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城市来说,她是拾荒者,活着,与尘埃为伍;对儿子来说,她是亿万中国式母亲的缩影,活着,在尘埃里挺起脊梁。
——“中国网事?年度网络人物”颁奖词
v
于化玲,江苏省邳州市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曾经像中国大地上随处可见的农村母亲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尽管家庭生活艰苦,但也其乐融融。但一切幸福却在2001年戛然而止。这一年,她的丈夫被查出患有脑瘤。家里的顶梁柱轰然倒下,于化玲感觉天塌了一般。两个孩子还小,自己如何用柔弱的肩膀扛起这个沉重的家?
坚强的于化玲擦干眼泪,向亲戚朋友借来钱带着丈夫四处求医。但总是借钱不是长久之计,孩子们还要上学,生活还要继续,于化玲一咬牙,决定和村里人一起去江都拾荒赚钱。
vv
从未出过远门的于化玲,第一次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江都,满心的焦虑不安。每天她跟着老乡出去,在大街小巷捡拾破烂,不懂得拾荒技巧的于化玲,不知道什么能拾什么不能拾,只晓得废报纸和矿泉水瓶有用,所以就只盯着这两样。有时候为了行人手里的一个矿泉水瓶子,一跟就是半天,结果人家那一瓶水愣是没喝完,直接坐上车走了,又疲乏又失望的于化玲真想一屁股坐地下,再也不起来了。
这样拾,从早忙到晚,人累得不行,钱却没挣几个。于化玲难过地想:这要捡到什么时候才能还清债和供儿子读书啊?
老乡看到于化玲垂头丧气的样子,建议她老是被动地捡拾废品,不如主动地收废品。老乡跟她说:城里人家家都有废弃的纸盒、读过的旧书旧报、喝完的酒瓶等,运气好的话,还能收到人家不要的旧衣物、旧电器呢。
于是,于化玲开始骑着三轮车在江都的大街小巷穿梭。
头一天出门,于化玲还真是喊不出口。一个人捡拾垃圾时,尽管不好意思,但低着头,谁也不会注意;现在可是要亮出嗓子喊,且越被人注意越好。她试着喊了几嗓子,可声音都憋在喉咙里出不来。回到租住的小房子里,于化玲很懊恼,老乡还是开导她:咱们不偷不抢,靠自己劳动赚钱,有什么丢人的?
第二天再出门,于化玲想起老乡的话,想起家里重病的丈夫和上学的儿子,鼓足勇气亮起嗓子喊:收废品来——废书废报纸来卖——
自此,这个吆喝声在江都大街小巷响起,一响就是十多年。
vvv
收废品拾荒,不仅很苦很难,有时还有危险。有一次,于化玲拾了一个硫酸瓶,她根本不知道硫酸的厉害,随手就放到口袋里。结果硫酸流出来,把棉袄烧了个洞,皮肤也烧得通红,疼了两个月才好。幸亏是冬天,要是夏天,后果不堪设想。有一年夏天,于化玲早饭没吃,想趁着早凉跑远点多收些废品。回来时已到中午,又累又饿再加上天热,于化玲头晕眼花,连人带车栽到路沟里去了。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她才从昏迷中醒过来,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把车子推到路上,又顶着烈日继续赶路。
于化玲每月辛辛苦苦能挣到一千元左右,给家里寄七八百元,剩下的只够付房租和买点生活必需品。于化玲从来没买过菜,都是在傍晚时到菜场捡点剩菜,穿的也是捡来的旧衣服。她更舍不得花路费回家,总想着抓紧时间多收些废品多赚些钱。
vvvv
2006年,于化玲的大儿子冯英龙考上了苏州的一所大学。于化玲心里高兴,收废品的脚步更麻利了,吆喝声也更响亮了,她得为儿子的学费劳作啊。那几个月她出门更早回来更晚,天再热也不歇。终于在儿子开学前一天,凑了5000元,又问老乡借了些,总算把学费筹足了。
2007年2月,放寒假的冯英龙来到江都,和妈妈一起生活了几天,这是他第一次了解妈妈独自在外的拾荒生活。看到母亲每天天不亮就醒来,冒着刺骨的寒风骑行在马路上;看到母亲为等几个塑料瓶和破纸盒,向别人满脸赔着笑;看到母亲忍受着臭味,在垃圾箱里翻拣着废品……小冯满眼是泪,他知道妈妈寄给他的每一分钱,都浸满了汗水和泪水。
