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类走进了集所有艺术门类于一体的全覆盖叙述形式一一影视艺术时期。编剧讲故事,导演说理念,演员扮人物,舞美造天地,基于一个让各方面都生动起来的整体之中,音乐不可或缺。你能想象《我不是药神》的主人翁于被捕之际千千万万癌症患者默默送行时没有音乐的沉重烘托吗?你能想象《风声》的留守者追忆逝去女伴的回眸而没有难以言表的弦乐低徊吗?你能够想象《教父》没有马斯卡尼《乡间骑士·间奏曲》的长旋律以及《柔声轻诉》的歌声以辨别这不是法国而是意大利西西里岛的曲风吗?你能想象《动物园长夫人》纳粹统治下藏于暗室的犹太人聚于一庐没有低吟祷歌吗?你能够想象《一九一七》一片英国士兵在寂静丛林中倾听男声民谣以使战前压抑雪上加霜吗?那是无以言表却靠声音堵到心头的石块,令画面平添此时“有声”胜“无声”的强力音效。就在《我不是药神》的送别之际,就在《泰坦尼克号》的男女主角伫立船头张开双臂之际,就在犹太人聚于一庐闭目祷告之际,音乐来了!无法触及的深度,折旋灵魂,溢满心间。人们心甘情愿上配乐的当,心随律动,悬起来、掉下去、浮上来、沉到底,精准地踩在各类艺术家与作曲家联手埋下的泪点上。画外音效,呼风唤雨,令千万双明眸,朦胧婆娑。对于不只用眼睛感受世界而是整体感受世界的观众来说,没有音乐的电影,就失去了摇撼心灵的纵深维度和强有力的支撑手段。
豆瓣获得最高评分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大家印象最深的是那段广播室擅自播放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的故事,称得上把音乐推上至境的亮笔。莫扎特空中炸响,囚徒们举目仰望,常年幽闭的绝望眼神,流露出难得一见的憧憬。为了这一刻,蒂姆·罗宾斯饰演的主人翁安迪,被关了两周禁闭。同伴瑞德问:你是否度日如年?他回答:“莫扎特一直陪着我。”为了听一会儿音乐以及由此获得的灵魂飞升,他付出了巨大代价。整座监狱沉浸于莫扎特的画面,让我们的目光变温柔!
“巴拉莱卡”(俄罗斯三角琴)弹拨的《日瓦戈医生》主题曲,半音在八度翻高后陡然出现,撩拨愁肠。日瓦戈厌恶政治,逃到瓦雷金诺。窗外大雪如絮,北风策策。尤里亚金图书馆里对拉拉的恋情,让他辗转难寐,坐以待旦。房外雪光莹莹,房内烛光炯炯。诗人瞳孔闪烁,笔下诗稿漫卷。那景象交织了“诗与远方”与“琴与远方”。我无数次弹过这首主题曲的钢琴改编版,每次一身鸡皮。虽然如此,依然无法替代巴拉莱卡颗粒般的大珠小珠。一颗颗砸在心坎上的大珠小珠,让我们的目光变温柔。
《辛德勒的名单》的小提琴是整部电影压抑氛围的支撑点。导演斯皮尔伯格请来犹太小提琴家帕尔曼,把浸透犹太人伤痛的断肠声——两千年前逐出家园、流落世界、历经艰辛且在文化记忆上不忘故土的凄婉——一泻千里。这首曲子一定要听帕尔曼,犹太小提琴的每个音符都浸满心酸,那不是其他民族能做到的。“这里的区别正像雷电中的电的破坏力同电报机和弧光灯的被驯服的电之间的区别一样,正像火灾同供人使用的火之间的区别一样。”(恩格斯语)电影音乐成功与否,在于是否最大限度地撩起内容所应配置的相同当量甚至超量的情感。帕尔曼的小提琴,就是超乎当量的犹太哀痛。这首乐曲为世人钟爱,就在于它发挥了乐器以及演奏乐器的音乐家的族属潜能,把人类史上最哀痛的声音倾诉出来。如此断肠之声,怎不让观众的双目变为一片模糊。
