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绎指向深度阅读的学习任务单

来源 :高考·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dsus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相较于单篇式或单元式教学,“整本书阅读与研讨”有独特的美丽,必将成为当前语文教育的时尚之一。然而,阅读与研讨整本书因信息量大,文化内涵丰厚,富有挑战性。如何付诸实践,困扰着许多一线教师。本文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为例,将创新学习任务单作为突破口,以小见大,寻绎提升阅读深度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红楼梦》;创新学习任务单;深度阅读
  统编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下册专门设计一个整本书阅读单元,将《红楼梦》作为单元教学的内容,这种设计的方式新鲜别致。作为一种新生事物,实施层面却面临严峻的现实困境,“教”和“学”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以《红楼梦》教学实践为例,探寻促进学生阅读深度的有效策略。
  一、“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理解与背景
  整本书阅读的属性定位,不是“教学任务群”,原因就是要突出学生的“学习”。学生的学习在“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这个任务群中,“阅读”“欣赏”为首要。包括其间可能提出的问题,问题的讨论与问题的解决。李卫东认为:“整本书阅读是深阅读、深度学习,需要精读、泛读的灵活转换,课内阅读和课外拓展的深度结合,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对接融通”[1]。徐鹏提出:“整本书阅读中的‘整’,既是学生对全书的结构脉络的梳理,也是学生对全书内容深度思考;‘本’不仅是单独的一本,也是相关的很多本;‘阅读’是指包含学生的泛读、精读、课内阅读、课外阅读等等”。[2]整本书阅读,是在语文课程中的推进,演绎的是一种正式的学习活动。
  关于整本书阅读任务群的设置意图和教学目标,《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这样说明:要求通过整本书阅读,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了解掌握阅读同类书的方法。整本书阅读的重要意义,在于通过牵引,让学生有阅读的欲望、能力与爱好,继而实现生命的感悟和心灵的成长。
  “整本书阅读”需要学生拥有完善的阅读思维体系,对阅读内容拥有整体把握能力,同时也要对阅读内容的作者、基本内容以及主题全方位了解,才能保证学生的阅读效果。但是在实施“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个问题是学生在阅读时会感觉到阅读疲劳,并且由于学生使用的阅读方法较多、受到的限制较多,导致阅读成了学生的负担。这些困惑影响了学生的阅读效果,不利于“整本书阅读”的推行和实施。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综合性强,过程性不可简省,因而耗时长久,而课程标准给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的课时不多,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便成为课程实施的关键任务。
  《红楼梦》书中所刻画的不单单是林黛玉、贾宝玉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承载着知识分子的家国情怀,是中華民族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这样一部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对拓宽学生视野,积淀学生阅读整本书的体验,提升学生审美鉴赏的品位,传承和共享中国古代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二、“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单的形式——以《红楼梦》为例
  法国当代科学认识论研究专家安德烈·焦尔当特别提醒我们:“教不是学。”[3]学习任务单是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达成课程要求、连接课内外的重要要求,可以引导学生开展个性化的学习。学习任务单中主要包括三项内容,即学生做什么?为什么学习?怎么学习?在“整本书阅读”中对学习任务单进行创新,可以使学生明确自身的阅读目的,提升学生的阅读效率,并为学生提供阅读指导。
  (一)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任务单能够引导学生主动对阅读内容进行深入的探索和研究,深化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是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重要方法。研究性学习任务单需要根据从浅到深的原则设置,让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展开深度阅读强化阅读效果。例如,在最初进行《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研究性学习任务单,对《红楼梦》中否定性角色进行分析。《红楼梦》中展现了大量的女性形象,主要人物为宝玉、黛玉以及宝钗等人,但是其中的否定性角色也较为出彩,如贾雨村、夏金桂、贾环,他们身上的恶劣品质展现了社会风貌、家庭环境对于个人成长的影响。学生在分析这些角色时会更加深入研究影响他们形成恶劣性格的原因,进而了解《红楼梦》所描绘的时代特点,对于学生文学底蕴、历史素养的形成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够为学生的心灵成长提供正确的引领。
