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了了解高职高专实习医学生心理学应用能力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探讨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40名实习管理及有高职高专学习经验的医生进行访谈。发现高职高专实习医学生存在的心理学应用问题有基础理论不扎实、实际应用技能不佳。产生的原因主要为学校及学生对心理学课程重视不够,相关心理学课程设置不合理。因此,学校应提高对学校高职高专医学生心理学教育的重视程度,细化教学内容,整合心理学课程教学内容,提高实践教学比例,强化临床操作学习效果。
关键词: 应用能力 实习医学生 心理学
随着2002年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项目与2011年全国心理学应用能力等级考试体系的启动,心理学应用能力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自2014年以来在国家医教协同相关思想指导下,医学生心理学作为医学生专业教育的一门课程,迎来了教学的新思考。实习医学生在临床工作中所需要的心理学知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的问题是学校心理学教学效果的最好体现,因此,研究从高职高专实习医学生心理学应用能力需求及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高职高专医学生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以期提高高职高专医学生心理学教学质量。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5年11月,采用立意抽样法选取其中市级医院20名,乡镇医院20名在职医生进行访谈。抽样以受访者的资料饱和,即在访谈中没有新的主题出现时停止[1]。选取访谈对象的条件:(1)从事临床医学工作10年以上;(2)有高职高专医学学习经历;(3)带教高职高专学校实习医学生2年以上;(4)愿意配合访谈。
1.2方法。
1.2.1资料收集方法。认真仔细对访谈对象逐一进行本次访谈目的与意义的介绍,建立信任关系,根据访谈要点对其进行访谈,主题为:(1)在您个人工作中经常需要用到的心理学知识有哪些?(2)高职高专实习医学生在临床心理学应用中有哪些不足?(3)产生这些不足的原因。(4)对医学生心理学课程教学建议。在访谈开始前征得访谈对象同意并录音,访谈过程中不诱导不干预,环境舒适安静,访谈时间30分钟左右,对访谈录音保密。
1.2.2资料分析。由研究人员独立采用“阅读录音材料—分析提取要点观点—观点编码—观点汇集整理—补充遗漏—返回求证”的操作路径进行资料分析。
2.结果
2.1主题1:目前临床工作中常用到的心理学知识。
访谈对象在受访中就个人临床工作中的体验认真梳理出工作中常用到的心理学知识模块,并对其重要性进行排序,12名受访者强调心理诊断技巧的重要性并将其赋值第一,10名受访者表示心理测验技能重要性应排第一,6名受访者认为心身疾病知识在临床工作中应用率高,5名受访者强调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4名受访者表示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把握相关心理卫生常识,其他3名受访者认为基础心理学知识对工作的开展相当重要。
2.2主题2:高职高专实习医学生在临床心理学应用中的不足。
2.2.1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对心理学在工作中应用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实习医学生缺乏共情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忽略病患心理需求,医学生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能力不足,具体在心理学知识层面表现为相关心理学知识欠缺,如不能准确区分身心疾病、不知道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不能准确概述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区别等。
2.2.2心理学应用能力不佳。心理学应用能力指的是在将相关理论心理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医学实习生虽然对心理学知识本身感兴趣,但实际应用能力不佳,与病人接触过程中利用心理学知识解释病人心理现象的能力不足、与病人沟通心理学知识掌握度不够,在病人面前张不开口、张不对口,利用心理量表对病人进行心理评估的技能缺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生搬硬套,行为举止显得程序化和形式化。
2.3主题3:产生问题的原因。
2.3.1学校及学生对心理学课程重视不够。1979年,北京医学院最早成立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以来,到1988年底,已有八十多所医学院校正式开设了心理学或医学心理学的课或讲座。据统计,全国有300多所卫生中专、护士学校开了心理学或医学心理学的课,占全国卫校中专、护校总数的五分之二[2]。虽然医学生心理学能力教育教学与以往的教学相比,医学心理学教育适应于社会需要与临床技能的提高这一理念得到广泛关注与认同。然而学生实际心理学应用能力仍与职业需要相脱节。第一,医学生在学习理念上重视医学课程的学习,重在从病理、生理及生化等方面认识健康与疾病,忽视了心理社会方面的影响,学生仍停留在生物学层面观念认识上。第二,在高职高专学校医学课程培养学习效果上,目前医学心理学课程在我国多数医学院校开设的内容由心理学基础与诸多专业心理学融合为一门课程,包含咨询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及心理学技能等内容,高职高专修学年限只有三年,课程教学时数不能达到学习要求,课程内容相对庞杂,课程以传统讲授为主,学生因缺乏整合能力,感觉学习后对实践开展指导力不够。
