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世富:不种玉米种“珍珠”

来源 :农产品市场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g76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又是一年收获季。和往年不同,由于库存较大,今秋新玉米刚一上市,价格就持续走低,种玉米的收益越来越低,部分农民甚至开始赔钱。望着刚刚收获堆积如山的玉米,许多农民困惑,今后怎么办?
  记者在辽宁省海城市走访过程中,却发现这里的一些农民并没有受到影响。原来早在2012年,他们就开始进行了种植结构调整,不种玉米,种起了黑果腺肋花楸。
  春季花束密集,艳丽芳香;夏季绿树成荫;秋季果实累累,叶片紫红;冬季黑紫色的果实形如蓝莓,像黑色珍珠一样宿在枝头——这便是黑果腺肋花楸。海城市农民陈世富就像魔术师一样,用了整整九年时间,顶着压力,历尽艰辛,投入超亿元资金,神奇地将黑果腺肋花楸种遍“东北”地区,带动农民开始了一场市场主导型调结构战役。
  一串串“黑珍珠”挂在枝条上,有些枝条已被果子压弯快贴在了地上。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黑果腺肋花楸。
  看着这些成熟的果实,家住海城市东四管理区三大堡村的村民于庆纯脸上露出孩子般灿烂的笑容,“种苞米没啥意思,咱农民一年忙到头不就是想赚点钱吗?要赚钱就得想办法。我这也属于二次创业了,去年成本就全部收回了,而且还有赚。”于大哥发出憨厚的笑声。多年以来他一直守着自家的20多亩玉米地,2014年在老同学的建议下,在自家地旁边又租了30多亩,共栽了50多亩黑果腺肋花楸。“二次创业”的他还真下了本,总体投入了60多万元,而且很快就尝到了甜头。“如果有地,还会再租些。”尝到收获甜头的于大哥信心满满。
  于庆纯所说的老同学,就是辽宁富康源黑果花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创始人陈世富。正是在他的带动下,海城的农民才自发地种起了黑果腺肋花楸。
  “别看花楸果实小,可它作用大!”一位新近从“富康源”引进黑果腺肋花楸技术的黑龙江同江市的刘万福向记者介绍:“黑果腺肋花楸集食用、药用、园林和生态价值于一身,富含黄酮、花青素和多酚等物质,其提取物对治疗心脏病、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有特效,目前国际市场缺口达100万吨,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初步估算平均亩产值达两万元左右。果实深加工后价值更能增加5至10倍,每吨果实可提取出医用黄酮2.5克,现在国际市场价在每克400美元以上。”
  黑果腺肋花楸是个宝,而为了让更多中国农民跟黑果腺肋花楸结缘,陈世富这些年来可以说是煞费苦心。
  为种“黑珍珠”,在质疑中迈出第一步
  陈世富生在海城,长在海城,17岁开始外出打拼,借着改革开放的良机,他从一个普通农民华丽转身成为一名企业家,对于家乡这片热土,他内心始终满怀深情,并想方设法帮助乡亲们增收致富。几年前,村民刘宝学曾给陈世富编了一段顺口溜:“要想富,找世富,科学养猪全服务,经济困难他帮助,决心跟他养好猪,现在走上富裕路,感谢领军陈世富。”这段顺口溜在当地流传很广。
  “我干过不少行当,靠养猪发家致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有了钱,生活条件改善了,别人看咱的眼光也不一样了。但这一切都没有让我感到兴奋。走在熟悉的乡路上,看着养育自己的这片土地,我最大的心愿就是要让全村、全镇的父老乡亲们都富起来。要让大家都富起来,不光要抱团,还要找准项目。”陈世富说。
  陈世富要找的,是能真正让农业生产提质增效、让农民摆脱贫困的好项目。2008年,好朋友宋长宽采了2000斤黑果腺肋花楸果实,自酿成1000斤果酒。为了答谢众多好友,宋长宽特意从徐州买来酒瓶,又找本省企业做商标和纸箱,灌装后用木塞封好,送给亲戚朋友品尝,这其中就有陈世富。
  “长宽给我送酒的时候说,这个酒我肯定没喝过。我自己也有酒厂,可还真没听说过这个黑果腺肋花楸酒。喝了酒,觉得不错,我就打电话问长宽,这黑果腺肋花楸究竟是个啥东西。他给我简单讲了一下,我当时眼前一亮。现在人们都讲究养生,如果黑果腺肋花楸真有抗癌作用,能延年益寿,肯定有发展前景。加上这个东西耐旱,特别适合在咱们海城种植。要是能实现大规模种植,农民的收入能有很大提高。”