  (二)微课视频式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以灌输为主,导致学生缺少自主阅读的时间,影响了阅读教学的效果。在整本书阅读的教学过程中,微课视频式学习任务单则可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能够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阅读。微课视频式学习任务单可以被下载到移动客户端中,能够打破学生阅读过程中受到的时间和空间局限,让学生随时随地可以利用学习任务单展开阅读。
  例如,教师在讲解刘姥姥进大观园这一部分内容时,可以让学生根据微课视频式任务学习单自主阅读这一部分内容。教师可以在学习任务单中加有关刘姥姥进大观园的视频内容,使学生结合阅读内容和视频内容共同分析人物特点。当学生分析人物特点之后在组内进行自主交流,探讨每个人对不同角色的认知,使得学生对于形象的理解更加立体和直观。
  (三)任务驱动式
  任务驱动式的学习任务单可以以多种形式呈现,如情境式、策略式和问题式都可以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很有帮助,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单。情境式学习任务单指是学生利用阅读内容中的情境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阅读的历程中产生代入感,提升学生的阅读体验。教师可以在情境式学习任务单中加入课本剧编演的内容,要求学生结合阅读内容自主创作表演情境,将自己代入到阅读内容中,提升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
  例如,在《红楼梦》中进行贾宝玉和林黛玉初次见面的情境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阅读的文本内容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带入到角色和情境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组,让学生分别扮演情境中的角色,模仿人物的语气和对话内容,感受文章中所传递的情绪。为了提高课本剧编演的效果,学生可以适当添加服装或者道具,如宝玉在第一次见林黛玉时询问黛玉“可也有玉没有?”学生也可以自主制作一个和玉佩相似的道具,能够提高阅读内容的还原度,将表演的学生、观看的学生都带入到情境中去。   三、任务单布置后的推进活动
  在安排全班共读《红楼梦》活动后,可以通过组织几次的读书交流会分享、提升,到此不能是整本书阅读活动的结束。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提升,应该开展一些后续的推进活动。
  第一,视域维度:跨界阅读
  共读纸质《红楼梦》之后,让同学们抽时间看看越剧电视剧《红楼梦》、87版电视剧《红楼梦》、新版电视剧《红楼梦》,既是对著作的温习,又可以检验自己对著作的解读,还可以通过将小说文本与电视连续剧比较,对电视连续剧的改编作出评判。在跨界阅读时,学生在不同的导演,不同的艺术形式在凸显人物、设置情节方面的特点等,体会不同角度的阅读,多角度品鉴人物形象,继而实现多重对话,深化对原著作的理解。
  第二,行动维度:编演课本剧
  课本剧改编哪一片段?如何彰显亮点?谁适合演这个角色?如何演将会更为精彩?需要配上什么音乐?一系列的问题引发学生感知、谋划,促使学生仔细研读名著。课本剧以演促学,更能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它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红楼梦》中有许多精彩片段,如“林黛玉进贾府”“共读西厢”“凤姐儿协理宁国府”“秦可卿之死”“元妃省亲”“抄捡大观园”,可以组织学生共同研读一个精彩片段,课外时间阅读,课内组织交流。如精读“元妃省亲”,体味雅俗共赏的语言风格;精读“抄捡大观园”,揭开贾府家亡人散的序幕。这种组织模式,可以促成透彻地阅读一本书。对人性,对人生,对世道,对天道,掩卷沉思,读者可以悟出许多。读过之后,引导学生编演课本剧。课本剧展演后,举办交流评价会,但忌讳凌空蹈虚,要对褒奖成功之处,还是建议修改、提升之处,提出源于对《红楼梦》文本的解读充足的理由。这样的谈论评价,其实也就是一种学习讨论的过程,更是阅读再提升的过程。
  第三,思维维度:图解红楼
  思维导图是对我们的思维逻辑进行的整理,具有系统性、概括性的特点,它与读书是很契合的CP。[4]在这个碎片化阅读的时代,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尝试以图解红楼的方式最简捷地对《红楼梦》再探究、再思考、再归纳。思维导图的框架:可以1.以情节线为框架,2.人物线为框架,3.时间线为框架,4.借助书中的一个故事展开。如《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这是整部小说提纲挈领的一个故事。
  学生梳理情节形成这样的思维导图:
  学生借助思维导图梳理并展现自己的阅读履痕,快速梳理人物关系,简明导引故事情节,不仅是语言表达功底的展示,更是个性释放、思维高阶的体现。在复习的过程中,通过思维导图的记录又能够迅速地恢复自己的记忆。
  结束语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就知识价值而言,是传承与习得的博弈;就素养价值而言,是阅读力与思辨力的进阶;就学科价值而言,是课程目标与教学方式的重构。就“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任务群的寻绎和摸索,理论上,要辨析角色困境、行为困境、思维困境,为顺利实施教学提供学理依据;实践上,要大胆实践,寻绎突围策略,设计阅读的有效支架,为更准确秉持课程理念提供案例支撑,让学生在《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过程中,享受一段愉悦的、诗性的、思辨的生命旅程。
  参考文献
  [1]李衛东.混合式学习:整本书阅读的策略选择[J].语文建设,2016(9),12-15.
  [2]徐鹏.整本书阅读:内涵、价值与挑战[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1),4-7.