2.3.2心理学课程设置不合理。近年来,许多医学院校大力进行了课程教学的研究,蓝琼丽[3]于2010在医学心理教学内容上进行了整合,对符合高职高专医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了筛选,并开设了10课时的实践教学,整合医学心理学知识点为基础知识模块、临床心理学模块和心理学基本技能,是对高职高专医学心理教学的进一步规范与有效整合。秦竹[4]2013年提出医学心理学综合立体化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提出了革新。马定松[5]等人于2014年研究如何将医学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性结合,这为医学心理教育注入了新的思路与内涵。另外,张建[6]等人就医学心理教学PBL问题设计提出了观点,牛春娟[7]在实践教学方面开展了较具特色的研究。然而高职高专医学生心理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其课程教学应涉及哪些知识内容?在教学内容上课程缺乏统一标准,对学生应该掌握的实用心理技能缺乏界定,实践训练明显不足。 3.讨论
3.1提高对学校高职高专医学生心理学教育的重视程度。
经过访谈,高职高专实习医学生心理学基础理论不扎实,心理学应用能力不佳,学校课程教学是深厚学生心理学基础与提高应用能力的基础途径,因此应增加课程教学时数、科学课堂管理、完善评估体系、提高考核要求等,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此外,应加强学生心理学知识的课堂学习、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优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成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合力教学,全面强化高职高专医学生心理学学习意识。
3.2细化教学内容,整合心理学课程教学内容。
综合当今大多数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临床医务人员以适应新医学模式要求。建议将医学生心理能力教学内容整合为两大块,第一大块为知识技能:包含基础心理学、心理卫生知识、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变态心理与医患关系四大块。第二大块为操作技能:含心理评估常用量表使用(scl-90、SAS、SDS)、人格测验(EPQ、气质调查问卷等)、应激及评估(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应付方式问卷)、心理问题诊断技能与心理咨询技能四大块,根据内容量及重要性与学生掌握进度调整课时教学。
将心理应用能力教学内容整合成两大块:知识能力与操作能力,一定程度上是对庞大的心理学教学内容的梳理,有利于学生直观理解与记忆。每大块又分四模块进行教学,可以焦点式讲透教学难点与重点,目标突出,聚焦式进行知识教学。知识能力与操作能力两大块并驾齐驱,强调了心理实践的重要性,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在内容调适与处理上,将以往心理咨询等篇章,调整为实用性更强的心理问题诊断,并适度增加心身疾病与心理障碍判断等内容,接轨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处理上既保证难度低于三级,又为学生今后实践技能认证打下基础,帮助学生实现“跳一跳,摘桃子”的技能目标。
3.3提高实践教学比例,强化临床操作学习效果。
高校因为客观条件、人力等限制往往实践教育偏薄弱,使得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后不能迅速技能化,因此应打开思路,通过实践基地的建立,利用学生假期时间深入科研、事业单位、社区等有意识地完成心理学实践作业,加强心理学操作技能训练。高校应加强对学生心理学应用能力的实践指导,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技能过关性训练,对学生心理学应用能力进行合理化考核与评价,加大经费投入,注重学生过程性评价,积极进行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使得学生心理学应用能力专题化、操作化。
参考文献:
[1]达朝锦,温萌,邱玉梅,等.从实习护生的礼仪问题看护理礼仪课程教学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6):84-87.
[2]李心天,孙哲.医学心理学入门,第二讲,医学心理学对人的疾病和健康的观点[J].交通医学,1991(10):49-52.
[3]蓝琼丽,黄苏丽,周洁,蓝娟.高职高专医学心理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0(5):978-980.
[4]秦竹,马定松.高等中医院校医学心理学综合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3(4):90-92.
[5]马定松,秦竹,向泰.医学心理学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5-217.
[6]张建.PBL教学法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3):91-93.
