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垃圾分类不仅是城市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更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重要推手。农村垃圾治理实现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推进垃圾分类落地落实能有效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对乡村振兴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长期以来垃圾分类知识欠缺、氛围不足、标准不明等原因导致农民意识淡薄、效果不明,通过开展垃圾分类宣教、举办活动、制定标准、建立“绿色账本”等是提升农民垃圾分类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垃圾分类;意识;农村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垃圾分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垃圾分类,牵着民生,连着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基于赣州市的调查发现,当前农村垃圾分类现状不容乐观,解决农村垃圾分类问题,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才能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一、农村开展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习总书记说垃圾分类工作是新时尚,他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垃圾分类具有重要意义。
(一)开展垃圾分类可节约资源
俗话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从垃圾自身而言,农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可充分的发挥垃圾的重要作用。比如纸张、易拉罐等可回收垃圾还可以变废为宝。垃圾本身也具有重要价值,垃圾分类能极大的节约资源;事先进行垃圾分类,减少了垃圾处理人员对垃圾的捡分的工作量,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从垃圾占用土地而言,垃圾填埋和垃圾堆放等垃圾处理方式占用土地资源,将垃圾分类减少垃圾数量,节约土地资源。
(二)开展垃圾分类可减少污染
垃圾填埋、垃圾焚烧和堆肥是我国绝大多数地方处理垃圾的手段,垃圾焚烧、垃圾填埋对空气、土壤也会造成伤害,尤其是有害垃圾对环境伤害很大,实行垃圾分类,能够回收可利用垃圾,对有害垃圾进行更加环保的处理,这样能够减少环境污染。
(三)开展垃圾分类可提高环保意识
垃圾分类,需要全民参与,通过对垃圾分类,人们了解垃圾的种类、垃圾的功能等,能够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推动人们一起加入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一起保护好我们的地球母亲。达到居民自觉带菜篮子买菜,主动学知识,更多的人参与到垃圾分类当中,对环境保护越有利。
二、赣州市农村垃圾分类意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当前,赣州农村垃圾分类的现状不容乐观,农民垃圾分类的意识不足,分析其原因,主要体现在知识不足、氛围不浓、标准不完善等方面。
(一)垃圾分类的知识不充足
农村里大多数是老年人,由于他们年纪偏大,受教育程度低、接受新兴事物能力不高等方面的原因,对垃圾分类知识知之甚少,他们只是做到了把垃圾装进塑料袋投进固定的垃圾箱里,还没有真正做到将垃圾分门别类,投入不同的垃圾桶,垃圾收集和清运也是混装或“一锅烩”。
(二)垃圾分类的氛围不浓厚
农村对垃圾分类的重大意义没有足够的认识,因垃圾分类没有立竿见影收益、回报,所以他们参与度不高。或有些农村群众存在“图省事、怕麻烦”的观念,所以垃圾“随意倒”和“任性扔”等,他们认为,进行垃圾分类很浪费时间。垃圾分类成为了一句口号,没有落实到行动中。
(三)垃圾分类的标准不完善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垃圾类别、标志、品种、设施、回收等具体标准不明确、不完善等问题。其一,大部分农村垃圾分类的标准是参照城市标准,没有与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相结合。这样虽然有助于垃圾分类的全国统一,但是并不符合乡村生产生活的现实需要,导致垃圾分类标准在农村“水土不服”。其二,垃圾分类标准复杂,且较多专业术语,农民对分类标准难以理解,导致分类困难。导致农民垃圾分类的意识降低。
三、提升赣州市农民垃圾分类意识的路径研究
(一)开展丰富的垃圾分类宣教
