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对合同能源管理进行简介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合同能源管理的实践经验,对我国当前合同能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关键词:节能服务公司;合同能源管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TE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9-0081-01
一、合同能源管理(EMC)概述
(一)什么是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能源管理(国外称EPC,国内为EMC),是上世纪7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节能机制。主要是指EMC公司(或称节能服务公司,简称ESCO)通过与客户(用能单位)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客户提供能源的审计、项目的设计、项目的融资、设备的采购、工程的施工、设备安装调试等一系列的节能服务后,再从从客户节能改造后获得的节能效益中收回自身的投资和取得利润的一种商业运作模式。
(二)EMC运作模式简述。设EMC项目实施前,用能单位所用能源费用为1个单位。在EMC项目实施后合同服务期间,这1个单位的能源费用中,假设有一半(50%)的能源费用已消减,转化为项目的投入费用与服务费用(设30%)和客户的权益(20%);在项目实施后合同服务终止时,消减的能源费用更多,而这消减的费用转化为更少的项目服务费用和更多的客户权益。
(三)合同能源管理的类型
1、节能量保证支付型。节能改造项目的投入和风险由归合同能源管理公司承担,在合同期内公司向用能单位约定一定比例的节能量,用来支付工程项目成本;达不到约定节能量的部分,由公司自己负担;超出约定的部分,由双方分享。
2、节能效益分享型。能改造项目投入和风险归合同能源管理公司来承担,工程实施完毕,经项目实施双方共同确认节能率后,在合同期内,由双方按比例共同分享节能效益。
3、能源费用托管型。节能服务公司来改造和管理用能单位的高能耗设备。项目的合同期内,双方按既定的能源费用和管理费用负责用能单位的能源消耗与维护。合同结束以后,高效的节能设备无偿赠予用能单位使用,从此以后产生的节能效益全归用能单位所有。
4、改造工程施工型。企业委托公司做能源审计,节能整体方案设计及改造工程的施工。企业按普通工程施工方式,支付工程前的预付款、工程的进度款和工程后的竣工款。
5、能源管理服务型。公司提供节能服务和能源管理业务。有两种形态:能源费用比例承包方式和用能设备分类收费方式。
二、合同能源管理国外实践经验
(一)政策和法律支持。美国国会曾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EPC新机制的推广应用立法,编写了关于EPC的方案指南,积极鼓励在政府的建筑节能改造中实施EPC方案;在立法基础上,各州政府设有节能办公室,制订节能改造计划。
(二)能耗标准的定位。随着节能技术发展,能源政策及节能标准更新时间逐渐缩短。这就保证了标准的先进性。节能效果的量化测试与验证是EPC的核心,《国际性能验证和测试协议》是国际通用的验证与测试标准和协议(我国也是参与国之一),已称为美国EPC行业标准,同时美国能源部还编制了《联邦政府节能项目验证和测试指南》。
(三)融资渠道多样、节能资本来源广泛。美国市场上,融资方对EPC的投资放款条件相对宽松,允许长期贷款;此外,还能得到专项基金的支持。西班牙的节能服务公司可向银行申请贷款,也可直进行项目投資,称为“第三方融资”。
(四)合同方式多样化。目前,美国的EPC项目最为普遍的采用节能量保证型。西班牙除了类似美国和加拿大的分享节能收益合同外,还有BOT(建设、运行、转让),BOO(建设、运行、拥有)和BLT(建设、租借、转让)三种形式。
三、我国EMC项目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政策的贯彻实施问题。2010年4月,我国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发展,同年6月出台了《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制定具体要求。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是政策的适用范围还很有限,量化标准还不明确,考核方式有待清晰。
2、资金来源问题。我国大部分ESCO是凭借技术优势组建的,虽然具有良好的节能技术和节能改造经验,但是在融资方面却遇到了瓶颈问题。主要体现在项目投资周期长,近期获利能力差,融资难;国内缺乏信用评级机制、银行“傍大款”倾向严重,导致授信额度地。
3、技术发展问题。EPC项目的核心是节能效果的衡量,但是国内的一些项目实施后的节能收益衡量成为制约EMC发展的瓶颈。由于缺乏有权威性的节能效益评估体系,容易出现节能效果上的技术问题及僵持现象。
4、企业的诚信度问题。国内ESCO一般都是中小型企业,一些企业的诚信度难以保障。加之投资项目周期之长,这无形中增加了节能服务公司的信用风险。
5、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对于刚起步的ESCO公司来说,要找到既懂技术、风险和推广的复合型人才非常困难。
(二)对策建议
面对国内起步较晚的EMC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首先,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加大政策贯彻实施的力度。进一步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建立节能行业认证权威性标准;完善会计相关制度和法规。其次,拓宽节能服务企业融资渠道和资金来源。搭建融资服务平台;银行贷款额度向节能服务型中小企业倾斜;安排专项贷款或基金支持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再次,创造企业诚信服务环境。鼓励节能服务公司做大做强;加强政府、社会和企业自身的监督。最后,政府和社会应积极建立一支较为稳定的节能技术专业队伍。大力开展专业培训造就人才;吸引外资公司进入带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戚伟,刘壮.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应用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经济视角,2009,7.
