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的现代理论与方法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lyingma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本文分析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内涵,介绍了园林设计中主要的景观设计现代理论,如生态设计、可持续设计和生存艺术设计。阐述了它们的概念、原则、理论和方法。强调了生态景观设计的重要性,即植物景观设计以自然美为特征的生态景观设计,是景观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字:园林景观 景观设计 生态设计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国际园林景观设计在理论和方法上,近年均有突破,形成了诸多理论和方法,不少方法和理论在我国应用到园林设计和城市生态建设中,成效显著[1,2,3,4]。
  
  1.园林景观现代设计的内涵
   园林景观现代设计的内涵,从理论方面探讨,园林景观设计学或风景园林学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环境的科学和艺术;或更具体的说,是一门综合运用生物科学技术、工程技术和美学理论来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协调环境与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生态健全、景观优美、具有文化内涵和可持续发展的人居环境的科学和艺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CJJ/T 91-2002)[5]。它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历史悠久的造园活动发展的必然结果,同时景观设计也是人类的世界观、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的反映。景观是一个体系[6],涉及领域和范围极广,我国园林设计有重视硬质景观的传统,而长期对植物景观设计不重视。英国造园家克劳斯顿(B. Clauston) 提出:“园林设计归根结底是植物材料的设计,其目的就是改善人类的生态环境,其它的内容只能在一个有植物的环境中发挥作用”。由此可见,植物景观设计的重要作用和意义。现代的景观规划设计,因工业化对自然和人类身心的双重破坏而兴起,以协调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为己任,而植物景观设计是关键所在。
   园林景观现代设计的内涵从应用层面探讨,园林景观设计内涵体现的最终效果,是要形成良好的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该三元素相辅相成影响人们对景观环境感受[7]。通过以视觉为主的感受通道借助于物化的景观环境形态和文化内涵,以嗅觉、听觉为辅感受气味、声音等环境刺激,在人们的行为心理上引起反应。视觉景观形象主要从人类视觉感受要求出发,根据美学规律、通过利用空间实体景观的配置,从而创造赏心悦目的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主要是从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諧相处理念出发,依据生物学和生态学原理,利用阳光、气候、动物植物、土壤、水体等自然和人工材料,创造人类适宜的生存和居住环境。这是近年新融入园林景观设计的内容和要素。园林设计的大众行为心理也是近年融入的现代内容,是随着人口增长、现代文化交流以及社会科学的发展产生和发展的,其基本点是根据人类的心理精神感受需求,遵从人类在环境中的行为心理乃至精神活动的规律,创造使人心情愉悦、美好联想、积极上进的精神家园。
  
  2.园林景观设计的主要现代理论与方法
  2.1生态设计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字,生态的概念简单地说,就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生物之间和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设计是生态学家瑞恩和考恩在1996 年提出的[6],内涵是园林景观设计必须与生态过程相协调,园林的建设对环境的破坏影响达到最小的程度,园林景观设计应尊重物种多样性,减少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剥夺利用,保持物质、能量循环,维持植物生境和动物栖息地的环境质量,以改善人居环境及生态系统的健康。
   园林景观生态的范围正在快速扩展,生态设计不是某个领域或学科所特有的,而是全球尺度上与自然相作用和相协调的方式。从具体表现来看,建筑师对其设计及材料选择,水利工程师对洪水控制途径的选择,工业产品设计者对有害物的节制使用,工业流程设计者对节能和减少废弃物的方案优化等等都是生态设计的内容。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包括乡土植物的利用、低维护园林的建设等低碳理念和生态危害影响最小化、生物多样性等等。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为社会提供了一个思维模式,帮助人们对景观、城市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行为的重新思考。
   生态设计体现了人类在新时代的迫切需要,在工业化的进程和城市化时代的到来而日益清晰。在今天的中国,从繁华的大都市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正在实现社会主义运动先驱欧文的新和谐工业村和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和20世纪70~80年代兴起的生态城市以及可持续城市的梦想[7]。
  
  2.2 生存艺术设计
   所谓景观生存艺术设计指综合协调土地开发、建筑设计、水资源保护等多方面矛盾,制定环境、经济发展战略规划,规划重要遗产地和良好的人居环境的设计理念,是未来景观设计行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景观设计应是一项生存的艺术,一种土地设计与监护,并与治国家之道相结合的艺术。设计尊重自然,使人在谋求自我利益的同时,保护自然过程和格局的完整性,这是第一个设计原则;设计尊重人,包括作为一个生物人的需要,这是第二个设计原则;设计关怀人类的精神需求,关怀个人、家庭和社会群体与土地的精神联系和寄托,这是第三个设计原则[7]。
   园林景观生存艺术是城市化、环境与生态危机、文化身份危机、精神信仰缺失带来的发展机遇和发展需求,当代园林景观设计学具有构建人与自然和谐、重归土地设计监护的生存艺术和大地园林化的责任和义务。因此,园林景观设计应该在生存艺术的理念基础上,以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科学的态度走向广阔、真实而寻常的土地,汲取在土地上生存的技术和艺术,构建人类美好的家园。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必将成为保障人类健康安全、 重建和谐的“天人合一”关系的主导学科,今年中国将风景园林学升格为一级学科就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和战略布局。
  