为营造一个人人关心环保,人人参与分类的社会氛围,农村要开展丰富的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活动。首先开展现状的调研,了解村民垃圾分类的真实现状;其次根据农村的现状,制定宣传教育計划;最后,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教育的方式有:发放宣传材料进行知识普及;组织村干部或者村民代表、大学生志愿者、网格员进行培训,讲解垃圾分类 、PM2.5污染防治、生态文明建设等环保知识;在农村宣传栏或者宣传阵地张贴垃圾分类宣传广告;制作宣教视频等一系列宣传活动,逐步普及垃圾分类的认知,促使更多的村民能够积极参与到实践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成为垃圾分类的宣传者、践行者。
(二)举办多样的垃圾分类活动
学习了垃圾分类的知识还要开展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促进垃圾分类知行合一。村干部、网格员、党员同志可利用村民闲暇时间开展各类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比如: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垃圾分类实践小课堂、“垃圾分类 家园更美”环保创意主题绘画活动、“说唱垃圾分类、环保走秀”等,让村民真正知道如何垃圾分类,生活中的垃圾到底是属于什么类别,在实践中体验垃圾分类。
(三)制定统一的垃圾分类标准
由于农村垃圾结构、处理能力等与城市有较大差别,不宜照搬城市模式,要立足农村实际与农村生态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建立一套适合农村特点的模式。标准要因地制宜。可以“四分法”,就是把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可堆肥垃圾、不可堆肥垃圾、有毒有害垃圾。这样的分类比较易于农村人民的理解。在明确分类标准的基础上,编写口诀、歌谣等生动形式,推行记得住、易操作的方法,激发村民分类处理垃圾的主动性。
(四)制定科学的垃圾处理机制
垃圾进行了分类,但是分类的垃圾如何处理也是一个难题。可拓宽融资引资渠道,引入社会资本,合理筹措垃圾分类处理资金,建设完善处理设施。也应重视技术支撑,引入环保企业产业化运营,综合运用太阳能生物集成技术、气化熔融处理技术、垃圾衍生燃料法等,逐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率、资源化利用率、无害化处理率,使垃圾资源化。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大家携起手来,将一件一件“垃圾分类”的事情办实做好,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作者简介:欧萍,(1988—),女,江西赣州人,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环境保护。
基金项目:2021年度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乡村振兴视角下提升赣州市农民垃圾分类意识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2021-025-0020
关键词:垃圾分类;意识;农村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垃圾分类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垃圾分类,牵着民生,连着文明,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基于赣州市的调查发现,当前农村垃圾分类现状不容乐观,解决农村垃圾分类问题,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才能更好地实现乡村振兴战略。
一、农村开展垃圾分类的必要性
习总书记说垃圾分类工作是新时尚,他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垃圾分类具有重要意义。
(一)开展垃圾分类可节约资源
俗话说: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从垃圾自身而言,农民对垃圾进行分类,可充分的发挥垃圾的重要作用。比如纸张、易拉罐等可回收垃圾还可以变废为宝。垃圾本身也具有重要价值,垃圾分类能极大的节约资源;事先进行垃圾分类,减少了垃圾处理人员对垃圾的捡分的工作量,大大节约了人力资源;从垃圾占用土地而言,垃圾填埋和垃圾堆放等垃圾处理方式占用土地资源,将垃圾分类减少垃圾数量,节约土地资源。
(二)开展垃圾分类可减少污染
垃圾填埋、垃圾焚烧和堆肥是我国绝大多数地方处理垃圾的手段,垃圾焚烧、垃圾填埋对空气、土壤也会造成伤害,尤其是有害垃圾对环境伤害很大,实行垃圾分类,能够回收可利用垃圾,对有害垃圾进行更加环保的处理,这样能够减少环境污染。
(三)开展垃圾分类可提高环保意识
