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观察血液净化对于脑外伤脑出血患者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的治疗作用以及对于预后的影响。方法:100例脑外伤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住院期间进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50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第3、7、14天的SIRS情况、血清CRP、IL-6和TNF-α的含量及两组患者病死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第3、7、14天SIRS好转率高于对照组组,CRP、IL-6和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病死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净化可以清除脑出血患者的炎症因子,改善预后。
关键词:血液净化;脑外伤;脑出血;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脑外伤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常常在早期出现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脑水肿、高颅压、意识障碍、肺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静脉血栓形成、营养不良等。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在此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患者的预后影响显著[1]。及时有效控制系统性炎症反应,在脑外伤脑出血治疗中意义重大。我们采用血液净化治疗脑外伤脑出血患者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效果明显,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脑外伤脑出血患者100例,均有明确外伤史,以头痛、呕吐、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等为主要表现,发病后6 h 内住院,经过头颅CT诊断为脑出血,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诊断标准[2],伴或不伴颅骨骨折,住院期间发生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者。SIRS 诊断标准:体温>38℃或<36℃;心率>90次/min;呼吸频率>20次/min或PaCO2 <32mmHg;外周血白细>12*109/L或<4*109/L或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0%;具有上述指标两项以上者即可诊断[3]。所有患者均不存在血液净化禁忌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24—73 岁,平均45.31±14.76岁;有高血压病史24例,糖尿病病史11例,肾功能不全史1例;入院时GCS评分5—11 分,平均8.35±3.23分;蛛网膜下腔出血30例,大脑出血15例,脑干出血3例,脑室出血2例。对照组男33例,女17例,年龄24—70 岁,平均43.98±11.12岁;有高血压病史22例,糖尿病病史10例,肾功能不全史2例;入院时GCS评分5—12分,平均8.76±4.15分;蛛网膜下腔出血31例,大脑出血12例,脑干出血4例,脑室出血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出血部位及入院时GC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方法所有患者均予以控制血压、降颅压、防治感染、营养支持、改善微循环、维持内环境稳定等综合治疗,必要时进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或者开颅手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床旁血液净化。使用日本旭华成ACH-10床旁血滤机,费森尤斯公司聚砜膜AV600S血液滤过器,膜面积1.4㎡,血管通路均为动静脉内瘘。采取静脉至静脉血滤方式,治疗开始前先以0.2g/L的肝素盐水预充浸泡血滤器和管路30 min,以生理盐水冲洗。治疗过程不用抗凝剂,每30 min阻断血流并用置换液100 mL冲洗滤器一次。保持血流量180—200mL/min。血液净化隔天一次,共7次。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在诊断为SIRS的当天、第3、7、14天行相关检查,观察SIRS 情况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SIRS好转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经血液净化治疗3、7、14天后SIRS好转人数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SIRS好转人数的比较
组别 例数 SIRS好转人数
治疗后3天 治疗后7天 治疗后14天
观察组 50 29 36 43
对照组 50 18 25 33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CRP、IL-6、TNF-α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7、14天后CR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CRP、IL-6、TNF-α水平比
组别 CRP(mg/L) IL-6(ρg/mL) TNF-α(ρg/mL)