  2.3景观可持续设计
   可持续发展是胡锦涛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思想,也是园林景观建设的指导思想。景观学的核心是人类户外生存空间的建设,是协调人和自然的关系上的重大作用。可持续发展的园林景观设计思想就是在理念上,要克服在当代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不尊重自然规律的建设、为了美化而美化仍层出不穷的项目、非生态的规划设计引导着不可持续的景观建造,避免这类建设项目加剧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恶化。可持续发展的园林景观设计思想就是在实操中,要改善现代社会人口增长过快、资源过度消耗、环境严重破坏的人与环境濒临崩溃的关系。面对城市建设和生态建设的严峻问题, 可持续发展的园林景观设计是发展的潮流、前进的方向[6]。
  
  3. 园林景观规划中的生态设计探讨
  3.1、以人为本,天人合一
   环境设计的最终目的是应用社会、经济、艺术、科技、政治等综合手段,来满足人在城市环境中的存在与发展需求。园林景观设计使城市环境充分容纳人们的各种活动,使处于该环境中的人感受到美好而愉快的生活,使人的博爱和进取精神得到发展。人是园林空间的主体,任何设计均要以人为本,体现对人的关怀,根据不同类型人群的行为心理特点创造出满足其各自需要的空间[3]。
   园林景观规则设计中,园林服务的主体是人,因此设计师对人这个使用者必须充分理解。首先应该理解人具有的动物性,其次,应该理解人的不同于动物的某些特性,通过园林景观规划设计,满足人对美和秩序的渴望。人是可以被认识的,所以,不同的人群在不同的景观中的体验是可以预测的,可以筛选受欢迎的体验应用于设计中。另一个方面,人是依赖于自然的,自然是应当得到充分的尊重和敬畏,同时人可以认识自然的规律,进而改造自然。生态型的景观设计就是在充分理解人和自然的特性,创造“天人合一”的有效设计方法。
   3.2、尊重自然,显露自然
  园林景观设计必须尊重自然,尊重其地形地貌、河流湖泊、绿化植被,人为设计的园林景观要尊重并强化自然景观特征,使人工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有助于城市特色的创造和人与自然的和谐。钢筋混凝土大楼林立的都市中通过园林规划设计组织和引入自然景观要素,改善城市环境、达成生态平衡、维持城市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是生态设计理念在城市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园林景观设计必须显露自然,现代城市居民离自然越来越远,自然元素和自然过程日趋隐形;与自然元素、自然过程在传统设计中从大众眼中消失一样,城市生活的支持系统也往往被遮隐。自然景观及过程以及城市生活支持系统结构与过程的消隐,使人们无从关心环境的现状和未来,也就谈不上对于环境生态的关心而节制日常的行为。这对于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及其实施不利,因此,必须重新显露自然过程,让城市居民重新各种自然的现象和自然的过程[4]。自然提供给人类的服务是全方位的,让自然为人服务的生态设计原理体现了人与自然共生和合作的关系。
  3.3、保护资源、节约资源
   园林景觀设计必须保护资源。生态理念为基础的设计能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材料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减少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减少施工中的废弃物,同时保留当地的文化特点。广东中山岐江公园就是很好的典范,废弃的工厂厂房、钢架都可以改造成为景观,废弃的车间,可以改造成为很有特色的硬质空间。生态景观设计使这些废旧物在利用中都获得了新生,展示了全新的生态的和视觉的景观[3,4]。
   园林景观设计必须节约资源。高效率地用水,减少资源消耗是生态原则的重要体现。比如能够通过雨水利用,解决大部分的景观用水,实现对城市洁净水资源的零消耗。原始植物和植被的充分利用,设计中应该多运用乡土的植物,尊重场地上的自然再生植被。自然有它的演变和更新的规律,从生态的角度看,自然群落比人工群落更健康,更有生命力。在实践中可以充分利用基址上原有的自然植被,建立一个框架,为自然再生过程提供条件,然后通过生态设计,提高植物景观的观赏效果。
  4. 结论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立足于视觉景观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大众行为心理之上,注重生态、强调生存艺术、坚持可持续发展,这些理论和方法必将在中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进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在资源与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历史条件下逐步发展壮大并大规模实践应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必将为中国人民构建美好、幸福、和谐的生态家园。
  
