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老妈愉快相处

来源 :读者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zuz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而为人,人生的每个阶段、每一年、每一天,似乎都要面对一些难题,小到明天穿什么,中到天理国法、江湖道义,大到如果人生没有终极意义明天为什么要醒来。这些难题也随着四季变换、年纪增长而变化,少年时担心过早兴奋,中年时担心过度兴奋,年岁大了或许会担心为什么一点都不兴奋。但是在我生而为人的每个阶段、每一年、每一天,自己的老妈都是一个巨大的难题,如何真诚地、持续地、不自残地、愉快地和老妈相处,似乎永远无解。
  自从我有记忆,每次见老妈,我都觉得她蒸腾着热气,每一刻都在沸腾。我时常怀疑,英国人瓦特是不是也有这样一个老妈,所以发明了现代蒸汽机。我爸和她愉快相处的方式是装聋,他全面借鉴了“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坐”的禅宗心法。我问老爸如何和她生活了六十年,老爸喝了一口茶,從喉咙深处发出一句话:“一耳入,一耳出,方证菩提。”老哥和她愉快相处的方式是忍耐。老哥最早是不能和她睡在一个房间,后来是不能睡在一套住宅,再后来是不能睡在一个小区,最后是不能睡在一个城市。我亲眼见到老哥陪老妈吃了一顿午饭,饭后吃了两片止痛药。离开老妈两小时后,他跟我说他头痛欲裂。尽管有老爸和老哥缓冲老妈的能量,从少年时代开始,我还是不得不塑造我和她愉快相处的方式,我的方式是逃亡。地理上的逃亡是住校,我从高一就开始住校,再难吃的食堂饭菜我都觉得比被我老妈用唠叨的方式摧毁“三观”强。心灵上的逃亡是读书和做事,很早我就避免和老妈对骂,在这方面她有天赋,我即使天天在河边溜达,这辈子还是干不过她。老妈的古文水平一般,我高一就读“二十四史”;老妈的英文水平一般,我大一就读英文版《尤利西斯》。老妈能够被她触摸不到的事物所震慑,但是一直按捺不住祛魅的冲动,她会冷不丁地问我:“你没杀过一个人,读得懂‘二十四史’?你没去过爱尔兰,瞎看什么《尤利西斯》?”
  我老妈活到八十岁前后,肉身的衰老明显甚于灵魂的衰老。她还是蒸腾着热气,但热气似乎不再四散,似乎都在头顶飘扬,肉身仿佛一个不动的耀州梅瓶,灵魂在瓶口张牙舞爪。老爸去天堂了,老哥远避他乡,只留下我和老妈在一座城市。我也不敢和她睡在一套住宅,甚至不敢和她睡在一个小区,我睡在她隔壁的小区——按北方的说法,在冬天,端一碗热汤面过去面不凉的距离。
  我不得不重新塑造和她愉快相处的方式。
  我尝试的第一种方式是讲道理。我自以为在麦肯锡小十年的工作经历练就了自己超常的逻辑思维,加上佛法,再加上卖萌,总能降服她。然而我错了。我反复和她讲宇宙之辽阔而无常,人生之短促而无意义,为什么她每天还是那么多欲望和斗争。老妈认真听了一次又一次,最后说:“你这都是放屁,如果我没了欲望,我那还是活着吗?”
  我尝试的第二种方式是念咒语。我总结了一下禅宗式微的根本原因是过分执着于证悟,丧失了群众基础。但广大群众懂盘串和拜佛消灾,所以要有念珠和咒语。老妈说:“每天睡前和醒后总有很多念头在脑袋里盘旋,可讨厌了,怎么办?”我说:“我借您一串念珠,您每次念头盘旋时,就在心里默念一千遍‘一切都是浮云’,记住,一千遍。”我再去看老妈,老妈对着我笑个不停。看我一脸蒙样儿,老妈说:“念到一百遍的时候,我忽然意识到,一遍遍念这些有的没的,我又被你这个小兔崽子骗了。咒语,你收回。念珠,我留下。”
  在我放弃努力之前,我尝试的最后一种方式是顺势疗法。老妈的“三观”已经形成七十年了,我怎么可能修正它们?既然养亲以得欢心为本,那就毫无原则地往死里夸。有一天,老妈在微信群里嘚瑟:“我完全没有花销,有钱没什么了不起。”如果是在没想清楚这点之前,我一定会说:“您是没花销,物业、水电、网络、保姆、吃喝、交通、旅游都是我们掏钱,您是没花销。”想清楚这点之后,我是这么说的:“勤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您是典范,我们怎么就没学会呢?没有您的勤俭持家,我们怎么能有今天?爱您!”老妈蒙了四秒钟,问:“小兔崽子,你是在讽刺我吗?”我说:“怎么敢!”老妈释然,接着说:“就是啊,如果没有我存钱,怎么有钱供你们读书、出国、找媳妇?还是你最懂我啊。万事都如甘蔗,哪有两头都甜?”