回到学校的冯英龙更加刻苦学习,并且在校园里或外出时,看到废旧物品,也会随手捡起来。他知道自己多弯一次腰,母亲就少弯腰一次,他想早点以自己的双手来养活自己。
2009年12月,冯英龙在腾讯网上看到“中国人的一天”图片故事征集活动,立刻想起了满头白发、吃苦耐劳的妈妈。自从父亲生病后,是母亲用瘦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父亲去世后,母亲的坚韧成为兄弟俩一路前行的最大动力。
冯英龙把跟随母亲拍摄她一天拾荒的辛苦劳作图片发到网上,这组真实的照片点击人次超过百万。央视、凤凰卫视、新华社、新华日报、南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了于化玲,质朴无华的苏北农村母亲感动了亿万民众,她也因此荣获2010感动邳州十大人物、徐州市第二届道德模范、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人物。
“中国网事?感动2010”主办方这样评价她:于化玲,这位来自江苏省邳州市铁富镇油坊村的妇女,这位中国大地上随处可见的母亲,把所有负荷扛在肩上,9年如一日,活着,低到尘埃里,却从尘埃里高高擎起一家人的希望。因为她,我们知道:世上有这样一种人,贫或者富,都自有光辉和力量。当儿子从难以启齿到上网“隆重推出”,当“拾荒母亲的一天”定格成“中国人的一天”感动百万网友,我们知道:任何时候,中国式母亲的质朴和坚韧都是民族的脊梁。
如今,大儿子冯英龙已经大学毕业,现在苏州北大青鸟学校工作。他有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未婚妻,年底即将结婚。两人非常勤俭努力,齐心协力为未来的生活打拼,他们还想在苏州买房子,把母亲接过来安享晚年。小儿子冯款就读于南通职业大学,他学习也很刻苦,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冯款在学校办理了助学贷款。
看着孝顺懂事的孩子,于化玲满心安慰。她虽然不懂得家庭教育的大道理,但她却时刻以行动教育影响着孩子;她目前还在江都拾荒,以自己的坚韧与执着,鼓励儿子们遇到困难勇往直前,面对责任敢于担当。
(感谢邳州市妇联对本文的大力支持)
图片由冯英龙提供
——“中国网事?年度网络人物”颁奖词
v
于化玲,江苏省邳州市一位普通的农村妇女,曾经像中国大地上随处可见的农村母亲一样,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尽管家庭生活艰苦,但也其乐融融。但一切幸福却在2001年戛然而止。这一年,她的丈夫被查出患有脑瘤。家里的顶梁柱轰然倒下,于化玲感觉天塌了一般。两个孩子还小,自己如何用柔弱的肩膀扛起这个沉重的家?
坚强的于化玲擦干眼泪,向亲戚朋友借来钱带着丈夫四处求医。但总是借钱不是长久之计,孩子们还要上学,生活还要继续,于化玲一咬牙,决定和村里人一起去江都拾荒赚钱。
vv
从未出过远门的于化玲,第一次来到了人生地不熟的江都,满心的焦虑不安。每天她跟着老乡出去,在大街小巷捡拾破烂,不懂得拾荒技巧的于化玲,不知道什么能拾什么不能拾,只晓得废报纸和矿泉水瓶有用,所以就只盯着这两样。有时候为了行人手里的一个矿泉水瓶子,一跟就是半天,结果人家那一瓶水愣是没喝完,直接坐上车走了,又疲乏又失望的于化玲真想一屁股坐地下,再也不起来了。
这样拾,从早忙到晚,人累得不行,钱却没挣几个。于化玲难过地想:这要捡到什么时候才能还清债和供儿子读书啊?
老乡看到于化玲垂头丧气的样子,建议她老是被动地捡拾废品,不如主动地收废品。老乡跟她说:城里人家家都有废弃的纸盒、读过的旧书旧报、喝完的酒瓶等,运气好的话,还能收到人家不要的旧衣物、旧电器呢。
于是,于化玲开始骑着三轮车在江都的大街小巷穿梭。
头一天出门,于化玲还真是喊不出口。一个人捡拾垃圾时,尽管不好意思,但低着头,谁也不会注意;现在可是要亮出嗓子喊,且越被人注意越好。她试着喊了几嗓子,可声音都憋在喉咙里出不来。回到租住的小房子里,于化玲很懊恼,老乡还是开导她:咱们不偷不抢,靠自己劳动赚钱,有什么丢人的?
