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是表现人们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一门艺术,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从小培养孩子学习音乐,欣赏音乐已成为家庭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欣赏音乐,尤其是刚入学的孩子对音乐欣赏有较浓的兴趣,如何引导得法,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欣赏习惯,发挥听觉能力潜力,陶冶美的思想情操,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欣赏,是音乐艺术实践的一个方面,是一种审美活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总是希望把美带到生活的各个方面,音乐更是如此。美的音乐,能陶冶美的情操,能焕发人的激情,能起到语言说教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欣赏教学,不仅能开阔音乐视野,培养高尚的音乐修养,还能提高审美鉴赏能力。目前,面对音乐教学的改革,音乐教师责无旁贷。如何备好课,上好课,提高教师自身业务能力至关重要。新教材在保证歌唱教学的同时,是增加了大量的欣赏内容,但怎样上好音乐欣赏课,还是音乐教育目前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大家知道,音乐欣赏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感官的欣赏、感情的欣赏和理智的欣赏。感官的欣赏主要满足于悦耳动听,是欣赏的初级阶段,比较肤浅。感情的欣赏是对音乐的内在感情和音乐语言展开的想象和联想;理智的欣赏是指对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和认知。对一个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获得完美的艺术享受,通过音乐的不断熏陶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欣赏知识和较好的审美鉴赏能力,然而引导学生从感官的欣赏进入到感情和理智的欣赏阶段。
欣赏,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要使学生从被动的欣赏中解放出来,主动地参与欣赏活动。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首先应该对所欣赏作品作全面了解,在教学中,对作品的作者,时代背景及创作思想和动机,以及对作品的结构分析,力求用生动、精炼和富有的启发性语言,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音乐中去。教学中,启发同学们的想象和联想,是欣赏教学中具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要精心设计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他们的想象和联想,引导他们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下面就音乐欣赏谈点笔者肤浅的认识。
一、引导与感染
首先、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认真备课、创设情景、设法想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有句话叫“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意思是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入了门,那么学生就可以自由学习,自由把握了。但是关键还是在于有个领进门的前提。欣赏教学也一样,如果没有音乐教师领孩子们进入欣赏这个门槛,学生是无法很好深入地去发现音乐欣赏园地众多奇葩的。所以说,教师是很重要的一个角色。引导也是很重要的一门艺术。
例如,在欣赏中国民歌《川江船夫号子》时,先搜集一些打夯过程中的劳动号子让学生听。然后问这是什么声音?在劳动中起着什么作用?通过这个号子初级阶段声音的感受,从而引导学生们联想到在长江激流中与惊涛骇浪搏斗的船工们的呐喊声,这时眼前仿佛呈现出一片劳动场景,加上音乐的感染,然而学生更具想象力和创造力,更有效地实践听觉艺术,达到音乐审美的目的。一曲《故乡原风景》勾起了多少童年的回忆和对故乡的眷恋。一曲《黄河大合唱》鼓舞着多少爱国英雄浴血奋战,保家卫国,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所以说引导与感染是准确体验音乐感情的教学方法之一。
二、静思与聆听
