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画情感立面图

来源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lulu01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蕴含着丰富人文情感的课文,我们称这类课文为情感类课文。这类课文以情感为基础展开故事情节,准确把握情感,让读者与文本产生情感共鸣是这类教材的教学重点。那么如何有效突破这个重点,准确把握这类教材的情感呢?我们丹阳市小学语文名师班围绕这个专题,以苏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为例,进行了系列研究,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可以按以下三个步骤来寻求突破。
  一、 连线——厘清情感线索
  这类课文大多是以情感变化为线索来叙事,并通过叙事来表达情感的。教学这类课文,我们可以通过厘清情感线索,明白所叙之事,把握情感基调。可以按照以下三步进行:一是读文明事。初读课文,明白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二是读事寻线。仔细阅读这件事,想一想这件事情中的主要人物的情感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找出表示情感变化的词语,连词成线,理出情感线索。三是对比定情。为什么文中主要人物的情感会发生这样的变化,究竟是什么打动了这个人?从人物语言、动作等多个角度思考,准确定位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例如教学《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课文是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才察觉母亲的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然后仔细阅读这件事,思考“我”在抱母亲的过程中情感发生了哪些变化,在学生找出“我”从难过到愧疚的情感变化后,让学生再细细地读一读课文最后描写抱母亲的语句,生成“感激”这个词语,将这三个词语串联在一起形成文本的情感线索。最后引导学生思考“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变化?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感悟:一是在动作对比中感悟。从“我”起先的随意一抱与后来的好好一抱的动作对比中明白儿子对母亲的愧疚与感激;二是在语言对比中感悟。从护士动情地说“了不起”和母亲却若无其事地说“都这样”的语言对比中感受母亲的无私与伟大;三是在画面的对比中感悟。从母亲身体轻与负担重、年轻力壮与风烛残年的画面对比中感受母爱的伟大与坚强。学生通过整合多个角度的观察与思考后就很容易发现,这篇课文的情感基调是母子亲情,所有这一切都是围绕母亲对子女的爱、子女对母亲的感恩这条情感线索展开的。
  二、 构图——分清情感块面
  这类课文一般会叙述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物,讲述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所要抒发的情感一般也是这些人物言行举止所折射出的某种美好的情感。教学这类课文就必须弄清文中的人物关系,分清情感块面,厘清文本人物之间情感变化的联系,在学生心中构建出立体化的情感联系图。教学时可以采用以下两个步骤进行:一是据情分块。根据课文的情感基调思考课文是从哪几个角度来叙述的,可以分为几个块面,叙述的最终落脚点在哪里?二是析块理情。课文所写的这些人物情感各自都发生了哪些变化,每一个情感块面之间有怎样的联系?例如教学《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时,首先要让学生知道课文是从儿子、母亲和护士三个角度来叙述母子亲情的,课文主要分为“我”、护士和母亲三个情感块面,事情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歌颂母亲,所以叙述的落脚点是在母亲,“我”和护士的情感变化都是为了衬托母亲的形象。其次,要让学生在心中构建出“我”、护士和母亲三个人物情感联系图,寻找到三者情感变化的交叉点。这篇课文三个情感块面之间是相互连接在一起的,“我”抱母亲后由“难过”“愧疚”之情引发回忆,产生了“感激”之情;护士看到我抱母亲后从责怪到动情,最后到不忍;母亲被抱后从平静到动情。教学中可抓住一个块面带出其他块面,从一个人的情感变化中发现其他两人的情感变化。如果以护士的情感变化为主线来进行教学,可以这样处理:责怪板块。角色对话,从护士的责怪中体会母亲的平淡和我心里的难过;动情板块。品味“我”的回忆,从护士的动情中感悟“我”的愧疚和母亲的平淡;不忍板块。品读我再次抱母亲的动作,从护士的不忍中体悟“我”的感恩和母亲的激动。
  三、 凸点——品出情感亮点
  这类课文字里行间处处散发着浓浓的情感,情感的变化不是简单的一条直线,而是以立体交叉的弧线形式呈现的,在这些弧线中都有一个最高点。教学时我们必须紧扣这个最高点,让学生的情感与文本情感交融,使情感达到高潮。可以分以下三个步骤进行:一是寻找动情点。这类课文有很多令人动情的点,这些点可能是一个景,也可能是一件物,还可能是人的某一个动作或表情。教学时可让学生从某一个角度寻找让自己感动的地方,读出感人的画面,通过想象,将静止的文字变成灵动的画面;二是明确最高点。在所有让自己感动的画面中,仔细想一想,哪一幅画面最打动你;三是品味关键点。为什么这幅画面最打动你?你是从哪些关键词句中感受到的,从这些词句中你又读出了哪些画面?使学生在一个个立体画面中升华自身的情感,让文本之情扎根自己的心底。例如《第一次抱母亲》这篇课文打动人的地方有很多,沿着母亲的言行来寻找,可以发现四个动情点:面对儿子对自己的不了解,只是平静地说;面对生活的重担,总是心甘情愿地挑;面对护士的夸奖,只是笑了笑;面对儿子的孝行,流下了动情的泪水。这四个动情点就是四幅感人的画面,概括地说,就是平静说话、勇挑重担、笑对夸奖、动情流泪这四幅画面。其中最打动人的是动情流泪画面。读这个画面时,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儿子抱母亲的动作中读出子女感恩的画面,从护士不忍离去这个行为中读出护士动情的画面,从母亲流下泪水中读出母亲幸福的画面,在学生从“我”、护士、母亲自己三个角度立体化呈现母亲形象的同时,引导学生跳出文本,走进生活,寻找生活中让我们感动的地方,从文本中动情画面生成生活中动情画面,学会从多个角度去看待自己的母亲,了解自己的母亲,热爱自己的母亲。用子女的孝顺和母亲的伟大来构成世间最美的画面,让课堂流淌出浓浓的亲情。