关键词:节能服务公司;合同能源管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TE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117(2011)09-0081-01
一、合同能源管理(EMC)概述
(一)什么是合同能源管理。合同能源管理(国外称EPC,国内为EMC),是上世纪7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节能机制。主要是指EMC公司(或称节能服务公司,简称ESCO)通过与客户(用能单位)签订节能服务合同,为客户提供能源的审计、项目的设计、项目的融资、设备的采购、工程的施工、设备安装调试等一系列的节能服务后,再从从客户节能改造后获得的节能效益中收回自身的投资和取得利润的一种商业运作模式。
(二)EMC运作模式简述。设EMC项目实施前,用能单位所用能源费用为1个单位。在EMC项目实施后合同服务期间,这1个单位的能源费用中,假设有一半(50%)的能源费用已消减,转化为项目的投入费用与服务费用(设30%)和客户的权益(20%);在项目实施后合同服务终止时,消减的能源费用更多,而这消减的费用转化为更少的项目服务费用和更多的客户权益。
(三)合同能源管理的类型
1、节能量保证支付型。节能改造项目的投入和风险由归合同能源管理公司承担,在合同期内公司向用能单位约定一定比例的节能量,用来支付工程项目成本;达不到约定节能量的部分,由公司自己负担;超出约定的部分,由双方分享。
2、节能效益分享型。能改造项目投入和风险归合同能源管理公司来承担,工程实施完毕,经项目实施双方共同确认节能率后,在合同期内,由双方按比例共同分享节能效益。
3、能源费用托管型。节能服务公司来改造和管理用能单位的高能耗设备。项目的合同期内,双方按既定的能源费用和管理费用负责用能单位的能源消耗与维护。合同结束以后,高效的节能设备无偿赠予用能单位使用,从此以后产生的节能效益全归用能单位所有。
4、改造工程施工型。企业委托公司做能源审计,节能整体方案设计及改造工程的施工。企业按普通工程施工方式,支付工程前的预付款、工程的进度款和工程后的竣工款。
5、能源管理服务型。公司提供节能服务和能源管理业务。有两种形态:能源费用比例承包方式和用能设备分类收费方式。
二、合同能源管理国外实践经验
(一)政策和法律支持。美国国会曾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EPC新机制的推广应用立法,编写了关于EPC的方案指南,积极鼓励在政府的建筑节能改造中实施EPC方案;在立法基础上,各州政府设有节能办公室,制订节能改造计划。
(二)能耗标准的定位。随着节能技术发展,能源政策及节能标准更新时间逐渐缩短。这就保证了标准的先进性。节能效果的量化测试与验证是EPC的核心,《国际性能验证和测试协议》是国际通用的验证与测试标准和协议(我国也是参与国之一),已称为美国EPC行业标准,同时美国能源部还编制了《联邦政府节能项目验证和测试指南》。
(三)融资渠道多样、节能资本来源广泛。美国市场上,融资方对EPC的投资放款条件相对宽松,允许长期贷款;此外,还能得到专项基金的支持。西班牙的节能服务公司可向银行申请贷款,也可直进行项目投資,称为“第三方融资”。
(四)合同方式多样化。目前,美国的EPC项目最为普遍的采用节能量保证型。西班牙除了类似美国和加拿大的分享节能收益合同外,还有BOT(建设、运行、转让),BOO(建设、运行、拥有)和BLT(建设、租借、转让)三种形式。
三、我国EMC项目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一)存在的问题
1、政策的贯彻实施问题。2010年4月,我国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合同能源管理促进节能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推进合同能源管理发展,同年6月出台了《合同能源管理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对节能效益分享型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制定具体要求。虽然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是政策的适用范围还很有限,量化标准还不明确,考核方式有待清晰。
2、资金来源问题。我国大部分ESCO是凭借技术优势组建的,虽然具有良好的节能技术和节能改造经验,但是在融资方面却遇到了瓶颈问题。主要体现在项目投资周期长,近期获利能力差,融资难;国内缺乏信用评级机制、银行“傍大款”倾向严重,导致授信额度地。
3、技术发展问题。EPC项目的核心是节能效果的衡量,但是国内的一些项目实施后的节能收益衡量成为制约EMC发展的瓶颈。由于缺乏有权威性的节能效益评估体系,容易出现节能效果上的技术问题及僵持现象。
4、企业的诚信度问题。国内ESCO一般都是中小型企业,一些企业的诚信度难以保障。加之投资项目周期之长,这无形中增加了节能服务公司的信用风险。
5、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对于刚起步的ESCO公司来说,要找到既懂技术、风险和推广的复合型人才非常困难。
(二)对策建议
面对国内起步较晚的EMC市场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建议。首先,完善相关政策制度,加大政策贯彻实施的力度。进一步完善鼓励节能减排的财税政策;建立节能行业认证权威性标准;完善会计相关制度和法规。其次,拓宽节能服务企业融资渠道和资金来源。搭建融资服务平台;银行贷款额度向节能服务型中小企业倾斜;安排专项贷款或基金支持合同能源管理的发展。再次,创造企业诚信服务环境。鼓励节能服务公司做大做强;加强政府、社会和企业自身的监督。最后,政府和社会应积极建立一支较为稳定的节能技术专业队伍。大力开展专业培训造就人才;吸引外资公司进入带入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戚伟,刘壮.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应用中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经济视角,20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