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的经典名方桃红四物汤的提取工艺研究

来源 :中草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wenwu0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基于质量源于设计理念,优化经典名方桃红四物汤(Taohong Siwu Decoction,TSD)的提取工艺.方法 以出膏率及芍药苷、阿魏酸、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提取率作为TSD提取工艺的关键质量属性(critical quality attributes,CQAs),筛选关键工艺参数(critical process parameters,CPPs).通过Box-Behnken设计建立数学模型,考察CPPs与CQAs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 方差分析结果显示,所建模型的方差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失拟值不显著,表明模型具有统计学意义.基于以上结果,建立提取工艺的设计空间,对空间进行优化,得到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次数2次,提取时间40~80 min,加水量11~15倍.所得制剂中间体出膏率为49.48%,芍药苷提取率为2.53 mg/g,阿魏酸提取率为0.30 mg/g,羟基红花黄色素A提取率为0.58 mg/g.结论 TSD提取工艺稳定,所得制剂中间体与基准样品质量属性接近,可为后续颗粒剂的研究开发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知母药材中8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量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方法 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2.1 mm×100 mm,1.8μm),柱温为30℃;流动相为5 mmol·L-1甲酸铵溶液-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1,采用电喷雾离子源、多反应监测及正负离子模式采集数据.结果 丁酰肼、矮壮素、助壮素、赤霉素、4-硝基苯酚钠、氯吡脲、多效唑、烯效唑在各自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均>0.9991,检出限为0.001~0.03 ng·
目的 建立丹膝颗粒组成药味的UPLC指纹图谱,并运用总量统计矩、信息熵和信息量及1次投料量数学模型,计算出稳态1次投料量,建立动态中药成分群的稳态性质量提取方法.方法 采用UPLC法,色谱柱为Acquity UPLC HSS T3(100 mm×2.1 mm,1.8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体积流量为0.4 mL/min;240 nm UV检测;柱温为30℃;进样量为3 μL.建立丹参、牛膝、川芎等12味丹膝颗粒组成药味的UPLC指纹图谱,采用总量统计矩、信息熵和信息量分析方法获
目的 观察益肾化湿颗粒对IgA肾病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基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选取10只SD大鼠作为对照组,其余大鼠以“牛血清白蛋白+四氯化碳+脂多糖”联合用药免疫诱导的方法建立IgA肾病模型,IgA肾病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及益肾化湿颗粒低、高剂量(1.35、5.40 g/kg)组和泼尼松(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