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程红兵的新书《为一所理想的学校而来》,其中有一个点使人深有触动,即“衡量一节课的好坏,要看这节课老师和学生的思维流量到底怎么样,老师流出多少,学生流出多少,流出的质量到底如何?”对于“思维流量”这个关键词作为衡量好课的标准,笔者深以为然,愿就此展开,略陈管见。
为何“思维流量”能作为好课的标准和尺度?原因有三个方面。(1)活。思维流量大,说明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思想活跃起来了。这样的课比之那种程式刻板、套路规范但却是死气沉沉灌输、恹恹欲睡听讲的课程,不知要强多少倍。(2)本。即根本。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以知识为本,停留在知识传导的层面,聚焦于知识的掌握上,这是本末倒置的。知识是末,思维是本;知识是表,思维是里。知识的理解、消化、掌握是靠思维支撑的,不经由思维,没有入脑、入心的知识,那就是肤浅无根的知识、生吞活剥的知识、死记硬背的知识,是没有融入血肉,难以派上用场、发挥作用的知识。所以,最根本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才是抓到 “点子”上的治“本”之策。(3)效。一个思维能力强的人,是真正强大的人。思维能力是能力之宗。知识的加工,经验的转化,思想的生成,创新的实现,哪样能离开思维的助力和援手;再说,人的言说交流、思想创构、文化积淀等,背后也都是思维在承载,在支撑,离开了思维这些都将不复存在。所以,只有思维能力培养,才是根本的育人之道,才是成人的关键环节。
拓展课堂的“思维流量”,必须以问题为导向,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问题的性质考量。问题能否拓展思维流量,取决于问题的性质。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教师用一些假问题、浅问题甚至是自明的问题,酝酿课堂的虚假热闹和繁荣。学生往往异口同声地回答,似乎全体都懂了,都明白了,效果很好。其实,这种每个人都不用思维便脱口而出的回答,是真正去思维化的表现,是思维流量等于零的反映。真正能够拓展思维流量的问题一定是有价值、有深度、有思维空间和开放性的真问题。其特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1)必须是能点燃和引爆学生思考兴趣和参与热情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一定是能构成对智力的挑战、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是必须“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能构成对思维的刺激,没有难度的挑战,那它就是老师忽悠学生、学生应付老师的问题。(2)必须是源于文本挖掘出来的真问题。问题必须是依据教学文本挖掘和凝练出来的,而不是外在制造的、贴膏药式粘上去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依托文本情境,可能是学生不曾意识到和发现的,这样,他们才会感兴趣,才愿意动脑子去想。而这样的问题提炼过程,教会了学生深读文本、细读文本、提炼问题的方法和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大而化之的学习、粗枝大叶的读书是不行的,读不出精髓、真意和精彩,从而养成他们良好的读书学习和思考的习惯。(3)必须是有紧密逻辑关联、合理延伸的拓展性问题。课堂教学有时需要跳出来,向外迁移,拓展延伸,以便进一步打开学生看问题的视野和思维空间。这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注意这种联系现实的外向拓展产出的问题,要与课内问题有紧密逻辑关联,是合理延伸、类比有致、在教学轨迹延长线上的问题,而不是生拉硬扯、牵强附会的问题。否则,毋宁戛然而止,也不要节外生枝。
2.问题所由之出。拓展课堂思维流量的问题究竟应该由谁来提出,教师还是学生?笔者认为,两者都可以,关键看提出问题的质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高质量的问题是由学生提出来的,那比教师提出来的价值更大。它说明学生的思维流量已达到了充分涌流的高水平。在这个意义上而言,那些布置学生预习提出自己问题的做法,虽然可行,但充其量只能提出一些浮面上的浅问题,因为学生提出的真正的问题必须是在学习过程中、而且是在思维被充分激活的前提下引发出来的。只有这时,各种思维、观点、交流触动启发、碰撞交集,灵思感悟的火花不断闪现,质疑、问难、辩驳的意识和冲动不断蘖生,好的问题、真的问题才能被提出来,也才能经由讨论、争鸣,使每个人都真正地受益、提高、成长。
3.教师对问题的主导调控。学生提出好的问题是检验思维流量的一个标志,也是高质量教学的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是成功教学的结果,它可能是学生自主讨论激发出来的,但更多的时候教师的启发引领作用也不可或缺。用程红兵校长的话来说,这种作用表现在:“于无向处指向——当学生没有方向的时候,‘卡壳’或‘跑题’的时候,教师应该给予方向的引领;于无疑处生疑——当学生在浅表层次上阅读,没有深度的时候,教师就应该提出新的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于无力处给力——当学生无法独立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一把,给支架、给资源、给线索。”教师只有做好这样的主导调控工作,才能使课堂的思维流量保持正确的方向、适度的深度、有效的程度,才能使课堂的思维流量达到高规格和高水平。
