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治疗师,特别是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师,经常喜欢讲亲密关系,强调亲密关系对人有多重要,亲子关系问题、婚姻问题、自恋、边缘、反社会等,都是亲密关系出了问题。当然,还有另一个心理治疗师们特别喜欢讲的词,就是“链接”。其实我在想,总担心没有和人发生链接,不就是喜欢黏人吗?
看了安东尼·斯托尔写的《孤独》一书,就像来了个脑筋急转弯!突然有种放下的感觉,豁然开朗,把人从住相中解脱了出来。当痛苦已经存在,那么,回避痛苦就是放弃了创造和升华的机会!孤独又怎么了?明明内心充满孤独,但为了迎合社交的需要或别人的什么看法而硬去凑热闹,那不是更悲哀吗?还不如遵从自己的内心,孤独地走自己的路!
作为一名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师和精神科医师,看一个和我具有同样专业背景的人写的非“纯专业”书(如《孤独》这样视角的书)时,我会非常在意他对专业的把握是否能让我信服。看完《孤独》后我着实信服!作者在第一章就从非常专业的角度回顾了精神分析的一些主要分支流派对人类关系、亲密关系的论述—精神分析从最早重点分析儿童性心理的发展阶段,逐渐发展到重点分析移情,并通过对移情的分析来修通现实的亲密关系,因为客体关系论者相信,人类从生下来就开始寻找“关系”。
哪怕是作者十分信服的鲍尔比,尽管巧妙结合了动物行为学与精神分析学来研究无家可归儿童的精神卫生问题(缺乏母爱对幼儿的心理影响),提出了依恋理论,并因坚持“精神分析观察必须得到客观调查支持”的观点而赢得了尊重,但是作者却认为,鲍尔比没有足够重视工作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个体在独处时内心世界所具备的情感意义,尤其是想象力在有创造才能者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作者也不同意亲密关系是健康幸福的唯一源泉这一说法。显然,作者希望能超越依恋理论或对已有的各种理论进行补充,重视精神分析领域中一直被忽视的工作、独处、想象力等心理现象的重要作用。
虽然精神分析早就从各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的角度(如升华等)阐述了人类建设性地应对内心冲突和痛苦的方式,但像作者这样用一本书的篇幅,结合众多文学作品和人物命运,深入其生动的心理处境,从以下视角—独处的能力和用途、强制性孤独、想象、分离、孤单与想象力的成长、丧失、抑郁与修复—向我们呈现了如何去共情一些经历独特痛苦而升华的人,理解和欣赏他们面对和超越痛苦的勇气,在精神分析史上实属首次。作者的视角充分显示了一个具有深度人文关怀的精神分析师是如何运用他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来理解人性的,而且,我在阅读时时刻能感受到作者的激情、情怀和对生命的热爱及执着。
在斯托尔的敘述中,总是恰如其分地穿插着精神分析专业中的热点问题。如,“独处能力是在母亲的陪伴中产生的(过渡客体),它能帮助个体察觉内心最深处的需要、情感与冲动”;“精神分析鼓励来访者在治疗师面前独处,而治疗师则负责提供安全的环境”;“一个人在孤独中进行创作的时候,可产生某种疗愈作用。”在阐述独处的用途时,斯托尔从精神分析的视角为居丧哀悼、休假、隐居、神秘体验、背景音乐、超觉静坐这些生活中的独特情景做了阳性赋意。作者提出,宗教情感的源头是“海洋般的感觉”,主动离开自己习惯的生活环境可以帮助一个人增加自我了解,促使他去摸索更深层的意义。心醉神迷、全然忘我的狂喜体验有时候与对死亡的接纳—甚至对死亡的渴望—联系在一起。追求与自己、与宇宙全然融为一体的“海洋般的感觉”促使人踏上孤独之旅。我相信,这些都是心理成长中的关键点和重要体验。
在斯托尔看来,孤独增加了个体对人类的了解和同情,使其对日常生活有了新的领悟和判断。善偶尔也可生于恶。少数勇敢者发现,当深处地狱时,他们才能瞥见天堂。幻想的原动力是未获满足的愿望。当幻想与理想结合,就是艺术之母、奇迹之源。过渡客体处在内在的想象世界与外在的现实世界之间。想象具有积极的功能。兴趣和关系一样,有助于个体确定自己的身份和定位,赋予自己的生活以意义。在孤独中追求自己的创造性事业。这样的视角,我认为非常有助于把握个体人生体验的价值,不仅对从事心理治疗的专业人员有用,也对任何一个关注自己内心的人有用。“自传由宗教中的忏悔演变而来。精神分析使用的方法与自传一样,从人生经历中找出连贯的意义。”
一个人越是感觉自己没有融入家庭或社会,就越想通过确立自己的个人风格在这个世界留下痕迹。很多虔诚的信徒认为,人际关系会阻碍与“神”交流。只有承认不存在理想化的亲密关系,才能理解人们需要从其他渠道获得成就与满足。独善其身,避免与他人纠缠过多,可以保持心境平和以及心理健康。一个人终究必须独立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要坚强隐忍的道理,那就是必须在内心为自己创造快乐,对受苦的人来说,如果支撑自己的力量就来自自身,那么任何苦难都可以忍受。艺术家试图在内在精神世界中恢复失去的和谐,或找到新的和谐,并且创造出实际存在于外在世界的作品。
突然想起前一阵子程江咨询师在微信朋友圈发的感慨:“本来以为成长的结果是有越来越多的链接,没想到是越来越多的孤独。因为有些链接是幻想出来的,有些链接是永不可得的,但是好在,不管有多少链接和多少孤独,和以前不一样的地方是,它们都挺美好的。”
本文摘选自《孤独:回归自我》
看了安东尼·斯托尔写的《孤独》一书,就像来了个脑筋急转弯!突然有种放下的感觉,豁然开朗,把人从住相中解脱了出来。当痛苦已经存在,那么,回避痛苦就是放弃了创造和升华的机会!孤独又怎么了?明明内心充满孤独,但为了迎合社交的需要或别人的什么看法而硬去凑热闹,那不是更悲哀吗?还不如遵从自己的内心,孤独地走自己的路!