  经过一番研究,陈世富了解到,黑果腺肋花楸又名“不老莓”、“野樱莓”,被国外称为“神赐予的神奇的果实”。这种小浆果原产于美国东北部,欧洲已有100余年的引种栽培历史,俄罗斯、保加利亚、匈牙利、波兰、捷克等国家都有相当规模的栽培和相关加工产业。2001年,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承担了国家林业局“948”项目——“腺肋花楸优良种质资源及栽培与利用技术引进”。同年,腺肋花楸课题组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引进了腺肋花楸优良品种15个,其中包括黑果腺肋花楸优良品种8个。
  从那时起,陈世富心里就像长了“草”,一有时间就琢磨这种小浆果。经过多次研究考察,陈世富越发疯狂。他开始减少对其他项目的投入,把全部精力投入到黑果花楸的种植、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上。并将这个项目介绍给自己的亲戚朋友,希望大家一起把这件事情做起来。然而,事情却并不像陈世富想象的那么简单。
  “有一次,我向一位要好的朋友介绍黑果腺花肋楸的时候,人家根本不屑一顾,冷冷一笑说:‘老陈你自己的买卖不好好做,研究别人多活多少年干什么啊!这是你干得了的事吗?’还有朋友说我是脑袋进水了,挣着两个小钱不知天高地厚了!他们实际上都误会了,我真的没想太多,就想干点实实在在的事情。”陈世富告诉记者。
  在一片质疑声中,陈世富咬着牙,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
  家里人很快发现陈世富竟然撇下熟悉的猪场生意,花费大量心思搞起了谁都不明白的黑果腺肋花楸项目,自然纷纷开始反对。反对的主要理由就是,“咱自家猪场现在经营得很好,一年好几百万赚着,你都这么大岁数了,何苦要冒险再去创业啊?”   面对家人的不解,陈世富苦口婆心地给家人做思想工作:“黑果腺肋花楸是个朝阳产业,市场前景无限!值得我们深入做下去!”
  可是面对未知的市场,面对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家人还是担心多于憧憬,见劝不了他,索性请来朋友助阵。
  在一次亲友间的聚餐中,大家委婉地铺垫着,规劝着,可陈世富却铁了心一定要坚持做下去。家人和朋友见软的不中用,态度也越来越强硬,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数落起陈世富来。陈世富一杯杯喝着闷酒,最后满满干掉一杯酒后,瞪着红红的眼睛说:“你们都不要劝了,花楸项目不成功,我就和花楸一起去死!”说完,陈世富撂下酒杯扬长而去。
  “那天晚上,我一宿没睡。创业这么些年,头一回失去了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心里难受啊!可花楸项目是个利国利民的项目,不但可以致富一批人,还能给人送去健康,一定要干,还一定要干好。”重情重义的陈世富感慨地说。
  不过,让陈世富颇感意外的是,自打吃过那顿不欢而散的饭以后,家人和朋友们终于开始支持他了。“后来大家告诉我,其实,他们更多的是替我担心,但从那次酒桌上来看,我是下定决心了,所以他们也就只能支持我了。”陈世富脸上露出了难得的笑容,而接下来的几年时间里,他却怎么也笑不出来。
  历经波折,终于看到了曙光
  2012年,陈世富与辽宁省干旱地区造林研究所签订了协议,高价购买了黑果腺肋花楸知识产权,并在大榆村建起了一片200亩的试验基地。
  陈世富说,“黑果腺肋花楸树要在树龄达到八年的时候进入盛果期,亩产鲜果1000公斤左右,回报期太长了,不要说农民一家一户根本不能接受,就连像我们这样的企业也感到有些吃不消。要是我坚持不住,那大家的这口气也都松下来了。在坚持的同时,咱还得抓紧时间想办法,解决问题。”
  为了解决好这个问题,公司和国内多家科研院所进行合作,对引进的三个优良黑果腺肋花楸品种进行了多次杂交培育,并在抗逆性、矮化密植等多个方面进行对比试验。这些年,陈世富几乎将集团其他产业的收入全部投入到了黑果腺肋花楸上,每年投入上千万,累计已达近亿元,却没有得到一分钱的经济回报。这件事情在公司内部引起了争议,陈世富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是到此为止?还是继续坚持下去?这种身在局中的压力让陈世富特别痛苦,最终他还是毅然选择了后者。“我说,我这回就独断专行了,要是还不成,你们就罢免我,哪怕上我家砸锅卖铁都成!”