  总之,教学这类课文,我们只要注意连出情感线,定好情调;构画情感图,分清块面;抓住最亮点,出入文本,就能准确把握文本所表达的美好情感,有效突破教学重点。
  (江苏省丹阳市教师发展中心 212300)
其他文献
到2035年,一个新兴的百强区有望崛起于皖江之畔。摄影/ 沈德芸  写在前面:  “打造八百里皖江第一区、进入全国百强区”,是芜湖市鸠江区“十四五”规划建议提出的战略目标。作为一个后发型沿江城区,鸠江区剑指“皖江第一区”的底气来自哪里?  答案就在鸠江发展的内在机理中。  在长三角一体化、合芜蚌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等重大区域战略中,鸠江高起点谋划,打造产业平台、创新平台
儿子放寒假了,经常在外跑业务的我也歇了年假,总算有时间陪儿子了。为了弥补平日的亏欠,我对儿子的要求有求必应。于是,儿子的“宝库”一时间充实了不少,里面琳琅满目,各种玩具、图书让人目不暇接,而我的钱袋却很快瘪了下来。  那天,我带儿子从公园回来,顺便去银行的自动柜员机上取钱。看我捣鼓几下,机器就吐出一沓钞票,儿子的眼睛发亮了:“爸爸,再多取一些吧,我想买个大的变形金刚,然后叫上妈妈一起去吃肯德基。”
有一次,蘇东坡和朋友一同进京赶考。因为路上遇到一些事情,所以当他们赶到考场时,考试已经开始好一会儿了。守卫的士兵拒绝让苏东坡进入考场,他们只好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  这时,主考官走了过来,叫住了他们,说:“我出个对联,你们如果答上了,就可以进考场,否则就请回吧。”主考官出的上联是:  一叶孤舟,坐了二三个学子,启用四桨五帆,  经过六滩七湾,历尽八颠九簸,可叹十分来迟。  苏东坡想了一下,立刻对出
前段时间,笔者聆听了两位教师对《香港,璀璨的明珠》(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课的教学,同样是小班课堂,同样运用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却取得了不一样的效果。请跟随笔者走进两位教师的课堂,一探究竟。以下称第一位执教教师为“教师A”,第二位为“教师B”。  【课堂回放1】  教师A:  1. 出示课题《香港,璀璨的明珠》,指名读题,“璀璨”就是灿烂的意思。2. 说说对香港的了解。  教师B:  1.出示
2017年5月,俄罗斯自杀游戏“蓝鲸”创始人Philip被捕,引发全球震动。这款始于2015年底的游戏,已通过网络在世界范围内流传,仅在俄罗斯就有20多万名玩家,因“蓝鲸”而自杀的青少年至少有80人。目前已有多国政府向家长发出警告。在中国也有“蓝鲸”的变种,一旦加入这些死亡游戏,玩家就要接受群主指令,进行各种自虐自残活动,经过铺垫和洗脑后,游戏最后一关则是命令玩家自杀。本文主人公琪琪就是其中一名受
俗话说:“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有梦想就能创造美好的未来,无想象力就没有创造力,想象力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马克思曾说过:“想象是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爱因斯坦也强调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可以这样说,一切创造发明都是从想象开始的,而作文教学中的写作文更是离不开想象。学生有了丰富的想象力,才能使文思纵横驰骋,凌空翱翔,从而使写出来的人物栩栩如生,活灵活现,景物描写生动形象,有
同学们,写文章要学会过渡。因为过渡就如同架一座桥梁,能将上下文自然巧妙地连接起来,使文章前后衔接连贯,结构紧凑,浑然一体。我们所学的课文中就有不少值得学以致用的过渡方式。  一、转折式过渡  为了更好地表达中心,在一篇文章中作者可能要从几个不同的方面来写,这时往往会用表示转折的词语来过渡,例如“然而”“不过”“但是”等词语。  如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课文《理想的风筝》,这篇课文作者在第6自然段的开
队列和队形练习,是课程标准学习领域目标中发展体能的活动与内容。由于一、二年级(水平一)的学生年龄小,空间方向感差,在教向左(右)转,若按教科书所介绍的方法进行教学,效果往往不佳。经过实践,我采用了形象、直观的“米”字的教学方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介绍给同行,共同探讨。  1 .上课时首先让学生用粉笔(硬物)在地面脚底下写一个“米”字,强调字要写大一些(30~40cm左右),笔画要写直。  2
货币贬值对于居家过日子的普通民众来说,总是一件很揪心的事情。若干中央银行争先恐后滥发货币,对于广大民众来说就是一场可怕的梦魇;而发达国家中几大主要央行规模空前的货币竞争性贬值,是世界人民做噩梦也想象不到的恐怖场景。但是,这种不幸的局面切切实实在美国次贷危机后发生了。  人们经历了美国次贷危机、欧债危机的煎熬后,并未到达安全的彼岸,而是在迈向险象丛生的未来。这种纵横交错的货币竞争性滥发,给世界金融、
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父母往往根据自己的需要教育孩子,忽略儿童的主体性,这样儿童处于工具性的地位,容易产生自卑感。  当自卑成为习惯  杨心怡是成都一所重点中学的高二女生,不仅长得漂亮,学习成绩也不错,但她很害怕与人交往,特别是自己不熟悉的人。如果跟别人在一起,她必须保证自己一直有事情可做,否则就会感觉非常紧张和焦虑。同时,她又很怕别人看出自己内心的不安,不得不极力维持表面上的镇定。比如在学校食堂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