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当然都不可能离开音乐、音响和人的听觉,聆听音乐是音乐欣赏的主要方式,所以音乐欣赏课的前提是让学生学会聆听,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习惯是需要教师不断地强调和不断地培养,从而形成的。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静下心来听和静下心来思考是相当重要的前提和方法。心静才能投入聆听,心静才能投入思考;有思考才会有感受,有思考才能得到更多的收获。在每次音乐欣赏课前,都会想办法让学生静下心来。在欣赏的时候,笔者会用问题或者是动作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如作品相关的常识、曲式结构,旋律、节奏力度以及作品的表现手法等。叙述尽可能简练,不宜云山雾罩,充分留给同学们思考想象的空间。如在欣赏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时,教师事先不做任何解释,先让同学们听。然后与学生展开对话式的提问:你们听出来了吗?这是什么音乐?谁的作品?之后简要阐述贝多芬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和创作动机,力争把学生的思想引入到音乐中去。如有条件能播放某片段与电教结合,则更能将学生的联想引向深入。当听完音乐之后,他们仿佛在音乐的殿堂里邀游了一番。通过不同音乐作品的欣赏,不仅使学生对中国音乐作品有了很好的把握,而且对类似的作品都有了分析的能力和想象的空间。
三、想象与模仿
音乐欣赏不仅陶冶情操,而且激发人们的想象与联想,就学生而言,生活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家庭,就会有不同的人生轨迹。模仿,好奇,是孩子们的天性,一曲江南style家喻户晓,两三岁的小孩挥舞着手中的玩具模仿着骑马的动作,有声有色,活灵活现,这充分证明音乐欣赏教学必须从小抓起,从小培养孩子欣赏音乐,不仅给孩子一个自由遐想的空间,而且启迪孩子的无限联想与创造。如在欣赏《动画》音乐时,尽可能让孩子去模仿,用自己的语言以及形体动作尽情发挥,创造,充分拓宽他们的想象空间与模仿能力。让他们在音乐的熏陶中快乐地学习,快乐的成长,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四、创新与提升
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创新,相关音乐设备的跟进更离不开创新。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利用高科技多媒体以及借鉴较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完善音乐教学。音乐欣赏要恰当用运现代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各个感官的积极与体验,必要时可以带学生去参加一些户外活动,体验生活,领略大自然的风光,从而产生教学灵感。这样的方法可以尝试,总的来说,只有教学形式的不断创新,教师业务水平不断的提升,音乐欣赏教学才能创造出一片新的天地。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冼星海说。由此可见,音乐欣赏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和鉴赏能力,而且能更好激发师生对音乐的不断创新。让美好的音乐滋润他们幼小的心灵,相信学生的能力吧,让他们的素质在音乐欣赏课堂中得到提升!
欣赏音乐,尤其是刚入学的孩子对音乐欣赏有较浓的兴趣,如何引导得法,对于培养孩子良好的欣赏习惯,发挥听觉能力潜力,陶冶美的思想情操,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欣赏,是音乐艺术实践的一个方面,是一种审美活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总是希望把美带到生活的各个方面,音乐更是如此。美的音乐,能陶冶美的情操,能焕发人的激情,能起到语言说教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欣赏教学,不仅能开阔音乐视野,培养高尚的音乐修养,还能提高审美鉴赏能力。目前,面对音乐教学的改革,音乐教师责无旁贷。如何备好课,上好课,提高教师自身业务能力至关重要。新教材在保证歌唱教学的同时,是增加了大量的欣赏内容,但怎样上好音乐欣赏课,还是音乐教育目前研究的一个新课题。
大家知道,音乐欣赏通常可分为三个阶段:即感官的欣赏、感情的欣赏和理智的欣赏。感官的欣赏主要满足于悦耳动听,是欣赏的初级阶段,比较肤浅。感情的欣赏是对音乐的内在感情和音乐语言展开的想象和联想;理智的欣赏是指对音乐作品所表现的思想内容的理解和认知。对一个音乐作品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获得完美的艺术享受,通过音乐的不断熏陶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欣赏知识和较好的审美鉴赏能力,然而引导学生从感官的欣赏进入到感情和理智的欣赏阶段。