  破釜沉舟的陈世富在历经了一个从失败中吸取教训、查找原因、制定措施的漫长过程之后,终于在2014年成功地完成了“富康源1号”苗木的改良创新任务,并获得了自主知识产权。“富康源1号”不仅具有较好的抗旱、抗涝性,丰产期也由原来的八年提前至五年,矮化密植后,亩产鲜果量2000公斤以上,产量翻了一番。公司和农民签订了收购合同,只要农民按照技术规程操作,产品达到公司的验收标准,每斤的保底收购价是五元。一般情况下,农户在第二年就可见效,第三年可以收回所有成本并盈利,从第五年开始每亩毛收入可达到两万元以上!
  与此同时,辽宁富康源黑果花楸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还与西北林业科技大学合作,设计完成了黑果腺肋花楸花青素的萃取、分离技术流程。用陈世富的话来说,“我们就是要做黑果腺肋花楸的深加工,做花青素、黄铜、多酚类物质的原材料供应商,带动更多农民发家致富。”
  整整八年过去了。对于陈世富而言,2015注定是意义非凡的一年。这一年的5月18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林业产业大会上,富康源黑果腺肋花楸苗木从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两年一度、众多参评的苗木评审中脱颖而出,获得了2013-2014年度中国林业产业创新奖(苗木类)。也正是在这一年,富康源黑果腺肋花楸喜获大丰收,公司年产黑果腺肋花楸达1500吨,优质苗木销售量达400余万株。与此同时,他们还完成了黑果腺肋花楸花青素提取技术的突破,并与国内多家知名的植物提取、食品、保健品、化妆品、药物原料生产企业达成合作意向。初步形成了“基地种植+果实加工+产品研发”的完整产业链条。
  “人们都看到了黑果腺肋花楸的希望,思想开始明显转变,把嘴掉了过来,说我有眼光了。”陈世富略显得意。
  小黑果为农民创“金”路
  金秋十月,是黑果腺肋花楸收获的季节,对于海城华辉黑果花楸种植合作社理事长何正国来说,从九月中旬到十月初这近一个月的采果让他异常忙碌。“今年风调雨顺,果实长得非常好。前年栽的树,今年每棵都能结个八九斤。”何正国对今年的收获倍感欣慰。
  从2014年开始,陈世富开始采取“公司+农户”的形式大规模栽种黑果腺肋花楸。近水楼台先得月,作为多年的好朋友,何正国幸运地成为陈世富对外合作的第一人,当年就在毛祁镇小河村栽了 200多亩。自打2014年以来,他已经在小河村从100多户农民手里流转了一共755亩玉米地,改栽黑果腺肋花楸。对于这个大户的到来,小河村的村民非常欢迎。今年48岁的赵长好就是其中一位。赵大哥家里有12亩地,常年种植玉米,“种苞米得看天吃饭,好年景每亩地能赚上三五百块钱,这两年遇上连续大旱,不赚钱不说,连化肥农药的成本都赔进去了。”赵大哥不无感慨。去年开春,他听到何正国到村里搞经济作物的栽植需要流转土地,每年700元一亩的租金也很划算,于是第一时间找到何正国,将自己家的12亩地全部租给了他,租期到第二轮土地承包期结束。
  把地租了出去,每年获得了8000多元的租金,更重要的是,赵大哥自己也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何正国的种植基地就在自己的家门口,从开春到深秋,一直在这里干活。“主要就是除除草、浇浇水,活不累。”赵大哥对现在的生活很满足,“这比自己种苞米强多了,算上打工收入,一年能赚两万多块钱,真是旱涝保收!”在小河村,像赵大哥这样把土地流转出来以后又到基地里干活的村民有五六十人。   现在,何正国的花楸栽植面积已经达到2000多亩,共涉及6个村300多户村民的土地。平均一天用工50多人,都是土地周边的老百姓。
  同样,在隶属于毛祁镇的李家堡村,村民李世通则把自己50.8亩的玉米地以每亩700元全部流转给了大户李霞,从2014年开始,李霞栽植了259亩黑果腺肋花楸,去年就已经结果,亩产达到了2000斤。
  黑果腺肋花楸“火”了。现在,很多人都看到了花楸市场的前景,来公司谈合作的人也多了起来。陈世富每天要接待好几拨客人。就在记者采访当天,甘肃兰州的黑果花楸种植户张岩与朋友远道而来,他们从去年开始栽种黑果腺肋花楸,面积共计3000多亩。“这次过来,一是将一年的栽种情况和陈总做一个沟通和学习,另外就是带了一个朋友,他也非常感兴趣,准备一起合作今年把种植面积扩大到上万亩。”搞苗木生意多年的张岩说。
