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我国理工类高校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虽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在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及组织管理等方面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本文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针对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提高专业学位培养质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理工类高校;专业学位;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3.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1-14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资助项目“理工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sdyc11047;项目主持人:周红燕)
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是我国为适应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而设定的一种研究生层次的学位。专业学位具有相对独立的教育模式,具有特定的职业指向性,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统一。[1]
自1991年设立以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我国理工类高校得到了迅猛发展,“应用”“实践”“复合”的特点日益突出。但受办学理念和学科发展惯性等因素的制约,理工类高校大多没有形成自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和品牌,特别在管理机制、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加强政策支持
要重视政策法规的引导与规范作用。努力突破制度上的障碍,完善配套制度,从政策上、制度上、宣传上加大扶持力度。
(1)从政策上加大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和支持力度,扩大应用型、复合型等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
(2)在制度上,将专业学位学历与职业资格相衔接,促进研究生群体不断提升个体综合素质,切实优化生源结构。
(3)重视宣传效应,在全社会营造认可、支持专业硕士的良好舆论氛围与心理环境,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历的社会接受度。
二、改进培养方案
理工类高校在不断的发展中积累了宝贵的学科资源,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特色,因此,理工类高校必须从专业特色和教学实际出发,有目的地设立培养计划、设计教学体系,确定课程大纲,规范课堂标准,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定位与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
1.增强培养内容的职业性
专业学位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决定了其授课内容、学位论文或毕业设计等方面不同于学术学位,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一是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重点讲授理论和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适当减少理论论证、公式推导等部分的比重;二是多听取工程、企业部门意见,根据工程实际发展的需要,与工程技术专家联合开设反映工程实务前沿的专业课程,提高复合型知识所占比例,[2]重视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引入模块式课程,突破文理分科界线,注重课程设计的“有用性”,适当引入具备综合知识体系类课程,培养学生的主动实践能力;三是加强学科间的交互与融合,变单一学科学习为多学科间综合性、系统性的交流与创新,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通过讲座、研讨、报告会等多种方式将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学术和工程技术的最新成果引入到培养模式中来,以提升学生的知识承载力和技术应用力;四是将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工作经历等实际操作环节与专业学位论文(设计)选题相结合,重视论文(设计)的时效性、有用性、现实针对性和创新性。引入校外评审机制,邀请本行业中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加入到日常教学与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中来,优化专业学位硕士论文(设计)的内容要求及评优条件,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设计)的盲评检查工作和毕业生的跟踪追责工作。
2.增加实验教学和案例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提倡收集、运用和编写工程案例,强化案例教学,重视运用团队学习、实践训练、现场研究、启发式与研讨式教学等方法。同时,根据课程实践的需要,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组织各种技能、实践训练等,把“学中干”和“干中学”紧密地融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研究生们不同的观点和见解,教师不要轻易做出评价,而是多加启发和诱导。
3.构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耦合机制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模式可以分为以传授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础能力为目的的学科性教育及以丰富学生生产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实践性教育。两种教育目标虽各有侧重点,但二者彼此联系,互为前提,不可割裂。由此,理工类高校必须建立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活动的联合机制,鼓励、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内化理论,使他们成为具备理论研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佼佼者。[3]实现把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课堂教育与直接获得实践经验的校外行业教育有机结合,使其贯穿于整个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中,将有助于塑造研究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品质和敢于创新的心理品质,并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
三、加强专业学位师资队伍建设
构建产与学相结合的“双师型”导师队伍,对于提高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和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与现实性具有重要意义。[4]因此,理工类高校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与目标行业对接,采取多样措施以吸引业界专家加入到教学与实践环节中来,建设由校内学业导师与校外专家联手共同支撑的“双导师”育人体系,以加强专业实践教学的现实针对性,构建科学合理的学位论文(设计)指导、评价工作标准。“双导师制”中校内导师是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主要导师,校外实务导师为辅导老师。但不能直接地将二者关系理解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术研究和行业实践两个环节分别进行指导的简单分工模式。理工类高校专业硕士教育中的教学导师在完成理论教学、研究任务的同时,应当主动提高业务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将精力合理分配到理论与实践上。实务导师除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行业实践作业外,也要主动参与到研究生科研论文(设计)的选题、研究与撰写工作当中来,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论文(设计)的现实可能性。为了保证实务导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性,理工类高校应通过多种激励措施和保障政策提高行业专家参与教学科研的积极主动性,并邀请实务导师参与硕士论文选题、研究、撰写与答辩等的各个环节,倾听他们的意见,吸纳他们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曹 洁,张小玲,武文洁.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科学文摘,2015,(2):92-93.
[2]夏松竹,孙建国,印桂生,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硕士)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10):4-8.
[3]唐建峰,车立新,安家荣,等.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4,(7):27-29.
[4]张 健.试谈我国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4,(8):76-78.