一生能够记忆的好旋律,其实是个位数的。它们被记忆有意无意地挑拣出来,念念不忘。我们出生时就有一批电影插曲流传了,所以谁也说不清是什么时候钻到耳朵眼儿里的。然而,一旦钻进去,再也拔不出来。这类旋律不多。刘炽电影《上甘岭》主题歌《歌唱祖国》,导演沙蒙的话成为作曲家指南:“有一天人们把电影忘了,依然记得这首歌。”二0一六年十月台湾龙应台到香港大学演讲,询问在场者,启蒙歌曲是什么,全场高唱《我的祖国》,一时引发热议。
虽然当代电影不再把打断情节插入歌曲当作守则,但十几年前流行的电影,的确常有一首好歌。音画同步,源自寓言“高山流水”。听音辨乐,见山见水,积淀为一种知会或通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的诗如此,古琴的曲如此,电影音乐也如此。审美联觉,举世皆通。中国人的古老情结,被综合艺术一勺烩了。遂了中国人的愿!所以,影片中有首好歌,并非像有人所贬低的那样是因为中国人缺乏抽象思维所致,而是源自这个古老意象。别把具象思维形容得多么不好或低级,那也是一条审美途径。
电影音乐具有艺术普及功能,中国人喜欢俄罗斯套娃般的搭配,巴望着一组镜头呈现时配搭一首好歌。老一代导演让人遂愿!电影《音乐之声》受人追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像七个活蹦乱跳的音符一样的七个活蹦乱跳的孩子在马车上高歌猛进的形象。七声音阶一样排列的座席,让所有人都能“看懂”乐理。你能说导演把“抽象乐理”化为七个小萝卜头的“具象”不是高智商?与其说那是过目不忘,不如说是过耳不忘!没有这首让人一听便能记住的歌,还真不是中国人想要的。据说一九八八年《红高梁》上映,莫言上街听见有人唱《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偷着乐道:“这片子火了。”那时,一首歌真的成为判断一部电影能否火起来的标志。
电影配乐,依功能而言,有烘托背景、调适节奏、连接时空、破题点睛等。主要略分三种,第一渲染气氛,第二推动情节,第三独立传世。
先说第一种。《走出非洲》贯穿了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第二乐章。这首乐曲是这件乐器的顶峰之作。单簧管的孤独与非洲景色的寂寥,配合得天衣无缝。荒外绝域,山高水深,配上单簧管,才能懂得杜牧“何处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鸟没狼烟”。音效让森林湖水,贴附人文情怀。等到终有一天走进非洲,面对无声森林和死寂大湖,才能领略,音乐才是让竹林“万竿斜”、湖水“千重浪”的神器。没有木管的浑厚悠长,自然世界便人味尽失。画面上的雨,是忧伤还是疯狂,是“穿林打叶”,还是“风前横笛”,全看音响怎么配。如同屏幕上的沙漠,配上《新疆是個好地方》便是中国,配上鲍罗丁《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便是“斯坦”,配上非洲鼓便是撒哈拉一样。
一、声音撩拨眼神
豆瓣获得最高评分的电影《肖申克的救赎》,大家印象最深的是那段广播室擅自播放莫扎特《费加罗的婚礼》的故事,称得上把音乐推上至境的亮笔。莫扎特空中炸响,囚徒们举目仰望,常年幽闭的绝望眼神,流露出难得一见的憧憬。为了这一刻,蒂姆·罗宾斯饰演的主人翁安迪,被关了两周禁闭。同伴瑞德问:你是否度日如年?他回答:“莫扎特一直陪着我。”为了听一会儿音乐以及由此获得的灵魂飞升,他付出了巨大代价。整座监狱沉浸于莫扎特的画面,让我们的目光变温柔!