第二天再出门,于化玲想起老乡的话,想起家里重病的丈夫和上学的儿子,鼓足勇气亮起嗓子喊:收废品来——废书废报纸来卖——
自此,这个吆喝声在江都大街小巷响起,一响就是十多年。
vvv
收废品拾荒,不仅很苦很难,有时还有危险。有一次,于化玲拾了一个硫酸瓶,她根本不知道硫酸的厉害,随手就放到口袋里。结果硫酸流出来,把棉袄烧了个洞,皮肤也烧得通红,疼了两个月才好。幸亏是冬天,要是夏天,后果不堪设想。有一年夏天,于化玲早饭没吃,想趁着早凉跑远点多收些废品。回来时已到中午,又累又饿再加上天热,于化玲头晕眼花,连人带车栽到路沟里去了。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她才从昏迷中醒过来,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把车子推到路上,又顶着烈日继续赶路。
于化玲每月辛辛苦苦能挣到一千元左右,给家里寄七八百元,剩下的只够付房租和买点生活必需品。于化玲从来没买过菜,都是在傍晚时到菜场捡点剩菜,穿的也是捡来的旧衣服。她更舍不得花路费回家,总想着抓紧时间多收些废品多赚些钱。
vvvv
2006年,于化玲的大儿子冯英龙考上了苏州的一所大学。于化玲心里高兴,收废品的脚步更麻利了,吆喝声也更响亮了,她得为儿子的学费劳作啊。那几个月她出门更早回来更晚,天再热也不歇。终于在儿子开学前一天,凑了5000元,又问老乡借了些,总算把学费筹足了。
2007年2月,放寒假的冯英龙来到江都,和妈妈一起生活了几天,这是他第一次了解妈妈独自在外的拾荒生活。看到母亲每天天不亮就醒来,冒着刺骨的寒风骑行在马路上;看到母亲为等几个塑料瓶和破纸盒,向别人满脸赔着笑;看到母亲忍受着臭味,在垃圾箱里翻拣着废品……小冯满眼是泪,他知道妈妈寄给他的每一分钱,都浸满了汗水和泪水。
回到学校的冯英龙更加刻苦学习,并且在校园里或外出时,看到废旧物品,也会随手捡起来。他知道自己多弯一次腰,母亲就少弯腰一次,他想早点以自己的双手来养活自己。
2009年12月,冯英龙在腾讯网上看到“中国人的一天”图片故事征集活动,立刻想起了满头白发、吃苦耐劳的妈妈。自从父亲生病后,是母亲用瘦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父亲去世后,母亲的坚韧成为兄弟俩一路前行的最大动力。
冯英龙把跟随母亲拍摄她一天拾荒的辛苦劳作图片发到网上,这组真实的照片点击人次超过百万。央视、凤凰卫视、新华社、新华日报、南京电视台等多家媒体报道了于化玲,质朴无华的苏北农村母亲感动了亿万民众,她也因此荣获2010感动邳州十大人物、徐州市第二届道德模范、中国网事?感动2010年度人物。
“中国网事?感动2010”主办方这样评价她:于化玲,这位来自江苏省邳州市铁富镇油坊村的妇女,这位中国大地上随处可见的母亲,把所有负荷扛在肩上,9年如一日,活着,低到尘埃里,却从尘埃里高高擎起一家人的希望。因为她,我们知道:世上有这样一种人,贫或者富,都自有光辉和力量。当儿子从难以启齿到上网“隆重推出”,当“拾荒母亲的一天”定格成“中国人的一天”感动百万网友,我们知道:任何时候,中国式母亲的质朴和坚韧都是民族的脊梁。
如今,大儿子冯英龙已经大学毕业,现在苏州北大青鸟学校工作。他有了一位志同道合的未婚妻,年底即将结婚。两人非常勤俭努力,齐心协力为未来的生活打拼,他们还想在苏州买房子,把母亲接过来安享晚年。小儿子冯款就读于南通职业大学,他学习也很刻苦,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冯款在学校办理了助学贷款。
看着孝顺懂事的孩子,于化玲满心安慰。她虽然不懂得家庭教育的大道理,但她却时刻以行动教育影响着孩子;她目前还在江都拾荒,以自己的坚韧与执着,鼓励儿子们遇到困难勇往直前,面对责任敢于担当。
(感谢邳州市妇联对本文的大力支持)
图片由冯英龙提供