  开启致富大门
  现在,国内几家大公司正在和陈世富谈合作,还有公司想帮他的企业包装上市。但此时的陈世富却显得比旁人更加冷静,“企业走到现在不容易,况且我们有这个自信,黑果腺肋花楸在国内目前是很好的一个农业项目。不仅为了我自己,更为了我们农民增收致富,我不想整虚招子,而是要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到目前为止,公司黑果腺肋花楸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2.5万亩,种植基地遍布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山东、新疆、河北等九个省(自治区)的30个市县。“富康源”不仅成为中国首家大规模黑果腺肋花楸种植基地,而且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黑果腺肋花楸种植企业。根据公司发展规划,到2018年基地建设规模将达到八万亩,每年至少产果实1万吨,可提取花青素2400吨,依照目前市场花青素销售价格,仅此一项即可实现年收入100亿元。
  近年来,全国范围内玉米产量过剩,很多粮库收购的玉米积压在粮囤中。据悉,为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今年年初,辽宁省农委出台了《关于全省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计划调减非适宜区玉米种植面积200万亩。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结构性调整初见成效。据统计,截至目前,全省实际完成玉米调减面积209.6万亩。
  对此,陈世富非常激动,“海城市是玉米种植的非优势区,山坡地多,气候多旱,农民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庄稼,挣不了多少钱,尤其是近两年玉米价格较低,很多人家都赔钱。农民不愿意再种玉米,不种玉米种什么呢?”陈世富认为自己又到了新的起点,他要践行他的诺言,开启魔法大门,让这些和他一样生长在这片土地上的农民朋友通过种植黑果腺肋花楸都富起来,让黑果腺肋花楸在北方这块土地上变出更多的传奇。
其他文献
回锅肉因烹饪工艺和所需原料简单,深受四川人民的喜爱,并且以其为基础,衍生出了众多的经典菜式,回锅肉俨然成了川菜的头牌、川菜的化身。著名美食家石光华在《我的川菜生活》中说:“四川的厨师们在猪肉身上下足了功夫,炖、烧、炒、拌、煎、烤、炸、腌、酱、腊,猪肉的吃法超过了百种。回锅肉就是其中经过千锤百炼之后,返璞归真,化繁为简的经典菜品。”随着川菜出川,回锅肉也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在回锅肉的原料中,近年
期刊
中国是人口大国,人均农业资源短缺,农业发展日益受到环境和资源的制约。首先是农业资源有限性的制约。未来用于农业的土地和水资源不仅不可能进一步增加,而且面临工业化和城镇化的竞争不断增强。其次是既有农业资源利用强度的制约。现有的农业发展模式已对资源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制约了农业资源利用强度的进一步提高。三是工业等非农部门污染造成的制约。工业化和城镇化造成的对农业资源特别是土地和水的污染直接影响到农产品产
期刊
11月19日,山东沂蒙山旅游景区举办“柿子文化节”,展示当地传统的柿饼加工工艺,邀请游客品尝柿子,并体验手工制作柿饼。
期刊
近年来,在曾经“苦甲天下”的甘肃定西等地,通过打造马铃薯产业,促进从种薯繁育到主粮化加工全产业链升级,昔日农民糊口的“救命薯”“洋芋蛋”,如今变成了致富“金蛋蛋”。
期刊
