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6年,来自世界16个国家的社会科学家、自然科学家、人文学者齐聚威尔士的卡迪夫,“幽默与笑研究”国际会议在这里举行。大会最后一项议程:讨论是否可以确定统一的幽默概念定义。经激烈讨论,与会代表给出了一致的否定答案。
何谓幽默?幽默就是笑吗?搔痒引起笑算不算幽默?幽默一定要笑吗?为什么有的幽默让人哭呢?幽默的家族谱系是怎样的?幽默和反讽有什么不同?言语幽默和形体幽默各自特点如何?笑话和漫画的各自生命力在哪儿?任何时候都可以幽默吗?东方人的幽默和西方人的幽默有什么不同?男人的幽默和女人的幽默有什么分别?老年人的幽默与青年人和孩子的幽默有怎样的差别?公务员的幽默和商人的幽默一样吗?幽默是一种人生态度吗?为什么幽默有时能化干戈为玉帛?为什么幽默的人往往让人着迷呢?幽默是否为人类专属?动物懂幽默吗?的确,关于幽默的这些问题,别人不问,我们还清醒;人若发问,我们便如坠五里烟雾。
既然如此,与其绞尽脑汁,不妨换个思路,考察一下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是怎样看待幽默的,或者说幽默观念是如何生长、壮大起来的,这或许是我们回答上边林林总总的问题、不断接近真理的另一种选择。
探求幽默堂奥前,殊有必要说说“幽默”(Humour)一词是如何在我国落地生根的。不仅因为“幽默”与“德先生”和“赛先生”相类,都是对我国现代文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舶来品(尽管命运不尽相同),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本身就体现着近现代国人对幽默的追问。
从现有文献看,“幽默”(Humour)于20世纪初由王国维首先引入我国,译名“欧穆亚”。王国维认为,屈原诗作中充满了“欧穆亚”精神。他说:“此种人生观,实亦处于悲剧与喜剧的交叉点上,其基础则为主观与客观矛盾。”王国维的“欧穆亚”是一个既与喜剧无法分割又偏重于悲剧和崇高的范畴,与现代幽默意义尚有距离。
1924年5月23日和6月9日,林语堂在《晨报副刊》分别发表了《征译散文并提倡“幽默”》和《幽默杂话》两文,首开“幽默”这一译名,并首倡幽默人生观。林语堂给出“幽默”译名前后,均有不同译名出现,如沈雁冰于1921年在《小说月报》第12卷刊发的《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一文中,认为当时人云亦云的小说“缺少活气(Humour)”,又如樊炳清于1926年在《哲学辞典》中给出的译名是“有情滑稽”,另有“语妙”、“幽妙”等译名,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尽管如此,“幽默”还是因林氏对它的圆说和大力提倡获得较高认同,脱颖而出。林语堂说:“幽默二字原为纯粹音译,行文间一时所想到,并非有十分计较考量然后选定,或是藏何奥义。Humour既不能译为‘笑话’,又不尽同‘诙谐’、‘滑稽’:若必译其意,或可作‘风趣’、‘谐趣’、‘诙谐风格’(humour实多只是指一种作者或作品的风格),无论如何总是不如译音的直截了当,省引起人家的误会。既说译音,便无所取义,译音正确便了。不但‘幽默’可用,并且勉强一点‘朽木’、‘蟹蟆’、‘黑幕’、‘诙摹’都可用。惟是我既然倡用‘幽默’,自亦有以自圆其说。凡善于幽默的人,其谐趣必愈幽隐,而善于鉴赏幽默的人,其欣赏尤在于内心静默的理会,大有不可与外人道之滋味,与粗鄙显露的笑话不同。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故译为幽默,以意义言,勉强似乎说得过去。”
1932年,林语堂在其主编的《论语》半月刊创刊号《缘起》中提出“以提倡幽默文字为主要目标”,强调“幽默文字必是写实的”,反对“游戏文字”,不出“新《笑林广记》供认茶余饭后谈笑的资料”。在林语堂大力倡导和身体力行下,中国文坛很快掀起了“幽默”热,相继出现了周谷城的《论幽默》、钱仁康的《论幽默的效果》、曹聚仁的《谈幽默》、《幽默的表出》、郑伯奇的《幽默小论》和徐懋庸译《笑之社会性质与幽默艺术》等众多作家的文章译著,更出现了如《中庸》《谈风》《聊斋》这样的专以刊发幽默文学为主的杂志,以至于1933年被时人称作“幽默年”。
