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之美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you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数学课堂教学艺术非一朝一夕之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之动态变化的过程中,我们感受着孩子们课堂上跳动的学习思维,领略着授课教师的睿智与创新。在每一次的课堂上,都会让我经历了一次难得的美丽与智慧之旅。我为智慧灵动的课堂如痴如醉;看到的、听到的这些都引发了我们更深、更沉的思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目标
  一、思教学目标——精准中显恰当
  精准的教学目标的定位应该是明确、具体,便于观察和测量。“了解”、“理解”、“掌握”等词非常抽象,在实际教学中,用什么来评价学生是否“了解”、“理解”、“掌握”了呢?又“了解”、“理解”、“掌握”到什么程度呢?在《数学课程标准》中,列举了一系列行为动词。按学习水平由低到高,知识目标里常用的行为动词有:知道、辨别、描述、解释、说明、比较、运用、综合……能力目标里常用的行为动词有:尝试、模仿、实验、操作、运用、转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里常用的行为动词有:经历、讨论、交流、参与、形成……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选择恰当地行为动词,来表述学生应达到的不同层次的学习结果,这样的教学目标才是精准而恰当的。
  例如:教学《垂直与平行》一课,教学目标拟定为:1.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感知生活中的垂直与平行的现象。2. 帮助学生初步理解垂直与平行是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初步认识垂线和平行线。3. 学生的空间观念及空间想象能力得到培养,引导学生树立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本课的教学目标非常准确的切入学生的接受新知的状态。在执教过程中,当老师让学生看着平行线,先想象延长后会怎么样,再画一画时;当老师在一个长方体旁平移和旋转小棒,让学生想象小棒和长方体的几条棱的位置时;当拿出双杠模型观察想象,实物操作时……无一不展现了教学目标的精准与恰当。
  本课教学目标的实施就非常恰当地将目标有机结合,在探究感悟中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本课空间概念的理解一向是整个阶段教学的难点,这就更需要在精准而且恰当地教学目标的引领下加强空间观念的落实。课堂的每一个细节无不渗透着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学生头脑中建立的模型一次次的在想象操作中得以完善,教学目标可谓是精准恰当,富有深度和张力。
  二、思教学环节——起伏中显连贯
  “文似看山不喜平”,我们的课堂教学也不例外。如果我们的课堂总是一条直线,没有起伏、没有层次感,那一节课下来没有一点波折,没有学生思维的律动,我们的课堂将会是乏味、枯燥、苍白的。但如果只有了起伏,没有课堂的整体感,也是残缺的。因此数学课堂的教学环节必须是起伏中,整体把握整个课堂的连贯性。
  比如:一位老师在执教分数连乘应用题时,首先呈现了“水果店买来96千克苹果,买来梨的重量是苹果的八分之五,水果店买来梨多少千克?”“水果店买来96千克苹果,买来苹果的重量是梨的八分之五,水果店买来梨多少千克?”在让学生列式的过程中,让学生的“元认知”清晰的呈现出来,然后在此基础上利用这个“先行组织者”去探讨“水果店买来160千克苹果,买来梨的重量是苹果的八分之五,梨的重量是桔子的四分之三,水果店买来桔子多少千克?”这样一个新的例题,这时候学生的解题面临新的困境,学生的思维会荡起新的波澜,新的情境中出现一个标准量已知,另一个标准量未知,这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讨论,让孩子对新的情境有了明确的认识和把握,然后对题目进行细致梳理、剖析、总结和归纳,最后教师再回归到生活中,挖掘生活中利用到本节课知识的类似情境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之间搭起一座“桥梁”,不断推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引领孩子们体验到学习本节课知识的价值。
  这种教学环节就像一首歌曲一样,有酝酿感情的前奏,有跌宕起伏的高潮,有舒缓飘逸的结尾。这种教学环节的变化,使得我们的数学课堂富有变化,这种课堂中的“起伏”,体现出了课堂教学的层次感、节奏感,在学法指导、拓展延伸、环节过渡上达到课堂教学的跌宕起伏、张弛有度。而整个课堂又不是完整性,基于一个生活内容展开,剖析,层层递进而又不失连贯。
  三、思教学手段——丰富中显三维
  数学课堂学习内容不单单是教材上一页或者几页的内容,不管编排的多好,理念多先进,都不可能适应每节课、每个学生的需求。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既要尊重教材,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每一个课型的教学手段加以丰富和拓展。