[7]牛春娟,王晓一,杨绍清,苑杰.实践教学法在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2(6):899-900.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课题编号:15C1381)
关键词: 应用能力 实习医学生 心理学
随着2002年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资格项目与2011年全国心理学应用能力等级考试体系的启动,心理学应用能力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自2014年以来在国家医教协同相关思想指导下,医学生心理学作为医学生专业教育的一门课程,迎来了教学的新思考。实习医学生在临床工作中所需要的心理学知识及其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的问题是学校心理学教学效果的最好体现,因此,研究从高职高专实习医学生心理学应用能力需求及存在的问题出发,分析高职高专医学生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探讨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以期提高高职高专医学生心理学教学质量。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2015年11月,采用立意抽样法选取其中市级医院20名,乡镇医院20名在职医生进行访谈。抽样以受访者的资料饱和,即在访谈中没有新的主题出现时停止[1]。选取访谈对象的条件:(1)从事临床医学工作10年以上;(2)有高职高专医学学习经历;(3)带教高职高专学校实习医学生2年以上;(4)愿意配合访谈。
1.2方法。
1.2.1资料收集方法。认真仔细对访谈对象逐一进行本次访谈目的与意义的介绍,建立信任关系,根据访谈要点对其进行访谈,主题为:(1)在您个人工作中经常需要用到的心理学知识有哪些?(2)高职高专实习医学生在临床心理学应用中有哪些不足?(3)产生这些不足的原因。(4)对医学生心理学课程教学建议。在访谈开始前征得访谈对象同意并录音,访谈过程中不诱导不干预,环境舒适安静,访谈时间30分钟左右,对访谈录音保密。
1.2.2资料分析。由研究人员独立采用“阅读录音材料—分析提取要点观点—观点编码—观点汇集整理—补充遗漏—返回求证”的操作路径进行资料分析。
2.结果
2.1主题1:目前临床工作中常用到的心理学知识。
访谈对象在受访中就个人临床工作中的体验认真梳理出工作中常用到的心理学知识模块,并对其重要性进行排序,12名受访者强调心理诊断技巧的重要性并将其赋值第一,10名受访者表示心理测验技能重要性应排第一,6名受访者认为心身疾病知识在临床工作中应用率高,5名受访者强调了医患沟通的重要性,4名受访者表示工作中最重要的是把握相关心理卫生常识,其他3名受访者认为基础心理学知识对工作的开展相当重要。
2.2主题2:高职高专实习医学生在临床心理学应用中的不足。
2.2.1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不扎实,对心理学在工作中应用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实习医学生缺乏共情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忽略病患心理需求,医学生在实际临床工作中能力不足,具体在心理学知识层面表现为相关心理学知识欠缺,如不能准确区分身心疾病、不知道各年龄阶段的心理特征、不能准确概述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区别等。
2.2.2心理学应用能力不佳。心理学应用能力指的是在将相关理论心理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医学实习生虽然对心理学知识本身感兴趣,但实际应用能力不佳,与病人接触过程中利用心理学知识解释病人心理现象的能力不足、与病人沟通心理学知识掌握度不够,在病人面前张不开口、张不对口,利用心理量表对病人进行心理评估的技能缺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生搬硬套,行为举止显得程序化和形式化。
2.3主题3:产生问题的原因。
2.3.1学校及学生对心理学课程重视不够。1979年,北京医学院最早成立医学心理学教研室以来,到1988年底,已有八十多所医学院校正式开设了心理学或医学心理学的课或讲座。据统计,全国有300多所卫生中专、护士学校开了心理学或医学心理学的课,占全国卫校中专、护校总数的五分之二[2]。虽然医学生心理学能力教育教学与以往的教学相比,医学心理学教育适应于社会需要与临床技能的提高这一理念得到广泛关注与认同。然而学生实际心理学应用能力仍与职业需要相脱节。第一,医学生在学习理念上重视医学课程的学习,重在从病理、生理及生化等方面认识健康与疾病,忽视了心理社会方面的影响,学生仍停留在生物学层面观念认识上。第二,在高职高专学校医学课程培养学习效果上,目前医学心理学课程在我国多数医学院校开设的内容由心理学基础与诸多专业心理学融合为一门课程,包含咨询心理学、普通心理学、临床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及心理学技能等内容,高职高专修学年限只有三年,课程教学时数不能达到学习要求,课程内容相对庞杂,课程以传统讲授为主,学生因缺乏整合能力,感觉学习后对实践开展指导力不够。
