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思想政治教育过程表现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者间的交往实践过程,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在其个人价值实现的基础上,再通过社会实践,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得以实现。
一、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践性
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社会实践,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必须拓宽视野,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将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创新管理体制,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
理论与现实充分表明,要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引入实践的观点,借助于实践这一"中介"的作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在现实中实现崇高理想、人生价值的"行动能力"。要坚持用新思路、新角度看待当代大学生,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和胆识。实践造就人才,实践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增强大学生思想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最佳途径。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特点
(一)政治导向性特点
政治导向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的重要属性,它是贯彻党中央的教育方针,实现国家的育人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政治性教育活动,是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它因其自身的育"德"功能而对其他教育活动具有价值引导和评判作用,为综合素质教育提供方向保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以大学生为对象,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问题,提高大学生思想觉悟的工作。就是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得大学生在大学校园中除了获得相应的科技知识外,又要在思想觉悟上达到为国家和人民奋斗、奉献的境界,这就首先要求引导者有一个坚定而正确的政治思想方向,只有这样,才有一个良好的指引,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引导者坚持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和政策。
(二)时代性特点
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看,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得到加强并取得实效,关键在于能否以"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真正体现时代性。只有体现时代性,才能准确把握当代在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增强吸引力、感染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紧扣时代脉搏,弘扬时代主旋律,是特定历史时期的要求的具体体现。
(三)渗透性特点
所谓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旨在通过间接的、隐蔽的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以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寓于各种教学活动和文娱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使教育对象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从而使受教育者潜移默化地接受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符合社会需要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一种教育形式。
三、运用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价值评判意识,他们对旧观念、旧思维、旧价值取向的逆反与厌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因此,我们要以关心人、尊重人为原则,敢于面对问题,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实践,丰富阅历,在此基础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要紧扣时代主题,把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政策、经验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使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体系
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如:素质教育功能、激励功能、社会功能、实践功能。和谐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观;有利于规范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提升其道德水准;能陶冶大学生情操,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能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能营造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能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三)切实增强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因而,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之前,必须根据社会实践单位的实际情况,充分估计实践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前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会运用辩证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正确分析社会的主流和问题的本质,增强对社会阴暗面的免疫力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从而确立正确的政治观、道德观、人生观,在社会实践中发挥自身的能力,充分体现出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素质建设
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当代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深刻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肩负着言传身教,为学生"思想引路"的艰巨责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广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因此,要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自身的整体素质,特别要大力培养他们的社会实践观,要努力创造条件,增加他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总之,要努力学习,勤于实践,逐步打造一支干练、高效、富有社会实践观、阅历丰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参考文献:
[1]刘庆锦.论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J].山东社会科学,2001,(4).
[2]王学俭.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J].高校理论战线,2005,(5).
[3]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一、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践性
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强社会实践,充分发挥其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必须拓宽视野,丰富社会实践活动的内容;将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高度重视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提高社会实践的质量和效果;创新管理体制,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
理论与现实充分表明,要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引入实践的观点,借助于实践这一"中介"的作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在现实中实现崇高理想、人生价值的"行动能力"。要坚持用新思路、新角度看待当代大学生,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在实践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和胆识。实践造就人才,实践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增强大学生思想素质和综合素质的最佳途径。
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性特点
(一)政治导向性特点
政治导向性是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的重要属性,它是贯彻党中央的教育方针,实现国家的育人目标和任务而进行的政治性教育活动,是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它因其自身的育"德"功能而对其他教育活动具有价值引导和评判作用,为综合素质教育提供方向保障。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是以大学生为对象,解决大学生的思想、观点、政治立场问题,提高大学生思想觉悟的工作。就是通过正确的引导,使得大学生在大学校园中除了获得相应的科技知识外,又要在思想觉悟上达到为国家和人民奋斗、奉献的境界,这就首先要求引导者有一个坚定而正确的政治思想方向,只有这样,才有一个良好的指引,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引导者坚持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和政策。
(二)时代性特点
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看,思想政治工作能否得到加强并取得实效,关键在于能否以"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指导,真正体现时代性。只有体现时代性,才能准确把握当代在校大学生的思想脉搏,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增强吸引力、感染力。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紧扣时代脉搏,弘扬时代主旋律,是特定历史时期的要求的具体体现。
(三)渗透性特点
所谓渗透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旨在通过间接的、隐蔽的形式,将思想政治教育以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形式,寓于各种教学活动和文娱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中,使教育对象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从而使受教育者潜移默化地接受这种思想政治教育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符合社会需要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的一种教育形式。
三、运用社会实践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当代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价值评判意识,他们对旧观念、旧思维、旧价值取向的逆反与厌倦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因此,我们要以关心人、尊重人为原则,敢于面对问题,鼓励他们参与社会实践,丰富阅历,在此基础上,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要紧扣时代主题,把党的基本理论、路线、政策、经验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使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体系
校园文化建设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如:素质教育功能、激励功能、社会功能、实践功能。和谐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引导大学生形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价值观;有利于规范大学生的思想行为,提升其道德水准;能陶冶大学生情操,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心理素质;能活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能营造和谐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能更好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
(三)切实增强社会实践的教育功能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因而,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之前,必须根据社会实践单位的实际情况,充分估计实践活动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前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会运用辩证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正确分析社会的主流和问题的本质,增强对社会阴暗面的免疫力和对社会的责任感,从而确立正确的政治观、道德观、人生观,在社会实践中发挥自身的能力,充分体现出社会实践的重要意义。
(四)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素质建设
教书者必先强己,育人者必先律己,当代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深刻认识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肩负着言传身教,为学生"思想引路"的艰巨责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广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深刻影响。因此,要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自身的整体素质,特别要大力培养他们的社会实践观,要努力创造条件,增加他们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机会。总之,要努力学习,勤于实践,逐步打造一支干练、高效、富有社会实践观、阅历丰富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
参考文献:
[1]刘庆锦.论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J].山东社会科学,2001,(4).
[2]王学俭.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J].高校理论战线,2005,(5).
[3]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