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案例描述
武某,初三年级女生,皮肤白皙、身材匀称、语速适中,性格偏内向。不知她怎么会被班主任带到咨询室?
经过交谈了我解到,武某父母均在航天部工作,经常外出,武某常年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因此与爷爷奶奶感情很深。学习成绩较好。今年的某个下午,武某回家后发现爷爷躺在地上,平日喝水的杯子掉在地上,水洒了一地(爷爷患有半身不遂,平时由奶奶照顾),她很着急地叫奶奶,没人应声,最后她在厕所内发现了奶奶。奶奶因在家洗澡时摔倒引发脑出血已过世。她很难接受这个事实,常常处于一种自责的状态中,后悔当天放学后没有直接回家,而是陪同学买东西。事发当天有一名同班男同学对她进行了语言上的攻击,终于激发了她压在心里的痛苦和压力,与同学大打出手。
辅导过程
共情拉近咨询关系
这是一次突发性的心理辅导。武某当时情绪非常激动、不稳定,为让她能尽快地平静下来,我握住她的手并温和地对她说:“看到你这么激动和委屈我很想帮助你,你愿意接受老师的帮助吗?”她很快接纳了我,并建立起信任的关系。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对话。
我:“我能从哪方面帮助你?愿意跟我说吗?”
她默默地点点头,用带哭腔的声音对我讲述了当天发生的事情。自从奶奶突然过世后,她时时处于一种深深自责的状态,身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更多的是沉浸在对奶奶的深深思念和自责中,特别是到处都能看到奶奶生活的痕迹,随时触发她对奶奶的思念。当日上学路上两次与人撞车,到了教室,又有一男同学对她进行了语言上的攻击,导致她与同学大打出手。
我:“你认为与同学发生冲突,能缓解你目前的情绪吗?”
她沉思片刻,慢慢地说:“不能,但心理舒服了许多,可还是觉得很委屈和无助。”
此时她的情绪已经平稳很多,语句比较通顺、逻辑性较强。
我:“我很理解你此时的心情,不过你对奶奶的思念和自责,能改变奶奶已经去世的现实吗?你再仔细想想,你现在的情绪是否已经影响到你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能改变现实存在吗?”
我希望从积极再定义的层面帮她重建认知:怎样想有利于自己保持好心情? 怎样做最有利于解决问题,化不利为有利呢?
她认真地思考片刻,然后慢慢地说:“我也知道这样下去不行,可是我就是不知道怎样才能改变目前的状态,心里就是转不过这个弯,我该怎么办呢?”
我:“那好,你已经意识到你内心复杂的感觉,甚至自责、担心和害怕都是正常的,你也很想走出现在的心理阴影,尽快回到原来正常的生活状态中。老师首先帮你重建内部的平衡,拓展应变能力,减轻后续压力,重建信心好不好?”
她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用非常渴望的眼神看着我。我帮她分析,她心理问题的症结在于她因奶奶的过世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疏导,情绪耐受性受到严重伤害,只有增进情绪调控能力,才能学会自我照顾和自我安抚以及暂时创伤事件隔离,才能顺利地达到心理上的稳定化。
故事引入,转移注意力,重建认知
在她情绪逐渐好转,并与老师建立信任、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我们开始第二阶段的咨询。通过故事引入,转移该生的注意力,适时地进行合理情绪疗法的辅导。这次的辅导由故事引入。
故事:有一位50多岁的阿姨,生活中与母亲关系十分密切,母亲的突然离世,给她造成很大心理创伤,她很难接受这一事实,每日生活恍惚,不知自己该做些什么事情,出门坐车不知从哪站下车;几个小时呆坐,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完全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朋友的规劝也无济于事。有一次她无意中看见有人织小孩的小鞋,这引起了她的好奇心,她想我能不能把对母亲的思念全部织进小鞋里呢?于是她开始尝试,果真效果很好,她的心情开朗了很多,情绪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后她把织好的小鞋送给了周围的人,从此乐观地面对生活,缓解了心理压力,进而保持了心态的平衡。
讲过故事后,我问她有何感想,自己想怎么做。
她表示赞成故事中那位阿姨的做法,也想尝试着做一些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重新找回自己的认知。
我观察到,她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注意力十分专注,不时地点头表示认可。这表明这个故事对她的积极影响很大。
通过对认知的调整,她想把对奶奶的思念尽快地转移到学习上来。因为奶奶生前的愿望就是希望她学习成绩好。
我问:“如果你用更好的学习成绩来回报奶奶,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我们一起努力试一试,你有信心吗?想试试吗?”