治疗前 治疗后3天 治疗后7天 治疗后14天 治疗前 治疗后3天 治疗后7天 治疗后14天 治疗前 治疗后3天 治疗后7天 治疗后14天
观察组 209.43±44.18 107.45±50.91 56.73±10.61 29.43±9.18 423.71±67.45 200.39±51.23 78.93±22.40 28.27±13.55 1253.27±123.41 472.88±93.12 90.24±20.10 46.98±11.24
对照组 210.39±40.62 165.28±43.98 100.87±12.34 56.77±11.23 434.89±59.22 379.17±84.69 180.66±79.84 81.33±20.86 1336.41±113.21 1012.74±112.38 664.44±212.87 324.18±109.57
2.3兩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比较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6例,死亡率12.00%,对照组死亡17例,死亡率34.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
3讨论
脑外伤脑出血后因为脑水肿会产生高颅压,引发全身性应激反应,启动多种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导致炎症因子瀑布式释放,释放炎症因子IL-6、TNF-α等,引起组织损伤,产生SIRS,其中TNF-α是主要的炎症因子,它可诱导其它多种炎症因子大量释放,促进炎症发展,放大炎症过程,在炎症瀑布反应中起核心作用;CRP则是反应SIRS程度的指标[4]。同时机体还伴发了代偿胜抗炎反应,产生内源性抗炎介质,对抗炎症介质引起的自身组织细胞破坏,从而起到保护作用,称为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ARS)。但如果代偿性抗炎反应过强,将引起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增加机体易感性,同样可诱导或加重机体损伤。研究表明:血清IL—6、CRP水平能预测严重多发伤后MODS的发生及预后[5]。及时控制SIRS,就有可能阻断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从而改善预后。我们发现SIRS后及时开始进行血液净化,能够降低IL-6、CRP 和TNF-α水平,同时患者SIRS的临床表现明显好转,病死率下降,提示血液净化可以在超滤脱水、减轻脑水肿的同时,清除脑出血患者的炎症因子,在SIRS和CARS之间建立动态平衡,减轻炎症因子对于机体的损害,为机体恢复创造良性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红艳,柳潞.重型颅脑损伤后SIRS、sepsis、严重sepsis和MODS 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广东医学,2012;33(9):1335-1337.
[2]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0~380.
[3]付志新,张津华,赵燕,等.血液净化对脑出血患者炎症因子的清除作用和预后的影响.中国急救医学,2012;32(11):1033-1036.
[4]吴卫红,冯慧艳.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血糖、C反应蛋白和血小板计数的监测及意义.广东医学,2012;33(4):524-525.
[5]马玉东,孟凡鑫,宋岩.血清IL一6、CRP和PCT水平对严重多发伤后MODS的预测价值.解剖科学进展,2013;19(1):32—34.
作者简介:刘建锋,1978~,男,脑外科副主任,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法:神经外科。
关键词:血液净化;脑外伤;脑出血;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
脑外伤脑出血是临床常见疾病,病情凶险、进展迅速,常常在早期出现一系列严重并发症,如:脑水肿、高颅压、意识障碍、肺炎、应激性消化道出血、静脉血栓形成、营养不良等。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在此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患者的预后影响显著[1]。及时有效控制系统性炎症反应,在脑外伤脑出血治疗中意义重大。我们采用血液净化治疗脑外伤脑出血患者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效果明显,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脑外伤脑出血患者100例,均有明确外伤史,以头痛、呕吐、肢体瘫痪、意识障碍等为主要表现,发病后6 h 内住院,经过头颅CT诊断为脑出血,符合中华神经科学会诊断标准[2],伴或不伴颅骨骨折,住院期间发生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征者。SIRS 诊断标准:体温>38℃或<36℃;心率>90次/min;呼吸频率>20次/min或PaCO2 <32mmHg;外周血白细>12*109/L或<4*109/L或中性杆状核粒细胞>10%;具有上述指标两项以上者即可诊断[3]。所有患者均不存在血液净化禁忌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34例,女16例,年龄24—73 岁,平均45.31±14.76岁;有高血压病史24例,糖尿病病史11例,肾功能不全史1例;入院时GCS评分5—11 分,平均8.35±3.23分;蛛网膜下腔出血30例,大脑出血15例,脑干出血3例,脑室出血2例。对照组男33例,女17例,年龄24—70 岁,平均43.98±11.12岁;有高血压病史22例,糖尿病病史10例,肾功能不全史2例;入院时GCS评分5—12分,平均8.76±4.15分;蛛网膜下腔出血31例,大脑出血12例,脑干出血4例,脑室出血3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出血部位及入院时GCS评分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方法所有患者均予以控制血压、降颅压、防治感染、营养支持、改善微循环、维持内环境稳定等综合治疗,必要时进行微创穿刺引流术或者开颅手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床旁血液净化。使用日本旭华成ACH-10床旁血滤机,费森尤斯公司聚砜膜AV600S血液滤过器,膜面积1.4㎡,血管通路均为动静脉内瘘。采取静脉至静脉血滤方式,治疗开始前先以0.2g/L的肝素盐水预充浸泡血滤器和管路30 min,以生理盐水冲洗。治疗过程不用抗凝剂,每30 min阻断血流并用置换液100 mL冲洗滤器一次。保持血流量180—200mL/min。血液净化隔天一次,共7次。
