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汉代是我国历史上经济繁荣,国家富足,各项文化都得以大发展的一个时期,期间各种娱乐活动繁多,统称为“乐舞百戏”,深受统治者与百姓喜爱。本文对邹城汉画像石中的乐舞百戏图像进行分析,浅谈乐舞百戏汉画像在此地兴起的原因及其功用。
关键词:邹城;汉画像;乐舞百戏
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使国家经济、文化得以恢复并迅速发展,因秦末战乱而消沉的乐舞百戏也随之复苏。武帝时,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空前统一,南北文化互相交融,汉代乐舞百戏表演方式更加的多样化。“丝绸之路”的开辟,也促使西域的乐舞、幻术、杂技传人中原地区,又将带有异域风情的表演形式揉入其中,乐舞百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原本服务于统治阶级的雅乐逐渐进入民间成为俗乐,原以娱神为目的礼仪祭祀性质舞蹈、技巧性动作,也发展成为以娱人为目的的娱乐性表演。由全国已出土的汉画像石可见乐舞百戏经常出现在百姓与权贵日常生活之中。常见的乐器有琴、瑟、琵琶、箫、排箫、笛、管子、笙等;舞蹈类有建鼓舞、剑舞、傩舞、盘舞、巾舞等;百戏则多为与武术相关的比力、举重、爬竿、弄丸、弄剑、走绳索、翻筋斗、气功等,另外也包含一些游戲项目,如对弈、蹴鞠、投壶等娱乐活动,在汉代各阶层都十分受欢迎。
受儒家思想影响,西汉中期官员选拔实施“举孝廉”制度,为博“孝子“之名,很多人对父母“生不极养,死乃崇丧”,厚葬之风日渐兴盛起来,结合当时流行的黄老思想,产生了汉代独有的艺术形式——汉画像石。这种为丧葬制度服务的艺术品,是汉代人们“事死如事生”观念的体现,内容包含了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汉代人们生活与思想直接而真实的写照,其中就包含了大量的乐舞百戏图像。
邹城市属山东地区汉画像石较为集中之地,其出土近二百块汉画像石中乐舞百戏图占了百分之十。笔者对其进行统计、描述并对当地乐舞百戏兴盛原因及其在汉画像中的功能进行分析。
一、邹城乐舞百戏图汉画像石
邹城市收藏人博物馆与孟府、孟庙的汉画像石中,包含乐舞百戏内容的汉画像石共二十块,来源为当地汉墓发掘出土或收集。多数为石椁侧板、挡板,有少数墓室过梁、祠堂汉画像石。笔者按照发现地点、大致雕刻时期、雕刻技法及画像石内容罗列表格如下:二、邹城汉画像中常见的乐舞百戏表演
音乐:
琴、笙,同为丝竹乐器。《礼记·檀弓上》曰:“琴瑟张而不平,笙竿备而不和。”可见琴、笙出现很早。琴为古代弹拨类乐器,演奏时以左手按弦取音,以右手弹弦出音。以按弦不同和按弦部位的不同造成音色的差异来演奏音乐。笙为古代竹制簧管乐器,为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插入斗子内,斗子用鲍、木或铜制成,奏时手按指孔,吹吸振动簧片而发音。在先秦时琴、笙已是普遍使用的乐器,但尚属于宗庙仪式上使用的礼仪乐器,两汉时期,雅乐衰微,俗乐兴盛,丝竹乐器在民间开始广为流传。邹城汉画像中,琴的图像较多,凡是有歌舞的场面,常琴配在左右。多为长条形,斜置于乐师身侧或放置于膝上。1990年在郭里镇高李村画像石上有一琴刻画得十分清晰,上有琴弦十根、轸五根,为十弦琴。
建鼓,锤击乐器。鼓体较大,有底座,常为连尾神兽、羊或虎形座。座上立柱,从鼓腔中穿出,最上部有华盖,并装饰有羽葆、流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鼓种之一,战国时代已广泛应用。早期为行军作战时鼓舞军心的军乐器,汉代时成为单纯烘托气氛的节奏性乐器,常在各种乐舞场合使用。在邹城乐舞百戏汉画像石中,建鼓图像最常出现,虎座居多。郭里镇高李村东汉墓葬出土了一块建鼓、乐舞画像石,建鼓图像十分精美,居于画面中心位置,雕刻大气磅礴,底座为虎座。两虎身体前驱,后腿蹬地,一只前爪互抵,头部相对合成一个虎头,整体形象富有韵律动感。两个鼓手骑在虎座之上敲击建鼓,柱顶的羽葆、流苏仿佛随鼓点震动,震撼人心。