她真诚地接受了我的建议并想尝试一下。
于是我又说:“如果有什么问题随时找老师。我很愿意为你提供心理上的帮助,希望今天的辅导你能有所感悟,谢谢你对老师的信任,随时欢迎你前来咨询。”
她十分愉快地接纳了我并与我拥抱。我把她送回了班主任处,并安排她回到教室继续上课。
家长协助促进新认知的形成
在对武某咨询之后,我通过班主任找到该生家长的联系方式,通过电话交谈,教会家长在家里协助老师对她进行心理上的疏导的方法,如可暂时放宽对孩子的标准,必要时提供夜晚的安抚措施,如入睡前给孩子吃少量的小点心,开盏小灯,给孩子毛绒玩具等。平时适度给予具体且可胜任的家务,以培养责任感。适量多与孩子进行语言上的沟通,多倾听她的心声,并鼓励她多与其他同学交往,与更多的同学建立友谊,从同学身上获得帮助等。
辅导效果
几周后,我主动与武某的班主任联系,了解到她近期各方面表现比较平和、正常,人也变得开朗了许多,学习成绩大幅度提升。
很明显,武某由创伤事件引发了情绪障碍。对武某造成的替代性创伤主要有自责、内疚、易思、激动等。这样的突发性心理辅导,需要通过辅导引起求助者重建内部的平衡,拓展其应变能力,减轻其后续压力,重建信心。通过心理辅导帮助求助者重新建立起新的认知体系,认识到对奶奶的思念可以转移到很多方面,如按照奶奶的愿望好好学习,争取考上理想的高中等。只有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才能与同学关系融洽,融入集体,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全身心地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积极地解决问题,才是成长的表现。很多时候,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运用一些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经验,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辅导反思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经说过:“有了朋友,生命才显出它全部的价值、智慧、友爱,这是照亮我们黑夜的唯一光亮。”现在的独生子女,平时与同学没有过多的交往和沟通,在他们的生活中缺少信任和朋友,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很容易受到伤害,更容易造成情绪上的不稳定。因此,在心理咨询中正确使用尊重、共情、积极关注等技术手段是相当重要的。注重从求助者的自我认知的调整、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入手,缓解求助者的心理压力,是提高咨询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
□栏目编辑 江泓
武某,初三年级女生,皮肤白皙、身材匀称、语速适中,性格偏内向。不知她怎么会被班主任带到咨询室?
经过交谈了我解到,武某父母均在航天部工作,经常外出,武某常年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因此与爷爷奶奶感情很深。学习成绩较好。今年的某个下午,武某回家后发现爷爷躺在地上,平日喝水的杯子掉在地上,水洒了一地(爷爷患有半身不遂,平时由奶奶照顾),她很着急地叫奶奶,没人应声,最后她在厕所内发现了奶奶。奶奶因在家洗澡时摔倒引发脑出血已过世。她很难接受这个事实,常常处于一种自责的状态中,后悔当天放学后没有直接回家,而是陪同学买东西。事发当天有一名同班男同学对她进行了语言上的攻击,终于激发了她压在心里的痛苦和压力,与同学大打出手。
辅导过程
共情拉近咨询关系
这是一次突发性的心理辅导。武某当时情绪非常激动、不稳定,为让她能尽快地平静下来,我握住她的手并温和地对她说:“看到你这么激动和委屈我很想帮助你,你愿意接受老师的帮助吗?”她很快接纳了我,并建立起信任的关系。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对话。
我:“我能从哪方面帮助你?愿意跟我说吗?”
她默默地点点头,用带哭腔的声音对我讲述了当天发生的事情。自从奶奶突然过世后,她时时处于一种深深自责的状态,身心都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更多的是沉浸在对奶奶的深深思念和自责中,特别是到处都能看到奶奶生活的痕迹,随时触发她对奶奶的思念。当日上学路上两次与人撞车,到了教室,又有一男同学对她进行了语言上的攻击,导致她与同学大打出手。
我:“你认为与同学发生冲突,能缓解你目前的情绪吗?”
她沉思片刻,慢慢地说:“不能,但心理舒服了许多,可还是觉得很委屈和无助。”
此时她的情绪已经平稳很多,语句比较通顺、逻辑性较强。
我:“我很理解你此时的心情,不过你对奶奶的思念和自责,能改变奶奶已经去世的现实吗?你再仔细想想,你现在的情绪是否已经影响到你正常的生活和学习?能改变现实存在吗?”
我希望从积极再定义的层面帮她重建认知:怎样想有利于自己保持好心情? 怎样做最有利于解决问题,化不利为有利呢?
她认真地思考片刻,然后慢慢地说:“我也知道这样下去不行,可是我就是不知道怎样才能改变目前的状态,心里就是转不过这个弯,我该怎么办呢?”