值得注意的是,王国维的“欧穆亚”与其移译丹麦心理学家海甫定的《心理学概论》紧密相关,而林语堂的“幽默”则直接受益于19世纪英国著名诗人、小说家梅瑞狄斯的喜剧观念。换言之,无论是“欧穆亚”还是“幽默”,均有其西风东渐的直接来源。我们不禁要问,海甫定和梅瑞狄斯的幽默观又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如此看来,扬帆远游世界,追根溯源,自在情理之中。
何谓幽默?幽默就是笑吗?搔痒引起笑算不算幽默?幽默一定要笑吗?为什么有的幽默让人哭呢?幽默的家族谱系是怎样的?幽默和反讽有什么不同?言语幽默和形体幽默各自特点如何?笑话和漫画的各自生命力在哪儿?任何时候都可以幽默吗?东方人的幽默和西方人的幽默有什么不同?男人的幽默和女人的幽默有什么分别?老年人的幽默与青年人和孩子的幽默有怎样的差别?公务员的幽默和商人的幽默一样吗?幽默是一种人生态度吗?为什么幽默有时能化干戈为玉帛?为什么幽默的人往往让人着迷呢?幽默是否为人类专属?动物懂幽默吗?的确,关于幽默的这些问题,别人不问,我们还清醒;人若发问,我们便如坠五里烟雾。
既然如此,与其绞尽脑汁,不妨换个思路,考察一下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是怎样看待幽默的,或者说幽默观念是如何生长、壮大起来的,这或许是我们回答上边林林总总的问题、不断接近真理的另一种选择。
探求幽默堂奥前,殊有必要说说“幽默”(Humour)一词是如何在我国落地生根的。不仅因为“幽默”与“德先生”和“赛先生”相类,都是对我国现代文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舶来品(尽管命运不尽相同),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本身就体现着近现代国人对幽默的追问。
从现有文献看,“幽默”(Humour)于20世纪初由王国维首先引入我国,译名“欧穆亚”。王国维认为,屈原诗作中充满了“欧穆亚”精神。他说:“此种人生观,实亦处于悲剧与喜剧的交叉点上,其基础则为主观与客观矛盾。”王国维的“欧穆亚”是一个既与喜剧无法分割又偏重于悲剧和崇高的范畴,与现代幽默意义尚有距离。
1924年5月23日和6月9日,林语堂在《晨报副刊》分别发表了《征译散文并提倡“幽默”》和《幽默杂话》两文,首开“幽默”这一译名,并首倡幽默人生观。林语堂给出“幽默”译名前后,均有不同译名出现,如沈雁冰于1921年在《小说月报》第12卷刊发的《新文学研究者的责任与努力》一文中,认为当时人云亦云的小说“缺少活气(Humour)”,又如樊炳清于1926年在《哲学辞典》中给出的译名是“有情滑稽”,另有“语妙”、“幽妙”等译名,林林总总,不一而足。
尽管如此,“幽默”还是因林氏对它的圆说和大力提倡获得较高认同,脱颖而出。林语堂说:“幽默二字原为纯粹音译,行文间一时所想到,并非有十分计较考量然后选定,或是藏何奥义。Humour既不能译为‘笑话’,又不尽同‘诙谐’、‘滑稽’:若必译其意,或可作‘风趣’、‘谐趣’、‘诙谐风格’(humour实多只是指一种作者或作品的风格),无论如何总是不如译音的直截了当,省引起人家的误会。既说译音,便无所取义,译音正确便了。不但‘幽默’可用,并且勉强一点‘朽木’、‘蟹蟆’、‘黑幕’、‘诙摹’都可用。惟是我既然倡用‘幽默’,自亦有以自圆其说。凡善于幽默的人,其谐趣必愈幽隐,而善于鉴赏幽默的人,其欣赏尤在于内心静默的理会,大有不可与外人道之滋味,与粗鄙显露的笑话不同。幽默愈幽愈默而愈妙。故译为幽默,以意义言,勉强似乎说得过去。”
1932年,林语堂在其主编的《论语》半月刊创刊号《缘起》中提出“以提倡幽默文字为主要目标”,强调“幽默文字必是写实的”,反对“游戏文字”,不出“新《笑林广记》供认茶余饭后谈笑的资料”。在林语堂大力倡导和身体力行下,中国文坛很快掀起了“幽默”热,相继出现了周谷城的《论幽默》、钱仁康的《论幽默的效果》、曹聚仁的《谈幽默》、《幽默的表出》、郑伯奇的《幽默小论》和徐懋庸译《笑之社会性质与幽默艺术》等众多作家的文章译著,更出现了如《中庸》《谈风》《聊斋》这样的专以刊发幽默文学为主的杂志,以至于1933年被时人称作“幽默年”。
值得注意的是,王国维的“欧穆亚”与其移译丹麦心理学家海甫定的《心理学概论》紧密相关,而林语堂的“幽默”则直接受益于19世纪英国著名诗人、小说家梅瑞狄斯的喜剧观念。换言之,无论是“欧穆亚”还是“幽默”,均有其西风东渐的直接来源。我们不禁要问,海甫定和梅瑞狄斯的幽默观又是如何建立起来的呢?如此看来,扬帆远游世界,追根溯源,自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