   参考文献
  1.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2.约翰 西蒙兹著.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第三版)( 俞孔坚等译) [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弗雷德里克 斯坦纳著.生命的景观:景观规划的生态学途径(周年兴,李小凌,俞孔坚等译) [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4.俞孔坚,吉庆萍. 国际“城市美化运动”之于中国的教训[J ] . 中国园林,2000 (2)
  5. 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等. 风景园林绿化标准汇编(上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6.John L. Motloch. 景观设计理论与技法(李静宇等译) [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
   7. 刘滨谊. 现代景观规划设计[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其他文献
摘要:本人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我国生态建筑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回顾,指出我国生态建筑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我国生态建筑的发展的思路与对策。生态化的思想是人类的取向和必然选择,城市和建筑设计的生态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生态建筑;现状;问题;对策  一、引言  生态建筑的理论与实践反映建筑师应对环境问题的积极态度,丰富现代建筑的设计理论,开拓出建筑可持续发展的新路,可以预见,在当今社会高度提倡
期刊
农村文化大院建设,是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提升农民群众整体素质的根基;是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文化工作方针、政策落实的具体体现;更是加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中流砥柱。因此,如何加强农村文化大院建设工作,对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农村文化大院建设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
期刊
摘要:我国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以及数量庞大的水利工程设施,它们分布广泛,坝型多样,在防洪抗旱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为居民生活、农业灌溉和工业生产提供水源。而在许多水利工程中,坝体渗水是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本文通过讨论坝体渗水形成的原因以及几种应用广泛的防渗施工技术,为我国的水利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水利工程坝体防渗 施工技术   我国的水电是整个电力供应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中国国
期刊
摘要:在对煤层气进行勘探与开采的过程中,参数井的钻探可以帮助人们了解当地的地质特点以及煤层气的储量与分布状况,对制定科学的开采方案、保障开采过程的顺利进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沁水盆地煤层气参数井的钻探施工过程为例,介绍了煤层气参数井的作用、煤层气参数井的钻探技术,并总结了参数井钻进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关键词:煤层气 参数井 钻探技术 绳索取芯技术    在煤层气的开采过程中,参数井的钻探能够
期刊
摘要:本文简要介绍了芦溪县的基本概况,分别从气象站网布局对防灾减灾工作的意义、气象为工业生产服务的作用、气象条件与特色农业发展的相关性、以及气象服务对旅游业的发展的影响等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认为芦溪县气象机构的建设对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可替代。  关键词:气象机构,经济发展,影响  1 芦溪概况  芦溪县位于江西省西部,总面积968平方公里,辖5镇5乡,总人口28万。武功山与衡山、庐山并称为江南
期刊
[摘要]:房地產营销的出发点应是以人为本及诚信经营,房地产开发项目营销策划的实施,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关系到房地产企业在激烈竞争的房地产市场上能否立足和市场营销的成败。文章主要论述了房地产营销策略,并提出了房地产营销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房地产;营销策划;新模式  房地产开发项目营销策划的实施,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关系到房地产企业在激烈竞争的房地产市场上能否立足和市场营销的成败。创新,是房地产
期刊
【摘要】:阐明了目前建筑施工企业的教育现状,分析了建筑施工企业采用的教育方式,强调了建筑施工企业教育应重视的几个方面,结合作者自己的认识加以阐述,以达到加快施工企业的发展目的。  【关键词】: 建筑施工企业 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句话说明了一个问题,想要长久持续的发展下去,教育才是根本。教育是一个国家发展的基石,同样,教育在一个企业当中更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重要问题。人才培养与储备已成为增强建
期刊
随着时代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智能化建筑正逐渐普及并为人们所接受。而据统计,目前安装的智能化系统其使用效果都不是很理想,因而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多方面,不但与产品质量及产品和系统的兼容性有关,也与方案确定及设计、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应特别重视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各个阶段(招标阶段、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调试验收阶段)的过程控制。笔者就工作中参与的某一工程的弱电智能化系
期刊
控制工程建设成本是业主在项目建设中的重要任务之一,为了有效地控制工程建设成本,业主可以通过合理规划、优化设计、竞争招标,以及加强合同管理、造价管理、材料设备的采购来控制项目建设成本。在工程建设的不同阶段控制工程建设成本的效果不同,方法不同,要根据项目建设不同阶段的特点采取一些科学合理的方法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如何在工程的施工阶段控制工程建设成本是业主在项目建设中所面临的最为迫切和实际的问题,也是工程
期刊
今年以来,消防支队在局党委、分公司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防灭火中心任务,坚持以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员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忠诚、团结、责任、奉献”的团队精神和“崇文尚武、严细准快、愉快工作、快乐生活”的工作理念,以“争当中国专职消防排头兵”为目标,创新工作思路,优化队伍结构,建立了“三大油气生产基地”消防安全一体化运作机制,全体干警奋发进取、迎难而上,各项工作取得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