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理论来源于实践,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的创新。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创立的思想历程、马克思主义的问世、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理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几方面多角度进行分析探讨,进一步汲取马克思主义的智慧和理论力量。
关键词:马克思;真理;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形态,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尤其是十九世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各种思潮,而创立起来的。列宁认为,“马克思是十九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这三种主要思潮就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同法国一般革命学说相连的法国社会主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
列宁认为: “马克思加深和发展了哲学唯物主义,而且把它贯彻到底,把它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马克思把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运用于认识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这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是马克思的一个伟大发现。马克思的科学理论说明,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关键在于研究人类社会生存的物质条件及其物质活动。生产力是社会生活的最重要的因素。马克思证明了社会关系的制度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关系随着物质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从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一种社会经济结构向另一种更高的社会经济结构转变的必然性。
(二)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产生于工场手工业时期,但作为一门完整的科学,则是由古典经济学完成的。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马克思认为古典经济学“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贝尔开始, 到西斯蒙第结束”。大卫.李嘉图和亚当.斯密等经济学家论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使生产力无限发展的空间,西斯蒙第却看到了资本主义消费总是落后于生产的社会经济矛盾,积累增长与收入成反比,又总是积累增长,收入减少的矛盾。马克思认为,西斯蒙第是古典经济学的代表者之一,他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矛盾却无力解决它。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的经济学说,但是在历史上,它第一个对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和运动规律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不少积极的成果。它的创始人是17世纪的威廉.配第( 1623-1687 ) 它的最后一位代表是19世纪初的李嘉图( 1772- 1823 )。李嘉图总结前辈的成果,把这一学说推向了顶点。英国古典经济学最重要的贡献是,明确地提出了商品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的观点,奠定了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真考察了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并深刻研究了古典经济学说史。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就是在对古典经济学批判的基础上,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经济现象和古典经济学理论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经济学理论的——剩余价值经济学。
(三)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
十九世纪初期的三大空想家的社会主义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来源。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无情揭露和批判,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宝贵材料。他们对未来社会的天才猜測和设想,如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对立,消灭家庭,消灭私人经营,消灭雇佣劳动,提倡社会和谐,把国家变成纯粹的生产管理机构等,都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材料。正如恩格斯指出:科学社会主义,“是依靠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位思想家而确立起来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
二、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多国胜利论
马克思恩格斯曾多次讲到无产阶级的革命不能单独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必须在一切资本主义国家、至少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和陆续取得胜利。从这意义上讲,共产主义事业已是国际性的事业。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所预见的“多国胜利论”。但不是说,在同一时间内各国同时暴发革命,同时取得胜利,而是说在同一时期内,一个国家接一个国家连锁式暴发革命,经历不同的战斗历程,陆续地获得革命的胜利。
(二)列宁的“一国胜利论”
列宁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导致帝国主义之间的剧烈斗争,直至爆发世界大战,这就必然造成帝国主义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从而使社会主义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成为可能。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来看,七大通过的党章修改,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载入党章,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全党指导地位得以确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马克思中国化的指导地位得以恢复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邓小平起了决定性作用,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并且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以“建什么党?怎样建党”为主题,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涵义;十八大以来,中共形成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理论基础,以深化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实践基础,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理论,逐步解决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时代。
参考文献
[1]王克群.马克思主义依然闪烁着真理光芒——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兵团党校学报,2018(04):35-38.
[2]尹占文,张倩.同质性理论思维:马克思主义创立和发展的思维基础[J].观察与思考,2018(08):50-57.
关键词:马克思;真理;马克思主义
一、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来源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思想意识形态,是批判地继承了前人尤其是十九世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各种思潮,而创立起来的。列宁认为,“马克思是十九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主要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这三种主要思潮就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同法国一般革命学说相连的法国社会主义。”
(一)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德国古典哲学
列宁认为: “马克思加深和发展了哲学唯物主义,而且把它贯彻到底,把它对自然界的认识推广到对人类社会的认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马克思把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运用于认识人类社会及其历史,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这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是马克思的一个伟大发现。马克思的科学理论说明,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关键在于研究人类社会生存的物质条件及其物质活动。生产力是社会生活的最重要的因素。马克思证明了社会关系的制度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社会关系随着物质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从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一种社会经济结构向另一种更高的社会经济结构转变的必然性。
(二)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认为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产生于工场手工业时期,但作为一门完整的科学,则是由古典经济学完成的。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马克思认为古典经济学“在英国从威廉.配第开始,到李嘉图结束,在法国从布阿吉贝尔开始, 到西斯蒙第结束”。大卫.李嘉图和亚当.斯密等经济学家论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具有使生产力无限发展的空间,西斯蒙第却看到了资本主义消费总是落后于生产的社会经济矛盾,积累增长与收入成反比,又总是积累增长,收入减少的矛盾。马克思认为,西斯蒙第是古典经济学的代表者之一,他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经济矛盾却无力解决它。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资产阶级的经济学说,但是在历史上,它第一个对资本主义经济结构和运动规律进行了探讨,取得了不少积极的成果。它的创始人是17世纪的威廉.配第( 1623-1687 ) 它的最后一位代表是19世纪初的李嘉图( 1772- 1823 )。李嘉图总结前辈的成果,把这一学说推向了顶点。英国古典经济学最重要的贡献是,明确地提出了商品价值决定于劳动时间的观点,奠定了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
马克思和恩格斯认真考察了以英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史,并深刻研究了古典经济学说史。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学理论就是在对古典经济学批判的基础上,用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方法对资本主义经济现象和古典经济学理论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经济学理论的——剩余价值经济学。
(三)马克思恩格斯批判继承了空想社会主义
十九世纪初期的三大空想家的社会主义学说是科学社会主义的直接来源。以圣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无情揭露和批判,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宝贵材料。他们对未来社会的天才猜測和设想,如消灭城市和乡村的对立,消灭家庭,消灭私人经营,消灭雇佣劳动,提倡社会和谐,把国家变成纯粹的生产管理机构等,都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产生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材料。正如恩格斯指出:科学社会主义,“是依靠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这三位思想家而确立起来的。……他们天才地预示了我们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
二、社会主义革命道路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多国胜利论
马克思恩格斯曾多次讲到无产阶级的革命不能单独先在一个国家取得胜利,必须在一切资本主义国家、至少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发生和陆续取得胜利。从这意义上讲,共产主义事业已是国际性的事业。这就是马克思恩格斯所预见的“多国胜利论”。但不是说,在同一时间内各国同时暴发革命,同时取得胜利,而是说在同一时期内,一个国家接一个国家连锁式暴发革命,经历不同的战斗历程,陆续地获得革命的胜利。
(二)列宁的“一国胜利论”
列宁认为,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导致帝国主义之间的剧烈斗争,直至爆发世界大战,这就必然造成帝国主义体系中的薄弱环节,从而使社会主义在一国或几国首先取得胜利成为可能。
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新发展
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来看,七大通过的党章修改,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载入党章,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全党指导地位得以确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马克思中国化的指导地位得以恢复和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邓小平起了决定性作用,邓小平指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并且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一系列基本问题。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以“建什么党?怎样建党”为主题,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涵义;十八大以来,中共形成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新的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理论基础,以深化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为实践基础,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理论,逐步解决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标志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新时代。
参考文献
[1]王克群.马克思主义依然闪烁着真理光芒——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J].兵团党校学报,2018(04):35-38.
[2]尹占文,张倩.同质性理论思维:马克思主义创立和发展的思维基础[J].观察与思考,2018(08):5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