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大豆品种田间结瘤固氮有效性的评价

来源 :大豆科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yy001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相关和通径分析对田间种植的40份大豆品种(系)的结瘤固氮性状(结瘤分级,有效瘤数,有效瘤干重,有效结瘤指数,植株干重和植株全氮含量)的研究表明:有效瘤数,有效瘤重和有效结瘤指数可以有效地作为对大豆固氮种质的评价指标,其相对重要性为有效瘤重>有效瘤数>有效结瘤指数。在此基础上并结合籽粒产量因子筛选出2份结瘤固氮及产量较高的种质。研究同时也获得了七份在有效瘤重与有效瘤数或有效瘤重与效结瘤指数上表现
其他文献
以黑龙江大豆产区主栽品种合丰25、合丰30等为寄主。将从本地区不同品种采集的根瘤中分离的十多株快慢生大豆根瘤菌及引入的其它菌株接种上述栽培大豆。从中筛选出2178、2187
通过红壤上石灰石粉与磷肥配施对盆栽大豆生长和养分吸收影响的研究表明,施石灰石粉、钙镁磷肥均能提高土壤pH,显著增加大豆的产量,提高其养分的转运率;施石灰石粉能提高植株
<正> 大豆——根瘤菌——菌根真菌联合共生对大豆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接种根瘤菌能扩大氮肥来源、接种菌根真菌有助于作物从土壤中吸取更多的磷素,应用这两项生物技术可改善大
1986~1988年在本所防雨网室内,用盆栽方法研究了夏大豆叶片的光合速率与叶龄及水、肥条件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山东省气候条件和本试验土壤肥力水平下,夏大豆主茎叶片的叶龄于1
本文揭示了黄淮大豆产区二个推广品种豫豆8号、中豆19各生育期器官干重、N、P、K浓度变化;中豆19对三要素的吸收速率、转运率低于豫豆8号;二品种在高产密度下比其它密度下生
本试验应用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黑河九号大豆主要栽培因子(密度、氮肥、磷肥和钾肥)与大豆产量的关系,建立了黑河九号大豆在本省第四积温带黑河地区土壤中等
本文通过1988—1990三年研究,测定了大豆花荚期豆田蚜量与大豆产量的关系,并依据这种关系及目前大豆商品生产状况提出了新的豆田蚜虫防治指标。
本文用盆栽的大豆和豇豆经自然干旱比较研究了二者抗旱性的方式。试验证明大豆属低水势耐旱型,豇豆属于高水势耐旱型。豇豆以其敏感的叶片蒸腾调节机制保持体内的高水势状态,
利用我国东北高油大豆品种(系)和国外低亚麻酸突变体及其同位基因系,对始花五周后的最大叶片的叶质重、叶绿素和种子的脂肪、脂肪酸、脂肪酶、亚油酸氧化还原酶进行分析结果
经田间试验,对不同产量水平大豆的生育动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黄淮流域夏播大豆,以选用生育期近100天,株形紧凑的中秆或矮秆品种,适当提高密度,较易获得200kg/亩以上的稳定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