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恋的境界

来源 :心理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ce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治疗师,特别是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师,经常喜欢讲亲密关系,强调亲密关系对人有多重要,亲子关系问题、婚姻问题、自恋、边缘、反社会等,都是亲密关系出了问题。当然,还有另一个心理治疗师们特别喜欢讲的词,就是“链接”。其实我在想,总担心没有和人发生链接,不就是喜欢黏人吗?
  看了安东尼·斯托尔写的《孤独》一书,就像来了个脑筋急转弯!突然有种放下的感觉,豁然开朗,把人从住相中解脱了出来。当痛苦已经存在,那么,回避痛苦就是放弃了创造和升华的机会!孤独又怎么了?明明内心充满孤独,但为了迎合社交的需要或别人的什么看法而硬去凑热闹,那不是更悲哀吗?还不如遵从自己的内心,孤独地走自己的路!
  作为一名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师和精神科医师,看一个和我具有同样专业背景的人写的非“纯专业”书(如《孤独》这样视角的书)时,我会非常在意他对专业的把握是否能让我信服。看完《孤独》后我着实信服!作者在第一章就从非常专业的角度回顾了精神分析的一些主要分支流派对人类关系、亲密关系的论述—精神分析从最早重点分析儿童性心理的发展阶段,逐渐发展到重点分析移情,并通过对移情的分析来修通现实的亲密关系,因为客体关系论者相信,人类从生下来就开始寻找“关系”。
  哪怕是作者十分信服的鲍尔比,尽管巧妙结合了动物行为学与精神分析学来研究无家可归儿童的精神卫生问题(缺乏母爱对幼儿的心理影响),提出了依恋理论,并因坚持“精神分析观察必须得到客观调查支持”的观点而赢得了尊重,但是作者却认为,鲍尔比没有足够重视工作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个体在独处时内心世界所具备的情感意义,尤其是想象力在有创造才能者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作者也不同意亲密关系是健康幸福的唯一源泉这一说法。显然,作者希望能超越依恋理论或对已有的各种理论进行补充,重视精神分析领域中一直被忽视的工作、独处、想象力等心理现象的重要作用。
  虽然精神分析早就从各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的角度(如升华等)阐述了人类建设性地应对内心冲突和痛苦的方式,但像作者这样用一本书的篇幅,结合众多文学作品和人物命运,深入其生动的心理处境,从以下视角—独处的能力和用途、强制性孤独、想象、分离、孤单与想象力的成长、丧失、抑郁与修复—向我们呈现了如何去共情一些经历独特痛苦而升华的人,理解和欣赏他们面对和超越痛苦的勇气,在精神分析史上实属首次。作者的视角充分显示了一个具有深度人文关怀的精神分析师是如何运用他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来理解人性的,而且,我在阅读时时刻能感受到作者的激情、情怀和对生命的热爱及执着。