2.3.2心理学课程设置不合理。近年来,许多医学院校大力进行了课程教学的研究,蓝琼丽[3]于2010在医学心理教学内容上进行了整合,对符合高职高专医学生学习的内容进行了筛选,并开设了10课时的实践教学,整合医学心理学知识点为基础知识模块、临床心理学模块和心理学基本技能,是对高职高专医学心理教学的进一步规范与有效整合。秦竹[4]2013年提出医学心理学综合立体化教学模式,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提出了革新。马定松[5]等人于2014年研究如何将医学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生心理健康教育创新性结合,这为医学心理教育注入了新的思路与内涵。另外,张建[6]等人就医学心理教学PBL问题设计提出了观点,牛春娟[7]在实践教学方面开展了较具特色的研究。然而高职高专医学生心理应用能力的培养目标是什么?其课程教学应涉及哪些知识内容?在教学内容上课程缺乏统一标准,对学生应该掌握的实用心理技能缺乏界定,实践训练明显不足。 3.讨论
3.1提高对学校高职高专医学生心理学教育的重视程度。
经过访谈,高职高专实习医学生心理学基础理论不扎实,心理学应用能力不佳,学校课程教学是深厚学生心理学基础与提高应用能力的基础途径,因此应增加课程教学时数、科学课堂管理、完善评估体系、提高考核要求等,从而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此外,应加强学生心理学知识的课堂学习、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宣传、优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形成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合力教学,全面强化高职高专医学生心理学学习意识。
3.2细化教学内容,整合心理学课程教学内容。
综合当今大多数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的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临床医务人员以适应新医学模式要求。建议将医学生心理能力教学内容整合为两大块,第一大块为知识技能:包含基础心理学、心理卫生知识、心理应激与心身疾病、变态心理与医患关系四大块。第二大块为操作技能:含心理评估常用量表使用(scl-90、SAS、SDS)、人格测验(EPQ、气质调查问卷等)、应激及评估(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应付方式问卷)、心理问题诊断技能与心理咨询技能四大块,根据内容量及重要性与学生掌握进度调整课时教学。
将心理应用能力教学内容整合成两大块:知识能力与操作能力,一定程度上是对庞大的心理学教学内容的梳理,有利于学生直观理解与记忆。每大块又分四模块进行教学,可以焦点式讲透教学难点与重点,目标突出,聚焦式进行知识教学。知识能力与操作能力两大块并驾齐驱,强调了心理实践的重要性,强化了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在内容调适与处理上,将以往心理咨询等篇章,调整为实用性更强的心理问题诊断,并适度增加心身疾病与心理障碍判断等内容,接轨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考试,处理上既保证难度低于三级,又为学生今后实践技能认证打下基础,帮助学生实现“跳一跳,摘桃子”的技能目标。
3.3提高实践教学比例,强化临床操作学习效果。
高校因为客观条件、人力等限制往往实践教育偏薄弱,使得学生在掌握相关理论后不能迅速技能化,因此应打开思路,通过实践基地的建立,利用学生假期时间深入科研、事业单位、社区等有意识地完成心理学实践作业,加强心理学操作技能训练。高校应加强对学生心理学应用能力的实践指导,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技能过关性训练,对学生心理学应用能力进行合理化考核与评价,加大经费投入,注重学生过程性评价,积极进行校内、校外实训基地的建立,使得学生心理学应用能力专题化、操作化。
参考文献:
[1]达朝锦,温萌,邱玉梅,等.从实习护生的礼仪问题看护理礼仪课程教学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13,31(16):84-87.
[2]李心天,孙哲.医学心理学入门,第二讲,医学心理学对人的疾病和健康的观点[J].交通医学,1991(10):49-52.
[3]蓝琼丽,黄苏丽,周洁,蓝娟.高职高专医学心理学教学改革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10(5):978-980.
[4]秦竹,马定松.高等中医院校医学心理学综合立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J].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3(4):90-92.
[5]马定松,秦竹,向泰.医学心理学课程与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模式[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2):215-217.
[6]张建.PBL教学法在医学心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1(3):91-93.
[7]牛春娟,王晓一,杨绍清,苑杰.实践教学法在医学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河北联合大学学报,2012(6):899-900.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课题编号:15C1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