我:“那好,你已经意识到你内心复杂的感觉,甚至自责、担心和害怕都是正常的,你也很想走出现在的心理阴影,尽快回到原来正常的生活状态中。老师首先帮你重建内部的平衡,拓展应变能力,减轻后续压力,重建信心好不好?”
她欣然接受了我的建议,用非常渴望的眼神看着我。我帮她分析,她心理问题的症结在于她因奶奶的过世产生了很大的心理压力,由于没有得到及时疏导,情绪耐受性受到严重伤害,只有增进情绪调控能力,才能学会自我照顾和自我安抚以及暂时创伤事件隔离,才能顺利地达到心理上的稳定化。
故事引入,转移注意力,重建认知
在她情绪逐渐好转,并与老师建立信任、合作、伙伴关系的基础上,我们开始第二阶段的咨询。通过故事引入,转移该生的注意力,适时地进行合理情绪疗法的辅导。这次的辅导由故事引入。
故事:有一位50多岁的阿姨,生活中与母亲关系十分密切,母亲的突然离世,给她造成很大心理创伤,她很难接受这一事实,每日生活恍惚,不知自己该做些什么事情,出门坐车不知从哪站下车;几个小时呆坐,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完全打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朋友的规劝也无济于事。有一次她无意中看见有人织小孩的小鞋,这引起了她的好奇心,她想我能不能把对母亲的思念全部织进小鞋里呢?于是她开始尝试,果真效果很好,她的心情开朗了很多,情绪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后她把织好的小鞋送给了周围的人,从此乐观地面对生活,缓解了心理压力,进而保持了心态的平衡。
讲过故事后,我问她有何感想,自己想怎么做。
她表示赞成故事中那位阿姨的做法,也想尝试着做一些事情,转移自己的注意力,重新找回自己的认知。
我观察到,她在听故事的过程中,注意力十分专注,不时地点头表示认可。这表明这个故事对她的积极影响很大。
通过对认知的调整,她想把对奶奶的思念尽快地转移到学习上来。因为奶奶生前的愿望就是希望她学习成绩好。
我问:“如果你用更好的学习成绩来回报奶奶,又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呢?我们一起努力试一试,你有信心吗?想试试吗?”
她真诚地接受了我的建议并想尝试一下。
于是我又说:“如果有什么问题随时找老师。我很愿意为你提供心理上的帮助,希望今天的辅导你能有所感悟,谢谢你对老师的信任,随时欢迎你前来咨询。”
她十分愉快地接纳了我并与我拥抱。我把她送回了班主任处,并安排她回到教室继续上课。
家长协助促进新认知的形成
在对武某咨询之后,我通过班主任找到该生家长的联系方式,通过电话交谈,教会家长在家里协助老师对她进行心理上的疏导的方法,如可暂时放宽对孩子的标准,必要时提供夜晚的安抚措施,如入睡前给孩子吃少量的小点心,开盏小灯,给孩子毛绒玩具等。平时适度给予具体且可胜任的家务,以培养责任感。适量多与孩子进行语言上的沟通,多倾听她的心声,并鼓励她多与其他同学交往,与更多的同学建立友谊,从同学身上获得帮助等。
辅导效果
几周后,我主动与武某的班主任联系,了解到她近期各方面表现比较平和、正常,人也变得开朗了许多,学习成绩大幅度提升。
很明显,武某由创伤事件引发了情绪障碍。对武某造成的替代性创伤主要有自责、内疚、易思、激动等。这样的突发性心理辅导,需要通过辅导引起求助者重建内部的平衡,拓展其应变能力,减轻其后续压力,重建信心。通过心理辅导帮助求助者重新建立起新的认知体系,认识到对奶奶的思念可以转移到很多方面,如按照奶奶的愿望好好学习,争取考上理想的高中等。只有用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才能与同学关系融洽,融入集体,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全身心地把精力投入到学习中,积极地解决问题,才是成长的表现。很多时候,在心理咨询过程中,运用一些贴近生活的事例和经验,也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辅导反思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经说过:“有了朋友,生命才显出它全部的价值、智慧、友爱,这是照亮我们黑夜的唯一光亮。”现在的独生子女,平时与同学没有过多的交往和沟通,在他们的生活中缺少信任和朋友,遇到一些突发事件,很容易受到伤害,更容易造成情绪上的不稳定。因此,在心理咨询中正确使用尊重、共情、积极关注等技术手段是相当重要的。注重从求助者的自我认知的调整、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入手,缓解求助者的心理压力,是提高咨询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
□栏目编辑 江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