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失败的实验课解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476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课程改革的实施,改变了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教和学相长。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怎样做才能真正地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成为有效率的课堂,使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掌握正确的思维和方法,提高其学习知识和探究问题的能力,就值得我们思考了。
  在《植物光合作用的器官》这节课中,有观察叶片结构的实验。对于生物这门学科来讲,实验是一个良好的契机,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操作提高感性认识,以便更好地理解抽像的理论知识。我决定好好利用这个实验。起初我是这样设计的:首先,将叶片的结构图展示给学生,让他们了解表皮是一层透明的细胞,并分为上表皮和下表皮。叶肉的内部分为栅栏层和海绵层,栅栏层细胞长条形,排列紧密;海绵层细胞无规则,排列疏松。然后将实验的操作过程演示一遍。为了让演示的过程清晰,并让班级里面的每一名学生都看的清楚,我决定使用实物投影仪,这样可以将演示的每一个操作过程完整而清晰地呈现在学生眼前。再让学生通过亲自操作的过程来认知叶片结构,并将制作的临时玻片标本并置于显微镜下观察,找出表皮、栅栏层和海绵层的结构,从而加深对抽像理伦知识的感性认识。按照我原来的设想,这应该是一堂好课,是一堂可以让学生充分活动的好课,学生的兴趣会很高。
  授课时,按照原来的设计,我先讲叶片的结构,然后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过程:先把菠菜的叶子切割成条形或长方形,然后用双面刀片在条形的叶子上横切,将夹在刀片中间的“细丝”取出,放在培养皿的水中,多切几次,最后挑出最细的“细丝”做成切片。
  做完演示后,我走下讲台看看学生们做得如何。令我失望的是,他们并没有我原来想的那样好,大多数同学切的“细丝”都很粗,像一条条小小的蚯蚓漂浮在水中。而且,他们都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横切”——有的斜着切,有的纵切。这时,有位学生说:“老师,怎么横切呀?你给我切吧!”我拿过来一看,这位学生切的小块近似于正方形,横切的标准还真不好找。有的学生说:“唉呀,怎么什么也看不着哇!没意思。”这时旁边又有学生说:“老师,我看见了,我看见了。”我走过去看了看显微镜下的临时玻片,只见视野中一团模糊的绿色。“你看见了什么?”“嗯……不知道。”看来,他是把小叶条压碎了,而且由于切成的小叶条太粗了,中间的叶肉组织基本上看不清楚。实验的目的并没有达到,学生并未从实验中看到真正的的叶肉组织,仅有少数学生能够找到表皮——是一层透明的细胞。
  看来这堂实验课很失败。课后,我认真分析,认为实验失败的原因有三:一是在讲解实验时不够细致,由于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很少,关于横切,学生并没有真正理解“横”是哪个方向的横。二是小叶条的粗细标准很模糊,要把小叶条的切割方法条理细致化,使学生清楚地知道第一步要做什么、第二步要做什么,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有那些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三是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叶肉各层细胞的结构特点,即栅栏层和海绵层的细胞形状;表皮细胞的特点:透明,细胞与细胞之间排列紧密。并将叶肉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挂出来,这样将更有利于学生区别显微镜下的图像,明确叶肉的结构。
  经过思考,我决定这样阐述“横切”:拿到菠菜叶后,先找到它的主叶脉(即最粗的叶脉),在切割时,切割的方向与主叶脉垂直。关于小叶条很粗的问题,经过多次的实践,我选择了两种方案。方案一:将双面刀片的尖端接触叶子,刀刃部分与叶子呈45度角,然后迅速划过(即只用刀尖部分切割)。经过这样的切割后,在双面刀片的中间会出现一个较细的小叶条。这种切割方法的成功很高,切出的小叶条很细。方案二:用双面刀片直接按在叶片上,稍用力,将叶片压断,右手按住刀片不动,左手将左右两侧的叶片移走。这种方法简单,易操作。再次上课时,我把这两种方法叙述完后,要求学生多切几次,并且在制作临时玻片标本时,用镊子挑取最细的一条放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并告诫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要用拇指去压盖玻片,否则会把叶肉细胞的海绵层和栅栏层压碎压散,无法观察。
  经过这样的改进之后,学生都能够将叶片横切,并且切的小叶条也基本合乎标准了。我还把叶肉的结构图放大,用投影仪投在黑板上,让学生对照着寻找显微镜下的各种结构。实验操作大约10分钟后,许多学生都举手说看到了,看到了长条形的栅栏层细胞和圆形的海绵层细胞,看到了透明的表皮细胞。在处理叶上表皮和下表皮区分的问题上,我只是稍加作了提示:“显微镜下所观察物体的方向和我们的方向是一样的吗?”学生就明白了在上面的不一定就是上表皮。