欣赏,是通过听觉来感受的。要使学生从被动的欣赏中解放出来,主动地参与欣赏活动。作为一名音乐教师,首先应该对所欣赏作品作全面了解,在教学中,对作品的作者,时代背景及创作思想和动机,以及对作品的结构分析,力求用生动、精炼和富有的启发性语言,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音乐中去。教学中,启发同学们的想象和联想,是欣赏教学中具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要精心设计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启发他们的想象和联想,引导他们准确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下面就音乐欣赏谈点笔者肤浅的认识。
一、引导与感染
首先、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认真备课、创设情景、设法想法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有句话叫“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意思是如果教师引导学生入了门,那么学生就可以自由学习,自由把握了。但是关键还是在于有个领进门的前提。欣赏教学也一样,如果没有音乐教师领孩子们进入欣赏这个门槛,学生是无法很好深入地去发现音乐欣赏园地众多奇葩的。所以说,教师是很重要的一个角色。引导也是很重要的一门艺术。
例如,在欣赏中国民歌《川江船夫号子》时,先搜集一些打夯过程中的劳动号子让学生听。然后问这是什么声音?在劳动中起着什么作用?通过这个号子初级阶段声音的感受,从而引导学生们联想到在长江激流中与惊涛骇浪搏斗的船工们的呐喊声,这时眼前仿佛呈现出一片劳动场景,加上音乐的感染,然而学生更具想象力和创造力,更有效地实践听觉艺术,达到音乐审美的目的。一曲《故乡原风景》勾起了多少童年的回忆和对故乡的眷恋。一曲《黄河大合唱》鼓舞着多少爱国英雄浴血奋战,保家卫国,这就是音乐的魅力。所以说引导与感染是准确体验音乐感情的教学方法之一。
二、静思与聆听
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当然都不可能离开音乐、音响和人的听觉,聆听音乐是音乐欣赏的主要方式,所以音乐欣赏课的前提是让学生学会聆听,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习惯是需要教师不断地强调和不断地培养,从而形成的。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静下心来听和静下心来思考是相当重要的前提和方法。心静才能投入聆听,心静才能投入思考;有思考才会有感受,有思考才能得到更多的收获。在每次音乐欣赏课前,都会想办法让学生静下心来。在欣赏的时候,笔者会用问题或者是动作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如作品相关的常识、曲式结构,旋律、节奏力度以及作品的表现手法等。叙述尽可能简练,不宜云山雾罩,充分留给同学们思考想象的空间。如在欣赏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第一乐章时,教师事先不做任何解释,先让同学们听。然后与学生展开对话式的提问:你们听出来了吗?这是什么音乐?谁的作品?之后简要阐述贝多芬一生与命运搏斗的思想和创作动机,力争把学生的思想引入到音乐中去。如有条件能播放某片段与电教结合,则更能将学生的联想引向深入。当听完音乐之后,他们仿佛在音乐的殿堂里邀游了一番。通过不同音乐作品的欣赏,不仅使学生对中国音乐作品有了很好的把握,而且对类似的作品都有了分析的能力和想象的空间。
三、想象与模仿
音乐欣赏不仅陶冶情操,而且激发人们的想象与联想,就学生而言,生活在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家庭,就会有不同的人生轨迹。模仿,好奇,是孩子们的天性,一曲江南style家喻户晓,两三岁的小孩挥舞着手中的玩具模仿着骑马的动作,有声有色,活灵活现,这充分证明音乐欣赏教学必须从小抓起,从小培养孩子欣赏音乐,不仅给孩子一个自由遐想的空间,而且启迪孩子的无限联想与创造。如在欣赏《动画》音乐时,尽可能让孩子去模仿,用自己的语言以及形体动作尽情发挥,创造,充分拓宽他们的想象空间与模仿能力。让他们在音乐的熏陶中快乐地学习,快乐的成长,这是一个质的飞跃。
四、创新与提升
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升离不开创新,相关音乐设备的跟进更离不开创新。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利用高科技多媒体以及借鉴较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完善音乐教学。音乐欣赏要恰当用运现代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各个感官的积极与体验,必要时可以带学生去参加一些户外活动,体验生活,领略大自然的风光,从而产生教学灵感。这样的方法可以尝试,总的来说,只有教学形式的不断创新,教师业务水平不断的提升,音乐欣赏教学才能创造出一片新的天地。
“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泉;音乐,是陶冶性情的熔炉。”冼星海说。由此可见,音乐欣赏教学不仅能提升学生的音乐素质和鉴赏能力,而且能更好激发师生对音乐的不断创新。让美好的音乐滋润他们幼小的心灵,相信学生的能力吧,让他们的素质在音乐欣赏课堂中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