  例如:一位老师在执教青岛版的《美的奥秘》这一课时,就给我一个很好的启示。原来的教材关于黄金比只有一页内容。学生单从书上了解黄金比是单薄的,浅显的。本课在此尤其注重让学生从黄金比的角度去感受身边事物的艺术美。教材中都是关于“一维”的简单素材。执教老师则将生活中的各种建筑,植物等中的有关黄金比素材引入教学,加上现代化多媒体效果处理,使教材的内容呈现“三维”立体感,变得丰满生动起来。再比如说在数学课堂中加入些文艺手段的润色,使课堂更丰满。如,一位老师在执教“用字母表示数”中,课件出示一首儿歌:一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一声跳下水;……;让学生一直往下读,体会读不完,引导学生发现规律,然后规定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把读不完的儿歌用一句话表示出来。这样多元化的教学手段的运用,集趣味性、规律性、简洁性于一体,突破了难点,促进了数学教学。
  课堂内容因多元化教学手段的应用而显得丰富充实起来。这个丰富的过程可以是引入多种与课堂紧密相关的生活中的数学内容,也可以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让课堂的盲点显得有“立体感”,清晰到位地解决问题。
  四、思教学语言——平实中显机智
  数学语言以严谨清晰,精练准确而著称。数学语言能力既是数学能力的组成部分之一,又是其它各种数学能力的基础,对学生学习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有重要作用。教师上课的语言语调是一位教师的基本素养之一,它表现着细腻的情感,负载着丰富的信息。而数学课堂的语言更讲究思维的的严密,逻辑的清晰,课堂上及时的反应。即在平实中凸显教学语言的机智性。
  例如:一位老师在《圆的认识》一课引入新课时,在课前欣赏完各种有圆的图片后说:这些图中都有一个神奇的图形,是什么?圆!美吗?不过同学们看到的只是圆的外在美,它内在的魅力,还需要大家动脑去探索,用心去感受。之后揭示本课的课题:圆。随后出示一个椭圆形钟面问学生:这里有什么?学生回答:钟面上有一个圆。在这个似对似错的回答中,老师又引导说:我明白你的意思,你是指这里有一个圆,这是一个椭圆,这个圆和我们今天要学的圆很像,可是又不一样,那你能说说哪儿不一样吗?学生说:椭的,不圆。师:那你再仔细看看,这里真的没有圆吗?有……师:明白你的意思,你是说,这分针旋转一圈形成的轨迹,是一个圆,对不对?那这个看不见,摸不着而确实存在着的圆,它到底有多大呢?这个圆你会画吗?有些同学会,但绝大部分同学还是不会的。没关系,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定能找到答案。
  五、思教学节奏——平稳中显松紧
  古书云:张而不驰,文武弗能下,驰而不张,文武弗为也,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也!节奏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数学课堂的教学节奏把握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发现探究,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紧”体现在单位时间内,以大密度、高强度的教学手法对知识进行认知或创造教学的片断过程中。“松”体现在教师以较舒缓的手法解决新授知识蕴含中的重点,难点或关键性问题的具体过程中。
  例如:在《倍的认识》一课中,执教老师在研究倍的意义教学时,就非常清晰的给我们呈现了“张弛之道”。在认识倍的意义前,老师很快地在黑板上摆了3朵红花,又摆了3朵兰花,提问你看到了什么信息?在学生回答一样多后又摆了3朵兰花,再问学生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关系。学生很快就说出了兰花是红花的2倍。在快速铺设探究的内容后,老师则放慢节奏,让学生进行讨论,说说你是怎样看出来的,通过板书,课件等各种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倍的意义,给学生充分的摆一摆、圈一圈、辩一辩、画一画的机会。整个课堂节奏平稳中显松紧与张弛,教学节奏充分的尊重了学生的接受知识现状。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提问是教师开启学生心智、促进学生思维、增强学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基本手段,我们应从“留给学生思考的空间”“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正确处理预设和生成之间关系”等方面着手,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关键词】创造;提问;提升;效率  苏联杰出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来到学校里,不仅是为了取得一份知识的行囊,更主要的是变得更聪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非常重视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创造问题情
【摘 要】本文从高中历史教材的图片资源现状、高中历史教材中图片资源利用趋势、高中历史教材中图片资源所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高中历史教材中图片资源所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论述高中历史教材的图片资源及其利用。图片教学是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倡导以此实现学生感悟历史、形成历史思维的目标。  【关键词】历史教材;图片资源;历史素养;历史思维  一、高中历史教材中图片资源现状  如何开展有效的历史教学是历史课堂研究中