  [3]安德烈·焦尔当.学习的本质[M].杭零,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俞雅萍、赵媛韧.[J].中小学数字化教学,2019(4).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课题“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中学语文深度教学的研究与实践”(立项批准号:FJJKXB19—838)的阶段性成果和2019年度福建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研究课题“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与评价策略研究”(立项批准号:MJYKT2019—068)的阶段性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数学教学阶段,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充分保证,需重视对学生学情的深入研究和全面把握。教学实践阶段,唯有以科学全面的学情分析为基础,教师方可建立高效课堂,实现对“以生为本”教学理念的全面有效落实。文中以中学数学为中心,对教学设计中学情分析的行动研究进行分析探讨。  关键词:中学数学;教学设计;学情分析  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推进实施,使教育发展在观念与行动方面发生相应的变革,对学生主体地位予以
期刊
摘 要:圈点批注体验式阅读是在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改革教育评价趋势下的一个创举,无论是课堂教学的重难点突破、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文本融入,还是语文听说读写技能的养成,圈点批注这一阅读方法对发展学生自发思考、自主感受和主动探知文本方面的能力都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关键词:圈点批注;课堂教学;整本书阅读教学;语文技能养成  随着以教师为主导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的倡导,核心素养在学科中的有效渗透以及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使得传统教育模式发生了较大的改变,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对于中学数学而言,则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既反思成功之处,也反思自己的不足,对现有的学习方法进行调整或完善,从而达到培养与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目的,进而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基于此,本文主要从中学数学解题反思这一角度探讨培养学生思维品质的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中学数学;解题反
期刊
摘 要:直观想象是指借助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感知事物形态与变化,利用图形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在教学中以几何模型、函数模型、实际问题背景模型等为载体,在具体的模型和情境中形成数学直观感觉,感悟数学的本质,采用多种方法和手段,通过对模型的认识和再处理,发挥直观的支柱作用,实现具体模型和情境与抽象概念的联系和转化,化抽象为直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直观想象素养。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直观想象;模型化培养
期刊
摘 要:对于高中地理学科而言,培养学生综合思维是达成核心素养目标关键所在。所谓地理综合思维即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后形成相对稳定的思维方式和知识体系以及判断和分析地理事物能力,其中涵盖地理知识、观点与能力以及知识运用方法。本文试图从以下几方面探讨在高中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策略。  关键词: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策略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包括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以及地理实践力。随着新课程改革
期刊
摘 要:教育随着时代而发展,逐步增大的教学力度为现代的高中生带来了更大的压力,同样,在多元化社会的环境下,高中生也面临其他各方面的挑战。这些不可抗因素增长了部分高中生的非理性信念,为高中生的发展设下了障碍。房树人绘画测验作为被社会广泛接受和应用的一项心理研究治疗方法,在辅助心理治疗的领域上成绩斐然。本文章将针对现代部分高中生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就绘画治疗对高中生非理性信念的干预展开研究。  关键词:绘
期刊
摘 要:基于新一轮高考重在考查学生的素养立意,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和解题运用能力,增强学习竞争力,文章针对影响山区高中学生学习历史主动性因素做了分析,并就可实际操作层面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看法。  关键词:核心素养;新高考;“3+1+2”;学习主动性  近几年来,在新高考核心素养背景考查下,内地山区学生比沿海城市学生更加不能适应,新高考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素养立意考查
期刊
摘 要:新课标增加了数学文化的学习模块,通过数学文化的学习与渗透,可以让学生更加充分体会数学的价值和意义,这样不仅有助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而且还可以提升数学教学的效果。为此,在课堂改革背景下教师要加强数学文化的渗透,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学科知识,而且还要进一步强化学生的数学文化意识。本文主要就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谈一谈自己的几点认识。  关键词:高中数学;数学文化;课堂教学  新课程
期刊
摘 要:当代社会流传着这样一句观点:教育是最大的投资。在当代经济、科技、文化飞速发展的社会中,要想不被时代远远地甩在后边,那就需要通过在教育上的投资来紧跟时代步伐。尤其是高中英语,高中英语作为对小学初中英语的升华以及对于大学英语的铺垫,其地位非常重要,所以对于高中英语的教学不应该是停留在传授知识的层面,更应该上一个层次,站在学生的角度,让他们去主动接受,而不是被动接受。因此,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坚持“
期刊
摘 要: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中,最重要的核心素养内容之一就是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这一核心素养的内涵主要是指:学生认识物质多样性的过程中,能够从不同层次为出发点,同时科学对物质进行分类,基于原子、分子、元素水平的基础上,对物质组成及结构等进行认识、了解,促使学生在脑海之中逐渐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观念,让学生在学习化学核心知识的过程中,能自主且有意识地立足宏观、微观两方面对物质性质进行挖掘、认识、理解,同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