作为一名精神分析取向的心理治疗师和精神科医师,看一个和我具有同样专业背景的人写的非“纯专业”书(如《孤独》这样视角的书)时,我会非常在意他对专业的把握是否能让我信服。看完《孤独》后我着实信服!作者在第一章就从非常专业的角度回顾了精神分析的一些主要分支流派对人类关系、亲密关系的论述—精神分析从最早重点分析儿童性心理的发展阶段,逐渐发展到重点分析移情,并通过对移情的分析来修通现实的亲密关系,因为客体关系论者相信,人类从生下来就开始寻找“关系”。
哪怕是作者十分信服的鲍尔比,尽管巧妙结合了动物行为学与精神分析学来研究无家可归儿童的精神卫生问题(缺乏母爱对幼儿的心理影响),提出了依恋理论,并因坚持“精神分析观察必须得到客观调查支持”的观点而赢得了尊重,但是作者却认为,鲍尔比没有足够重视工作在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个体在独处时内心世界所具备的情感意义,尤其是想象力在有创造才能者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同时,作者也不同意亲密关系是健康幸福的唯一源泉这一说法。显然,作者希望能超越依恋理论或对已有的各种理论进行补充,重视精神分析领域中一直被忽视的工作、独处、想象力等心理现象的重要作用。
虽然精神分析早就从各种成熟的心理防御机制的角度(如升华等)阐述了人类建设性地应对内心冲突和痛苦的方式,但像作者这样用一本书的篇幅,结合众多文学作品和人物命运,深入其生动的心理处境,从以下视角—独处的能力和用途、强制性孤独、想象、分离、孤单与想象力的成长、丧失、抑郁与修复—向我们呈现了如何去共情一些经历独特痛苦而升华的人,理解和欣赏他们面对和超越痛苦的勇气,在精神分析史上实属首次。作者的视角充分显示了一个具有深度人文关怀的精神分析师是如何运用他的专业理论和技术来理解人性的,而且,我在阅读时时刻能感受到作者的激情、情怀和对生命的热爱及执着。
在斯托尔的敘述中,总是恰如其分地穿插着精神分析专业中的热点问题。如,“独处能力是在母亲的陪伴中产生的(过渡客体),它能帮助个体察觉内心最深处的需要、情感与冲动”;“精神分析鼓励来访者在治疗师面前独处,而治疗师则负责提供安全的环境”;“一个人在孤独中进行创作的时候,可产生某种疗愈作用。”在阐述独处的用途时,斯托尔从精神分析的视角为居丧哀悼、休假、隐居、神秘体验、背景音乐、超觉静坐这些生活中的独特情景做了阳性赋意。作者提出,宗教情感的源头是“海洋般的感觉”,主动离开自己习惯的生活环境可以帮助一个人增加自我了解,促使他去摸索更深层的意义。心醉神迷、全然忘我的狂喜体验有时候与对死亡的接纳—甚至对死亡的渴望—联系在一起。追求与自己、与宇宙全然融为一体的“海洋般的感觉”促使人踏上孤独之旅。我相信,这些都是心理成长中的关键点和重要体验。
在斯托尔看来,孤独增加了个体对人类的了解和同情,使其对日常生活有了新的领悟和判断。善偶尔也可生于恶。少数勇敢者发现,当深处地狱时,他们才能瞥见天堂。幻想的原动力是未获满足的愿望。当幻想与理想结合,就是艺术之母、奇迹之源。过渡客体处在内在的想象世界与外在的现实世界之间。想象具有积极的功能。兴趣和关系一样,有助于个体确定自己的身份和定位,赋予自己的生活以意义。在孤独中追求自己的创造性事业。这样的视角,我认为非常有助于把握个体人生体验的价值,不仅对从事心理治疗的专业人员有用,也对任何一个关注自己内心的人有用。“自传由宗教中的忏悔演变而来。精神分析使用的方法与自传一样,从人生经历中找出连贯的意义。”
一个人越是感觉自己没有融入家庭或社会,就越想通过确立自己的个人风格在这个世界留下痕迹。很多虔诚的信徒认为,人际关系会阻碍与“神”交流。只有承认不存在理想化的亲密关系,才能理解人们需要从其他渠道获得成就与满足。独善其身,避免与他人纠缠过多,可以保持心境平和以及心理健康。一个人终究必须独立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要坚强隐忍的道理,那就是必须在内心为自己创造快乐,对受苦的人来说,如果支撑自己的力量就来自自身,那么任何苦难都可以忍受。艺术家试图在内在精神世界中恢复失去的和谐,或找到新的和谐,并且创造出实际存在于外在世界的作品。
突然想起前一阵子程江咨询师在微信朋友圈发的感慨:“本来以为成长的结果是有越来越多的链接,没想到是越来越多的孤独。因为有些链接是幻想出来的,有些链接是永不可得的,但是好在,不管有多少链接和多少孤独,和以前不一样的地方是,它们都挺美好的。”
本文摘选自《孤独:回归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