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宪法中“民族团结”的制度构建

来源 :青藏高原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HENGB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于明文规定在现行《宪法》中作为基本政治制度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民族团结"散见于现行《宪法》各部分规范中,其原则性和纲领性并未藉由集中规定而直接体现。从学理角度上看,民族团结体现的朴素民族心理认同从传统上奠定了民族国家的基础;政治平等基础上"团结观"的道德性不仅是人类社会原始的道德规范,更是宪法的隐藏原则;"中华民族"赋予通过对共同道德要求的接受而达成的公民身份以"超民族"的宪法特性,将道德规范上升为公民义务。从《宪法》内
其他文献
通过野外森林植被调查、实地构绘,在划分植被类型基础上,绘制了杭州1:10万森林植被分布图。图例设计采用优势种原则,用群摹或植被亚型表示,共得17个图例和一个超比例尺符号,
多元智能理论是一种强调和尊重个性差异、充分肯定人的潜力的智能理论。它所倡导的智能多元化、个性化和情景化的教学理念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将多元智能理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