关键词:理工类高校;专业学位;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3.7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6-01-14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资助项目“理工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sdyc11047;项目主持人:周红燕)
专业学位是相对于学术型学位而言的学位类型,是我国为适应社会对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的需求而设定的一种研究生层次的学位。专业学位具有相对独立的教育模式,具有特定的职业指向性,是职业性与学术性的高度统一。[1]
自1991年设立以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在我国理工类高校得到了迅猛发展,“应用”“实践”“复合”的特点日益突出。但受办学理念和学科发展惯性等因素的制约,理工类高校大多没有形成自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色和品牌,特别在管理机制、培养方案、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存在一系列问题。因此,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切实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一、加强政策支持
要重视政策法规的引导与规范作用。努力突破制度上的障碍,完善配套制度,从政策上、制度上、宣传上加大扶持力度。
(1)从政策上加大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和支持力度,扩大应用型、复合型等高层次人才培养规模。
(2)在制度上,将专业学位学历与职业资格相衔接,促进研究生群体不断提升个体综合素质,切实优化生源结构。
(3)重视宣传效应,在全社会营造认可、支持专业硕士的良好舆论氛围与心理环境,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历的社会接受度。
二、改进培养方案
理工类高校在不断的发展中积累了宝贵的学科资源,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特色,因此,理工类高校必须从专业特色和教学实际出发,有目的地设立培养计划、设计教学体系,确定课程大纲,规范课堂标准,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定位与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
1.增强培养内容的职业性
专业学位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决定了其授课内容、学位论文或毕业设计等方面不同于学术学位,必须进行相应的调整:一是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过程中重点讲授理论和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适当减少理论论证、公式推导等部分的比重;二是多听取工程、企业部门意见,根据工程实际发展的需要,与工程技术专家联合开设反映工程实务前沿的专业课程,提高复合型知识所占比例,[2]重视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引入模块式课程,突破文理分科界线,注重课程设计的“有用性”,适当引入具备综合知识体系类课程,培养学生的主动实践能力;三是加强学科间的交互与融合,变单一学科学习为多学科间综合性、系统性的交流与创新,优化研究生培养方案,通过讲座、研讨、报告会等多种方式将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等学术和工程技术的最新成果引入到培养模式中来,以提升学生的知识承载力和技术应用力;四是将研究生的专业实践、工作经历等实际操作环节与专业学位论文(设计)选题相结合,重视论文(设计)的时效性、有用性、现实针对性和创新性。引入校外评审机制,邀请本行业中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加入到日常教学与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工作中来,优化专业学位硕士论文(设计)的内容要求及评优条件,加强对专业学位研究生论文(设计)的盲评检查工作和毕业生的跟踪追责工作。
2.增加实验教学和案例教学方法
在教学方法上提倡收集、运用和编写工程案例,强化案例教学,重视运用团队学习、实践训练、现场研究、启发式与研讨式教学等方法。同时,根据课程实践的需要,充分利用实验室资源,组织各种技能、实践训练等,把“学中干”和“干中学”紧密地融为一体。在教学过程中,对于研究生们不同的观点和见解,教师不要轻易做出评价,而是多加启发和诱导。
3.构建理论与实践教学的耦合机制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模式可以分为以传授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础能力为目的的学科性教育及以丰富学生生产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的实践性教育。两种教育目标虽各有侧重点,但二者彼此联系,互为前提,不可割裂。由此,理工类高校必须建立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活动的联合机制,鼓励、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在实践中内化理论,使他们成为具备理论研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佼佼者。[3]实现把以理论教学为主的课堂教育与直接获得实践经验的校外行业教育有机结合,使其贯穿于整个专业学位人才培养模式中,将有助于塑造研究生全面发展的综合品质和敢于创新的心理品质,并提高其专业实践能力。
三、加强专业学位师资队伍建设
构建产与学相结合的“双师型”导师队伍,对于提高专业学位硕士培养质量和提升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与现实性具有重要意义。[4]因此,理工类高校应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与目标行业对接,采取多样措施以吸引业界专家加入到教学与实践环节中来,建设由校内学业导师与校外专家联手共同支撑的“双导师”育人体系,以加强专业实践教学的现实针对性,构建科学合理的学位论文(设计)指导、评价工作标准。“双导师制”中校内导师是专业学位硕士教育的主要导师,校外实务导师为辅导老师。但不能直接地将二者关系理解为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对学术研究和行业实践两个环节分别进行指导的简单分工模式。理工类高校专业硕士教育中的教学导师在完成理论教学、研究任务的同时,应当主动提高业务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将精力合理分配到理论与实践上。实务导师除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行业实践作业外,也要主动参与到研究生科研论文(设计)的选题、研究与撰写工作当中来,以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科研论文(设计)的现实可能性。为了保证实务导师队伍建设的有效性,理工类高校应通过多种激励措施和保障政策提高行业专家参与教学科研的积极主动性,并邀请实务导师参与硕士论文选题、研究、撰写与答辩等的各个环节,倾听他们的意见,吸纳他们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曹 洁,张小玲,武文洁.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与培养模式的思考与探索[J].教育科学文摘,2015,(2):92-93.
[2]夏松竹,孙建国,印桂生,等.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硕士)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10):4-8.
[3]唐建峰,车立新,安家荣,等.专业学位研究生“产学研结合”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4,(7):27-29.
[4]张 健.试谈我国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4,(8):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