire Thomas)这样写道。她在埃及旅行期间,搭着骆驼去了开罗附近的吉萨金字塔游览。
期刊
印度摄影师斯瓦普尼 ·迪什潘德(Swapnil Deshpande)在日本徒步旅行时,决定在山梨县南都留郡的山中湖呆一天,拍摄富士山。山中湖是“富士五湖”中最大的一个湖,海拔981米,位居日本第三。斯瓦普尼很幸运,近距离拍到了晨光下在湖面游弋的这只天鹅。远方就是白雪皑皑的富士山,让人一目了然。
期刊
众所周知,非洲白犀牛已经徘徊在灭绝的边缘。摄影师斯特凡尼·贝鲁布(Stefane Berube)花费了一整天时间,在乌干达的兹瓦犀牛保护区为白犀牛拍照,目的只是为了获得一张满意的照片。考虑到安全问题,他只能躲在10米外的草丛里拍摄,可怎么也拍不到想要的画面。但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隔天早上起来,这三只犀牛就站在贝鲁布眼前安静地吃草,他顺势拿起相机,用50mm定焦镜头拍下了这张身临其境的照
期刊
无数次被纪录片中这样的场景所吸引:非洲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孤独地耸立着的金合欢树,猎豹在急速地奔跑,大象在悠闲地踱步,鸟儿在天空飞翔,火烈鸟展开红色的翅膀……皮耶路易的足迹,走遍了非洲野生动物园地。他用手中的相机和耐得住的寂寞,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是艺术上的震撼,还给我们上了一堂大自然和人类永远是朋友的课。  非洲——世界版图上的心脏,空间与光的帝国。从神秘深邃的森林到辽阔无比的沙漠,应有尽有,密布的
期刊
微距镜头捕捉被忽略的美  微距摄影,力求将肉眼难以看到的细节纤毫毕现地表现出来,把细微的部分巨细无遗地呈现在你眼前。一起走进这微观世界吧,会带给您意想不到惊喜。  很多人都对丑陋的昆虫比较厌恶,但是当它们出现在摄影师的镜头下的时候,给人们的又是不一样的感觉。  微距摄影就是超近距离的拍摄极其微小的对象,这些特写模特一般是不易用肉眼观察清楚的,微距摄影可以艺术的呈现这些对象的一举一动。  我们每天的
期刊
摄影师亚历杭德罗·普列托(Alejandro Prieto)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半岛南部的群圣湾考察时拍下这一瞬间。当时他正在水下寻找大型鱼类,例如马林鱼、鲨鱼、金枪鱼。然而他却发现这种夏威夷海燕以甲壳类动物为食。“能捕捉到它把头伸到水面下捕食的一瞬间真是太幸运了。”普列托说。
期刊
能在野外亲眼看见幼虎互动不但难得,也很幸运。摄影师索维克·坤杜(Souvik Kundu)在得知印度伦滕波尔老虎保护区有一只老虎妈妈生产之后,便数度造访保护区,拍摄这个老虎家族。这天他和伙伴们有幸看到一幅令人难忘的亲密互动景象,当时小老虎不停地打打闹闹,它们的母亲则在一旁警戒地守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