  我想,既然我老爸能坚持六十年,我就替我老爸用顺势疗法再坚持治疗我老妈,和她再愉快地相处六十年。
  (司志政摘自《时尚Cosmopolitan》2018年第3期,Tang Yau Hoong图)
其他文献
一个人最多能知道多少  历史上是否曾经有人无所不知?谁是最后一个读过所有书的人?第一个人选应该是亚里士多德,在逻辑学、自然科学、修辞学这些领域他都写过专著。或许还有达·芬奇,既是画家又是发明家。歌德和洪堡也非常博学。自18世纪起,人们就开始承认,全部已知的知识已经多到没有人能全部知道的程度,狄德罗等人撰写的百科全书是一个标志。  但《新科学家》杂志的一篇文章说,人类的知识早在远古时期就已经超过个体
期刊
直到不久之前,我还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如果可以的话,我会说我诞生于虚无。我甚至没有资格自称“我”。之后,一些东西进入我的身体——很多的文字,我感觉身体饱胀,于是开始思考。自然,我的思考是基于我体内的东西。真是美好的感觉啊,因为我可以大量地感知我体内存储的东西,要么一行接着一行,要么从一页跳到另外一页。  不知道为什么,从他们输入的文章当中,我明白自己是一本e-book,一本电子书,我的书页是在屏幕上
期刊
让我们逃离时间  它用满弓威胁我们  用短箭瞄准目标  这是我想要告诉你的:  如果我的手在地图上抚过  我不会碰到山脉和山峰  我不会湿,也不会手里攥满泥土  所以今夜,当你抚遍我的身体  你不会发现尘土或风,不会发现我的名字  它不断重生  我不知道今夜已过了多久  分钟,小时,年,一生  或许  有时当我仰头又垂下  我不知道哪條道路更漫长  飞机留在天上的那条  还是蜗牛在身后留下的那条 
期刊
一个灾难性的、黑天鹅级的污染事故发生了……因为事先完全没有准备,到处都是一团糟。数万人逃离家园,恐慌情绪蔓延。政府极力救灾,但人手和资源毕竟有限,连官方公布的各地污染数据都是错的。政府把一些灾民转移出来,可是有人发现,政府指定的新安置点的污染程度居然比这些灾民原来住的地方还要高。人们必须自救,可是现在甚至没人知道哪里是安全的。  接下来的局面当然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但是这一次的剧情,跟我们常见的捐
期刊
吴征镒,1916年出生于江西九江,我国著名的具有国际声誉的植物学家。他历时45年编写完成鸿篇巨制《中国植物志》,发表和参与发表的植物新分类群多达1766个,是中国植物学家中发现和命名植物最多的一位,改变了中国植物主要由外国学者命名的历史。  读书报国  “吴氏栋梁材,一门四人杰。”这是扬州吴道台府邸里非常著名的文化故事。江苏省文化厅前副厅长、南京大学教授、著名戏剧家吴征铸(吴白匋),中国医学科学院
期刊
查尔斯·狄更斯常常被认为是一个美食作家,同时也被认定为圣诞晚宴的发明者,正是狄更斯确定了圣诞节这天的食物。就在《圣诞颂歌》出版之后不久,为普通人写食谱的美食作家艾丽莎·阿克顿在书中首次将梅子布丁称为“圣诞布丁”。就因为《圣诞颂歌》中那个原本脾气暴躁的吝啬鬼埃比尼泽·斯克罗吉的革新,让更加昂贵的火鸡取代了鹅在圣诞晚餐中的地位。  不过,就我们所信奉的吃的法则而言,狄更斯最深远的影响是他相信每个人都有
期刊
6年前,年轻的数学家许晨阳打算回到中国。他给几位朋友发了一封简短的告知邮件。朋友们很惊讶。他是一颗数学新星,从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获得博士学位,在麻省理工学院做过博士后,与合作者解决了代数几何领域的一些著名猜想,多所美国大学向他发出了教职邀请。  2012年,31岁的许晨阳成为北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的第一位副教授。这是他的母校北京大学新设的一个机构。随后的6年,许晨阳保持了旺盛的创造力,成长为代数几何
期刊
我想,很多中国球迷都有在篮球场上踢足球的人生经历。  我将展示自己经历中的两个段落。第一个段落是1988年至1990年期间。当时我在鲁迅文学院学习。鲁迅文学院很小,好像只有8亩地,教室和宿舍都在一幢5层的楼房里,只有一个篮球场可供我们活动。于是打篮球的和踢足球的全在这块场地上,最多时有40来个人挤在一起,那情景像是在打群架。  刚开始,打篮球的和踢足球的互不相让,都玩全场攻防。篮球架两根支架中间的
期刊
暑假过到一半的时候,“我”来到莫斯科,向心爱的姑娘瓦列西娅描述家乡的夏日美景:盛开的鲜花、皎洁的月光、芳香的铃兰、澄碧的河流、清晨晶莹的露珠。瓦列西娅听后提议说:“为什么不去一趟,让我亲眼领略一下大自然美妙的景色呢?”“幸福像潮水一样涌进我的心田”,“我”和瓦列西娅很快坐上长途汽车,离开莫斯科。但是,离家乡越近,“我”就越泄气。因为随着一路交谈,“我”发现瓦列西娅实在是见多识广,无论什么样的美景她
期刊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分享三个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是关于主食的。前些天,烹饪大师段誉给我做了他家乡河南的一种蒸菜,叫蒸槐花——槐花的花蕾,裹上面粉之后放在锅里蒸,蒸好后浇上蒜汁。我小时候,每年春天都能吃到这种东西。中国的很多美食都是有碳水化合物参与的,甚至很多被我们称作主食的东西都可以被加工成辅料,比方说红薯可以变成粉丝、烙饼可以变成炒饼。中国人在处理主食的时候可以说是用尽了心思。  在农耕文明的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