  在斯托尔的敘述中,总是恰如其分地穿插着精神分析专业中的热点问题。如,“独处能力是在母亲的陪伴中产生的(过渡客体),它能帮助个体察觉内心最深处的需要、情感与冲动”;“精神分析鼓励来访者在治疗师面前独处,而治疗师则负责提供安全的环境”;“一个人在孤独中进行创作的时候,可产生某种疗愈作用。”在阐述独处的用途时,斯托尔从精神分析的视角为居丧哀悼、休假、隐居、神秘体验、背景音乐、超觉静坐这些生活中的独特情景做了阳性赋意。作者提出,宗教情感的源头是“海洋般的感觉”,主动离开自己习惯的生活环境可以帮助一个人增加自我了解,促使他去摸索更深层的意义。心醉神迷、全然忘我的狂喜体验有时候与对死亡的接纳—甚至对死亡的渴望—联系在一起。追求与自己、与宇宙全然融为一体的“海洋般的感觉”促使人踏上孤独之旅。我相信,这些都是心理成长中的关键点和重要体验。
  在斯托尔看来,孤独增加了个体对人类的了解和同情,使其对日常生活有了新的领悟和判断。善偶尔也可生于恶。少数勇敢者发现,当深处地狱时,他们才能瞥见天堂。幻想的原动力是未获满足的愿望。当幻想与理想结合,就是艺术之母、奇迹之源。过渡客体处在内在的想象世界与外在的现实世界之间。想象具有积极的功能。兴趣和关系一样,有助于个体确定自己的身份和定位,赋予自己的生活以意义。在孤独中追求自己的创造性事业。这样的视角,我认为非常有助于把握个体人生体验的价值,不仅对从事心理治疗的专业人员有用,也对任何一个关注自己内心的人有用。“自传由宗教中的忏悔演变而来。精神分析使用的方法与自传一样,从人生经历中找出连贯的意义。”
  一个人越是感觉自己没有融入家庭或社会,就越想通过确立自己的个人风格在这个世界留下痕迹。很多虔诚的信徒认为,人际关系会阻碍与“神”交流。只有承认不存在理想化的亲密关系,才能理解人们需要从其他渠道获得成就与满足。独善其身,避免与他人纠缠过多,可以保持心境平和以及心理健康。一个人终究必须独立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要坚强隐忍的道理,那就是必须在内心为自己创造快乐,对受苦的人来说,如果支撑自己的力量就来自自身,那么任何苦难都可以忍受。艺术家试图在内在精神世界中恢复失去的和谐,或找到新的和谐,并且创造出实际存在于外在世界的作品。
  突然想起前一阵子程江咨询师在微信朋友圈发的感慨:“本来以为成长的结果是有越来越多的链接,没想到是越来越多的孤独。因为有些链接是幻想出来的,有些链接是永不可得的,但是好在,不管有多少链接和多少孤独,和以前不一样的地方是,它们都挺美好的。”
  本文摘选自《孤独:回归自我》
其他文献
好友胡亚上月被提升为他们单位的分公司总经理,我很是替她开心,也再次想起她经常说的一句话:职场不仅仅是办公室,更是一种状态。  胡亚的职场先天条件并不太好,毕业于三流大学,似乎也没什么特别突出的能力。她所在的公司是一家著名的品牌服饰公司,走在很多商场都能看到他们的专卖店。胡亚当时能有幸被聘用,凭的就是她所说的“一种状态”。  胡亚的简历做得很特别,深刻挖掘了这家公司的特点和文化,然后在“职场憧憬”一
期刊
槐树,是乡村的长者,雍容稳重,沉默寡言,像一块石,泊着乡村的帆。  看过槐树枝叶涌动的样子,一片片绿叶,或深或浅,或浓或淡,上下翻涌,如群鱼嬉戏,头上是阳光白亮,身下是清阴如海,风懷其中,鸟没其里。人们在树下憩息、聊天、说笑,丝毫不怕偷听。槐树是乡村最忠实的卫士,它守护着乡村一切的秘密。  槐有国槐、洋槐。国槐开黄花,中医称槐米,淡黄色,是一味中药。洋槐春夏时节,开一树灿灿的白花,像一树雪,是少女
期刊
故鄉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随着年轮的增加,月凉如水的夜晚,席慕蓉的《乡愁》常常拨动心灵深处的琴弦,打开关于故乡蚌村的影像。  蚌村没有河流,却有两口清澈的水井。每到清晨或黄昏,挑水的人们来来往往。嘎吱嘎吱的担水声、欢笑声,以及水桶撞击水面的声音,像清亮的井水一样,干净而又悦人心海。挑水的人,带着期望而来,满载希望而归,去浇灌生活的花朵。  蚌村的小巷不多,我却有着悠长的记忆