舞蹈:
巾舞,舞时以巾为道具。巾有长巾短巾两种,均为两人对舞,舞姿奔放,腿部跨跃腾挪十分灵活。(下转第3页)
关键词:邹城;汉画像;乐舞百戏
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使国家经济、文化得以恢复并迅速发展,因秦末战乱而消沉的乐舞百戏也随之复苏。武帝时,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空前统一,南北文化互相交融,汉代乐舞百戏表演方式更加的多样化。“丝绸之路”的开辟,也促使西域的乐舞、幻术、杂技传人中原地区,又将带有异域风情的表演形式揉入其中,乐舞百戏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原本服务于统治阶级的雅乐逐渐进入民间成为俗乐,原以娱神为目的礼仪祭祀性质舞蹈、技巧性动作,也发展成为以娱人为目的的娱乐性表演。由全国已出土的汉画像石可见乐舞百戏经常出现在百姓与权贵日常生活之中。常见的乐器有琴、瑟、琵琶、箫、排箫、笛、管子、笙等;舞蹈类有建鼓舞、剑舞、傩舞、盘舞、巾舞等;百戏则多为与武术相关的比力、举重、爬竿、弄丸、弄剑、走绳索、翻筋斗、气功等,另外也包含一些游戲项目,如对弈、蹴鞠、投壶等娱乐活动,在汉代各阶层都十分受欢迎。
受儒家思想影响,西汉中期官员选拔实施“举孝廉”制度,为博“孝子“之名,很多人对父母“生不极养,死乃崇丧”,厚葬之风日渐兴盛起来,结合当时流行的黄老思想,产生了汉代独有的艺术形式——汉画像石。这种为丧葬制度服务的艺术品,是汉代人们“事死如事生”观念的体现,内容包含了汉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汉代人们生活与思想直接而真实的写照,其中就包含了大量的乐舞百戏图像。
邹城市属山东地区汉画像石较为集中之地,其出土近二百块汉画像石中乐舞百戏图占了百分之十。笔者对其进行统计、描述并对当地乐舞百戏兴盛原因及其在汉画像中的功能进行分析。
一、邹城乐舞百戏图汉画像石
邹城市收藏人博物馆与孟府、孟庙的汉画像石中,包含乐舞百戏内容的汉画像石共二十块,来源为当地汉墓发掘出土或收集。多数为石椁侧板、挡板,有少数墓室过梁、祠堂汉画像石。笔者按照发现地点、大致雕刻时期、雕刻技法及画像石内容罗列表格如下:二、邹城汉画像中常见的乐舞百戏表演
音乐:
琴、笙,同为丝竹乐器。《礼记·檀弓上》曰:“琴瑟张而不平,笙竿备而不和。”可见琴、笙出现很早。琴为古代弹拨类乐器,演奏时以左手按弦取音,以右手弹弦出音。以按弦不同和按弦部位的不同造成音色的差异来演奏音乐。笙为古代竹制簧管乐器,为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插入斗子内,斗子用鲍、木或铜制成,奏时手按指孔,吹吸振动簧片而发音。在先秦时琴、笙已是普遍使用的乐器,但尚属于宗庙仪式上使用的礼仪乐器,两汉时期,雅乐衰微,俗乐兴盛,丝竹乐器在民间开始广为流传。邹城汉画像中,琴的图像较多,凡是有歌舞的场面,常琴配在左右。多为长条形,斜置于乐师身侧或放置于膝上。1990年在郭里镇高李村画像石上有一琴刻画得十分清晰,上有琴弦十根、轸五根,为十弦琴。
建鼓,锤击乐器。鼓体较大,有底座,常为连尾神兽、羊或虎形座。座上立柱,从鼓腔中穿出,最上部有华盖,并装饰有羽葆、流苏。是我国出现最早的鼓种之一,战国时代已广泛应用。早期为行军作战时鼓舞军心的军乐器,汉代时成为单纯烘托气氛的节奏性乐器,常在各种乐舞场合使用。在邹城乐舞百戏汉画像石中,建鼓图像最常出现,虎座居多。郭里镇高李村东汉墓葬出土了一块建鼓、乐舞画像石,建鼓图像十分精美,居于画面中心位置,雕刻大气磅礴,底座为虎座。两虎身体前驱,后腿蹬地,一只前爪互抵,头部相对合成一个虎头,整体形象富有韵律动感。两个鼓手骑在虎座之上敲击建鼓,柱顶的羽葆、流苏仿佛随鼓点震动,震撼人心。
舞蹈:
巾舞,舞时以巾为道具。巾有长巾短巾两种,均为两人对舞,舞姿奔放,腿部跨跃腾挪十分灵活。(下转第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