垃圾分类,需要全民参与,通过对垃圾分类,人们了解垃圾的种类、垃圾的功能等,能够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推动人们一起加入保护环境的行动中来,一起保护好我们的地球母亲。达到居民自觉带菜篮子买菜,主动学知识,更多的人参与到垃圾分类当中,对环境保护越有利。
二、赣州市农村垃圾分类意识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当前,赣州农村垃圾分类的现状不容乐观,农民垃圾分类的意识不足,分析其原因,主要体现在知识不足、氛围不浓、标准不完善等方面。
(一)垃圾分类的知识不充足
农村里大多数是老年人,由于他们年纪偏大,受教育程度低、接受新兴事物能力不高等方面的原因,对垃圾分类知识知之甚少,他们只是做到了把垃圾装进塑料袋投进固定的垃圾箱里,还没有真正做到将垃圾分门别类,投入不同的垃圾桶,垃圾收集和清运也是混装或“一锅烩”。
(二)垃圾分类的氛围不浓厚
农村对垃圾分类的重大意义没有足够的认识,因垃圾分类没有立竿见影收益、回报,所以他们参与度不高。或有些农村群众存在“图省事、怕麻烦”的观念,所以垃圾“随意倒”和“任性扔”等,他们认为,进行垃圾分类很浪费时间。垃圾分类成为了一句口号,没有落实到行动中。
(三)垃圾分类的标准不完善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垃圾类别、标志、品种、设施、回收等具体标准不明确、不完善等问题。其一,大部分农村垃圾分类的标准是参照城市标准,没有与农民的生产生活习惯相结合。这样虽然有助于垃圾分类的全国统一,但是并不符合乡村生产生活的现实需要,导致垃圾分类标准在农村“水土不服”。其二,垃圾分类标准复杂,且较多专业术语,农民对分类标准难以理解,导致分类困难。导致农民垃圾分类的意识降低。
三、提升赣州市农民垃圾分类意识的路径研究
(一)开展丰富的垃圾分类宣教
为营造一个人人关心环保,人人参与分类的社会氛围,农村要开展丰富的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活动。首先开展现状的调研,了解村民垃圾分类的真实现状;其次根据农村的现状,制定宣传教育計划;最后,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宣传教育的方式有:发放宣传材料进行知识普及;组织村干部或者村民代表、大学生志愿者、网格员进行培训,讲解垃圾分类 、PM2.5污染防治、生态文明建设等环保知识;在农村宣传栏或者宣传阵地张贴垃圾分类宣传广告;制作宣教视频等一系列宣传活动,逐步普及垃圾分类的认知,促使更多的村民能够积极参与到实践垃圾分类的行动中来,成为垃圾分类的宣传者、践行者。
(二)举办多样的垃圾分类活动
学习了垃圾分类的知识还要开展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促进垃圾分类知行合一。村干部、网格员、党员同志可利用村民闲暇时间开展各类垃圾分类的实践活动,比如:垃圾分类知识竞赛、垃圾分类实践小课堂、“垃圾分类 家园更美”环保创意主题绘画活动、“说唱垃圾分类、环保走秀”等,让村民真正知道如何垃圾分类,生活中的垃圾到底是属于什么类别,在实践中体验垃圾分类。
(三)制定统一的垃圾分类标准
由于农村垃圾结构、处理能力等与城市有较大差别,不宜照搬城市模式,要立足农村实际与农村生态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建立一套适合农村特点的模式。标准要因地制宜。可以“四分法”,就是把垃圾分为可回收垃圾、可堆肥垃圾、不可堆肥垃圾、有毒有害垃圾。这样的分类比较易于农村人民的理解。在明确分类标准的基础上,编写口诀、歌谣等生动形式,推行记得住、易操作的方法,激发村民分类处理垃圾的主动性。
(四)制定科学的垃圾处理机制
垃圾进行了分类,但是分类的垃圾如何处理也是一个难题。可拓宽融资引资渠道,引入社会资本,合理筹措垃圾分类处理资金,建设完善处理设施。也应重视技术支撑,引入环保企业产业化运营,综合运用太阳能生物集成技术、气化熔融处理技术、垃圾衍生燃料法等,逐步提高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率、资源化利用率、无害化处理率,使垃圾资源化。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是发展观的一场深刻革命。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大家携起手来,将一件一件“垃圾分类”的事情办实做好,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增长点、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支撑点、成为展现我国良好形象的发力点,让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
作者简介:欧萍,(1988—),女,江西赣州人,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环境保护。
基金项目:2021年度赣州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乡村振兴视角下提升赣州市农民垃圾分类意识路径研究》,项目批准号:2021-025-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