11月15日,由中国兽医协会、中国兽药协会、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联合组织开展的2016年全国兽医“四个一行动”评选活动圆满落幕,并在北京举行了表彰总结大会。农业部兽医局局长冯忠武,中国人保财险副总裁降彩石,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主任、中国兽医协会副会长马洪超,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中国兽医协会秘书长辛盛鹏,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副所长冯忠泽,中国兽药协会常务副秘书长耿玉亭,中国兽
期刊
雄踞“中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广东,近几年来持续发力,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发展迅速,不少市县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近日,记者深入广东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汕尾市陆河县罗洞村,实地探访偏远落后市县发展壮大的路径。  虽身处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却尴尬地被称为“最落后的沿海城市”的汕尾,如何走出一条发展的新路子?陆河县罗洞村如何依托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支点,撑起产业经济大发展的格局?自2014年广
期刊
今年8月底,全国金融扶贫工作培训班在宁夏盐池举办。现场观摩教学活动中,学员观摩了盐池县扶贫小额信贷、乡村组户四级信用平台建设等工作开展情况。一时间,社会各界关注扶贫的人们,把目光聚焦在当地金融扶贫工作。  从“三西”建设到“八七”攻坚,再到“千村”扶贫,盐池扶贫工作历程已近30年,贫困发生率由改革开放之初的75%,下降到如今的28%,累计6万余人摆脱贫困。与此同时,当地脱贫工作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期刊
秋风送爽,菊香果红。11月8日,在首届运城国际果品展览会上,全新的万荣苹果区域公用品牌形象正式公布,“一个快乐的苹果”的品牌口号和万荣苹果logo亮相,迈出了万荣苹果品牌打造的跨越性一步。  万荣县地处华北、西北、中原三大地域连接处的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西北部。当地有独特的“笑”文化,“万荣笑话”最为百姓熟知。万荣县还是我国优质苹果宜生区之一,地处黄河与汾河的交汇处,日照长、温差大,境内土质沙软而
期刊
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店,不到十年时间,发展成为拥有十余家分支的连锁店,即使是在2014年以来经济持续低迷、网店冲击加大的情况下,依然“逆风起飞”,年销售额以30-40%的速度增长,成为平顶山地区同行业中的“领头羊”。这就是“好孩子孕婴连锁店”,当地孕婴物品经营的领军企业。“我们的发展,依赖的是‘营养、安全、放心、诚信’的理念。”连锁店董事长关泉水说。  “教训:做生意和做人一样,来不得半点虚假,否则
期刊
从人工监管向信息化监管转变,从传统农业生产向标准化生产转变,从官方检测向官企共检转变,从部门监管向社会共治转变。近年来,北京市房山区积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活动,实现了“四转变”,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水平大幅提升。  智能监管,实现人工监管向信息化监管转变  近年来,“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逐步实现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数字化、信息化和便捷化,是未来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必然方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