期刊
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这一天,对于农历的日子有着特殊的意义。它意味着过年的序幕已经拉开,正式进入紧张、忙碌、幸福的春节筹备期了。我们似乎已经听到了年咚咚作响的脚步。  为了熬粥,母亲总是要早起。天还不亮,鸡鸣声声中,母亲就开始忙碌了。将头晚泡好的大枣、红豆、小米、莲子、冰糖等加入鍋中,细细熬煮。红红的火苗舐着黑色的锅底,也舔舐着外面黑色的天幕。风凛冽,寒气涌动,屋内却火苗晃动,温暖如春。就在锅盖不停
期刊
班里有个小男生,肉嘟嘟的特别招人喜欢,只是他的一些行为表现让很多老师都费解。上课铃响后回座位坐下已成难事;课上不愿意动手完成任务;上其他老师的课时,只要能够看到我,都要数次回头,甚至喊我几声儿;有时会在课上抢走其他同学的书或作业,笑眯眯地说“撕XX的书吧”,并作出相应的手部动作;课间会来找我问一些重复性的问题,有时会捂着脸边哭边笑;午饭时间好不容易盛好饭后就是不吃……  有一天午休时间到了,他仍旧
期刊
学习是对人生应尽的礼仪。无论在怎样的年龄段,都要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无论在怎样的际遇里,都不要丧失学习的动力。一个人只有对人生尽到了应尽的礼仪,幸运女神才会启齿一笑,展露美丽的容颜友是一家工厂的厂长。前些天,我过去找他办事,正赶上他们工厂在进行一场技术比武,我有幸从头至尾看完了这场比赛。  落在最后的是一位三十岁左右的年轻人。看了他的表现,许多人都摇头叹气,他也羞愧得无地自容。原来,他从技校毕
期刊
武汉一位53岁妈妈陪女儿考研,每天复习18小时,率先成为女儿“学姐”的新闻上了头条,女儿本以为妈妈只是陪着自己随便看看书,哪知道老妈每天一看书就到晚上十二点,周妈妈和女儿步入考场,一身轻松的她竟然考过了,而女儿却名落孫山,第二年发奋努力才通过考试,和妈妈成为“同窗校友”。大家都赞叹这个周妈妈厉害,羡慕这个女儿真幸福。  53岁,按理说是年过半百的老人,记忆力减退,思维也不那么敏捷,而她却轻松地通过
期刊
每每坐在图书馆,看书疲乏之际,我都会望着盆栽的绿萝看一会儿。一天,我看着看着,想起了一段往事。  曾经,我有过一个家,但不小心被我们弄碎了:  他买了盆栽的绿萝来点缀新家,摆在向阳处,任凭它成长。直到有一天,他注意到叶子泛黄,开始咨询花商,培植花肥,换了适合绿萝的花土,但还是无果。随着叶子一片片黄掉,他的心也死掉了,终于,有一天,他把它扔掉,把空空的花盆安放在储物间的一角。  我的婚后生活犹如绿萝
期刊
小李是一名注册会计师,临近年底,客户为了上市融资,要求尽快完成审计工作,出具审计报告,小李所在的审计团队加班加点周末无休,已经连续一个月满负荷运转,身体和精神状态都非常差……  现代社会的高速运转,给企业员工带来的是难以承受的巨大压力。压力过大会给员工带来紧张、焦虑、情绪低落、睡眠质量变差等心理、生理和行为方面的影响。英国曾做过一次调查,研究显示有83%的人认为,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和紧张的工作节奏
期刊
小学阶段的孩子们,活泼可爱,充满了希望,但是看似无忧无虑的他们也有自己的烦恼。那些不遵守纪律、调皮等的表象下,也许隐藏着一颗焦虑、无助的心。  他叫刘晓皓(化名),读四年级,是学校闻名的“坏学生”。他觉得课上学的内容没意思,不吸引他,所以课上时常打扰别的同学。他在班里没有什么朋友,班里的同学和老师都不喜欢他。从二年级开始,他就经常被老师送到德育处,他甚至觉得在德育处更开心,因为老师会问他的想法,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