(作者系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三级教授)
为何“思维流量”能作为好课的标准和尺度?原因有三个方面。(1)活。思维流量大,说明课堂活起来了,学生动起来了,思想活跃起来了。这样的课比之那种程式刻板、套路规范但却是死气沉沉灌输、恹恹欲睡听讲的课程,不知要强多少倍。(2)本。即根本。长期以来,我们的教学以知识为本,停留在知识传导的层面,聚焦于知识的掌握上,这是本末倒置的。知识是末,思维是本;知识是表,思维是里。知识的理解、消化、掌握是靠思维支撑的,不经由思维,没有入脑、入心的知识,那就是肤浅无根的知识、生吞活剥的知识、死记硬背的知识,是没有融入血肉,难以派上用场、发挥作用的知识。所以,最根本的还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才是抓到 “点子”上的治“本”之策。(3)效。一个思维能力强的人,是真正强大的人。思维能力是能力之宗。知识的加工,经验的转化,思想的生成,创新的实现,哪样能离开思维的助力和援手;再说,人的言说交流、思想创构、文化积淀等,背后也都是思维在承载,在支撑,离开了思维这些都将不复存在。所以,只有思维能力培养,才是根本的育人之道,才是成人的关键环节。
拓展课堂的“思维流量”,必须以问题为导向,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1.问题的性质考量。问题能否拓展思维流量,取决于问题的性质。我们常常看到一些教师用一些假问题、浅问题甚至是自明的问题,酝酿课堂的虚假热闹和繁荣。学生往往异口同声地回答,似乎全体都懂了,都明白了,效果很好。其实,这种每个人都不用思维便脱口而出的回答,是真正去思维化的表现,是思维流量等于零的反映。真正能够拓展思维流量的问题一定是有价值、有深度、有思维空间和开放性的真问题。其特征在于以下三个方面:(1)必须是能点燃和引爆学生思考兴趣和参与热情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一定是能构成对智力的挑战、具有一定思考价值的问题,是必须“跳一跳”才能“够得着”的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能构成对思维的刺激,没有难度的挑战,那它就是老师忽悠学生、学生应付老师的问题。(2)必须是源于文本挖掘出来的真问题。问题必须是依据教学文本挖掘和凝练出来的,而不是外在制造的、贴膏药式粘上去的问题。这样的问题依托文本情境,可能是学生不曾意识到和发现的,这样,他们才会感兴趣,才愿意动脑子去想。而这样的问题提炼过程,教会了学生深读文本、细读文本、提炼问题的方法和意识,使他们认识到大而化之的学习、粗枝大叶的读书是不行的,读不出精髓、真意和精彩,从而养成他们良好的读书学习和思考的习惯。(3)必须是有紧密逻辑关联、合理延伸的拓展性问题。课堂教学有时需要跳出来,向外迁移,拓展延伸,以便进一步打开学生看问题的视野和思维空间。这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注意这种联系现实的外向拓展产出的问题,要与课内问题有紧密逻辑关联,是合理延伸、类比有致、在教学轨迹延长线上的问题,而不是生拉硬扯、牵强附会的问题。否则,毋宁戛然而止,也不要节外生枝。
2.问题所由之出。拓展课堂思维流量的问题究竟应该由谁来提出,教师还是学生?笔者认为,两者都可以,关键看提出问题的质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如果高质量的问题是由学生提出来的,那比教师提出来的价值更大。它说明学生的思维流量已达到了充分涌流的高水平。在这个意义上而言,那些布置学生预习提出自己问题的做法,虽然可行,但充其量只能提出一些浮面上的浅问题,因为学生提出的真正的问题必须是在学习过程中、而且是在思维被充分激活的前提下引发出来的。只有这时,各种思维、观点、交流触动启发、碰撞交集,灵思感悟的火花不断闪现,质疑、问难、辩驳的意识和冲动不断蘖生,好的问题、真的问题才能被提出来,也才能经由讨论、争鸣,使每个人都真正地受益、提高、成长。
3.教师对问题的主导调控。学生提出好的问题是检验思维流量的一个标志,也是高质量教学的一种境界。这种境界是成功教学的结果,它可能是学生自主讨论激发出来的,但更多的时候教师的启发引领作用也不可或缺。用程红兵校长的话来说,这种作用表现在:“于无向处指向——当学生没有方向的时候,‘卡壳’或‘跑题’的时候,教师应该给予方向的引领;于无疑处生疑——当学生在浅表层次上阅读,没有深度的时候,教师就应该提出新的有价值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于无力处给力——当学生无法独立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应该帮助学生一把,给支架、给资源、给线索。”教师只有做好这样的主导调控工作,才能使课堂的思维流量保持正确的方向、适度的深度、有效的程度,才能使课堂的思维流量达到高规格和高水平。
(作者系教育部职教中心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滁州职业技术学院三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