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奖结果日前公布,本刊编辑委员会主任高军教授主編的著作《青年知识分子》(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荣获二等奖。  评选高校科学研究(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是“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的重要内容,是教育部为表彰全国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所取得的突出成绩,鼓励和引导广大科研人员严谨治学、勇于创新、铸造精品,推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的
【摘 要】“研学问题”是思维的向导,优秀的“研学问题”是科学探究活动的催化剂。心理学中说到:“思维永远是从问题开始的。”教师在课堂设计的“研学问题”要能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冲突,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诱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要精心设置课堂研学问题,既要问点准确、问点新颖,又要问量精简、问度适宜,有意义的研学问题往往影响到教学的成功与否。  【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及“社会的数学化”,社会所需要人才不只是要具备语文阅读能力,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也显得相当重要。“数学课外阅读”是数学课内知识的延伸与补充,是学生积累数学语言,获取数学知识、思想、方法,提升数学素养的重要途径。通过数学课外阅读有效实施,可以全面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外阅读;培养;方法指导  高尔基说:“凡是我所有的好东西,都要归功于书。”
【摘 要】新形势下的主题班会课要让学生通过自主感悟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体验式主题班会便是通过小活动实现大教育的目的,为实现师生互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及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有效的课堂活动,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吸收,进而提升能力,在情感上升华,提高体验式班会课堂实效。  【关键词】课堂活动;有效性;体验;感悟;成长  小学思品新课程标准中明确强调了“活动性”,即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注
【摘 要】在传统的课程观念影响下,当今的小学语文课堂作业存在着“单一”的问题。本文通过论述在多元评价的视角下,对于小学语文课堂作业的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上的改革,探索突破小学语文课堂作业现实困境的有效途径,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作业;多元评价;理性突围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化、信息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激烈的国际竞争很大程度上变成了人才的竞争。许多国家
【摘 要】小学体育微课的类型可以按照教学方法、课堂程序、微课内容三个层面进行分类,每一个类型各有特点。在教学中,微课可供学生自主在线学习,可在课堂教学中灵活运用,还可供学生课后巩固练习,提高了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微课;小学体育;分类;运用  微课是一种新型教育教学数字化资源,大量使用图片、音乐、故事等生动化的素材,让教学趣味十足,深受学生喜欢,因此成为现代社会广受欢迎的教学手段。让
【摘 要】三四月一路走过的学习历程,我感慨万千。在此期间,我们团队每个人都在忙碌着、快乐着、收获着。因为亲身参与、经历磨课的过程,所以切切实实地体会到磨课的不容易。在师傅的引领,同伴的帮助下,我们累并快乐着。相同的内容,不同的诠释,精彩的呈现,厚重的收获,这就是我们的磨课印象。  【关键词】磨课;数的大小;趣味  一、第一次试教——“镜中花,水中月”  【镜头回放】  (一)出示情境:引出数的大小
【摘 要】明确“研学”的学习结构,开展课内外的动手操作活动,是培养学生感知探索、运用迁移学习能力的过程,也是提高“研学”成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研学”;动手操作;学会学习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方式偏向于形象思维,“好动”是他们的天性,“操作”是他们的爱好,所以,在明确“研学”学习结构的基础上,实践操作活动就成了提高“研学”成效的有效途径。  一、确立“研学”的学习结构  借鉴蔡林森校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