  这节课后,我认真地进行了反思。在以往备课过程中,我往往只站在自己“教”的角度思考,只考虑怎样能把一节教得更好,而没有从学生的实际角度出发,分析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忽略了学生的思维方式,认为只要自己明确的、了解的,学生一定会明确,一定能想到,盲目地认为学生会在自己的指导下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操作。而事实上,学生正是以他们自己的经验来构建对现实的理解,或者以他们自己的理解来解释未知的事物。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对于教师来非常熟悉,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是一个陌生面孔。教师的知识水平要比学生高,学生是从下向上看,而教师是从上向下看。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新的知识、新的技能,我们就应该换一个角度,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让每一个设计都符合学生实际,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便于学生操作。所以教师应特别注意以学生原有的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为基础,来传授新知识和实验技能,使学生在活动中能真正地理解知识,掌握技能。
其他文献
一、 问题的提出  作为课堂教学手段之一的课堂提问是老师运用得最为广泛的一门艺术,是教师输入信息、传递信息,达到师生交流、和谐共振的一条主要渠道。因此,课堂提问的质量,关系课堂教学的效率。为了更好地落实课堂教学,我进行了本次的问卷调查。  二、调查方法、目的  随机抽取我校高一、高二各5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按照预定目的,制作问卷进行不记名调查。调查时主试不作任何提示,时间也没限制。1—17题为选
目的:由于慢性盆腔炎严重影响了妇女的健康,目前对其防治尚无重大突破,现代医学保守治疗尚无理想药物,中医药虽然有多种方法,但疗效不够理想,于是是否有更好的方法控制其复发成为当
摘 要: 新时期,大学生学习特征发生明显变化,给高校教书育人工作带来新的挑战。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重视这一群体的特点,创新培养模式,探索教书育人新思路。  关键词: 新时期大学生 特征 人才培养模式    一个时代的青年学生必然烙有一个时代的鲜明特征,不同时代的青年学生需要不同的教育方式。当前,在校大学生多为上世纪90年代后出生(以下简称“90后”),他们经历了经济高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体现
心律失常作为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是心脏疾病临床常见的表现形式,是指心脏冲动的频率、节律、起源部位、传导速度或激动次序的异常,可见于多种器质性心脏病。恶性心律失常常可诱发心源性猝死。中医古籍关于心律失常的认识主要集中在心悸(惊悸)、怔忡等相关病证的论述中。本论文从理论研究、实验研究两个方面论述了温润通脉法对心律失常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阐明其治疗心律失常的具体作用机制。理论研究部分回顾了中医学和
根据基因的分离定律,假使我们研究一对性状的遗传,在子一代中看到显性现象,在子二代中看到3∶1,那么下列的几个条件一定是满足的。  (1)子一代个体形成的两种配子的数目是相等的,它们的生活力是一样的。  (2)子一代的两种配子的结合机会是相等的。举例来说,C配子跟C配子和c配子的结合机会是相等的,c配子跟C配子和c配子的结合机会也是相等的。  (3)三种基因型个体的存活率到观察时为止是相等的。举例来
摘 要: 本文探讨了大学教学与人才培养的关系,着重从四个方面,即优质的师资、良好的生源、优良的教材和良好的教学硬环境、软环境进行阐述,指出这四个方面对于创新型和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关键词: 大学教学 人才培养 相辅相承性    当前,高校人才培养被指与社会脱节,毕业的学生不能很好地满足社会需要。创新型和高质量人才培养被提上了紧迫地位,成为今后阶段大学教育和教学的重要目标[1][2]。关于如
摘 要: 随着近年来高考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生物实验设计题越来越呈现出了多样化、综合化、情景化。这种可喜的变化改变了以往学生死记硬背实验结论的现象,有利于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更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目前所面临的学生如何把握设计实验的切入点这一问题,本文作者结合自身所在学校生物教学的实际,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 生物设计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