1.3 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均在诊断为SIRS的当天、第3、7、14天行相关检查,观察SIRS 情况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病死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 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数据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x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SIRS好转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经血液净化治疗3、7、14天后SIRS好转人数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SIRS好转人数的比较
组别 例数 SIRS好转人数
治疗后3天 治疗后7天 治疗后14天
观察组 50 29 36 43
对照组 50 18 25 33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CRP、IL-6、TNF-α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7、14天后CRP、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CRP、IL-6、TNF-α水平比
组别 CRP(mg/L) IL-6(ρg/mL) TNF-α(ρg/mL)
治疗前 治疗后3天 治疗后7天 治疗后14天 治疗前 治疗后3天 治疗后7天 治疗后14天 治疗前 治疗后3天 治疗后7天 治疗后14天
观察组 209.43±44.18 107.45±50.91 56.73±10.61 29.43±9.18 423.71±67.45 200.39±51.23 78.93±22.40 28.27±13.55 1253.27±123.41 472.88±93.12 90.24±20.10 46.98±11.24
对照组 210.39±40.62 165.28±43.98 100.87±12.34 56.77±11.23 434.89±59.22 379.17±84.69 180.66±79.84 81.33±20.86 1336.41±113.21 1012.74±112.38 664.44±212.87 324.18±109.57
2.3兩组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比较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6例,死亡率12.00%,对照组死亡17例,死亡率34.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P。
3讨论
脑外伤脑出血后因为脑水肿会产生高颅压,引发全身性应激反应,启动多种神经体液调节机制,导致炎症因子瀑布式释放,释放炎症因子IL-6、TNF-α等,引起组织损伤,产生SIRS,其中TNF-α是主要的炎症因子,它可诱导其它多种炎症因子大量释放,促进炎症发展,放大炎症过程,在炎症瀑布反应中起核心作用;CRP则是反应SIRS程度的指标[4]。同时机体还伴发了代偿胜抗炎反应,产生内源性抗炎介质,对抗炎症介质引起的自身组织细胞破坏,从而起到保护作用,称为代偿性抗炎反应综合征(CARS)。但如果代偿性抗炎反应过强,将引起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增加机体易感性,同样可诱导或加重机体损伤。研究表明:血清IL—6、CRP水平能预测严重多发伤后MODS的发生及预后[5]。及时控制SIRS,就有可能阻断发生多脏器功能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从而改善预后。我们发现SIRS后及时开始进行血液净化,能够降低IL-6、CRP 和TNF-α水平,同时患者SIRS的临床表现明显好转,病死率下降,提示血液净化可以在超滤脱水、减轻脑水肿的同时,清除脑出血患者的炎症因子,在SIRS和CARS之间建立动态平衡,减轻炎症因子对于机体的损害,为机体恢复创造良性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红艳,柳潞.重型颅脑损伤后SIRS、sepsis、严重sepsis和MODS 发生机制的研究进展.广东医学,2012;33(9):1335-1337.
[2]中华神经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0~380.
[3]付志新,张津华,赵燕,等.血液净化对脑出血患者炎症因子的清除作用和预后的影响.中国急救医学,2012;32(11):1033-1036.
[4]吴卫红,冯慧艳.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患儿血糖、C反应蛋白和血小板计数的监测及意义.广东医学,2012;33(4):524-525.
[5]马玉东,孟凡鑫,宋岩.血清IL一6、CRP和PCT水平对严重多发伤后MODS的预测价值.解剖科学进展,2013;19(1):32—34.
作者简介:刘建锋,1978~,男,脑外科副主任,大学本科,主治医师,研究方法:神经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