“巴拉莱卡”(俄罗斯三角琴)弹拨的《日瓦戈医生》主题曲,半音在八度翻高后陡然出现,撩拨愁肠。日瓦戈厌恶政治,逃到瓦雷金诺。窗外大雪如絮,北风策策。尤里亚金图书馆里对拉拉的恋情,让他辗转难寐,坐以待旦。房外雪光莹莹,房内烛光炯炯。诗人瞳孔闪烁,笔下诗稿漫卷。那景象交织了“诗与远方”与“琴与远方”。我无数次弹过这首主题曲的钢琴改编版,每次一身鸡皮。虽然如此,依然无法替代巴拉莱卡颗粒般的大珠小珠。一颗颗砸在心坎上的大珠小珠,让我们的目光变温柔。
《辛德勒的名单》的小提琴是整部电影压抑氛围的支撑点。导演斯皮尔伯格请来犹太小提琴家帕尔曼,把浸透犹太人伤痛的断肠声——两千年前逐出家园、流落世界、历经艰辛且在文化记忆上不忘故土的凄婉——一泻千里。这首曲子一定要听帕尔曼,犹太小提琴的每个音符都浸满心酸,那不是其他民族能做到的。“这里的区别正像雷电中的电的破坏力同电报机和弧光灯的被驯服的电之间的区别一样,正像火灾同供人使用的火之间的区别一样。”(恩格斯语)电影音乐成功与否,在于是否最大限度地撩起内容所应配置的相同当量甚至超量的情感。帕尔曼的小提琴,就是超乎当量的犹太哀痛。这首乐曲为世人钟爱,就在于它发挥了乐器以及演奏乐器的音乐家的族属潜能,把人类史上最哀痛的声音倾诉出来。如此断肠之声,怎不让观众的双目变为一片模糊。
二、那时候讲究一部好电影要有一首好插曲
一生能够记忆的好旋律,其实是个位数的。它们被记忆有意无意地挑拣出来,念念不忘。我们出生时就有一批电影插曲流传了,所以谁也说不清是什么时候钻到耳朵眼儿里的。然而,一旦钻进去,再也拔不出来。这类旋律不多。刘炽电影《上甘岭》主题歌《歌唱祖国》,导演沙蒙的话成为作曲家指南:“有一天人们把电影忘了,依然记得这首歌。”二0一六年十月台湾龙应台到香港大学演讲,询问在场者,启蒙歌曲是什么,全场高唱《我的祖国》,一时引发热议。
虽然当代电影不再把打断情节插入歌曲当作守则,但十几年前流行的电影,的确常有一首好歌。音画同步,源自寓言“高山流水”。听音辨乐,见山见水,积淀为一种知会或通感。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王维的诗如此,古琴的曲如此,电影音乐也如此。审美联觉,举世皆通。中国人的古老情结,被综合艺术一勺烩了。遂了中国人的愿!所以,影片中有首好歌,并非像有人所贬低的那样是因为中国人缺乏抽象思维所致,而是源自这个古老意象。别把具象思维形容得多么不好或低级,那也是一条审美途径。
电影音乐具有艺术普及功能,中国人喜欢俄罗斯套娃般的搭配,巴望着一组镜头呈现时配搭一首好歌。老一代导演让人遂愿!电影《音乐之声》受人追捧,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像七个活蹦乱跳的音符一样的七个活蹦乱跳的孩子在马车上高歌猛进的形象。七声音阶一样排列的座席,让所有人都能“看懂”乐理。你能说导演把“抽象乐理”化为七个小萝卜头的“具象”不是高智商?与其说那是过目不忘,不如说是过耳不忘!没有这首让人一听便能记住的歌,还真不是中国人想要的。据说一九八八年《红高梁》上映,莫言上街听见有人唱《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偷着乐道:“这片子火了。”那时,一首歌真的成为判断一部电影能否火起来的标志。
三、此时有声胜无声
电影配乐,依功能而言,有烘托背景、调适节奏、连接时空、破题点睛等。主要略分三种,第一渲染气氛,第二推动情节,第三独立传世。
先说第一种。《走出非洲》贯穿了莫扎特A大调单簧管协奏曲第二乐章。这首乐曲是这件乐器的顶峰之作。单簧管的孤独与非洲景色的寂寥,配合得天衣无缝。荒外绝域,山高水深,配上单簧管,才能懂得杜牧“何处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鸟没狼烟”。音效让森林湖水,贴附人文情怀。等到终有一天走进非洲,面对无声森林和死寂大湖,才能领略,音乐才是让竹林“万竿斜”、湖水“千重浪”的神器。没有木管的浑厚悠长,自然世界便人味尽失。画面上的雨,是忧伤还是疯狂,是“穿林打叶”,还是“风前横笛”,全看音响怎么配。如同屏幕上的沙漠,配上《新疆是個好地方》便是中国,配上鲍罗丁《在中亚细亚草原上》便是“斯坦”,配上非洲鼓便是撒哈拉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